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皇帝-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此刻,宁成想到了许多东西。
    高皇帝斩白蛇起义的故事,民间耳熟能详。
    敕封黑帝,立庙渭南,更是人所共见。
    “难道真有天命所归的王者,三百年一出的圣王?”这时候宁成想起了冥冥中的天意和神话中的君王。那些神话中的三皇五帝,岂非就是如同如今殿下一般生而知之?
    有些事情,说的多了,总会让人信。
    宁成若是穿越者,那么他肯定会知道,两千年后有句话叫:谎话说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ps:求订阅ing

第一百七十六节 周阳由的耻辱日
    “阿姐,殿下是个什么样的人呀?”马车之中义纵满脸好奇的问着自己的姐姐。
    “殿下呀……”义婼的眼中闪过一丝迷茫,匆匆一暼,那位殿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老实说,义婼也不知道。
    只是心里想来,那位殿下应该是个好人吧?
    再想到弟弟等会就要拜见殿下,义婼有些担心自家的这个弟弟过去一年在强盗窝呆久了,忘记了什么叫礼数。万一驾前失礼,那马上就是灭顶之灾!
    于是义婼道:“殿下英明神武,天纵其才,有穆穆之容,煌煌之志,一会见了殿下,阿弟切记谨慎谨慎,万万不可乱说!”
    这么说着,义婼的眼睛也迷离了起来,连她自己也接受了自己的这番说辞。
    实在是自古以来,中国百姓就有着浓厚的明君圣王情节。
    如今正值汉家鼎盛之世,先帝太宗皇帝在民间的声望又是如日中天。
    老百姓们也很容易就会相信,天子是圣君,天子的儿子自然也是明主。
    “这样啊……”义纵点点头,态度顿时端正了许多。
    在如今的天下,即使是盗匪,也是感念汉家天子的恩德的,当初济北王刘兴居谋反,先帝御驾亲征,先帝御驾从河东河西过,河东、河西两郡的绿林好汉们,争相自带干粮、盔甲从军,结果,事后河东、河西两郡的盗匪竟然因此绝迹三四年之久!
    说话间,马车就进入了吴山地界。
    “义小姐、义公子。吴山到了,请下车步行上山!”车外,随行的侍从官嘱咐着。
    于是。姐弟俩下了马车,义纵抬头一看,只见吴山上下,此时已是旌旗招展,连营无数,山峦河流之旁,起码驻扎了数千的军队。叫义纵充分的领略了什么叫做汉家威仪,天家权势。
    义纵见此情景,眼睛都看直了。
    以前他以为河东郡守周阳由已经是很威风了。
    郡守出巡。郡兵开道,前后护卫数百,车马数十乘,沿途辟道。
    但与汉家皇室一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阿姐。你与殿下诉说了我家的委屈没有?”义纵拉着自己姐姐的手,小声的问道。
    “说了……”义婼点点头。
    “那殿下有没有答应为我家翻案?”义纵兴奋的连声音都高了半调。
    然后,他就看到了一个人。
    一个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人!
    周阳由!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何况是灭门之仇!
    正是为了报此大仇,他才不惜落草为寇。
    在此时的民间,为血亲复仇,就是正义!
    义婼的脸色也抽动了起来,指甲死死的掐进了肉里,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假如不是这里戒备森严。左右全是全副武装的军人,周阳由身边也站着几个保护的军士,没有可能接近那个男人,义婼恨不得将周阳由撕碎。
    拼了命,义婼才勉强止住心中的冲动。
    …………………………………………
    周阳由跪在吴山的山脚下,他已经跪了差不多一个时辰了,吴山上的那位殿下依旧没有派人来传召他。
    这让他感到恐惧了起来。
    “殿下这是不会原谅我了吗?”周阳由在心里想着。
    在他的立场上来看,不该如此啊!
    他可是一直都是殿下的支持者啊!
    考举刚开始,他排除了郡内官员特别是申屠的非议,下令凡是考举第二轮通过的士子,只要是河东籍的即可获得举荐资格。
    他可是天下第一位跟随和响应殿下的两千石郡守啊!
    以他看来,有了这个功劳和香火钱在,再怎么样,那位殿下也该赏他脸啊。
    再说,大阳县的事情,他也没多少责任,还亡羊补牢,将这大阳上下的官吏和豪强地主统统抓起来了啊。
    即使有错,也该功过相抵。
    为什么会这样?
    周阳由百思不得其解。
    刘德的态度,让他琢磨不透。
    “殿下如此对我,对他有什么好处?”周阳由思索着,企图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作为一个典型的官僚,周阳由最擅长的就是揣摩上位者的心思。
    当初,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郎官,微不足道,而且出身有问题,他的表兄是淮南厉王刘长。按道理来说,不可能爬得上去,可他就是会钻营,准确的把握到了当时的天子太宗皇帝的心思,因此受到重用,十年时间,就完成了从一百石到两千石的华丽转身。
    可是,现在刘德的态度,却让他无从适应。
    对周阳由来说,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这时候,周阳由看到了一男一女两个少年在几个宦官的引领下,从他身边走过,周阳由好奇的抬头一看,与那两个少年六目相对,周阳由马上就感觉到了这两个少年对他有着深深的敌意。
    于是,周阳由对左右的随从吩咐道:“去问问看,这两人是何来历?”
    不久,手下回来禀报:“明府,我等已经打探清楚了,据说那两人是吴山上的那位贵人所请的客人,听说姓义,是河东本地人……其他的,我等就不清楚了!”
    “嗯!”周阳由挥挥手:“知道了……”
    “姓义?”周阳由努力回忆了一下,好像他不记得有得罪什么姓义的贵族啊。
    至于他杀过的地主豪强?
    谁闲着没事去一个一个的记自己随手踩死的路人甲乙丙丁啊?
    就算记,也该是去记下那些花费了不少气力才扳倒的硬骨头,至于六木之下随手捏死的蝼蚁,以周阳由的身份地位,怎会去记?
    又过了一会,几骑轻骑径直从周阳由的面前飞驰而过,直接朝着吴山上狂奔而去。
    为首的一个骑士,年纪很轻,看上去也就二十六七,肯定没到而立,看穿着,也不过是个百石左右的小官,但他却就是这样大摇大摆的在周阳由这个两千石的郡守面前狂奔而过,甚至只是稍稍低头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周阳由,然后,就好像看到一只蚂蚁一样,不屑的抬起头,径直策马上山。
    这让周阳由感到了深深的耻辱!
    “那是谁?”周阳由怒不可谒的问道。
    吴山上的刘德轻视他轻慢他也就罢了,谁叫刘德是当今天子的宝贝儿子,将来的太子呢?
    刚刚过去的两个少年对他莫名敌意也就算了,反正,他周阳由得罪的人排起队的能从安邑排到吴山。
    但区区一个百石小官也敢给他脸色,不给他面子,这就让周阳由无法忍受了。
    “明府,那位好像是叫宁成,殿下在考举中所取的南阳人,法家弟子,据说,桃候刘舍刘公很欣赏他,意欲嫁女与他做妇……”在周阳由身边的一位幕僚答道,这位幕僚恰好曾经在长安见识过考举的众生百态,也见过几个最终的胜利者。
    “哦……”周阳由闻言,立刻泄气了。
    桃候刘舍的准女婿啊,难怪有些脾气和性子了。
    谁不知道桃候家族就是汉室天子养的狗呢?
    天子的狗,放出来,那就是三公九卿级别的重臣啊!
    于是,周阳由还是只能忍下这口气。
    “太中大夫什么时候过河,有通知吗?”周阳由为了避免尴尬,只好转移话题问道。
    “回禀明府,暂时还没接到太中大夫过河的通知……”有人回答道。
    “嗯,一旦太中大夫过河,马上告知我……”周阳由吩咐道。
    朝廷派来的太中大夫直不疑,周阳由与之曾同舍,因此,有这个香火情在,周阳由觉得,根仓的事情,应该能完美的瞒下去。
    ps:晚上起码还有3更!
    嗯,解释一下吧,我发现很多人不理解。
    西汉前期是水德,明史所载,毋庸置疑!不然,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怎么来的呢?
    看来,以后还是有必要将一些当时的社会习俗和历法常识讲清楚啊。
    西汉前中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习俗和风气都不同的!
    譬如说吧,西汉前期,一直到武帝太初元年为止,是以十月为岁首,用的历法是颛顼历,太初之后改用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

第一百七十七节 历史尊重我
    刘德做了一个美梦。
    梦中他站在云端,无数美女,莺莺燕燕,全数环绕在他左右。他的脚下跪着看不清模样,戴着各种王冠的蛮夷国王,全数对他毕恭毕敬,三呼万岁,更有一个自称是匈奴单于的家伙,舔着他的脚跟说:“陛下神武天成,蛮夷小国外臣得蒙天幸,请为内臣,常伺陛下左右……”
    还有一个似乎戴着罗马皇帝皇冠的白人匍匐在他跟前,叩首而拜:“小国寡民,不识天颜,冒犯汉天子,死罪死罪,愿割地称臣,以赎其罪……”
    刘德正准备跟他说,把英吉利割朕做朕的行宫就好了。
    可惜……
    “殿下……殿下……”熟悉的声音将刘德从美梦中唤醒。
    刘德睁开眼睛,看到是王道跪在他跟前呼唤着,心里不由得叹了一声:“晚点来就好了,起码让我在梦里先插旗英吉利啊!”
    但梦就是梦,醒来之后,刘德也只是稍稍惋惜了一下,然后就问道:“何事?”
    “殿下,义氏姐弟已在庙中等候您的接见……”王道跪着禀报道:“另外,宁成回来了,说是找到了殿下想要的东西!”
    刘德马上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一般站了起来。
    “把宁成叫上来!”刘德吩咐道:“除宁成之外,其余人全数退下!”
    “禹皇九鼎啊……”刘德心中也是激动了起来。
    身为穿越者,不知道九鼎之一落在那里。那就太奇怪了!
    毕竟,后来刘彻的年号里,有一个叫元鼎。所谓元鼎,宝鼎出汾阴耳!
    司马迁在史记之中也是详细的记载了九鼎事件的始末。
    当然,在后世,此事一直有争议,许多人认为汾阴的鼎是假的。
    但是,无论真假,都丝毫动摇不了刘彻得意洋洋的向世人宣布。九鼎之一重见天日,汉家天子天命所归,更改元元鼎。以示纪念。
    而刘德在前世,也曾经仔细研究过九鼎事件。
    刘德觉得,汾阴的鼎真假一半一半吧,因为没有实物。他也不好下结论。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现在。所有曾经亲眼见过真正的九鼎的人全部死光光了……
    所以,无论汾阴埋的那个鼎是真也好假也罢。
    只要挖出来,然后说它是真的。
    谁敢反对?
    就算有人傻傻的真跳出来说是假的,他也没有办法和证据证明那是假的!
    当然,刘德也想亲自去看看,那到底是真是假。
    身为穿越者,能解开这个千古谜团,刘德还是很有兴趣的!
    不多时。宁成就独自一人,走上了山巅。见到刘德,宁成跪下来叩首道:“回禀殿下,臣幸不辱命,已找到了殿下命臣找的地方——”说着他就小心翼翼的将一块砖石呈上:“这是臣在后土庙中找到的铭文,请殿下过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