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皇帝-第10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大军机动,自然要粮食!
    所以刘彻必须知道,燕赵地区的官仓里现在有多少粮食?
    在微微想了想以后,刘彻忽然灵机一动,道:“立刻派人通知楼船将军徐悍,让徐悍即刻下令,将安东和辽西、齐鲁的楼船调动起来,不惜一切代价,向燕蓟转运粮草和军械!命令护濊军立刻动员,随时待命!”
    假如匈奴入侵燕蓟,特别是右北平和渔阳一带,那么,护濊军就可以及时增援!
    谢天谢地,现在的汉家楼船衙门,在安东和辽西,有着足够的船舶!
    而在齐鲁地区,汉室更是驻扎了一支庞大的舰队。
    这支舰队,拥有楼船数十艘,新兴的改进型福船十几艘。
    可以在半个月内,就将齐鲁地区的数十万石粮食,转运到燕蓟。
    而在安东的护濊军驻地新化城,靠近出海口,所以,他们可以乘坐楼船的舰只,迅速从安东驰援渔阳和右北平!
    想到这里,刘彻就接着命令:“告诉楼船,命令楼船准备披甲作战!”
    这是为了以防万一!
    因为刘彻知道,在渔阳和右北平地区,现在汉室的防务到底有多么空虚!
    本来,燕蓟地区就已经几十年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了。
    自平城之后,当地就没有遇到过什么上规模的匈奴入寇。
    所以,当地的驻军,一直都是常规状态。
    更麻烦的是——因为安东大开发,刘彻还从当地调走了大量的有经验的军官、文官和军队。
    护濊军和安东驻军,就有大半是从右北平、渔阳甚至燕国和赵国抽调的。
    这就进一步让当地的防务空虚化。
    而且,由于大量的精英被抽调走,却没有及时补充,所以,当地的动员能力和基层组织能力,恐怕也堪忧!
    所以在紧急时刻,楼船的水兵,可能也必须做好参战准备!
    正好,借这个机会,建立起汉室的海军陆战队……
    当然了,刘彻也知道,假如匈奴的主力,入侵燕蓟地区。
    靠着几千水手,恐怕是阻挡不了的。
    所以,关键还是汉家的主力野战兵团,能够用多快的速度赶到战场,支援渔阳和右北平!
    微微思考了片刻后,刘彻忽然想起了一个人,他一拍大腿,再次下令:“立刻派人,即刻出发,持朕诏命,宣轻车将军李广,命令李广在五日内,抵达渔阳!”
    “命广为渔阳郡郡守,领燕国中尉,总督渔阳及右北平、燕蓟郡兵!”
    李广这个人,虽然在历史上进攻他是屡次吃亏,号称迷路大将军。
    但在防守方面,他确实是个天才!
    从时间上来算,使者现在就连夜出发,通过直道,抵达北地郡,通知李广动身,大约需要两天。
    而从北地郡,快马加鞭,不眠不休,赶到渔阳,五天时间应该是可以的。
    这样,李广就应该可以赶在匈奴人攻击前,就组织好防御。
    只是……
    刘彻担心,匈奴人可能不会给他这个时间。
    因为,从雁门关报告的情况来看,假如匈奴主力确实东移,而且,确实可能南侵。
    那么,他们最可能的攻击方向就是渔阳、右北平、上谷郡这一条造襄防线。
    理由也很简单,造襄防线,说是防线,但其实它更有利于进攻。
    燕国人当年建造它,就不是为了防御的!
    而是为了对外进攻,开疆拓土,加强自身的力量,以抵御强秦,达到自保的目的。
    而后世的明朝时期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朱棣就是通过这一带的长城,作为进攻基石,不断北伐的。
    而朱棣将北京选作首都,也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继续依托长城,北伐、攻击,御敌于国门之外。
    不过,明朝那帮蠢货,后来却只知道死守不出,自然肯定要挨打!
    ————————————
    嗯,虽然现在,月票还没有到3624票,但我还是更了~
    继续码字,第四更也会很快奉上!
    但是第五更,第六更,有机会吗?
    哈哈哈,我希望我可以跑赢月票啊~~~~~~(未完待续。)

第一千两百六十节 动员(2)【3800票加更】
    当周亚夫和义纵在未央宫中碰面的时候,他们立刻就知道出大事了!
    而随后郅都的到来也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尚书令,究竟何事?”周亚夫连忙问道。
    “丞相,太原紧急报告:雁门关发现匈奴主力向东移动,传说兵力可能超过十万骑!”汲黯也是叹了口气:“虽未证实,但空穴未必无风!”
    “啊!”周亚夫震怖不已。
    “啊!”义纵高兴得就要跳舞!
    “啊……”郅都眼中神采奕奕。
    这三人的反应,瞬间就表达出了三人不同的立场。
    周亚夫作为丞相,当然担心匈奴入侵,可能导致的灾难!
    不管匈奴人从哪里入寇,这么大规模的入侵,肯定会造成无数家庭和人民的离散。
    基本上当地的农业也可以gg了。
    但义纵和郅都,却都是兴奋莫名!
    高阙之战,让郅都吃的满嘴流油,功封昌武侯,食邑五千七百户。
    麾下将领,因功封侯者三人,追授侯爵者两人,封君十余位!
    但,与义纵相比,他还是有些不如。
    现在,义纵麾下,光是列侯,就有七位。
    其中三千户以上的顶级列侯,两位!
    封君如云,大夫如雨!
    真真是如今汉室第一战将和军方第一山头!
    郅都,当然也有远大抱负!
    而且,他比义纵更有优势。
    他是先帝托孤大臣之一,而且一直忠心耿耿,最重要的是,他曾经有过履历地方的资历。
    两次出任地方郡守,三为九卿,一次为将。
    这样的履历,已经足以让他展望一下三公,甚至丞相之位了!
    但,这还不够!
    他还缺乏一个足以证明自己的地位的功勋!
    而匈奴主力入寇,若能抢的这一次功勋,那他就实打实的可以接周亚夫的班了。
    至于义纵嘛……
    年轻人,还是需要磨砺磨砺的。
    我为王陵,尔做灌婴吧!
    义纵虽然知道,自己没可能接老丈人的班,他也不愿意去接。
    但是……
    他却想要将自己的头衔换一换。
    这车骑将军,怎么比得上大将军甚至太尉响亮?
    带着这样的心思,三人先后踏入宣室殿。
    刘彻早已经在等候着他们了。
    而这三人入殿,问安之后,就看到了他们面前的壮观场面——数个大箱子里,装载的竹简,正被人拿出来,一一对照和记录。
    “这些是燕赵地区旧年报告的官仓数据……”刘彻对他们解释道:“今后恐怕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情况了……”
    竹简,在白纸面前,现在已经节节败退。
    白纸借助着安东大开发以及天下商业贸易的繁荣浪潮,这数年间席卷天下。
    如今,就连南方和东南地区的学苑,也基本淘汰了竹简。
    物美价廉的白纸,迅速占领市场。
    再过几年,恐怕就只有石渠阁和图书馆,能看到竹简的踪影了。
    而靠着白纸贸易,少府年赚千万,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陛下,燕赵地区,如今有存粮多少?”周亚夫立刻就问道。
    “可能不足三百万石了……”刘彻也是叹了口气,道:“而且,大都分散在千里之地……”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安东大开发在最初的时候,完全仰赖燕赵的粮食供养。
    每年,都有超过四百万石粮食被运去安东,喂养和哺育移民,刘彻就曾经听说过,陈嬌那个家伙,刚去安东的时候,从燕国拉走了十万石陈米——据说是那种连喂猪猪都不吃的爷爷米。
    由此可见,安东地区的开发的需求!
    如今,安东才堪堪的依靠屯垦团和朝鲜,做到了粮食自给自足。
    但燕赵依然是存不起粮食!
    原因很简单,这几年,国家屡屡用兵。
    刘彻连关中的粮食都运出去给军队做军粮了,那燕赵地区,自然也不能幸免。
    加之最近几年,刘彻减轻百姓负担,优免军属的赋税,同时受到对外战争刺激,燕赵地区的地主士绅们纷纷摩拳擦掌,想要建功立业。
    这也造成了大量粮食被这些家伙囤积起来,作为训练家兵和家臣的储备。
    这进一步导致了燕赵地区的官仓存粮消耗加快。
    如今,燕赵仅有三百万石粮食储备!
    这真是太可怕了!
    三百万石,看上去确实很多。但考虑到,这些粮食,其实有很多根本不能动,动了的话,万一燕赵出现灾荒,国家拿什么赈灾?
    一旦没有粮食赈灾……
    恐怕两个人就要漫山遍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最多最多,从燕赵地区只能调出五十万石粮食!
    再多,就会危及统治根基!
    是以刘彻现在真是有些头大!
    要知道,一旦匈奴入侵,要与匈奴作战,这粮食需求,恐怕就是数以百万石了!
    而战后抚慰百姓,同时重建家园,需要的粮食恐怕也是数百万石!
    这加起来,所需粮食数目,最终可能达到千万石的级别!
    而刘彻现在就算把关中和雒阳的敖仓搬空,整个战略粮食储备,也仅有五百万石!
    “那如何是好……”义纵闻言,也是难免有些惊讶。
    没有粮食,军队就无法作战!
    义纵虽然不懂民政,但他也知道,一个士兵在作战状态下,每日要消耗多少粮食。
    郅都更是清清楚楚。
    以高阙之战为例,他的军队,一天下来人吃马嚼,消耗的粮草总数就是上千石!
    “朕已经下令让楼船将军徐悍立刻紧急动员所有楼船,日夜兼程,从齐鲁、江都、南越转运粮食,北上支援了!”刘彻也是拍着小心肝,心有余悸的道:“应该可以满足军需……”
    这话,虽然他自己也有些不太相信。
    但,现在,汉室确实需要楼船上下的努力!
    而且,很可能楼船的效率,将决定此次战争的胜负!
    若楼船衙门能在一个月内,将总数多达三百万,甚至更多的粮食,从齐鲁、江都甚至南越运抵燕蓟一带,那么这场战争,汉家就稳操胜券了!
    但问题是——如今,正是海上飓风和风暴频发的季节。
    而且,齐鲁、江都和南越,一个比一个远。
    楼船能完成他们的使命吗?
    刘彻不知道!
    但无论如何,既然匈奴人出招了,那汉军就必须应招!
    那右北平、渔阳以及上谷郡和其身后,数百万的臣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系于汉军的速度和效率。
    “陛下,是否已经下令给飞狐军以及楼烦军?”丞相周亚夫却是冷静的问道。
    刘彻闻言也是一愣。
    他也是忙昏头了,忘记了这个事情。
    匈奴主力东移,距离东方长城边境最近的汉军主力,就是驻扎在飞狐口,可以迅速机动到长城任何一个热点地区的飞狐军和驻扎在造阳地和什辟县的楼烦军了。
    “丞相提醒的对!”刘彻立刻点头说道:“立刻给飞狐军都尉郭懋以及楼烦军将军灌何下令:即刻动员,进入作战状态!”
    说道这里,刘彻就进一步补充,道:“立刻发赵国骑兵五千人,机动至上谷郡治所沮阳;命令燕王立刻动员郡兵;再命令蒙王刘非,暂停迁国事……”
    刘非倘若依然按照原计划准备去河间地就国。
    那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