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来此世开神道-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判断一位天仙实力其中一条标准就是手下地仙数量,能达到五十则为天仙圆满,洞天出产有限,再多天仙也供应不起。
    这四五十人便是画中仙手下地仙,现画中仙被镇压冥土,他们只能依附于她。
    梦华仙子想及于此笑吟吟说道:“仙界为保持旺盛生机对仙人限制颇多,天仙只能靠入侵其他世界来获取修行资源,地仙更是艰难,我也是从地仙修炼而来,深知积蓄资源艰难,现在李青无瑕顾及北方,不正是尔等收集资源之时吗”。
    众地仙眼前一亮,的确如此,他们完全可以占据名山大川,在此开辟洞府修炼,甚至选取气运浓厚弟子培养,增益底蕴。
    还有不少地仙追随两位天仙在此方世界投影,控制着不少门派,他们完全可以将门派收归己有,如此岂不少了积累时间。
    梦华仙子见众人领悟到她的意思笑着说道:“尔等还等什么,还不去开辟洞府修炼,此毕竟是未开发的世界,操作得当,恐怕你们晋升天仙资源就够了”。
    “多谢仙子成全”
    众地仙拜谢后,各驾祥云、遁光向着四面八方飞去,天仙与洞天世界融为一体,地仙必须依靠世界温养福地,此方世界已经灵气复苏,又无仙界无数地仙蝗虫一般搜刮,自是谁先抢到就是谁的。
    很快现场只剩下一男一女两位地仙,他们刚刚成就地仙道果,需要稳定修为,因此跟在仙子旁以便请教。
    “仙子,我们不去选取一地开辟洞府吗”男性地仙有些焦急问道,世界中灵气充沛之地有限,晚了可就被那些地仙占完了。
    梦华仙子不动声色,打量着承运地仙,此为上个世界的位面之子,有大运在身,被她收为弟子,果然,短短百十年就晋升地仙道果。
    越看心中越喜,柔声说道:“不用,这是气运规则为主的世界,气运才是这个世界最大财富”。
    见两位爱徒仍是一副疑惑之色,继续解释道:“气运相当于控制世界的钥匙,只要获取足够气运,在离开此世界时自然可以用来和世界意识交换本源,世界本源的意义对仙人作用不用我多说了吧”。
    两人恍然,原来气运世界还有这般好处,怪不得两位天仙对这个世界那么上心,画中仙甚至真身过来以致惨遭镇压。
    “根据目前得到的消息,秦王刘胜已占据凉州、雍州、青州、冀州,正与草原蛮夷勾结谋取幽州,而魏王戚前只占据司州、豫州、兖州,有衰落之相,我们去投奔秦王?”承运建议道。
    梦华仙子摇头道:“不,我们去牵丝派”。
    带着二仙腾空而起,驾着祥云朝着东都城飞去,心中暗自盘算着,李青应该已经从俘获仙人处知晓牵丝派是她在背后操控,可李青一定想不到梅花派也是她在背后操控。
    鄱阳湖之战终以吴军失败告终,此战决定南方之主更是迅速传遍天下,其中很多细节更是传的沸沸扬扬,天现异象,日月凌空,天光时黑时百,甚至还有巨蛇、水妖出现。
    很多读书人自是不信,但这也代表着民心舆论所向,明王统一南方以成定局,天下形势忽然豁然开朗起来,明王统一天下概率大增,不少世家子弟开始主动投奔明王。
    鄱阳湖东岸,原先吴军大营中,明军正在对降兵进行收编。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李青情不自禁感叹着,吴王起兵之时天下英豪纷纷来投,各地藩王群起策应,谋士辈出,战将千员,短短几年时间一切都烟消云散。
    现今只是一场战败,大军纷纷投降,这可是十多万大军,竟无人生出抵抗之心。
    “时也、命也”
    竺仇在旁边跟着笑道:“气运之道玄妙莫测,虽然虚无飘飘却不得不信”。
    心中不胜唏嘘,他当初学成之后雄心万丈,立志辅佐明君开万世之太平,现实比他想的更加残酷,一身学识竟无人赏识。
    自从遇到主公后终于转运,不仅官居四品,更是长伴明王左右,位高权重,荣华富贵不敢说,但也封妻荫子。
    李青见其面有唏嘘之色,轻笑道:“正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十一择业与择偶,十二趋吉要避凶,命格天注定,也不是不可更改”。
    竺仇楞了一下,随即感觉主公这句话道尽凡人气运之道,可谓至理名言。
    “报,仍未找到吴王踪影,曾有降兵见到吴王落水,樊将军推测吴王已溺水而亡”有锦衣卫前来禀报。
    李青哑然失笑,吴王生死他如何不知,如是真的死亡生死簿必有所体现,看来此人是趁乱逃走了。
    收回沉思命令道:“命令北路军进军丹阳郡,陈兵淮南;南路军进军临海郡、会稽郡;中路军直捣黄龙,目前吴王失踪,金陵守备空虚,让樊光远趁机拿下金陵”。
    锦衣卫下去传令,竺仇好奇道:“吴王真的死了”?
    “绝不可能”李青摇头道,随即冷笑道:“他是生是死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名义上他已经死了”。
    竺仇点头,的确如此,只要名义上吴王死了,扬州各郡必然望风而降,至于吴王本人交个锦衣卫慢慢查询就是,此为大势。
    永昌十四年,九月十三。
    明军经鄱阳湖一战大破吴军主力,随即兵分三路,沿途郡县争相恐后献城投降,大军势如破竹,丹阳、临海、会稽三郡接连而下,整个扬州仅剩金陵一座空城。
    九月二十五日,金陵守将关鸿云打开城门不战而降,至此扬州归于明王治下,金陵为南方核心,历来偏暗安南方政权大多选择金陵为都。
    九月二十六日,扬州各地同时冒出不少自称城隍、土地等鬼神,自鬼神出现,扬州恶鬼隐匿,百姓欢欣鼓舞,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十月初十,明王携文武百官迁居金陵,至此南方一统,做南望北,天下震动,明王李青名震天下!

第173章 紫薇返天
    十月二十三,破军入宿。
    草原白狄提兵十万入关,幽州陷落,白狄劫掠一番后并未停下肆虐地铁蹄,继续朝并州进攻,朝野一片哗然,自大将尤大宏北却蛮夷三千里后草原再无南侵之力,此次进攻尚属第一次。
    白狄凶悍,动辄屠城,北方各州郡惶恐不安,携家带口南逃,大将军戚前亲自领禁军三十万前往并州迎敌。
    十一月初三,七杀入宫。
    秦王刘胜尽起大军二十万攻司州,连破虎山、天牢、神镇三关,威逼东都,此时大将军统兵在外,东都兵力抽调一空,几无可守之兵,京中老臣苦大将军久矣,不少人暗中与秦军联络,准备投诚。
    消息传到并州,大将军这才明白中计,急忙率军返京,不顾并州官员百姓哀求,这点他分的很清楚,他的根基在东都,东都一失天下之大再无他容身之地。
    此时双方都在争时间,谁先打下东都则谁必为北方之主,都在争分夺秒行军。
    可惜,三百年大庆经营东都多年,凭借山川之险节节抵抗,兵部尚书周遇吉亲自领兵镇守定武关,将秦军挡在关外。
    秦军不计损伤攻城三日,仍无法奈何城中分毫,秦王刘胜怒火攻心,此为东都最后一道屏障,如在此耽搁太多时间,等魏王返回这一番苦心就白费了,他勾结白狄之事必将遭受天下百姓唾骂。
    “自古成王败寇,周遇吉!定武关“
    刘胜脸色狰狞,此战不破东都今后休想夺取天下,逼不得已只得用绝户之计。
    谋士洪文敏和武将边镇林侍立身旁,他们是跟随秦王从凉州起家的老臣,可谓心腹,自是不怕泄露机密。
    “主公,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还请主公速速下定决心”洪文敏追随秦王已有七年,见刘胜还在犹豫,不禁阴沉着脸继续劝道。
    边镇林面色痛苦,洪文敏所说计谋是用瘟疫,此地位于洛水旁,定武关引洛水为护城河,并引入城中引用,只要将瘟疫而死牛羊尸体泡入水中城内百姓短时间内将会染瘟疫而死绝。
    他是武将世家出身,崇尚战场决胜负,此种计谋太过残暴,就算战场上杀人无数,在北地能止小儿夜啼的他也心生不忍,此举太伤天合,只是此事关系主公大业,他也不好阻止。
    刘胜脸色阴沉不定,他倒没对城内百姓有什么怜悯,他担忧的是天下百姓悠悠之口,瘟疫好放但不好收,一旦瘟疫扩散,恐怕司州将十户九空,他就算一统北方又能如何。
    纠结良久后终于下定决心,不用此计死的是他,用此计死的是城内十多万百姓,孰轻孰重还不好决断吗,冷声说道:“立刻截断水源放瘟疫,破城之后立刻屠城,以免瘟疫扩散”。
    “是”
    洪文敏面色一喜,他在北方有毒士之称,惯用毒计,往往逼的对手满门死绝,他倒没有贪图功名利禄之心,但每当秦王用他之计取胜他都感到身心欢悦。
    而今他找到一种更快的杀敌方法,那就是瘟疫,早已迫不及待施行下去,只是在他满怀期待之时,天上某处星辰似乎变得更加明亮,似乎想要白日显现。
    是夜,定武关突生瘟疫,一夜过后竟有数万人卧病不起,秦军趁机攻城,定武关毫无抵抗之力,兵部尚书周遇吉城破之后自杀身亡。
    秦军入城后开始屠城,不管有无感染瘟疫一律屠杀,兵部尚书周遇吉死后也被鞭尸,头颅砍下悬挂定武关城头。
    定武关屠城之事传到东都,满城惊恐,无数百姓争先恐后逃出城去,守城官兵也是惶恐不可终日,不少士兵也跟随百姓逃亡,东都守军逃亡三成以上。
    十一月初三,秦王带军兵临东都城下,没有任何修整直接开始攻城,有忠于朝廷大将还在拼命抵抗,可惜,缺兵少将的禁军哪是秦军对手,苦战三天后东都终于陷落。
    皇宫之中,戚太后怀抱幼帝坐在金銮殿上,脸上珠泪点点落下,外城被破的消息她已得知,光靠皇城几千兵马根本守不住。
    她站起身来跌跌撞撞拿起传国玉玺,想要藏起,偌大金銮殿竟无一地可藏,颓然坐在地上,望着三百年来大庆历代先皇治理天下之地,不知今后要落入谁手。
    幼帝被母后突然地举动吓得哇哇大哭,引得戚太后泪流满面,都是她错信狼子野心的兄长,使得大庆三百年江山毁于一旦,此刻她心中唯一的情绪就是对戚前的恨意。
    拿起御案上的毛笔提笔在圣旨生写下:“大庆瑾庄太后代皇帝绝笔,拜上秦王秦皇兄:“朕无福以致失却天命,皇兄天命所归,还请继位后善待天下苍生,朕今为你留下金銮殿,还望王兄为朕留下祖先皇陵;朕今为你留下皇宫内院,还请皇兄与朕留下四海升平”。
    写完摔笔走出金銮殿,周皇后迎面走来,国不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后,大庆日渐衰落后,戚太后听方士言此为皇帝阴阳不和之故,因此为幼帝取皇后周氏,是为周皇后。
    见到皇后年轻貌美戚太后脸色越发坚毅起来,痛声说道:“眼见秦王大军快要进城,到那时吾等都不能苟活,为免受辱影响皇家颜面,殿中已备好砒霜和太祖开国之剑,你自己拿个章程吧”。
    周皇后惨然一笑,盈盈下拜,惨笑道:“万岁保重”。
    最后看了幼帝一眼,凤目通红,拿起太祖开国剑朝着粉项一划,鲜血喷射而出,扑通一声栽倒在地。
    “皇后”
    一声娇呼响起,一道倩影闪进金銮殿,抱着周皇后痛哭流涕,此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