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来此世开神道-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看李青正用嘲弄地眼神望着他,他为人皇,自有群星守护。
    洪文敏大怒,当即提笔继续作诗。
    “忽有狂徒夜磨刀,地星飘摇荧惑高;翻天覆地从今始,杀人何须惜手劳”
    杀气化刀猛然冲破扈兴文杀气阻拦冲上云霄,整个考场中所有文气都被镇压,除了扈兴文还在勉力坚持,其他考子已经在杀气冲击下昏睡下去。
    在镇压全场考子后杀气开始在李青头顶汇聚,对着他头顶本名气运所化真龙挑衅,杀气犹如泰山压顶一般随时可下。
    李青淡漠看了洪文敏一眼,比人必是刘胜手下无疑,诗中剑指南方,还真是好大气派。
    抬头望着乌云密布的天空,也提笔在纸上写上一首诗词。
    “待到秋来九月敏诗中杀气虽重,格局仍在将才,相比之下自是不足。
    洪文敏面如金纸,恨恨说道:“真是霸道”!
    随后被考场中医官接走。
    李青本想阻拦,见考场马上结束,此时暴露影响不好,转而坐下,
    很快考试结束,他顺着人群走出考场,神识扫视周围,竟没发现洪文敏踪迹,心中顿时咯噔一下。
    联系考场周围鬼神,同样没找到洪文敏,这才发现事情严重,急忙命令全城鬼神、锦衣卫查找。
    心中对此隐隐有着猜测,能漫过他的搜查,只有梦幻天仙出手才行,这洪文敏一定是带着梦话意志来的。
    状元楼中,洪文敏躺在床上,床边则是刚吐的淤血,弟子周信正在旁边殷勤服侍着。
    见往日意气风发的师父此刻有气无力的躺在床上,担忧地埋怨道:“师父,你这样太冒险了”。
    “怕什么,我有仙子赠予的升仙旗子旗,只要不被锦衣卫抓到,任何超凡力量都休想找到我”
    周信叹了口气,师父智慧高深,但就是性格太过偏执,为了亲眼观察明皇李青不惜伪装混入考场。
    好在现在世道不同了,他们有仙子赐予的保命金丹,再重的伤势只需一夜即可恢复如初。
    第二天清晨,洪文敏神采奕奕地从房间中出来,吃了金丹后感觉比受伤前精神更好。
    带着周信来到三楼,小二按照他们习惯送来茶水,洪文敏喝着茶,用不高不低地声音说道:“周贤弟,世道真的变了,就连最后坚持儒家道统的明国也开始崇仙贬儒了”。
    周信会意,也是感慨道:“是啊,连科举都用道人监考,此举不是明确表明读书人位在道人之下嘛”!
    两人话语说完,不少人接着话题议论起来,以往还真没往这方面想,现在看来大明朝中诸公也开始转变方向了。
    洪文敏望着还在焦急讨论的举子们,脸上笑意越来越浓。
    

第206章 长街殿试
    
    随着时间推移,关于考场了。
    笑眯眯说道:“明天就到殿试时间了,通知下去,殿试地点改为金鸣街,城中秀才以上功名者都可围观”。
    金鸣街是金陵最热闹的一条街,殿试放在街上举办,几位军机大臣都是满脸黑线,殿试乃科举最后一关,怎能如此随意。
    “陛下不可啊”
    何永安此时也顾不上辞官之事,急忙劝阻道:“殿试在天下读书人心中地位太高,放在街上人人参观实在有损朝廷颜面,必将遭后人耻笑”。
    见陛下不为所动正要继续苦劝,却见其他军机大臣无人应和,并且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心中一动,陛下在设局。
    联想到陛下对此事一直漠视的态度,很明显这是在故意等待事态发酵,众人都是心思通透之人,瞬间明白陛下意思,只是陛下不说明,他们心中犹如百爪挠心。
    辞官之事自然不了了之,军机会议结束后他还要尽快准备殿试,金鸣街要封锁布置考场,参会众臣安全问题要协调,一条时间已经很急促了。
    开皇元年九月二十三,大明开朝新科殿试开始。
    金鸣街两旁围满百姓,其中城中读书人几乎全部到场,围观万年未有之盛举,长街之中举行的殿试,自科举制度建立后闻所未闻。
    大明百姓看热闹的习惯彻底被激发出来,金鸣街上人群摩肩接踵,两旁维持治安的锦衣卫急的冒武百官赶来,随之而来还有举着题目的礼部官员。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本世界也有类似思想,但从未像这句话将读书人抱负总结的那么完善,殿试题目由陛下亲出,想到这几年儒家地位迅速下滑,不少人看着看着流出泪来。
    读书为了什么,不正像陛下说的这句话吗?就算地位下降又如何,翻涌地情绪令考子思如泉涌,纷纷下笔论述。
    此时,洪文敏也隐藏在人群中,看着考题沉默,曾几何时他也曾怀着这种心思,但在见识到世界真面目后彻底失望了。
    “别以为这样就能糊弄过去,等他们热血冷下来,矛盾只会爆发的更加猛烈,士子地位下降是事实,总不能让所有读书人饿着肚子为万世开太平吧”
    洪文敏面色越发阴冷起来,李青表现出的才华越高对大秦对仙道造成的危险就越大。
    李青在考场中巡视,脸上还挂着笑容,这四句话就是前世有名的横渠四句教,可谓将读书人理想抱负说到骨髓之中。
    放在此时拿出来果然骚到这些人内心,原先喧闹的气氛变得沉静下来,殿试终于能顺利举行。
    殿试在紧张考试中接近尾声,由礼部亲自挑选大儒批阅试卷,然后排出名次送到李青面前。
    只要李青御笔钦点之后,本次科举就彻底结束。
    李青扫了一眼考卷和排名,与会试变动不大,头名状元正是在会试中大放异彩的扈兴文。
    盯着此人名字沉思片刻,最终提笔批准此次成绩,命礼部官员将最终成绩抄写几分后张贴在长街两边,供百姓查看。
    “会试不公,有考子勾结道人用法术作弊”
    “就算考中状元又如何,将来整个天下都是道门控制,我们读书人只能沦为道门走狗”
    榜单刚公布就有几名士子大喊不公,开始冲击考场,甚至有士子现场以头抢地,磕的头破血流,打算死荐君王。
    “终于来了,等你们好久了”
    李青暗道一声,顿时松了一口气,向前走了几步朗盛说道:“谁说科举无用的,你们看新科状元”。
    所有人被李青话语吸引,情不自禁朝着新科状元扈兴文看去,并无任何异样,尤其是隐藏在暗处的洪文敏,更是紧紧盯着扈兴文。
    扈兴文满脸茫然,不知道陛下有何用意,被数万人盯着顿觉浑身不自在,心中更是疑惑不解。
    

第207章 功德封神
    
    就在众人疑惑不解并且等得不耐烦之时,天上忽然降落一道金光,准确无误降落到新科状元扈兴文身上。
    随后一道金色圣旨从天而降,一个毫无情感的声音在长街中响起。
    “奉神庭之主旨意,大明开国科举状元扈兴文,敏而好学,通圣贤经意,在儒道受外道冲击之时仍能保持本心,经大明皇帝提名,今册封大明首科状元扈兴文为文昌星君,主人间文运功名,念其阳寿未尽,准其阳寿结束前仍可留朝廷效力,尔其钦哉!”
    封神结束扈兴文头戴乌沙,身穿官袍,手持笏板,身上散发神光,头顶之上文气弥漫,凡是接触到文气之人顿觉思维敏锐。
    “啊,成神了”
    “状元扈兴文成神了,还是负责文运科举的神灵”
    无数惊呼在金鸣街上响起,很快一个个跪在地上祈求保佑,洪文敏和周信见周围百姓全部跪倒,咬牙切齿跪倒在地。
    “又是封神,除此之外你还能什么手段”
    洪文敏气的表情扭曲,神色狰狞,苦心布置的计谋就这样被李青所破,一切算计都为李青做了嫁衣,相信今日之事传出去后天下学子必将蜂拥而来。
    为了算计李青他不辞辛劳赶到金陵,甚至亲身犯险,没想到李青随意一个封神就让他的努力化为乌有。
    “不对,就算新科状元扈兴文封神成功,关其他学子何干,并不能解决儒家弟子地位衰落的问题”周信忽然说道。
    洪文敏眼前一亮,就好像溺水之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一般,的确如此,只要仙道继续发展,道法显圣,读书人地位必然降低。
    另一边李青面色淡然的望着眼前的一切,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唯一的遗憾就是刚才锦衣卫来报,并未在人群中找出洪文敏等人。
    他终于知晓对方身份,洪文敏,刘胜首席谋士,自凉州时就发现刘胜潜龙之身,投奔刘胜后辅佐其一统北方。
    更重要的是此人淡漠名利,在刘胜称帝后谢绝一切官职,依旧隐藏在刘胜身后出谋划策,所用之计多为毒计,因此被称为毒士。
    一座临时三层高台立起,李青漫步走上高台,如果制造这么大场面只为了册封一名文曲星君那真是太小看他了。
    “诸神显圣,仙道崛起,我知道你们很多人在担忧今后前程,这点可以理解,读书明理自然要为国效力,为民谋福,但要说读书无用那就是太过了”
    李青清朗的声音传遍整条街道,这里面自然有法力作用在内,将他的话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送到每个人耳中。
    听到陛下讲述科举读书之事,这关乎所有人命运,所有人竖起耳朵认真听着。
    “昨夜我梦见众神之神,神王感念读书人之不易,决定开辟功德体系,凡救助别人都有功德产生,这功德天地自动记录,集齐足够功德死后可以封神,如果想要赚取功德还有比到朝廷为官更好的途径吗?”
    李青声音虽轻落在众人耳中却如炸雷一般,功德成神?这不就是说无论是谁都能成神吗?他们是否也有机会成神。
    想到这里,所有人都感觉心跳加速,尤其是读书人,更是心情激荡,只是成神到底需要多少功德,这还是未知数。
    “成神何等困难,我等恐怕积累一辈子也休想积累足够封神功德”
    一个刺耳的声音在现场响起,顿时将众人拉回到现实之中,李青神识准确定位到喊话之人,给田伯远一个眼神示意后开始解释这个问题。
    “相信不只是刚才那位学子,大家都关心这个问题,我现在可以告诉大家,封神的起点并不高,一个七品官如能履行职责所获取的功德足以死后封神,甚至县中乡绅救助孤寡、修桥补路也足以凑够封神功德”
    这话一出全场沸腾,这不就是说他们都有机会成神,按照陛下所说推断,今后将会有无数人封神。
    更关键的是这个政策可以说完全是为读书人准备的,谁说读书无用,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不少人直欲仰天长啸发泄内心情绪,可惜陛下及朝廷百官都在,只能辛苦忍耐内心激动。
    见气氛渲染的差不多了,李青继续说道:“科举录取人数有限,难免有明珠蒙尘,因此我打算在金陵建立国子监,请名家大儒为祭酒,凡是举人以上功名者可入国子监学习,顺利结业后可授予官职,当然只能从从九品官职做起”。
    国子监制度也是前世所创,毕竟三年一次的科举只能录取二三百人,大多数读书人无法获得出身,这些上进无门必然会带来很大问题,而国子监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他将官员起步设为从九品,如此就会多出不少官职出来,朝廷在各地管理就可精细化,甚至使王权统治深入乡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