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9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承诺让殷振飞红光满面了一整天。
    在把该看的看了该了解的了解该办的事情办完之后,一点不拖泥带水转身就登车回去了。
    有了顾红忠和程功的承诺他就没有待在这里的必要了,他的厂子里还有n多的事情等着他呢,他的回去处理业务,再就是耐心等待。
    殷振飞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挥挥手连片云彩也没带走。
    目送殷振飞坐车离去后,万峰竟然脑袋短路茫然了,不知道接下来自己该干点什么。
    直到谭春出现他面前,他还处于迷茫之中。
    “万总!那个学校的事儿你不到工地去看看?”
    经谭春提醒万峰才记起这还有一座学校的事情。
    因为将威人口的持续增加,原来的将威小学已经不堪重负,虽然后建了一排校舍但依然解决不了在将威务工务农家庭子女读书的问题。
    万峰用建功德碑的办法募集到了二百多万,校址就选在小树屯三角地的最西北角。
    小树屯的这块三角地严格来说算不上是三角地,它应该算是梯形。
    南面窄算是上底,长度大约在一百米左右。
    北面宽算做下底,长度在六百米左右。
    两边的腰长大约有五百米长,这是一块近三百亩面积的土地。
    被那条从南大山上留下的小河环绕,小河的另一边则是洼前队的土地。
    原本这里也是要做工业区的,后来考虑地方小了点,就准备把这里变成住宅区。
    学校就选址在这块三角地的西北角,在这里截取了一块一百一十米长一百米宽的土地。
    原本在三月初就应该开工,但是因为谭春的工程队既要忙活技校又要开发东山二期,就一直没抽出手动工。
    现在技校马上就交工了,他也腾出人员开始建这所学校了。
    今天就是学习奠基的日子。
    县教育局的领导和乡领导都莅临了,作为新学校的发起人万峰没有不到的道理。
    万峰坐着谭春的‘钢马’来到了三角地的东北角。
    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万峰和公社领导握手然后和教育局的领导握手并且向教育局的领导阐述了将威建新学校的目的。
    “我们将威现在有六到十三岁的孩子将近三千人,现在学校里有各年级的学生两千多人。明年和后年还将有一千多未入学的孩子走进校门,原来的学校根本就容纳不下这些学生。”
    教育局领导非常的客气,先是一顿诉苦,说教育经费紧张上面没有拨款什么的。
    又没管你要钱,你诉什么苦呀。
    就是上面拨款也不会给他们拨出两栋楼的钱就是了。
    “钱不用教育局操心,我们通过募捐已经解决了,教育局只需给我们解决师资力量就行了。”
    万峰可以出钱盖楼,但是教师他就没办法了,那东西又不是随便弄个人上去就能胜任的,这个得教育局想办法。
    对于师资问题教育局长倒是没含糊,拍着胸脯说教师不是问题。
    奠基仪式后,万峰和谭春开始研究这栋大楼的图纸。
    大楼的图纸是谭春找人画的,也是一栋四层的大楼,大楼的坐向面南背北。
    “今年九月份开学学校将有三千名学生,我怎么感觉这四层楼要不够用呀!”万峰管村要了一份将威人口的登记资料,在看完以后皱着眉头说道。
    原来他也不是十分清楚将威具体有多少学生,现在看到统计结果后有点吃惊。
    正常一个农村大队的学生数一般都在三百到五百人之间。
    五百人的学校那就是大村子了。
    可将威倒好,竟然特么的等于五六个村的学生数了。
    一百一十米长的楼身,就算十米长一个教室的话也不过能坚壁出十个教室,四层楼也仅仅四十个教室,这还没算间壁墙占去的面积。
    剩下的十米是楼梯的面积。
    四十间教室装三千多学生,一个教室得装七八十人这不是扯蛋吗!
    “我也感觉不够用,这还亏着老师们工作的地方在副楼里,否则更不够用。”
    “长度不能改了,高度也不能改了,学校建太高了遇到个什么灾害不利于疏散,那么就改副楼吧,把副楼也延长加两层。”
    原来副楼的设计坐西向东,只是一个三十米长的二层楼。
    “长度加到七十米,层数加到四层,我再给你二十万,你马上去改图纸。”
    这样一改就多出了十间教室。
    五十间教室装三千多学生,虽然拥挤了点但也算是能装下了。
    谭春骑着钢马找人改图纸去了。
    他手下的一些人则开始挖主楼的地基。
    同时,一些运输的个体户也开始往这里拉沙子石料红砖水泥等建筑材料。
    诸平带着乡领导和教育局领导去腐败了,万峰没跟着去。
    因为他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是梁国邕打来的,要他明天出席化肥厂的开工典礼。
    化肥厂都开工了?这么快?
    万峰细细一算,这马上就四月份了,化肥厂一期开工也就理所当然了。
    化肥厂开工那么钢厂的开工也就不远了,钢厂开工了将威的火车是不是也该通了?
    天知道他是怎么从化肥厂联系到火车上的。
    好像前天还是大前天,路基已经全部修建完毕,中间的桥梁除了县城边红水河上那座大桥外,其余的桥都建成了。
    据说县城那一段都开始铺铁轨了。
    看来五一将威通火车也指日可待了。

第1664章 烟贩子
    接完电话,万峰和谭春告别,一个人从三角地往南大湾走。
    三角地现在有三个小企业,这是早期刚规划的时候留下来的,后期把工业区放到东山后这里就再没有企业落户。
    除了三个小企业外,在靠近湾口的地方还有一个类似于自发的贸易市场。
    这个市场主要就是卖各种‘进口货’,并没有服装鞋帽什么的。
    湾口的那些酒店饭店小吃部和东山小区的住户都是这个小菜市场的经济来源。
    当南大湾成立工业区带动湾口成为服务区后,这里就出现了第一个卖菜的。
    最开始只是当地农民自家园子里出产的各种蔬菜,吃不了拿到这里卖个毛八分的。
    后期随着越来越多卖菜的人进行,这里就形成了这么一个小市场。
    品种也逐渐的丰富起来,从最初的蔬菜发展到现在水果、海货、肉类、调味品的综合市场。
    每天早晨五点多钟,这些人就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摆摊卖货。
    到晚上五六点钟收摊回家。
    小树屯自然是要收税的,如果不收税垃圾都没法收拾。
    说到垃圾,每一个工业发达的地区,污染和垃圾都是无法回避的事情。
    将威虽然污染控制的不错,但是垃圾这个东西随着企业的越来越多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因此从南大湾工业区开始的那一天,将威对垃圾的处理就制定了严格的措施。
    万峰从一开始就实行了垃圾分类。从每个企业做起。
    可回收的垃圾比如纸张、塑料、金属这些可利用的垃圾都流入了废品收购站。
    不可回收可焚烧的垃圾则有专门的焚烧点。
    不可回收不可焚烧的垃圾则能处理的处理,实在不能处理的就得找地方填埋。
    并且制定了较严厉的奖罚制度。
    这个制度从企业慢慢蔓延到了各个农家住户,几年过去,到现在在将威人人基本已经养成了自己处理垃圾的良好习惯。
    别说大人,就是小孩都不会乱丢垃圾。
    就拿这个小菜市场来说,每个摆摊人所拥有的区域里的垃圾,如果不怕被罚款就要自己处理。
    他们把这些垃圾分类收集然后交给小树屯专门负责处理垃圾的人。
    因此一向以脏乱差闻名的菜市场,在这里却给人以非常整洁的感受。
    万峰从这个小市场穿过,在和摊主打招呼的时候也闲着没事儿问一问物价。
    从八八年后,物价就有点漫天飞舞的趋势了,虽然八九年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但是后遗症依然存在。
    很多产品的物价早已不是三年前的价格了。
    这其中涨幅最大的就是鱼肉类了。
    万峰随口一打听也是感到一些吃惊。
    猪肉两块三,牛肉两块七,羊肉竟然差二分钱就三块了。
    还有鱼类,几年前三毛两毛的鱼现在已经完全见不到踪影了。
    万峰在卖鱼的摊位打听了一下,最便宜的鲅鱼一块五,鲢鳙鱼一块八。像鲤鱼鲫鱼和海里的带鱼等干脆就过三块了。
    万峰还记得自己当年卖鱼的时候最贵的鱼也才一毛多钱一斤。
    这里的人有不少人是认识万峰的,不停地和万峰打招呼,也有向他推荐产品的。
    在路过一个烟摊的时候,摆烟摊的一个中年人神秘兮兮地向万峰推荐他的产品。
    “万总!能在这里看见你真是稀奇呀。”
    万峰看了这货一眼,想起来了,这不是那老谁家的小谁吗?
    这货和他也算是将威时期的同学,不过比他高一届,和刘胜光是一班级的。
    当初和刘胜光一伙还和他开战过,但是万峰想不起他的名字了,依稀觉得好像是叫于晓。
    “你是叫于晓吧?”
    “是呀!想不到你还记得我。”
    “王八蛋,当年你可是背后偷袭过老子的,这当然得记着。行呀!卖开烟卷了,我说你有许可吗你就卖?若是没有我劝你还是别摆弄这玩意儿,小心被工商没收了。”
    于晓回头就拽出两张奖状一样的东西给万峰过目,一张是营业执照,一张烟酒经营许可。
    “咱可是守法经营。”
    “有没有市场上没开放的烟?”
    于晓立刻神秘了:“这就对了,你现在这么大人物哪能抽市面上的烟,你要什么?我给你批发价,你进来!”
    万峰进到他的摊子里面,这货从案板底下一堆抽出一张白纸壳子神秘地递到万峰面前。
    万峰接过一看,就看见一大片熟悉的名字。
    全包84中华:83元;全包84云烟:55元;红山茶42、红塔山48、茶花31、阿诗玛39、恭贺新禧33、大重九28、石林36…
    都是市面上没开放的禁烟。
    “你这叫守法经营?”
    “嘿嘿!卖那些小烟利润低,偷着卖点,又不是卖假烟。”
    万峰想了想,虽然自己不抽烟,但是家里还是应该预备些好烟,不说自己老子抽烟,就是家里来个人他堂堂南湾集团这么大一个企业老总,没有拿的出手的烟也确实难看点。
    再说这两天要到诸国雄那里去,怎么还不拿两条好烟过去。
    “麻痹的看在当初咱们打仗的份儿上,今天就照顾照顾你,给我最低价啊!”
    于晓乐了:“你还想着那时候的事儿呀?”
    “想个屁呀!我和刘胜光现在都尽释前嫌了,哪里有功夫还想拿下小孩子过家家的玩意儿。”
    万峰在于晓这里订了五条中华,五条云烟、五条红塔山、五条茶花、五条恭贺新禧。
    这些烟一共花了一千二百多元。
    “晚上我给你送到家里去,这里没有这么多的货。”
    这个万峰可以理解,他在这里摆摊,这样的烟一样能带个三盒两盒就不错了,多了他自然不敢带出来。
    万峰交了钱:“如果晚上不送去,明天我就当你是骗子,就来砸你摊子。”
    于晓呵呵笑:“你放心!晚上七点之前保证给你送去。”
    万峰离开这个小市场,回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