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末世之黑夜将至-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枚银环并非谭棕所佩戴的银环,不过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区别,于谦通过自己的液态金属塑形能力,仿制出一枚完全一致的符银环,只不过于谦手里这枚冒牌货没能发挥任何功效,想来可能是“激活”方式不正确。
符器具在完成符的铭刻后还需要通过特殊手段“激活”才能真正起效,于谦制作的符手环和戴教授等人研发的符匕首都是如此,只是先前使用的激活方式似乎不适用于这枚无需镶嵌脑核即可发挥作用的银环,无论如何尝试都没有半点反应。
这就像一口美酒到了嘴边,却怎么也喝不着,于谦难免心生郁闷。
“很可能是符技术升级换代了,所以无法激活。”对于于谦的抱怨,杨小千提出一个假想的解释,“打个比方,你看看我们这里的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别的不说,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光是加密手段的破译手段都经过了几次颠覆性的变革。你所获得的资料,记载的还是很多年前的资料,或许在这段时间符科技又获得了新的突破,你用以前的激活方式去激活现在的新型符器具,等于是用一把通体生锈的老钥匙去开一扇装了面部识别系统和虹膜扫描系统的电子防盗门,行不通是理所当然的。”
“有道理。”于谦点头,收起手环,忽然想起杨小千之前问过的话,转头问道,“对了,之前在帐篷里,你问我的那句话,很有意思,你是不是想到什么了?”
“是的,正要跟你聊聊这个呢。”杨小千走到了一处僻静无人的地方,黑雾形成灯罩,罩住路灯的光线,一片漆黑之中,杨小千缓缓说道:“我有一个假想,与我们各自不同的世界有关,当然,也与符科技有关。”
第一百八十五章 深渊里的答案(下)
望见杨小千用黑雾笼住路灯,营造出一副讲鬼故事的好气氛,于谦面带揶揄,吐槽的话都想好了,跑到嘴边却变了样儿。
“噢?洗耳恭听。”
话虽如此,于谦的行为却不似恭听,反倒轻佻得像是“你有故事,我有酒,开始吧”。
于谦拧开了酒葫芦的瓶塞灌了一口,他这葫芦里好像有喝不完的酒,如果真要做个统计,于谦所做的最频繁的动作大概就是倒酒、举杯与喝酒,而杨小千则是摸烟、点火与吸烟。
“你所来自的世界,是另一个地球,与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地球,历史轨迹完全一致,直到四百年前才突然剧变。你认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真的有可能会有人推翻过往所有已知体系,发现并运用符技术吗?”杨小千问。
于谦现在不会想当然地给出回复,仔细思考了一阵后,于谦摇头道:“是不太可能,现在回想起来,希望之星基地所用的科技,在主体上延续了过往的科学体系,但在某些地方,也有像符手环一样来的莫名其妙的技术。”
杨小千适时给出例证:“比如说把你送到这里的穿越门。”
“对,以希望之星的科技水平,根本不可能研发穿越门,老畜,咳,疯老头送我过来之前曾说过,这是他一生之中获得的最珍贵的宝藏,最神奇的馈赠”于谦若有所悟,问道,“我好像知道你要说什么了,你怀疑,这些技术是其他智慧明送到或遗落在地球上的?”
“这个好像不用怀疑吧?不管我们能不能理解高等智慧生物存在的方式,我们现在遇到过的一切,穿越门、穹顶、t原体,或多或少都有先进技术的影子,至少比我们现有的科技先进了几个时代,我对这些不了解,很可能真实情况比我估计的还要翻上十倍呢。”杨小千点了点头,又摇摇头,“但这不是我想说的。”
“那你的猜想是?”
“谭棕,那个从魔潮裂缝里跑出来的异世界人类,他表现出的种种情况,都说明裂缝后面那个世界,很可能与地球极度相似,甚至就是另一个地球。这一点你认同吗?”
“我同意。”于谦皱眉,问道,“你的意思是,他从我那个世界来?我觉得这不太可能,在我那个世界,魔潮已经平息很多年了,希望之星的创立者和初代领袖就是因覆灭魔潮而获得万民朝拜,成为屈指可数的大势力。再说,一个连衣服鞋子都没有的野人,说的语言也是狗屁不通,居然跟怪物用同一种”
于谦的念叨戛然而止,他忽然理解了杨小千话中含义,舌头僵在口腔里,过了许久,这块软肉才重新找回本能,使于谦得以艰难地说出一句话:“第三个地球?”
“我想是的。”杨小千开始做他重复频率最高的动作,接着说道,“假设有这样一个地球,在很早很早以前,早到我们已知的历史未曾出现之时,就遭遇了各种入侵,又恰好有符科技掉落在那个地球上。一些人类幸运地存活下来,并发现了神秘符中的玄妙力量,从此开始学习运用”
“后来,其中某个,或者某部分人带着符科技,通过穿越门或魔潮裂缝,来到了我所在的世界,并将符科技传授出去。”于谦撑大了眼,在这一刻,他感觉自己离答案很近,但却无法感到兴奋,因为那答案好像藏在深渊地狱里。
“再后来,轮到我们这个地球遭遇危机,希望之星的统治者通过某种方式获知此事,用那扇不完整的穿越门将你送了过来。”杨小千为这份模糊的拼图拼上最后一块,吐着烟圈说道,“万般果皆有其因,一切技术都不会是凭空冒出来的,像符科技这种看起来堪比玄幻、魔法的未知技术,只可能是穿越者带来的,顺着这条线索一直往上追溯,早晚有一天能找到答案。”
于谦不说话,他不知道该怎么说。追溯?往哪里追溯?造出完整的穿越门,打回另一个地球,再打回第三个地球?就连本世界所遇到的变异体危机与魔潮危机都没有完全解除,如何能动员足够的力量打回去?就算费尽千辛万苦,付出无数牺牲,最终找到答案,又能如何?
“是啊,就算找到答案,又能如何?”杨小千看懂了于谦的表情,深沉叹道,“既然能有两个地球、三个地球,就可能有十个、百个、千万个、无数个。平行宇宙?镜像空间?能掌握这种技术的敌人,绝对不是我们能撼动的,即便再给地球人类一万年,不,一百万年,我们大概也无法与之匹敌。”
“一百万年?大概早就没有人类了吧,我们人类的明太过精致脆弱。”于谦竟说出一句颇含哲理的话,“宇宙那么大,时空浩瀚无穷,在我们无法触碰无法感知的地方,不知曾有多少明兴盛繁荣,也不知曾有多少明消亡寂灭,谁知道会不会有哪一天,我们就突然像那些逝去的明一样,成为沉入大海里的一颗不起眼的砂砾。”
于谦的话令杨小千默然,仅仅是地球人类数万年的发展史中,就曾出现许多耀眼一时而后转瞬间崩塌泯灭的明。若把地球放在宇宙尺度上衡量,连成为缩影的资格都没有,砂砾沉入大海尚且要掀起一丝涟漪,地球毁灭会给宇宙留下什么印迹呢?恐怕不如汪洋大海里的一丝涟漪。
“呵。”杨小千左手夹着烟,右手伸到额头上将头发一点一点向后顺过去,带着悲凉的意味说道,“感觉一个又一个地球像是放在培养皿里的小白鼠,在不同阶段加入不同影响因素作为变量,观察结果。或许那么多个地球的出现,只不过是某个高等明的大学生在做毕业论,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他答辩顺利通过,祈祷他之后能大发善心。”
“什么乱七八糟的,这可不像你。”于谦不满地瞪着杨小千,“我看你是太累了,需要好好休息一阵。”
杨小千点头,这确实不像自己,只是想到个人面对宇宙时的渺小,面对未知时的无力,心里这份无法言表的复杂感觉,太难受。
用某个老熟人的话来说,真他妈操蛋。
第一百八十六章 发枪
除开这个让人深感阴寒的猜想,现实生活里还有更多操蛋的事情,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翌日一早,杨小千就要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和令人头疼的麻烦。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诸多改革方案的筛选与调整,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看看件就能做出决定的,杨小千需要请教资深专家、考察具体情况,再以适当的调整方式使得改革方案不违反人民的利益,又能达到主席和国家的需求。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教育永远是重中之重,主席将如此重任托付给自己,杨小千感受到的压力异常沉重。
虽说杨小千只是教改工作的领头人,教改工作时刻受到同级与上级的监督督促,并没有足够的权力搞一言堂,但杨小千特殊的身份决定了他的权力绝不受限于官职。
“觉醒者议会就是大流氓,你跟他玩政治,他就跟你玩超能力,你跟他玩超能力,他就跟你玩政治。”
这是流传在上层某些特殊圈子里的一句戏言,从某种程度上点明了觉醒者集团的主要权力来源。即便杨小千非常抵触这个说法,但不得不承认,包括自身在内,每位觉醒者都有这种想法和做法。
正因清楚杨小千的能量究竟有多大,且觉醒者集团尚未纳入国家管控,所以没有人会触这位杨会长的霉头。
换句话说,即便杨小千不搞一言堂,也不会有人跟他顶嘴。
这并不是个好现象,杨小千不否认自己有一定的权力欲,但眼下要做的工作是进行教育改革,哪怕是一个小政策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千千万万的考生,甚至彻底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改写他们的未来。
此事,再怎么慎重也不为过,杨小千更希望有人能鞭策、督促以及帮助自己。
一年前,杨小千自己也是位高三学生,所以明白对于日夜备战高考的学生们而言,教改意味着什么。正因为明白,所以不敢轻易下手,这是一根难啃的骨头,杨小千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只能先从无关紧要的小细节开展工作。
11年的高考,距离现在只剩一个半月的时间,无论教改多么迫切,都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宣布高考改革,那不仅会使上千万学生与老师家长陷入疯狂,还会使政府部门的公信力降到零点即便这些都可以不在乎,工作协调也来不及,这是个浩大的工程,至少需要一两年的准备时间。
如果一切顺利,等到这次高考结束后可以放出消息,等到明年高考之前可以对考试科目及分数稍作调整,如果教改工作取得成功,那么就可以进一步开始全面教育改革。如果不成功真要是不成功的话,杨小千大概与教改就再没有任何关系,那就是别人该头疼的问题了。在南都保卫战中,杨小千已经犯过一次严重错误,现在没有人提起,不代表大家全都把那错误忘记,如果无法顺利取得成效,接连犯错的杨小千当然不能继续领导教改工作。
至于现在能带来的改变,就只有一些微不足道的课程变化。当然,微不足道是相对的,放在教育部领导人眼里看来是微不足道,放在政策落实的基层,那可就是不得了的大事。
江北省境内所有学校,将在教育部领导下开展强学行动,所有身体健康无心脏疾病者必须重新参加军训,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没有任何一所学校能够避免即将到来的军训,哪怕是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也必须参加为期一周的集体军训,并在高考结束填报志愿之后利用假期补上足够的军训时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