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皇帝-第1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天与士兵寒暄,看着铁马金戈的战场,闻着硝烟的味道,他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年轻了起来。
    “李将军……”一骑从远方奔驰而来,来到李广面前,翻身下马,拜道:“车骑将军紧急飞鸽传书!”
    说着他就将一个密封的竹筒,交给李广,李广连忙郑重的接过来,打开竹筒,倒出里面的信件,粗粗看了一眼,李广立刻对身后的将官们道:“走!去虒奚!车骑将军有令:我军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缠住北上的匈奴主力!”
    “诺!”将官们闻言,全都是大喜。
    他们和整个燕国的军民,等待这条命令,已经很久了。
    就像久旱逢甘露一般!(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二十八节 李广出击(2)
    随着李广的一声令下,从犷平一直到滑盐,长达百里的蜿蜒长城上,超过三万汉军,向前推进。
    一时间,整个长城,风起云涌,人仰马嘶,仿佛回到了百五十年前,燕将秦开率领燕*队北击东胡时的场面。
    一面面旌旗飞舞,一声声战鼓隆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去兮还复来!”高唱着燕地的战歌,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沿着长城的关塞和烽燧台,从各条蜿蜒小道和山路,向着直道进发。
    而在通向直道的大道上,爷爷辈、爸爸辈的战车,再次焕发生机。
    大大小小,总计五百乘战车,浩浩荡荡的驶向战场。
    这些战车,都是被藏在了燕国武库里,已经至少十年没有动过的老旧装备,甚至,有些战车还是在卢绾乃至于臧霸时期制造的。
    老是老了点,旧是旧了点。
    但好歹能用,能动。
    可以运载重装备,这就够了。
    更何况,这些战车,还可以作为在野战时,面对匈奴骑兵的防御手段。
    面对骑兵突袭,步兵立刻将战车和马车,放置到外围,形成屏障,现在是汉家武苑材官和强弩学员的必修课,更经历过高阙之战的考验,确实可靠。
    而紧随在战车周围的,则是李广手里为数不多的骑兵。
    李广所部,虽然号称拥有骑兵一万。
    但,实际上,真正的拥有作战能力的骑兵,不过三千余人,绝没有超过四千。
    骑兵,可不是骑一匹马,能够弯弓射箭就可以叫骑兵的。
    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骑兵,更不是随便在家里练一两年骑术就可以的来自未来'娱乐圈'。
    事实上,哪怕是在草原上,一个合格的骑兵,也是受人尊重的。
    通常一个邑落之中,能有一个男子可以骑射作战,就已经很不错了。
    至于在汉室,通常,十个士兵里能有一个训练成才,就很不错了。
    因为,骑兵不仅仅是要会骑马。
    就像你会开车,但你能开重卡吗?
    骑兵也是如此,怎么调节战马的速度,如何适应高速的奔驰状态,怎么与同袍保持队列,选择什么时机提速,在什么情况下又该减速。
    每一项,都是考验骑兵的关键。
    特别是在骑兵对战之中,倘若兵源良莠不齐,很可能敌人一个冲锋,找到你的薄弱点,就可以将你的队形扯得稀巴烂。
    马邑之战,汉军能够击败折兰骑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胸甲冲破它的队列,打散了它的组织。
    河阴之战,郅都麾下的骑兵能够屡屡击败甚至歼灭匈奴骑兵,靠的就是完整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
    灞上军的骑兵,甚至损失超过一半,也依然顽强作战。
    所以,汉家军队,有铁律,士不教不得征。
    没有接受过严格训练,拥有组织和纪律的军人,让他们上战场,不仅仅是对他们不负责,也是对汉军本身不负责。
    其实严格说来,就是这现在的三千多骑兵,李广其实也不满意的。
    他们中,起码有一半,在李广眼里是不合格,至少还要训练一年以上的。
    但没有办法,战事紧急,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而且,此战,骑兵只是辅助力量。
    真正作为主力的,还是步兵,还是材官。
    站在一座长城前的小山坡上,李广望着从山下走过的一支汉军陌刀兵,非常满意的点点头:“护濊军真是精锐啊!看着军容,已经不逊于灞上军和棘门军了……”
    在李广身边,刚刚从蓟城跑来,准备蹭点战功的陈嬌矜持的一笑,道:“一般一般……比不上棘门军,更无法与灞上军相比……”
    但心里面,他却早已经乐开花了。
    这支军队,就是他的西北都尉部。
    全军两千三百人,全部装备了最好的陌刀——直接从少府的作坊里运到安东的。
    没办法,谁叫他有钱有势,还是皇亲国戚呢!
    至于这些士兵身上所穿的甲胄,也是大有来历。
    这些甲胄,全部都是少府衙门在平壤开设的两个皮甲作坊里所产的装备。
    由三层鲸鱼皮组成,每一层之间,还嵌了一层筋,现在也就唯有陈嬌,才能如此壕的将这种轻甲,武装到他的每一个士兵身上'古穿今'娱乐圈女武替。
    而这种皮甲,自然防御力也是惊人的。
    对五十步内的一般弓弩,具有很好的防护性,哪怕到了三十步的距离,箭矢也很难传统鲸鱼皮和筋的防护。
    李广望着陈嬌,心里头,却也是感慨不已。
    当年,他当卫尉时,可领教过陈嬌和他哥哥陈须的手段。
    这两位当年在长安可谓是臭名昭著,人称长安小霸王,混世浪子。
    三天两头就要搞一个大新闻。
    去廷尉喝茶,到丞相府接受再教育,被内史点名,这两兄弟习以为常。
    却不想,数年之后再见,当初的恶霸,纨绔子,现在居然已经可以与他平起平坐,谈笑风生,甚至还能有所见地。
    陈嬌却是懒得管李广的看法。
    这些年,随着他的地盘和买卖,越做越大。
    陈嬌的心态也慢慢的变化起来。
    假如当年,刚刚开始捕鲸的时候,他还只是想要让那些狗眼看人低的势力小人知道他的厉害和手段。
    但现在,旁人的看法和议论,在他心里已经无足轻重了。
    他就是陈嬌,他要做的事情,不需要跟人解释。
    在本质上来说,他依然还是那个长安的二世祖。
    不过,只是将兴趣从欺负其他纨绔,在市井欺男霸女,斗鸡走狗,转变成了对外扩张和奴役他人。
    毕竟,在长安,他能欺负得了多少人?
    而他现在,不仅仅手底下倭奴以数万计,还养了鲜卑和乌恒这两个狗腿子,更有丁零、扶余等数个部族为他驱策。
    真真是安东一霸。
    而且与过去需要依赖他母亲和外祖母的威名不同。
    现在,他隆虑候的车驾出巡,两侧官民士绅,谁不是恭恭敬敬,侍立道路两侧?
    而这些人尊敬和畏惧的,不是别人,正是他手里的万贯家财和无数打手。
    但,这些还不够!
    陈嬌现在有更大的野望!
    在安东,做那个西北都尉,在元海捕鲸,终究也只能爽一时。
    想要真正的爽一辈子,还是得混军功,未来去西域或者身毒某个地方,化地为国,称孤道寡,才是王道!
    …………………………
    晚上起码还有一万字~~~~(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二十九节 长安的重新规划
    长安,又是一年考举开启时。
    和往年一般,这个汉家神京,再次陷入了考举经济的浪潮之中。
    在短短数日内,整个市面,就已经繁华的不似人间。
    长安九市,从昨日开始,就全部日夜开启。
    大量的商品,被摆上了各个店铺的货架,然后流入千家万户。
    不过,在如今的长安,在考举期间,卖的最好的,永远不是各类商品。
    而是茂陵的赌马劵。
    尤其是那些面额为五十钱一百钱的小额赌马劵,卖的尤其多。
    没办法,关中自古好赌。
    特别是汉兴以来,博戏之风,就在关中根深蒂固。
    斗鸡走狗之风,兴盛于从贵族到庶民的各个阶级。
    自茂陵的赛马场开始开盘赌马以来,整个关中的各个阶级,就都陷入了赌马的狂热之中。
    而少府也由此赚的盘满钵满。
    在现在,少府的岁入之中,起码有一成,来自于赌马的利润。
    而少府去年全年的全部收益,哪怕算上盐铁利润和铸钱之得,也不过三十余万万。
    换句话说,仅仅是茂陵的赛马场,就为其提供一年至少三万万的收益,以至于有人开玩笑,少府若再开个七八个赛马场,那汉家就可以免除田税了。
    虽然是玩笑,但却也可能是事实。
    因为去年一年,国库的收入,哪怕加上口赋和商税矿税,也才不过三十万万左右。
    单纯的田税收入,甚至很可能已经不足七万万了。
    这是因为,现在的汉室田税,已经恢复到了太宗时期的三十税一。
    某些地方,譬如代国和云中郡,今年和明年的田税,甚至已经全免。
    汉家现在已经不大看得上田税那点小钱了。
    真正的大头,还是依靠口赋。
    当然,不是农民的口赋泥腿子能有几个钱
    天下的大商贾和大作坊主以及大矿山主,去年一年缴纳的口赋钱,就已经超过五万万
    算上商税和矿税,国库从商人和作坊主那,一年狂收七八万万,已经超过了田税所得,甚至逼近了曾经汉室的第一大财源天下百姓的口赋。
    这还是主爵都尉衙门人手不足,只能在长安茂陵雒阳睢阳临淄平壤新化等主要城市蹲点的缘故。
    这样的变迁,让朝廷里不少人难以适应。
    但却让中下层官员,尤其是地方上的巨头,欣喜若狂。
    毕竟,比起从泥腿子碗里抢东西吃,又麻烦还容易惹上一身骚,还是从大商人那里刨食更便利。
    况且,农民,那是国本,商人,贱民而已。
    欺负了老百姓,一个不小心,可能就是章丘之变,乌纱帽跟脑袋一起搬家。
    还是商人好欺负,也更好说话。
    所以,下面的官员的吃相,竟也因为商业的兴盛而好了不少。
    某些喜欢作秀的家伙,甚至取消了不少摊派和苛捐杂税,一时间,天下涌现了许多廉吏,许多清官。
    不过,商人的钱财和官僚的权力的结合,却也开始紧密起来了。
    挥舞着五铢钱的大商贾,开始在懵懵懂懂之中,尝试利用钱来涉足政治。
    托拉斯和行业联盟的雏形也渐渐浮出水面。
    不过在这个长安城,还是一切如旧。
    列侯外戚勋臣们,住在城市最安全最奢华的几个闾里。
    大商贾豪强以及官僚的住宅,则围绕在其周围。
    从戚里到尚冠里,富人区的住宅延绵不绝,街道干净整洁,治安井然,而在这之外,大片大片的贫民区环绕着渭河两岸。
    这些地方,是这座汉室神京的黑暗面。
    贫民游侠落魄士子破产商人,混杂在一起。
    有些偏僻的闾里,又脏又乱,街道上污水遍地,游侠们主宰着这些地方。
    偶尔会有官吏和军队来这里清理一次,抓走不少人,但没过多久,一切如旧。
    刘彻带着自己的亲卫们,便装打扮,走在一条这样的闾里之中。
    许多生活在此的困苦百姓,见到来了生人,纷纷侧目以待,游侠们则紧张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