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来此世开神道-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也是读书人出身,世道变化令他也不禁生出兔死狐悲之感,情不禁感叹道:“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周信感受到师父情绪随口说道:“不知师父注意到没有,三楼不过三十多举子,其中金黄气运以上者就有五人”。
    洪文敏应付道:“这有什么?有心向仙道的读书人,自也有读书人敌视仙道,这些人往往将圣贤书读到骨子里了,在这种变局之中自然选择参加明国科举”。
    心中暗想着,这也许是读书人最后的回光返照了,等仙道、神道壮大,这种读书人会越来越少,到那时才是圣贤道统断绝之时。
    不提城中士子一轮,承乾殿中李青返京后第一次早朝开始了。
    文武百官按照文武分成四列站好,气氛有些凝重,锦衣卫的消息已经通传百官,他们知晓信息更多,自不会被北方迷惑,但士子百姓中流传甚广,都大为忧虑。
    龙椅上李青感受到朝中氛围,并不理会,问道:“本次会试为大明第一场科举,各衙门准备的如何了”?
    科举由礼部负责,礼部尚书何永安出列回禀道:“金陵科场沿用前朝,也重新修补完善,五军都督府、锦衣卫、金陵县衙已将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受卷、弥封、搜检等官员已经安排妥当,但主考官、同考官、巡查官三职事关重大,尚需陛下钦点”。
    国家抡才大典非比寻常,此次又是新朝第一场科举,主考官等职务务必慎之又慎,如新朝第一场科举出现徇私舞弊之事,大明颜面何在。
    李青心中斟酌良久,开口说道:“此次科举为本朝第一次,事关重大,主考官就由内阁首辅陈情担任;文华殿大学士燕正谊、礼部尚书何永安同考;调禁卫军统领石鸿羽担任巡查管”。
    “微臣遵旨”
    陈情等被点名人员纷纷出列领命,这种官职虽是临时委任,好处却很多,凡是录取举子无不视他们为恩师,更何况新朝第一科主考官,光是名头就足以留名青史。
    “陈阁老要尽快将此次试题准备好,送我查看”李青继续嘱咐道。
    陈情躬身问道:“不知陛下对考题可有指示”?
    “没有,一切如前朝”
    李青断然说道,前世有人意淫穿越做皇帝后改革科举,甚至将考试内容都进行改变,增加数理化之类的学科,现在看来,不过痴人说梦罢了。
    先不说不同世界规则不同,光是天下读书人的悠悠之口就足以讲倡导之人淹死。
    天下读书人研习诗书多年,又岂是轻易能更改的,如果更改不搞得天下大乱才怪,治大国如烹小鲜,讲究徐徐渐进。
    很快早朝持续到中午即将结束,文武百官见陛下仍未处理北方间谍散步的留言,心中都是焦急,最终暗中推举礼部尚书何永安出列。
    何永安无奈,再次出列奏道:“近期北面伪秦在大明境内大肆捏造修仙之类言乱,天下士子无不受影响,此事事关重大,臣请陛下圣断”。
    “这事不是已经解决了吗?”李青神秘笑道。
    “这……”
    群臣疑惑不解,今天早朝一直商量科举之事,什么时候谈论应对留言之事了,陛下的应对之法总不会就是开科取士吧!
    一时间都是愕然,搞不清楚必须究竟打的什么主意。
    

第204章 字字灵光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间来到开皇元年九月初一,今天正是大明开国后第一场科举之日,城内百姓日常谈论话题都是本次科举。
    名流士子云集,文人骚客相聚,必然会出现一些风流之事,为金陵百姓增添不少谈资,只是朝中官员仍是神色严肃,因为陛下并未明言如何应对修仙流言。
    金陵科场外,士子排队等待搜检,此次搜检工作由禁卫军统领石鸿羽负责,此人是出名的不近人情,有查出夹带士子立刻乱棍打出,再打入天牢。
    考场旁一家酒楼二楼上,李青正带着田伯远观察着下方科考盛况,比他前世高考还要隆重。
    “陛下,各州郡流言越来越广了,陛下究竟有何秒策”田伯远显得有些焦急,锦衣卫有监控天下舆论职责,现流言发酵,搞得沸沸扬扬,他的压力真的很大。
    李青喝着茶轻笑道:“这不是正好,考验锦衣卫各州千户所能力的时候到了”。
    这话意有所指,田伯远自然听出,顿时低下头来,秦国那么多密探潜入大明散布留言,这是锦衣卫的失职。
    他们虽然在事后将大多数密探抓捕,但留言已经放出,就算将所有密探处死也于事无补,他之所以如此心急,也是想着将功补过。
    “好了,这事有真仙辅助,责任也不全在锦衣卫身上”李青说着站起身来,向楼下走去。
    田伯远急忙问道:“陛下这是去哪里”?
    “自是去参加科考”李青眨眨眼说道。
    “啊”田伯远惊呼道。
    李青沉声说道:“安全问题你不用担心,这世界还有比金陵考场更安全的地方吗”。
    随即迈步走向考场,他早已提前准备好假的身份,主考官陈情也知晓此事,他入场考试自无人察觉。
    “考场之中卧虎藏龙,其中必有不少良才,不亲自去看看怎么行”
    他嘴里自言自语着,继续往前走,刚走到考场边就看到气运诡异之人,倒不是天生大气运,而是此人头顶煞气冲天。
    血煞之气环绕着一根淡青色本命气运,按理说煞气会入侵本命气运,令此人霉运缠身,但其本命气运与煞气却完美融合到一起。
    “奇怪”
    李青打量着那名中年举人,一尾山羊胡子随着说话不停跳动着,从面相上看天庭饱满,也是大富大贵之命,但总给人一种阴冷气质。
    那人也发现李青关注目光,转身看去,四目相对下那名举子先是一惊,随即却又出现了惊喜之色,似笑非笑的看了李青一眼,转身走入考场。
    李青神色一动,他从对方眼中看出那人一定发现了他的身份,但其身上又表现出敌意,事情越发扑朔迷离起来。
    “此人大有问题”
    正好安排人跟踪此人,正好轮到他经常,只得将心思按耐下来,顺着人流走入考场。
    反正此人还在金陵,还能跑了他不成!
    看了看考牌,黄字十三号,位置不偏不倚、不前不后,从这个位置正好能观察大多考场,考案上已备好纸墨笔砚,这是为了杜绝作弊。
    等所有考子落座后,主考官、监考官、同考官共计十二人入场,只是此时考官中有一人身穿道装引无数考子瞩目。
    圣贤不语怪力乱神,此时考场竟有道人出现,看模样装束应该是青羊道宫大祭酒陆言,联想到最近街上各种流言,不少考子顿觉心中一紧。
    李青脸上并无意外,这是他特地安排的,现在是道法显圣时代,市面上已有浅显道法流传,举人都是一方乡绅,想要获取道法很简单,这就需要有道法监管,不只是陆言,考场外围还要鬼神监察。
    陆言出现在考场还有另外一重任务,那就是镇压考子气运,能的举人功名者无论先天还是后天气运都是极贵,落笔下去字字珠玑,在这种道法显圣之时必会影响他人。
    他开科举是为取才而不是取运,大明国势日盛,已没必要挑选大气运者为官增益气运,选取有才能者为官,造福一方所得气运更多。
    主考官陈情面色肃穆,叹道:“天下百姓思安,真希望这次多进些人才,辅佐圣主早日结束乱世”。
    其他官员皆是沉默,唯有燕正谊回道:“有些人尽用些小儿手段,散布流言,殊为可恨,却不知吾主圣明,以堂皇大道破之”。
    陈情不语,他到现在仍未参透陛下意思,直接说道:“开卷吧”。
    有官兵送来考卷,由陆言当着众考子面拆卷,随后已已分发,随后微微点头退出考场,来到旁边小屋。‘
    屋内设立一法坛,上面供奉着冥皇神像,下方则摆放着一枚令牌,这是借用冥皇神力镇压气运,维护考场公平。
    李青领了试卷,相比以往,道法显圣后考试简化很多,分为墨义、论述、策论外加一个附加题,作诗词一首。
    墨义不用解释经意,考的是记忆立和书法,只要将短缺的圣贤经意补充完整即可;论述则是根据圣贤言论阐述自己观点。
    随手将这两题放在一般,这些对他无意义,转而看向策论,这是论大明与大秦治政优劣,不仅要求考子具有治政能力,还要知晓秦国政策,这点就把一些死读书之人排除。
    这题是他亲自出的,主要想看看这上千士子中是否有其他想法,环顾考场,所有人都在奋笔疾书,考场时间宝贵,全部都在争分夺秒苦思抄写着。
    天眼之中不少人笔下字现灵光,这是书法已达炉旁边举子身上扫过,此人正是当初于他在考场外对视之人,神识扫过试卷,终于知晓了此人姓名。
    “洪文敏”
    

第205章 杀尽江南
    
    这个名字有些熟悉,似乎在哪里见过,不过转瞬即逝,重名之人太多,没必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洪文敏感受到李青目光,也用目光迎上去,轻抬下巴,眼中满是挑衅之意,双眼下移落到李青面前空白试卷上面露不屑。
    他的轻视并未令李青生气,人皇与冥皇一体的他岂会在乎这些,所谓文采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没必要花费太多时间在上面。
    李青用探查的目光盯着洪敏文,似乎想要看透此人底细,洪文敏也不甘示弱,两人目光碰触到一起,似乎擦出,见他沉思片刻后终于开始动笔,思路似乎很畅通。
    但随着他第一句诗词写下整个考场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杀气冲天而起,文气纵横的考场忽然刮起阴风。
    风吹云动,考场中考子气运不足之人被杀气压制,顿时变得思路晦涩,怎么也写不下去。
    李青急忙看向试卷,“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脸色瞬间沉下来,来者不善啊。
    洪文敏挑衅地看了李青一眼,继续写道:“南皇不识英雄汉,犹自唯唯问姓名”。
    这是赤裸裸的讽刺,南皇二字直接点名李青身份,并且加一南字,分明是嘲弄李青只能偏安一隅,无法统一天下。
    他正要欣赏李青恼羞成怒的表情,却见李青面色不变,甚至还饶有兴趣的读着他刚写的诗。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南皇不识英雄汉,犹自唯唯问姓名”
    李青低声念诵着,这首词写的妙极了,既有气吞万里的豪迈,又有覆灭大明之意向,以一人想灭一国,何等气魄。
    不过欣赏归欣赏,却不能坐视此人扰乱科举,更何况此人的目标还是他本人。
    正要镇压洪文敏,却见旁边扈兴文在气运压制中猛然爆发,也写出一首杀气腾腾的诗词,挡住洪文敏制造的杀气,李青好奇看去。
    “北伐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剑射天山”
    “好诗”
    李青情不自禁赞叹着,只见杀气从纸上升腾,将洪文敏透露出的杀气阻挡起来,使得杀气无法影响考场考子。
    洪文敏怒视扈兴文,此人好大的胆子,竟敢坏他好事!
    再看李青正用嘲弄地眼神望着他,他为人皇,自有群星守护。
    洪文敏大怒,当即提笔继续作诗。
    “忽有狂徒夜磨刀,地星飘摇荧惑高;翻天覆地从今始,杀人何须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