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皇帝-第10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急事棘武有气没力的问了一句,他感觉,再不打仗,自己就要死了
    据说是有紧急军情通报
    什么棘武一下子就整个人都精神抖索起来。
    有仗打,对汉家的列侯和郡守们来说,简直就是天籁之音
    无论战争发生在哪里,敌人有多少。
    只要有仗打就行了
    半个时辰后,棘武亲自打开郡守衙门的大门,送别灌何。
    然后,他就带着衙役们,亲自敲响了设置在郡守衙门前的大鼓。
    咚咚咚鼓声传遍整个郡城。
    几乎人人都能够听到。
    然后,整个沮阳城就沸腾了起来了
    因为人人都知道,郡守衙门前的那个大鼓被敲响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郡守点兵,动员全郡
    凡男子二十三岁以上,四十岁以下,当即刻自备弓箭和武器干粮,在地方亭长的组织下,就近到当地军营报到
    而这样的动员,一直都是战争的信号
    而且是大战的信号
    只是错愕了刹那,整个城市的战争机器的零件就开始运作。
    首先是从闾里的里正开始。
    在沮阳城内的各个街道的中央,都有一个用三脚架支起来的仓库。
    在听到鼓声后,当地的里正,立刻就从家里赶了过来,然后,他们纷纷将这个仓库打开,露出了里面堆积如山的各种兵器。
    有汉军淘汰下来的各种青铜戈矛戟戬弓弩箭矢。
    这些都是自元德四年后,从上谷郡的郡兵手里淘汰下来,然后被安置在这些闾里的武器。
    许多武器,甚至保养的非常好,依然崭新,锋利如初
    然后,这些装备就被里正们发放给闾里的合格男子。
    所谓合格男子,指的是有过入伍经历,身强力壮的年轻人。
    然后一个个仕伍就在各个闾里组成了。
    这些沮阳士民,随后就在里正们的带领下,排着队列,走向城市中的武库和演武场所在的地方。
    而与此同时,沮阳城的城门口,一骑骑背着令箭的传令兵,分奔而去,奔向上谷郡的三个都尉所。
    在当天下午的时候,这三个都尉所全部接到了命令,然后,一个个村庄,一个个乡亭,都被动员起来。
    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整个上谷就完成了全民皆兵化。
    兵力从动员前的不过四千,暴涨到了两万三千人
    其中,至少一万人拥有行伍经验
    但这都还不是重点,重点是那些地方豪强
    上谷郡有十六个县,人口约四十多万。
    平均每一个县有至少三个大地主,也就是世俗所称的豪强。
    这些豪强,占地阡陌连野。
    基本上佃户都是上百
    即使在以前,这些豪强也是汉室边塞上的重要战力
    至于如今
    受益于假马令和北地骑士政策。
    一队队骑兵,开始在这些豪强的宅院之中完成了武装。
    然后,他们就在豪强的儿子们的率领下,向着沮阳集合。
    短短三天之内,整个上谷郡的八成以上的豪强,都带着自己的子弟兵赶到了沮阳。
    而他们带来的骑兵,加起来多达上千骑
    足以组成一个标准的汉骑都尉部
    更可怕的是,这些骑兵,人人战意高涨,士气沸腾,而且鞍马齐备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骑兵,以为他们没有经过磨合,不过乌合之众。
    在过去的历史上,匈奴人常常在他们手下吃亏
    而在历史上,这些豪强最终演化成了北方的军事贵族集团,活跃和影响了长达一千年的时间
    最鼎盛时,他们甚至可以决定王朝更替和兴衰
    如今,他们虽然没有那么牛逼。
    但,却已经初露峥嵘了。
    棘武站在城头,看着这些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民兵,得意的扶着胡须,赞道:有此军心民意,匈奴人不来则已,来必蹈马邑之覆辙
    但直到现在,大多数民兵,还依旧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所以各种各样的声音,都在军营里流传。
    许多人言之凿凿的说道:必是陛下再次预见了匈奴人将入寇我上谷
    然后,周围的人,纷纷点头同意。
    当今天子,已经不是第一次准确预见了匈奴人入侵了。
    马邑之战,只是一个开始。
    去年的安东之战,迫降了匈奴右贤王,则是一次高峰。
    无数人都相信和默认了天子肯定知道些什么,所以才给上谷下令。
    不然的话,郡守怎么敢动员全郡
    而民兵们只要一想到,天子都已经预见了匈奴入侵,那么,恐怕句注军飞狐军细柳营,甚至于天子的亲卫虎贲卫与羽林卫,说不定都已经在来援的路上,所以,大家伙的心情也就轻松了许多。
    有着这些王牌来援,匈奴人肯定是要跟马邑之战一样,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而大家伙则可以趁机捞到一大笔军功
    尤其是豪强们,人人心潮澎湃,难以自抑
    因为,当今天子,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哪个执杀生之权,操富贵贫贱之柄的天子了。
    他现在已经将手都伸到了地府,伸到了九天之上,可以代天封神
    而生为人杰,死为鬼神。
    这是汉室士大夫和贵族们的最高追求
    是以,人人都激励着自己的子弟们道:尔等尽管虏力杀贼,无忧家中
    而年轻人们则纷纷拜道:大人教诲,小子们晓得,此行必不敢有辱家风
    但在沮阳城里的一个商贾的商铺中,几个乔装成为逃奴的匈奴人,却是看着这一切面面相觑,甚至颤抖不已。
    汉朝人怎么反应如此迅速为首的匈奴几乎是带着哭腔说道:这可如何是好啊
    其他人则都是一脸灰败之色。
    他们怎么想都想不明白,汉朝人到底是怎么知晓了他们如此隐秘的行动的
    须知道,此番南侵,为了保证不被汉朝人察觉,匈奴主力特意在草原腹地集结,然后,洒出了无数斥候和探子,阻截一切可能泄露他们行踪的人和事物。
    但哪成想,还是被汉朝人察觉,而且赶在匈奴人发起进攻前就动员了起来。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
    恐怕楼烦人那里,会是一个天大的陷阱
    只要想到这里,这些匈奴人就几乎想死
    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楼烦人没有忽然叛乱,那么,入侵的匈奴骑兵,就可能会遇到天大的麻烦
    今天就这一更,我捋捋思路,休息一下,明天继续玩~~~~~未完待续。

第一千两百六十四节 变迁与新兵
    新化城,正是五月盛夏,一年中最好的时光。
    城外的田野,如今已是麦秀渐渐,禾黍油油。
    纵横交错的土地中,沟渠林立,临河的各处,一台台水车井然而立。
    沿着河道,张未央再次巡查了一遍,确认了‘雇工们’并没有偷懒。
    “张司马!张司马!”一个三十来岁的,满脸富态的商人,满脸媚笑的迎上前来,将一本账薄,递到张未央面前,点头哈腰的渴求着道:“请司马在这上面签个字,也好让俺能交差!”
    张未央学着自己的大兄的模样,拿腔作势的指指点点了一番,然后又从鸡蛋里挑骨头,痛斥了几处‘雇工们’的‘疏漏’之处,这才‘勉勉强强’捏着鼻子,在那账薄上签上自己大名。
    而对方则明显的长出一口气,落下心中大石,笑着答道:“司马高义!谢司马赏脸!”
    然后,十几个凶狠的黑衣游侠,就提着棍棒,驱赶着一百多位‘雇工’,从田间地头走出来。
    ‘雇工们’被胁迫着,对着张未央跪下磕头,拜道:“司马高义,谢司马赏饭……”
    张未央拿着眼睛,瞥了一眼这些‘雇工’。
    他们的容貌各异,有来自倭奴列岛上抓来的矮小倭奴,也有从北方冰原抓来的白肤丁零奴、扶余奴,但更多的还是深眼多须的胡奴。
    “这些夷狄,王先生教化的不错啊……”张未央赞叹了一声道:“恐怕再过几年,他们就可以归化了……”
    这话一出,‘雇工们’都是喜不自胜。
    汉室户口本,谁不想要?
    一旦能够被确认归化,登记在册,立刻就可以编户齐民,拥有一百亩黑土地,还可以撘个属于自己的木棚子,甚至说不定还能娶一个小娘,生一窝孩子。
    那王先生闻言,却是脸上有些抽搐,笑着道:“不敢当司马赞誉啊……这些糙货,想要归化,还得努力!”
    但在心里,王先生却是希望这些‘雇工’永远没有归化的机会!
    这样,他才能赚钱啊!
    张未央却也只是说说而已,他负着手,踏着小步,哼着小曲儿,朝着远方的村寨走去。
    自元德四年后,杂家思想就在这安东大地带起了思想的旋涡。
    因为杂家的主张和呼声,非常契合安东贵族和军官们的利益,所以,一时间应者如云。
    如今在整个安东都护府境内,上至朝鲜君、韩王、都护府都督等达官贵人,下至普通的军人和百姓,都已经是杂家思想的拥泵。
    就如齐鲁吴楚地区强盛的儒家一样,杂家在强盛起来后,自然就会推行自己的世界观和社会观。
    并且还会千方百计的想法设法的让社会和民众都遵从自己的道德观和礼法观。
    而很不巧,杂家与法家一样,是主张‘废奴’的。
    而且杂家更激进——他们要求社会没有奴婢。
    人可以有贵贱上下,但在人格和尊严上,应该是平等的。
    诚如平壤学苑的伍被所言:帝以天为治,天以民为心,民至所欲,天必所之。
    更引用了上古的圣王之言: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
    进而引申出今日杂家的社会观:凡人君之治,莫大于和阴阳。阴阳者,以天为本,天心顺则阴阳和,天心逆则阴阳乖;天以民为心,民安乐则天心顺,民愁苦则天心逆。民以君为统,君政善则民和治,君政恶则民冤乱。
    人家还拿着当今天子的诏谕和那被铭刻在宣室殿上方的格言来做注解,让安东贵族和士大夫都纷纷点头称是。
    由是,杂家的主张渐渐为安东全境所接受。
    既然天子口含天宪,代天牧狩,而天却由人民的意志所决定。
    那么,用人民为奴,就是不道德的!
    是要被天所厌弃的!
    为了表明自己是进步的,同时也是与天子的意志同步的。
    在元德五年,安东全境就解放了所有的汉人奴婢。
    改而用了‘雇佣制’……嗯……就是跟人签个契约,让他为自己服务,比如十年这样子,期间给与薪水啊,比如说一千钱这样子……
    然后,大家就发现,好像这么搞,比以前的搞法更有好处啊!
    最最重要的是——这么玩,还可以得到道德优越感。
    于是,今年开始,连夷狄奴婢也开始玩起了雇佣制。
    而且,由于以前韩王和真番王,都搞过派遣工制度。
    所以,这些夷狄奴婢,被人玩出了更多花样!
    譬如,定时雇佣制,就很适合被护濊军以及屯垦团使用——在农忙时候,雇佣一批‘雇工’让他们为自己干最累最苦的活,然后随便给点钱就可以了。
    而这样的玩法,因为利益特别大,所以吸引了许多在淘金中赚钱的游侠也转而进入‘雇工’业。
    就像方才那位王先生一般,拿钱买上几百上千奴隶,再去官府备个案,拿到一个许可,然后带着他们到处找活——绝对不愁找不到活干!
    无论是在农忙时帮忙收割、耕作,还是去给楼船衙门晒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