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8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又咋了?”
    栾凤恶狠狠地白了万峰一眼:“生气!”
    你生气用这种眼神看我是什么意思呀?我又没招你!
    “和谁生气呀?难道是厂子销售业绩下滑了?”
    峰凤服装厂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效应。
    这主要也是当初万峰设计的路线,做服装的如果不做出自己的品牌光靠给人加工,不但利润微薄还早晚会湮灭在服装的潮流里。
    因此把服装厂拉起来以后,万峰就有意识地培养栾凤的品牌意识。
    这么多年峰凤服装系列在华国的市场尤其是北方市场还是有很大影响力的。
    尤其主打的火凤牌运动休闲服更是名满半个华国。
    这些服装主要在各大城市的百货商店出售,效益就算差也不能到让栾凤生气的地步。
    那她这是和谁生气呀?
    “白尾巴呢?”
    “回家生孩子去了。”栾凤恨恨地道。
    “啥!”万峰下了一跳!生孩子去了?白淑清多大岁数就要生孩子了?她好像还没结婚吧?
    “这种玩笑可别瞎开,这关系到人家姑娘的声誉。”
    “谁开玩笑了,她是真的有了,都三四个月了。”
    万峰眨巴几下眼睛:“她有对象没有?如果有就赶紧结婚呗!”
    “我为什么生气?就是因为她没有对象呀!而且这糊涂玩意竟然还不知道是谁的!气死我了。”
    啊!连孩子他爹都分不清?这是有多少个…
    “我就知道她天天去看小伙得看出点事儿来!看看现在出事儿了吧!”
    这个白淑清是不是有点花痴呀?
    “你怎么发现的?”
    “她老干呕。当初江敏还有好几个结婚的妇女都是这么干呕的。”
    “呵呵!你要不遇到我,为姑娘的时候怕是也得干呕。”万峰没经过大脑就捅出这么一句。
    栾凤眼睛瞬间就圆了:“姓万的!你啥意思?”
    万峰这才发觉好像说错话了。
    马上审时度势了一番,感觉还是跑为上比较聪明。
    “没意思!没意思!我想起来了,我还有点事儿,我先走了!”
    说完,脚底板抹油转头就跑。
    “给我回来说清楚!”
    回去?回去就说不清楚了。
    万峰像博尔特一样跑出了栾凤的办公室,栾凤像杨排风一样拿着烧火棍…是扫地笤帚就追了出来。
    若不是有几个女工从车间里出来上厕所,万峰非常怀疑栾凤会追到他厂子外面。
    这几天是不能和栾凤见面了,那就干脆考虑一下去尚海处理程功的问题。
    也不行,这福利厂怎么也得支把个差不多才行吧。
    去看看周永义培训的那些个骨干。
    周永义挑选了十多个身体缺陷不那么严重的,大脑智商比较正常的人在新厂一个空闲的车间里进行培训。

第1585章 一切平平静静
    对于残疾人其实万峰也不陌生,上一世他在乌炉乡居住的时候,乌炉乡曾经有过两个福利厂。
    一个是纸箱厂,一个是胶条厂。
    纸箱厂万峰了解不多,但胶条厂他在里面待过。在一二年的时候他短暂地到胶条厂打个半年的工,给胶条厂开了半年的车。
    月工资三千,中午工厂管饭,象征性地收一块钱。
    这就是那半年万峰体验的生活。
    那里面的人真的是千奇百怪,稍微瘸一点的和哑巴在那里面基本就算是正常人。
    像缺胳膊少腿的简直不是太平常。
    大多数是智商较低的人。
    一个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大姑娘,外表看着和好人一样,但是连钱都不认识,说出来怕是没人会信。
    这可不是夸张,除了在老年人的身上他看到过不认识钱的人以外,在年轻人的身上还真没见过。
    但是在胶条厂他见到了,还不止一个。
    傻人也自有傻人的办法,他不认识钱但他认识钱的色彩,他知道粉红色的钱是最大的,浅绿色的一块钱是最小的。
    万峰就纳闷,如果恰巧他又是色盲该怎么办?
    不认识钱当然对钱的需求也就不大了。
    每到开饷的日子,这些人的家人就会来把工资开走,仅仅给他们留下几十块钱。
    反正他们除了买两块五一包的白红梅外也不知道钱还怎么花。
    若是女的连烟钱都省了,好像对化妆品的需求也不是特别的强烈。
    周永义挑选的这些人就是些瘸腿哑巴或者是侏儒,虽然身体有残疾但是脑袋还算正常,而且多少都受过一些教育。
    起码这些人还能想正常人一样工作。
    这些人工作学习的非常认真。
    “这些人基板上已经掌握了麻将材料的混合和麻将块的生产,他们就是将来福利厂的班组长等工厂开始工作,由他们负责教授工人们工作。”
    周永义简单地介绍了一下。
    万峰对这些人有着深深的同情,一个人出生到这个世界上原本就要为了生活拼搏挣扎,但上苍却没给他们一付正常的身体,这本身就是巨大的不公。
    对他们身体上的伤害万峰爱莫能助,这不是他能改变的了的。
    但是给他们一些经济来源,让他们能为社会做一点绵薄的贡献是他能唯一做出的。
    福利厂在九月五号这天终于交工了。
    诸平和万峰带着周永义和他挑选的十多个残疾员工参加了验收仪式。
    县里残联的人也有出席,电视台的记者也跑来凑热闹。
    诸平和周永义以及部分员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电视台的记者采访期间还出现了乌龙,这货在没弄清楚的情况下竟然拿着话筒去采访一位哑人。
    哑巴一顿比划把记者弄懵比了。
    这种情况下万峰是向来不参与的,他没有接受采访,在看到记者的时候他就隐藏到人群里去了。
    厂区厂房被收拾得窗明几净,这些个提前看到厂区风貌的残疾员工们精神振奋。
    诸平在验收书上签了字,谭春就骑着他新买的摩托高高兴兴地去腾飞学校工地了,现在他可以集中精力主打技校了。
    福利厂验收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厂子的各种装备进入了。
    上午验收,下午南湾厂的卡车就把麻将机的生产线运进了车间开始安装。
    安装预计要两到三天的时间。
    同时,宿舍食堂所需要的东西也开始进入,锅碗瓢盆床桌凳椅等。
    几乎是双管齐下。
    这些东西布置倒不需要多少时间。
    等宿舍食堂里的设备完毕,就开始接待家长。
    就算人家的孩子是残疾人,但也是自己家的孩子,那些被录取员工的父母和直系亲属组团到福利厂来参观。
    面对花园式的厂区,整洁的宿舍和食堂,这些家长们太满意了,当然还有收入情况。
    周永义作为福利厂的第一任负责人,把他招工时的那套说辞又重复了一遍。
    员工的基本工资是九十元,食宿全免,夏天有高温防暑费,冬天有取暖费,划拉到一起一个月也就一百多元的收入。
    按照八九年的工资标准,这工资属于正常的标准,在将威偏低一点。
    但加上吃饭不要钱,这个标准就不算太低了。
    一个吃饭一个月怎么也得个二十元吧,这要是算上基本就处于将威地区的中游水平了。
    这些个家长们带着忐忑的心情而来,带着满意的心情归去了。
    等厂里的设备安装完毕,这些员工们就会到工厂报道开始自己崭新的生活了。
    道边这些带着防雨罩出现的电话亭成了将威现在一道新的风景。
    每天打电话的人都是络绎不绝的。
    湾口五门电话几乎没有多少清闲的时候,万峰每次经过都会看到有人拿着话机哼哼哈哈的。
    真不知道在没有电话通讯基本靠吼的时候他们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打电话的当然多数都是青年男女,从表情分析都是神神秘秘、暧暧昧昧的。
    许斌和滕媛媛因为打电话扯着蛋了,不知这些年轻人有没有扯着蛋的时候。
    一个男青年估计就是被扯了,他从电话亭出来急急忙忙地跑进张璇卖传呼机的店铺里,一分钟又急急忙忙地跑出来拿着卡插到电话机里拨号接着打。
    显然这青年刚才一张卡的钱打光了,这又急急忙忙地买了一张。
    自从有了电话后,张璇的心情就像春天的小花一样充满了明媚。
    她的传呼机现在销量终于又回到正轨了,以每天几十台的数量在增加。
    传呼机卖的不错,服务户数自然也就增加了。
    到九月五号,好利传呼台的服务用户早已过了三千,现在正在以每天几十个账号的速度向四千户奔去。
    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到年底突破五千户没有问题。
    与服务户数增加成正比的是自己账号上的财产也在飞快地上涨,好像从传呼台开业到现在,除了收回了全部投资外还多了几十万。
    张璇几乎一天到晚把自己锁在传呼台里,除了到营业部勒帐外几乎在外面很少看到她的影子。

第1586章 合作
    在麻将还没普及的时候,很多人是不知道这玩意为何物的。
    麻将在别的地方什么时候出现万峰不清楚,但是却清楚地记得它在北方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八九年的冬腊月。
    当年将威第一个买麻将的人是小树屯一个叫许奎的人,他花了一百九十元在百货商店买了一副淡黄色的二号麻将。
    在将威开启了麻将人生。
    这玩意其实就是一个赌博的工具。
    福利厂生产麻将这算不算是歪门邪道?算不算是助纣为虐?
    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万峰没有去考虑过。
    纸牌当初发明的时候也不是当做赌博工具出现的,是当做一种娱乐和算命的工具出现的,最后不也成了赌博的代表了吗。
    麻将在福利厂出来就是一种产品,产品本身是没有什么对错的,对错在利用它的人而已。
    在福利厂的设备安装完毕,员工进入厂子开始学习的时候,万峰已经和韩广家杨建国悄然离开了将威。
    他们从渤海坐飞机到达了后世被人称为魔都的尚海。
    尚海,解放前就以十里洋场而蜚声国际,但那并不是一段什么光彩的时光,以殖民地形式存在就是一种耻辱。
    尚海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历史记载,据称是战国四公子之一黄歇的封地,因此有申的别称。
    这是万峰平生第一次来尚海。
    在虹桥机场下飞机的时候,万峰心里十分的平静,竟然没有点什么激动的情绪,这不正常。
    前来接机的是谭胜。
    这货西装革履,人模狗样俨然一副老板的派头,与他现在的光辉形象相比,万峰反倒像个尚海人嘴里的瘪三。
    但谭胜自己却有清醒的认识,紧跟万峰的步伐,在从机场往外走的时候把尚海这边的事情大概说了一遍。
    现在的半导体产业在尚海政府眼里确实是个老大难问题,在国家不支持这个行业后,这个行业朝不保夕一天不如一天。
    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政府也想把这些半导体行业进行重组分流,但是这一行业有上万的从业者,一是没有那么庞大的接受单位,二是也不愿接受。
    这就造成了这个企业不上不下的状况。
    就在这不上不下的当口,有人要承包政府当然是喜出望外,不但支持还给了一些优惠条件。
    但是阻力出自基层,部分员工担心自己的权益没有保障,提出了一些条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