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7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只有外地的人会买了。  他们也不是买不起,毕竟去年工厂每个工人可是发了六千元奖金的,这笔钱拿出来买楼用不了的用。  “这些楼房于家栋交给我实底了,建造成本合六十元一平米左右,我准备以每平五十元的价格出售给厂子里的员工,为了表示工厂的诚意,那十元工厂出了。”  对万峰的这个决定陈道和李达倒是没有其它意见。  当天下午,分房方案就出炉了,一张告示就贴在告示栏里。  公告的意思就是为了照顾工厂里有住房需求的员工,自建的东岭小区住房以赔本价一平五十米对工厂员工出售,不抓阄不排号,谁先交钱谁先得。  这个公告贴出后的几小时里,那些确定在小树屯落户的技术员成为了第一批交钱买房的人。  一下午这些楼就卖出了六十八套。  除了那四十九的技术员外,还有十九个外地的工作人员也买了楼房。  陈道一口气买了两栋房子,一栋是自己住另一栋自然是给他儿子陈天赐预备的。  两栋房子都是三楼在一个楼层里,是对面屋。  儿子什么时候用他不知道,但是自己这套他今天冬天就得用了。  既然齐红赖上他了,那就把婚结了算了,也可以光明正大的住在一起了。  “老鬼!谁赖上你了?是你贪图人家年轻漂亮,在人家面前装好人把人家哄来的。”  万峰听到齐红这话当时的反应就像怀胎三月的妇女一样:“哇!”  这是打算恶心死他吗?

第1349章 大床真好看(五更完毕)
    买了房子就要布置布置。
    尤其是陈道和齐红就更得布置了,两人冬天就要结婚了。
    现在结婚证都领了,已经算是合法夫妻了。
    齐红就是拉着万峰给她参考房间布置的时候说出这句把万峰恶心够呛的话。
    “我说红姐,你们打情骂俏的时候能不能等我走了?不知道你这话多恶心人吗?”
    齐红咯咯笑:“又不是说给你听的。”
    “你的意思是我偷听了呗?我走行不?”
    “不许走,我们要买什么家具怎么布置房间一点经验都没有,你走了我们问谁去?”
    “红姐!这些东西我不拿手的,不要以为我什么都会好不!”
    “不会也的出主意。”
    不会出得什么主意?
    话是这样说,但万峰还是出了不少主意。
    “这屋子的格局你们不准备动吧?如果不动就简单多了。”
    “不动不动,就这样挺好,这间大屋是我们的卧室,这间小的给老鬼当书房,设计的挺好。”
    不砸墙就简单多了,在刮大白还没出现的八十年代,刷涂料是那时室内墙壁美化的标配。
    这些楼墙壁都是刷得涂料,几乎不用再费二遍事儿了。
    这样也就用不着什么装修了,主要就是看置办什么家具了。
    因为那时没有现成的家具店,家具还要找木匠订做。
    家具的样式也比较老旧,齐红把万峰弄来还真是英明的选择。
    就看万峰给他们画得那张双人大床,简直惊艳天下。
    床的两边万峰采用的是流线型的造型,外表看像一个抽象的波浪或者是一艘圆润的船。
    波浪翻起的部位就是床头。
    整张大床看不出一点四四方方,这彻底颠覆了齐红心里关于床的样子。
    “真好看!我根本想不到床还能设计这个样子,万峰!你要是设计床保证是一流的床设计师。”
    我特么吃饱了撑的去当设计床的设计师!
    “这床不但好看,在上面扯蛋效果也非常好,有冲浪的感觉,到时候你和陈工可悠着点。”
    “呸!三句话不到酒奔下三路,对了!你练过武术,你学得是不是地躺拳呀?专打下三路。”
    你才练地躺拳呢,你全家都练地躺拳在地上翻来滚去的。
    光画出样子还不行,现在的木匠不一定会做,万峰又画出了大床构造图。
    接着就是大衣柜和化妆台和沙发。
    为了和大床配套,万峰很是动了一番心思。
    如果这套家具组合起来,这间屋子就会像海洋一样。
    八十平米的房子设计的格局是三室一厅,其中一个小一点的房间是陈道的写字间。
    陈道这样的人必须得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因此留出写字间是天经地义的。
    既然叫写字间就得有写字台,椅子书橱等。
    已经有多年不画画的万峰这一天算给陈道画了所有房间的家具,齐红捧着万峰画的家具样式爱不释手。
    尤其对万峰画的那张大床充满憧憬。
    下一步就是找木匠做家具了。
    这和万峰就没联系了,他可不负责联系木匠。
    在昨天下午卖出近七十套后,今天又卖出去了七八套,都是一些外地在南湾厂工作人的买的。
    不出万峰的预料,本地人没有一个买楼的,哪怕万峰告诉他们这些楼将来是会升值的,依然没有人买。
    这些目光短浅的山炮。
    将来这些楼多了万峰不敢说,房价翻二三十倍毫无压力呀。
    现在四千元买到手,再过二十年买十几万根本不是问题。
    这些楼房当初设计的时候万峰就提出了一新的样式和格局设计,都是几十年后的造型和间隔。
    这些设计可以保证二三十年不会过时,到时候不升值都不行。
    倒是便宜那些外地人了。
    那些外地在南湾厂打工的其实也不喜欢住楼,但是别无选择。
    他们想在将威自己盖房子根本不可能,宅基地就批不下来。
    其实他们买楼根本就不亏,八十平的房子才四千元。现在在农村要盖五间大房,在今年这个物价闯关年里,这些钱根本就盖不出来。
    建筑材料都是呈几何数字的往上涨,今年盖房比去年成本增加了超过一半儿。
    只是他们买房子的方式非常出乎万峰意料的是,他们大多喜欢一楼,说是不用爬楼梯。
    这真是喝酒不吃菜,各有各的爱。
    这样万峰的一楼倒是不用再降价便宜卖了。
    但是五六楼还是要便宜一点的。
    房子的问题在南湾厂平稳地过渡过去了,等这一批房子都卖出去万峰才计划建二期。
    暂时还用不着。
    接下来该把去深圳的事情提上日程了。
    梁红樱决定平生第一次出去游一游,饭店里的生意她暂时交给韩广家的父母照料。
    其实也不用他们干什么,就是在酒店里坐镇就行,从买菜到招待吃饭住店的都有人照管。
    为了出去旅游,她跑到服装厂半买半抢地弄了两套女士休闲服,出门怎么得穿点像样的衣服吧。
    有了衣服又拉着栾凤到洼后大集上买了一双皮凉鞋。
    不但她在做准备,栾凤和张璇也在准备。
    张璇到底还是跟着去了,年轻人吗都有好奇之心,她也想看看南方是什么样子。
    那架不知扔到哪个犄角旮旯的单反相机被栾凤翻箱倒柜地找了出来。
    拿到摄像社去检查一番,在确定完好如初后就买了三盒胶卷。
    三盒胶卷三十个胶卷,一个胶卷理论上能拍三十六张。
    万峰郁闷了,这是打算拍多少青春留影呀?
    与女人的啰里啰嗦相比,男人就简练多了。
    许斌就带了一个装钱的包,里面装了三十万元,再什么也没拿,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拿。
    用他的话说也就五六天,就算埋汰了一对付就回来了。
    他带的钱能进一百多块基板。
    万峰叫他一下子进五六百张板,那是扯淡。
    那得一百好几十万,就算现在有百元钞了那也得一百好几十捆,得拎老大一个提包。
    他才不冒那个险呢。
    万峰这边是六个人,于家栋那边包括他外还有两个随行的人。
    这两个人也是跟着他去了解深圳的情况的。
    既然万事俱备,那就启程了。

第1350章 再到深圳
      因为这趟出去有一半儿的目的是旅游,因此万峰设计的旅游路线几乎和上次一样。  从红崖坐客车到渤海,然后做渡轮到烟台,再坐特快南下。  一路可以看看风景什么的,回来的时候就直接飞回来了。  如果没有这几个女人,他是直接就飞过去了。  早晨出发自然是坐肖军家的大客车了。  今天肖军亲自出来开车,带着他的小媳妇。  肖军的小媳妇万峰是第一次见到,有一张像布娃娃一样的圆脸,一副天真烂漫的样子。  当年肖军勾引人家的时候感觉肖军像个欺负萝莉的坏叔叔,其实他们只相差四岁,现在肖军二十三她十九,两人站在一起感觉就正常多了。  他们预计今年冬天结婚。  “握草!肖总今天亲自开车呀?听说你现在手都不碰方向盘了,还会开车吗?”万峰看到肖军也是有点诧异。  “你这么大个人物要坐我的车出门,蓬什么生灰来着?”  “蓬荜生辉!”  “对就是这词,我能不来吗!”  “别扯没用滴,免车票不?”  他们一行九个人如果不花车票钱能省下二百多快呢。  “当然免费了,你的钱我可不敢要也不能要。”  “先别挑大的扔,你媳妇我嫂子同意不?别晚上回家跪搓衣板。”  肖军神采飞扬:“你嫂子可通情达理了,从来都是小鸟依人,我说往东她绝对不会往西。”  肖军的小媳妇有点羞怯了,他们还没结婚呢这里你嫂子嫂子的称呼上了。  “早知道你去旅游,我和弯儿也跟着你出去溜达溜达。”  弯儿是他媳妇的小明,至于为什么会叫这么个小明万峰不得而知。  “你这不是天天在溜达吗,还没溜达够?”  “我这才从哪儿溜达到哪儿呀,往西最远到过渤海,往东最远到过东丹,往北最远到过秀延,就在这个圈子里转转,真没意思。”  “你结婚的时候可以带着你媳妇旅行结婚,四处看看。”  “我们定的日子是冬腊月,有什么看头呀,看雪呀?”  “呵呵,到南方你想看雪都看不到。”  肖军现在不但搞客运也搞货运,小树屯建设的建筑材料几乎都是他的车队干的,他现在一年的收入不低于百万。  在孤山乡他现在是名副其实的首富。  当年五马六混时没人看的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肖军的客车上拉的都是往返于渤海洼后之间的客户,车顶上装满了货物,因此跑的并不快,平均一小时也就是四十多公里的速度。  从红崖到渤海四百里地跑了四个多小时,中午十一点半才到达渤海。  因为他的车从一进入渤海就开始卸货,所以等车一到渤海万峰就和肖军告别下了车。  渤海城市现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处都是新盖起的楼房和建筑工地,只是这些工地很多都处于停摆的状态。  万峰一行九个人,这不是一辆两辆出租车能塞进去的,只能坐有轨电车。  渤海市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有轨电车从未中断运行的城市,有轨电车的历史要追溯到一九零三年。  从当初小鬼子建设到现在始终存在,并且将来作为城市特色一直将保存下去。  万峰一行人就坐着这叮叮当当的电池来到了渤海港。  到达渤海港后,买船票等船然后上船。  人一到渤海,栾凤同志就开始冒充摄影师,拿着单反相机给这个拍给那个拍,啪啪啪一个胶卷就消耗在渤海港口了。  她不但在岸上拍,上船后更是兴奋地拉着张璇和梁红樱从船头跑到船尾,拍大海拍海鸥互相拍。  也不知道她拍出的照片到最后能洗出几张来,要的一个胶卷就能洗出个十张八张的,就特么白忙活了。  到了烟台改成火车的旅途就单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