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皇帝-第1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个事情,是不能说出来。
    皇帝绑架贵族士大夫来威胁儒法?说出去多丢人啊!
    “臣怎么能不气?”周亚夫勉强冷静下来,拜道:“陛下,此事就此停手吧……让儒法都不要再去争论了……”
    刘彻却是微微一笑,现在怎么能停?怎么可以停?
    好戏才刚刚开锣!
    浓汁和毒血还在体内,若不趁这个机会,趁现在儒法力量均衡,国家稳定,外患基本杜绝的今天就挤破这两个脓包,放掉毒血。
    难道还要等到将来?留给子孙后代?
    一代人的事情,就要一代人来解决!
    什么‘相信子孙后代更有智慧’这种话,其实就是在甩锅,而且,一定会让子孙后代付出更大的代价!
    类似的事情,刘彻曾经在看的太多了。
    所以,他清楚,当断不断,反而其害!
    “丞相……”刘彻看着周亚夫,周亚夫立场亲近儒家,这不是秘密,而是公开的事实。
    所以,刘彻整理了一下腹稿,道:“朕近日尝读史书,观尚书曰:帝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绝地天通!”
    刘彻感叹着道:“朕自受命于先帝,获保宗庙,七年以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今朕大业初奠,乃欲法三王故事,定未来千载之制度……”
    他望着周亚夫说道:“丞相,可愿成为朕的羲和?”
    这已经是**裸的诱、惑了。
    周亚夫不傻,也不是文盲,当然听出了刘彻的话中的意思。
    上古时期,三王五帝,共同开创和建立了诸夏民族和中国文明。
    从此,东方的文化、社会、信仰成型。
    而在这个过程里,有一个最著名的改革,这就是颛顼帝绝地天通,分开神、人,从此宗教的归宗教,鬼神的归鬼神,世俗的归世俗。
    这个改革的重要性是如此的强大。
    以至于,在漫长的历史上,宗教、鬼神,从未成为中国的禁忌。
    没有任何人能靠宗教成事。
    哪怕是后世的活、佛也需要人民政府批准,方可转世!
    所以,颛顼帝得以永载史册,垂青万世!
    而现在,刘彻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他要仿效颛顼帝!再来一次绝地天通!
    而这一次的目标是学术和思想!
    学术的归学术,思想的归思想,政治的归政治!
    这意味着什么?
    周亚夫很明白也很清楚,一旦这个改革成功,那么,诸子百家的纷争大约就可以停止了。
    就如现在长安城里的许多贵族家中,既供奉着家族先人的神主牌,日日祭祀,祈祷先人保佑,同时还供奉着其他神明。
    信仰着八主的人,同样可以信仰二十八星宿,甚至他还可以供奉越地的巫神、草原的图腾乃至于未知远方异域之国的奇怪神明。
    总之,他高兴就好。
    而那些神明也不会责怪他,更不会强求着说——我跟你爹,你只能选一个崇拜。
    诸神其乐融融的相距在一起,没有争斗,没有战争,谁灵验,谁的香火和血食就多。
    正是这样的宗教观,使得自颛顼帝以来,中国从未有过宗教纷争,更不提战争了。
    而如今,若天子的改革成功。
    分开政治、学术、思想。
    那么,未来,一个大臣,就既可以在自己的书房里看儒家的忠孝仁义,读法家的《法经》也可以光明正大的拿着墨家的《墨子》里的篇章,引申到自己的政策和理论之中。
    诸子百家各派,则就必须像现在的诸神信仰一般,他们必须拿出真功夫来,证明他们确实比其他人厉害,才有可能争取到民心,得到信任。
    从此,再也没有门户之见,没有儒法之分。
    整个世界都将其乐融融。
    但问题是——
    这样的计划太宏大了!
    整个历史上,也仅有颛顼帝做成了类似的事情。
    当今天子要做此事,恐怕前路艰难!
    但……
    不知道为什么,周亚夫却忽然热血沸腾,感觉仿佛回到了二十岁之时,青春正茂的年纪。
    那个时候,他还只是一个毛头小子,他的父亲周勃,才是那位被天下敬仰的大英雄。
    某次,他精神振奋的找到了自己的父亲,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父亲大人,若以重甲为骑,岂非可以纵横无敌了?”
    “阿仲啊,汝想的那个所谓‘重甲骑兵’的构想,太过于离经叛道了,不可行啊……”周勃如是说道。
    而三十余年后的今天,大汉帝国不仅仅有了他当年构想的重甲骑兵,甚至更进一步发展出了胸甲骑兵,并将之用于实战。
    实战结果是——他是对的,他父亲错了。
    这样想着,周亚夫就抬起头看着刘彻,他的君王,然后,他深深的拜道:“陛下有此宏愿,臣岂敢不从之?愿为陛下走牛马……”
    “臣的丞相任期,也就这两年了……”
    “临致仕之前,倘能为陛下大业有所贡献,臣的区区薄名又算的了什么?”
    本来,周亚夫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圆满。
    但想不到,临致仕,天子居然要玩一把如此大的赌注。
    而这设想,更是如此的伟大和恢弘。
    让周亚夫都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颛顼帝在羲、和辅佐之下,绝地天通,使人、神分,功垂万世。
    而羲、和也因此永垂史册,甚至成为神,成为太阳和月亮!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节 画大饼(1)【除夕快乐】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节 画大饼1除夕快乐
    丞相深明大义,朕心甚慰刘彻感叹了一声,在这个世界上,君臣和将相和,总是艰难的事情。
    而他与周亚夫的合作,君臣之间虽然一路磕磕碰碰,甚至闹过矛盾,但终究,两个人都清楚,对方不是那种会因为私利而败坏国事之人。
    所以,最终,总会有一个人妥协让步。
    帝国的朝堂,长久以来,能够稳定,周亚夫的作用,功不可没。
    刘彻甚至都有些舍不得周亚夫致仕了。
    但,制度既然已经建立,就应该遵守
    刘彻不会因为私人感情而去破坏自己的制度,那与自己给自己掘墓没有差别。
    陛下打算怎么做周亚夫却是目光灼灼的问道,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参与这场豪赌了。
    刘彻微微一笑,道:丞相请去屏风之后稍等就可以了
    诺周亚夫点点头,笑着站起身来。
    他忽然想起了七年前的那个下午,先帝命他藏入屏风之后,观察今上
    历史仿佛走了一个轮回,七年之后,今上又命他藏入屏风后静观其变。
    周亚夫藏好没多久,一位贵妇就蹬蹬蹬的闯入了这清凉殿之中,好几个侍从和宦官怎么拦都拦不住。
    刘彻抬眼一看,就挥挥手道:你们都退下去吧
    诺侍从和宦官们连忙自动自觉的退到两侧,人人心里长舒一口气,感觉从鬼门关前走了一次
    因为,这位贵妇的来头,实在太大了
    太宗孝文皇帝的嫡长女太皇太后的心肝小棉袄大汉帝国太长公主当朝皇后生母天子岳母
    如此多的头衔,都基于她身上。
    使得她成为了这座长安城之中最尊贵的女性之一。
    基本上,除了东宫太皇太后和薄太后,再没有女性能比她更有权势了
    刘彻站起身来,笑着道:姑姑这是怎么了如此动怒一边说着,刘彻就吩咐着自己身边的宦官:还不快给太长公主备座
    哼馆陶却是气呼呼的提着裙子,说道:皇帝,今儿个,你得给我一个说法
    刘彻看着馆陶,当然知道,她所为何来
    但,他却偏偏揣着明白装糊涂,等馆陶坐下来后,惊讶的问道:姑姑要朕给一个怎样的说法呢语气却悄然间加了些寒意。
    馆陶却是气呼呼的道:皇帝,姑姑听说,皇帝要重建长安九市是不是有这个事情
    嗯,确有此事刘彻点点头,不动声色的答道。
    那为何姑姑要买几个商铺,少府那边竟然不卖馆陶盛怒的问道:这少府卿是不是不想做了
    此时此刻,帝国的太长公主,才是那位霸道的馆陶主。
    少府卿是奉朕的命令行事的刘彻淡淡的说道:姑姑以为,朕做的是对,还是错
    这一句话,立刻就将馆陶的所有语言全部堵在嘴里。
    姑姑刘彻站起身来,道:您是朕的长辈,是社稷的太长公主贸然插手商贾之事,恐怕,太宗皇帝和仁宗皇帝九泉之下,将毫无颜面,朕也将愧对天下,愧对祖宗
    皇帝馆陶闻言,想要反驳,但临到头来,却说不出任何话语。
    确实,她是这个长安城,甚至是全天下最有权势,最为尊贵的女性之一。
    但
    现在在她面前的是大汉天子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口含天宪,操生杀之大权的天子
    而刘氏天子,每一代都有杀自己的亲戚的传统
    太宗杀弟杀舅,先帝杀吴王楚王。
    而眼前这个女婿,更是杀了四位堂叔,囚禁了一个,废黜了一个。
    传闻之中,甚至前不久燕王刘定国之死,也与他脱不开干系。
    而馆陶,却只是一个女人。
    而且,还是一个权势和富贵全部都来自他人的女人。
    在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属于眼前的这个男人所给与的。
    不客气的说,若女婿不再亲近和宠溺皇后,她这个所谓的太长公主与她的那些妹妹恐怕没有什么区别。
    撑死了也就不过是一个可以在家里欺负欺负老公的公主罢了。
    哪来今天的风光
    毫无疑问,馆陶是一个聪明人。
    而且是一个没有节操的聪明女人
    先帝在位时,她就可以不顾体统的帮着拉皮条,上贡歌姬美女,以讨皇帝弟弟的欢心。
    而在历史上,在她晚年,为了讨得武帝一笑。
    这位太长公主,拖着六十岁的高龄,亲自下厨,穿着厨娘的服装给武帝做饭。
    甚至,为了让武帝高兴,将自己的宅子也送给武帝当行宫。
    可谓是毫无底线
    这几年,刘彻没有怎么去管馆陶。
    但这并不意味着,刘彻就没有打击和约束过她。
    不然,馆陶怎么会这么乖
    馆陶虽然不是聪明的女人,但她却是一个合格的政客,她一看刘彻脸色不对,立刻就将自己的怒气和不满抛到了九霄云外,连忙道:既然是皇帝的意思,皇帝怎么不早说
    她嘻嘻笑着,略微尴尬的自己给自己找台阶:姑姑这也不是因为想要赚点钱,补贴家用嘛
    馆陶这一辈子,有两个事情,始终是她孜孜以求,贪婪的想要拼命擭取的东西。
    一个是钱,为了赚钱,她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当年,在这个长安城甚至在整个天下官场,人人皆知,馆陶长公主的招牌,那是黄金做的。
    收了钱,肯定办事,童叟无欺
    两年前,馆陶再也做不得这种生意了。
    因为刘彻斩断了她所有可能操作朝政和人事的触角。
    东宫方面也退政清修,不再为她提供力量。
    这让她真是难受的紧。
    正是因此,此番,长安九市重建计划一出,她就上跳下蹿,想要占地盘。
    而比起钱,毫无疑问,馆陶更重视权势。
    这与她的童年和少年经历有关
    当初,在代国时期,她曾饱尝了穷苦拮据和无权无势的痛苦。
    正因为,吃过了苦头,所以,当她拥有了权势和财富后才会如此拼命的想要抓住。
    姑姑缺钱刘彻仿佛听到了这个世界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