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来此世开神道-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采纳这个计划,通知金乌、玉兔、应龙三军,户部要尽快筹备好三军出征粮草”
王徵苦笑着点头,虽说在打下荆州后休养生息了三年,可先是攻打扬州,现在又要同时打徐州和凉州,即便是库存再多也禁不住如此消耗,有时他不禁在想北方秦国户部尚书。
北方乃争霸主战场,百姓都没口粮存活,秦军一直在大战,秦国户部尚书恐怕比他要艰难的多,想到那位他的同行心中好上许多。
下邳郡城,自从明军攻淮南,淮王命令大军支援,下邳郡作为距离前线最近郡城便成为后方物资聚集地,随着前线战事失利消息传来,淮军将领头顶都蒙上一层阴影。
天下局势越发明朗,明眼人都能看出淮王已无机会夺取天下,徐州世家郡望一改往日支持态势变得阳奉阴违起来,下邳郡城守军士气越发低落,大多只是应付差事。
就在守城淮军懒洋洋看守者城门时忽然从城外重来一支五千人骑兵,正以迅雷般声势向城墙重来,守城将领大惊,急忙命关城门、拉起吊桥。
祸不单行,城内忽然有乱民冲进城门阻拦城门关闭,趁此机会城外大军成功冲进城内,城门迅速失守。
守城将领此时好像松了口气似的,直接命令守军投降,并帮助明军稳定城内局势,追随淮王已无出路,何不改投实力更强的明国,大明皇帝对手下将领是出名的宽容,谁不想博一个封妻荫子。
淮王属臣大多怀着同样心思,尤兴业大军过处几乎没遇到像样抵抗,大多望风而降,淮王大势已去。
等尤兴业到达徐州附近,淮王使者直接打着使者旗帜求见,这令尤兴业大吃一惊。
淮王以贩私盐起家,为人豪爽刚烈,按理说不会做出不战而降之事,不管如何,尤兴业命人招待好使者,随后接见淮王使者,看对方到底打着什么心思。
第183章 洞顶真人
徐州沛县,此为徐州八县之一,自从尤兴业大军入徐州城附近后便占据此地为大本营,北路军总计十万,在打下淮南以及下邳后加上战损以及留守大军,只有六万大军。
未免被淮王逐个击破,尤兴业命令合兵一处,固守沛县等待援军,根据金乌玉兔两军传来消息,他们已经打下广陵郡正在向这边赶来,等两军到来足有九万大军,无论还望选择战或者和已经无关大局。
一阵匆忙脚步声后,亲兵引着一位文人打扮中年书生进入县衙。
尤兴业打量着此人,眉头不由皱起,此人约莫四十岁年纪,天堂狭窄,下巴尖锐,一双绿豆般大小眼睛令整个人多上一丝猥琐气质。
此人应该就是淮王谋主杨金星,尤兴业脑海中迅速过着淮王体系重要人物,当即笑着迎上去。
“可是淮王谋主杨大人,先生辅佐淮王占淮南、平徐州,兴业可是久仰大名”
杨金星一尾山羊胡微微撬动,面色很是得意,他是极为高傲之人,淮王从一位私盐贩子成为雄据一州潜龙多依仗他谋略,此时虽是请降但以淮王名望及实力,无论明国还是秦国都得以礼相待。
双方各自落座之后杨金星低过淮王亲笔书信,说道:“淮王久闻大明皇帝威名,愿以大明会盟于徐州”。
尤兴业接过书信暗自飒然,淮王还是放不下面子,就算投降也要找个会盟的名头,恐怕还打着谈条件的心思。
只是淮王希望陛下亲自出面这个要求有些为难,天子出行非同小可,更何况是战时,并且真要皇帝亲自前来岂不是显得他这个统兵大将无能。
放下书信笑着说道:“淮王既有心我大明自然不会拒绝,只是会盟地点不能在徐州,淮王还需往金陵走一趟”,说到这里他朝着南方拱手道:“陛下圣明,必回给淮王一个满意答复”。
杨金星脸色当即沉下来,声音有些阴柔地说道:“吾王自七年前起兵反抗大庆苛政,论资历在天下潜龙中也属第一批,论年岁更是长明王二十余岁,于情于理明王也不应拒绝,要知道秦王数次邀请吴王会盟吾王都没同意”。
尤兴业勃然大怒,这是赤裸裸威胁了,莫非杨金星真以为他们不投降他尤某人就拿不下徐州不成,怒声说道:“我皇早已登基,并娶大庆长公主为后,取大庆天命而代之,杨大人称呼早该改了”。
他的突然发怒令杨金星有些惊讶,心中有些慌乱,他本以为淮王名望和实力在那,大明总要顾虑一番,千金市马骨也该表现出明君气度,现在被尤兴业一吓忽然明白过来。
现在早已不是当初群雄并起之时,淮王在大明与大秦面前实力微不足道,尤其是目前徐州大半郡县都被明军占据,没有实力还妄想得尊重才是最大妄想。
“报,有紧急军情”有亲兵进帐禀报,瞧见杨金星忽然意识到此时不合适,当即闭口不言。
尤兴业心思急转,坦然道:“直说无妨,杨大人也不是外人”。
这话说的霸气十足,好似浑不在意杨金星这位敌军使者。
亲兵的命后说道:“刚接到应龙军消息,历元龙将军从东海郡登陆,正在收编东海郡淮军”。
这话一出杨金星脸色急转,目前大明金乌玉兔两军已经到达萧县,要不了半天时间即可与沛县明军汇合,现明军又切断淮王北逃之路,除了投降再无其他选择。
见杨金星脸色惨白,看来被这个消息所震惊,也该认清现实,尤兴业语气也软化很多,劝解道:“天下百姓盼望一统久已,大明具有长河天险,又有徐州凉州为两翼,而秦王尚未统一北方,孰强孰弱杨大人应该看得出来”。
就差指着他的鼻子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杨金星惨白的脸色缓缓恢复过来,语气低落道:“淮王早有归顺大明之心,但淮军中有不少将领是原先江淮悍匪米志行部下,他们惧怕归顺大明后被遭受清算,先会盟再归顺也是为了安抚他们之心”。
说到这种程度尤兴业也不再步步紧逼,杨金星说的都是实话,淮王张无伤继承江淮悍匪米志行势力起家,必然要受限制,这些年淮王无法做大就是因为先天不足。
沉吟片刻后说道:“你所说我也明白,我会把情况奏报吾皇,吾皇圣明自有公断,杨大人不如先在沛县修整几日”。
杨金星哪敢留在此地,当即告辞离去,一路上匆匆返回徐州汇报。
徐州淮王宫中,张无伤正在后殿饮酒,以往雄心壮志全部消失不见,脸上写满疲惫之色。
大明李青起家比他还晚,又是在交州这种偏僻之地,竟然一统南方各州,顺利称帝,再看他此刻境遇,眼中满是苦涩。
随着接触各方势力他逐渐明白人道争龙的复杂,因出身问题并无道门辅佐,对气运之道模糊不解,平白浪费许多机会。
想及于此,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旁边宫女颤颤巍巍将酒杯添满,淮王最近喜怒无常,平常几位宠妃都时常受呵斥更何况她们这些宫女。
就在心烦意乱之时,外面有太监匆匆闯进后殿,淮王见之大怒,不早已吩咐不见任何人,这小太监竟还敢进来打扰。
小太监伺候淮王多年,见淮王此时脸色顿觉不妙,急忙说道:“外面有仙人驾祥云降落宫前,说是求见殿下”。
淮王面色惊疑未定,他早已知晓神仙的存在,他目前气运低迷,为何还有仙人求见于他,莫非他还有转机不成。
急忙说道:“快请仙人来见我”。
小太监偷偷擦去脸上汗珠,再次匆匆离去。
不久,一位身穿道袍身背仙剑的道人缓缓走入,胡须及腹,给人一种飘逸之感,来到淮王面前,微微鞠躬说道:“云龙山洞顶真人见过淮王”。
张无伤好奇地打量着洞顶真人,云龙山为徐州城附近一座名山,并未听闻有仙人隐居修炼。
“原来是云龙山仙长,孤愧居徐州多年竟不知云龙山有仙长这般人物,没有前往拜见,是孤之罪”
说着走向洞顶真人,将其引入旁边座位上,亲自为其斟茶,心中暗暗心惊,只是初步接触他就能感受到洞顶真人身上那澎湃血气,此人就算不是神仙也是擅长搏杀之人。
做完这些张无伤返回王座,轻声问道:“不知仙长前来所谓何事,若有吩咐孤必为仙长安排妥当”。
洞顶真人面露微笑,淡淡说道:“贫道此行不为其他,只为淮王脱困而来”。
第184章 地仙大道
张无伤大喜,他此刻正为明军之事烦恼,如果洞顶仙人真能解决此事,那真是邀天之幸,在此之前他对神仙辅助争龙自是不屑一顾,可在经历无数挫折之后终于醒悟过来。
对着洞顶躬身说道:“还请仙长解惑,如能退却明军,孤愿以国师之位相聘”。
洞顶摇头道:“人道之事自是需要人道解决,贫道也无能为力”。
“那仙长前来所为何事?”张无伤有些失望,脸上落寞之色溢于言表。
果真是无力回天了吗?一时间精神恍惚起来。
洞顶哈哈大笑,说道:“就算打退明军又如何?以淮王目前实力下次明军再来又如何,天命已失,就算金仙也回天乏力”。
“那就没办法了吗”张无伤笑容苦涩,他心里何尝不清楚,不然也不会寄托仙人身上,看来最终还是他妄想了。
“人皇之道不过小道,淮王岂不闻地仙大道否”
张无伤疑惑道:“孤只听过真仙与鬼仙,何为地仙大道”?
“真仙者,于自身中开辟灵境,纳威福德于自身,服气炼丹,超脱生死,驾鹤云游,朝游北海暮苍梧,凡间法度不加于身”
见淮王心生向往,洞顶继续说道:“而地仙者,于灵境中开辟福地,可与现实世界灵地融合成福地小世界,可谓世界之主,外间有难可入福地避灾,正所谓躲进福地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躲进福地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张无伤不禁神往,凡间诸般难事让他不胜烦恼,如能修炼出福地,躲进福地作威作福岂不美哉。
只是地仙有那么容易成就吗?
洞顶见淮王此刻纠结神情,略微思索便知其此时想法,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用柳叶从中沾了一滴洒在淮王身上。
玉露落在身上张无伤顿感清凉,随即一种舒爽地感觉涌上心头,不禁心情愉悦,多年征战带来地种种暗伤也修复过来,甚至他感觉到皮肤都开始变得光滑。
这般变化令他大喜,急忙起身躬身说道:“还请仙长传我地仙大道”。
“好好好”
洞顶抚须笑道:“以往你受人道气运挟持无法修炼,现如今气运衰败,正是求仙问道之时”。
随后他便在淮王宫中盘桓,传授修炼之法,在玉露辅助下修炼进境很快,淮王大喜,赐予洞顶珍宝玉器无数,赏良田美宅,更是加封为国师,与国同休。
就在淮王人道失意仙道得意之时,金陵城中李青也接到尤兴业送来急报。
“会盟于云龙山吗?”
李青哑然失笑,张无伤绿林出身骤登大位,反而比平常人更在乎面子,以淮军如今形势如何能抵挡住明军进攻,北有大秦南有大明,淮王夹在其中早已成困兽。
“也罢,你想要面子就给你就是”
他不在乎这些虚名,不过如能顺利接收徐州那时最好不过,徐州战略位置太过重要,与兖州、青州、豫州相邻,如能占据徐州背部则相当于在大秦腹地扎进一颗钉子。
沉思良久,李青吩咐道:“传旨内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