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皇帝-第1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兄在去年就已经成家了,还生下了儿子。
    在北地边郡的农民之家,当长子成家后,已经成年的弟弟,就要去自谋生路,自立门户。
    这既是官府的需求,也是人民的传统。
    北方人也就已经习惯于此。
    再怎么不舍,再怎么不愿,邵荣也必须离开父母,自己去闯荡世界。
    他背着包裹,走到父母面前,重重的跪下来,磕头道:“父亲大人,母亲大人,不孝子今日要出远门,但求泰一庇佑二老!这三五年,儿子恐怕都不能按时回家探望,还请二老恕儿子不孝!”
    说着他就连磕三个重重的头。
    他母亲见了这个场面,哭的更厉害了。一个劲的拉着父亲的衣袖,企图做最后的哀求。
    但父亲,却只是一个劲的唉声叹气。
    没有办法,这就是边郡底层农民的现实。
    家里的土地,只够养活一家人。
    准确的说,只能传给长子。
    而庶子,则只能也必须去自寻出路。
    不然,若一大家子,都只靠这百亩甚至不到百亩的土地,全家都要挨饿。
    “阿仲啊……”父亲站起来,扶起邵荣,叹了口气,拍拍他的肩膀,说道:“路上小心,到了那边,给我捎个信……”
    邵荣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来到母亲身边,望着已经渐渐老迈的母亲,他再次跪下来,重重的磕头,拜道:“儿子将要前往河南,母亲大人,还请多多保重!”
    说完,邵荣就坚定不移的迈开脚步。
    他害怕,再这样,他好不容易下定的决心,就要崩溃。
    他一路向前,一直走,一直走到身后母亲的哭声再也听不到了。
    他这才长长的叹了口气。
    两行眼泪,却在不知不觉之中流了下来。
    一直走到村口,邵荣才停下脚步,最后一次回望了家乡的模样,并将之深深的记忆到大脑之中。
    他知道,自己永世也不会忘记今天此刻的情景。
    ………………………………………………
    半个时辰后,邵荣走到了乡中的游徼所。
    这里,已经集合了大约三十多个人。
    都是与他年纪相差不大的年轻人,甚至有许多人,邵荣都认得。
    基本上,这些年轻人都是本乡的庶子、次子,不能继承家业,只能自寻出路的人。
    而且,很显然,大家选择的出路,都是相同的。
    年轻人到了一起,自然免不得打打闹闹。
    过了一会,游徼所的大门被人打开了。
    一个穿着甲胄的军人,走到了众人面前。
    邵荣和他的伙伴们,连忙安静下来,并且立刻排出了整齐的队形,昂首挺胸,争取将最好的面貌,展现给这位从郡城来的军人。
    这军人在众人面前走了几次,将邵荣等人全部打量了一番,然后才满意的点点头。
    “圣天子开恩,怜悯尔等边民,生活不易,无有田宅,为免尔等走上歧途,圣命特许尔等自愿前往河套之地屯垦、受训!”这军人带着些傲慢的口吻说道:“事先与尔等说明,这屯垦团,若是入了,就如军中,一切以军法从事!”
    “每日日出而起,受其军训,食后劳作,至夜幕方得归营,所有人皆需服从军法和管制!”
    “吾要告知尔等,这屯垦团是极苦的,吃不得这个苦的人,现在还可以离开,一旦现在不离开,今后就不许离开了,擅自离开者,视为逃兵!”
    “尔等都明白了吗?”
    邵荣等人,自然早就已经知道了相关制度。
    事实上,早在去年,王师收复了河间之地后,这屯垦团之制,就已经被村亭里的亭长和里正,翻来覆去的讲了许多遍了。
    屯垦团之民,全部都是半军半民。
    在五年之内,屯垦团的成员,都必须服从分配和管理。
    在军队和官员的组织下,进行开荒、耕作,每日还必须接受军事训练。
    违反屯垦团的规定和制度,都要受到军法处置。
    在安东那边,数百人因为违反了屯垦团的法律而丧命。
    除此之外,在这五年内,所有屯垦团成员,都不会有任何属于自己的财产。
    最多也就是年终的时候,能发点奖励。
    从这些条件来看,屯垦团真正是凶途,但凡有得选择,没有人会选这条道路。
    然而,这屯垦团的制度,在如今天下,被人们视为天子的仁政、善政。
    是当今圣天子怜悯天下无地贫民不能安生而特别给出的优惠政策和出路。
    自然,不会没有优点。
    在这些条件背后,却是更多让人梦寐以求的优惠政策。
    首先,在屯垦团耕作满五年,只要在这中间没有违反制度,没有偷懒,那么就可以根据这五年的表现,获得相应的土地。
    在安东那边,甚至有许多人,得到了足足五百亩上田以及一整套宅邸,甚至耕牛挽马。
    五年辛苦,就可以换得一个远在小康之上的生活。
    对于大多数贫民来说,这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况且,屯垦团,可不仅仅只有这样的程度。
    邵荣可是听说了,圣天子为了照顾他的子民,特地在屯垦团里安插了大量的技术官员。
    有农稷官,手把手教人种地。
    经过这些人的指点,土地亩产都要比其他人高一成以上。
    另外,屯垦团里还有专门教导人学习铁匠、木匠、泥瓦匠甚至是医术的教官。
    只要你够机灵,同时够勤快,就可以被选上,去学习这些技能。
    而且,是完全免费的学习。
    学会了以后,这门技术就足可以成为传家的技术。
    成为子孙后代的依凭啊!
    是以,如今,天下知道屯垦团制度和情况的底层年轻人,无不削尖了脑袋,想要挤进屯垦团里。
    那安东太远,而且太冷,从云中去往安东,要走几千里,路上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
    所以,尽管北地和云中的军民都很眼热,但却没有几个人有那个胆子和魄力去赌。
    而,这河间地,如今被改称为河套的新疆土,在传出了天子也要仿照屯垦团制度的消息后,整个北方的年轻人都轰动了。
    安东的财富神话和那些励志故事,这些年来可是激励了许多人。
    甚至有云中人,不远万里,冒着种种危险,前往安东。
    现在,一个在家门口的机会,摆在了人们眼前,谁不激动?谁不想去?
    但对邵荣来说,此去屯垦团,却不是为了土地和宅舍——若是想要这些东西,他可以去给那些将门公子做家臣、亲兵,要不了几年,就可以得到。
    更不是为了学技术,当然,技术也是很让他心动的。
    但却还没有让他疯狂。
    真正让他如此不惜一切甚至早早就打定了主意,说服了家人,怎么样也要参加屯垦团的原因是因为——每一个屯垦团,都会相关的军队,密不可分。
    如细柳营、飞狐军这样的英雄军队,天子的利刃和利剑,都会倾向于从自己的屯垦团里培养和选拔胸甲骑兵。
    一旦被看中,被选中,立刻就会被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最终,去到细柳营,去到飞狐军,甚至去到羽林卫、虎贲卫这样的光荣部队,成为大汉帝国最强的军队的一员。
    而这些消息是邵荣从一位去年从前线受伤,被送到他家疗养了一段时间的棘门军的军官嘴里听说的。
    在得知这个事情后,邵荣立刻就坚定了自己要去屯垦团的决心。
    “大丈夫即生于世,自当轰轰烈烈,安得蝇营狗苟!”想着那位军官对自己说过的话,邵荣就握紧了拳头。

第一千四百一十一节 河套的开发(2)
    一天之后,邵荣被那个军官带到了郡城。
    云中郡的郡城云中城,在去年王师收复了高阙和榆林塞后,立刻就热闹了起来。
    天下的大商贾,都跟闻到了血腥味的苍蝇一样,云集了过来。
    汉军缴获的皮毛、淘汰掉的不要的牲畜,还有那些被发落为奴,准许买卖的战俘,以及大量的夷狄女人……
    这些都是商人们所亟需的货物。
    是以,一进云中城,邵荣就被眼前的繁华景象迷得挪不动眼睛。
    街道两侧,一排排的,俱是发买各种货物,或者在等待北返的商旅队伍。
    一辆辆满载着货物的马车,停在街道的箱子里,许多工人在马车上装货。
    尽管,这辆马车装载的货物已经堆的很高很高了。
    但,那些工人的主家,却似乎还想将货物堆的更多一些。
    一个个被扎的满满的袋子,堆在了巷子深处。
    邵荣知道,这些人是来北地和代地收购皮毛的商人。
    长安和雒阳、睢阳、三河甚至更远的彭城、广陵、临淄,这些大城市里的贵族和富商,都爱极了产自草原的各种皮毛。
    据说,这些皮毛商人,一次行商,基本可以获利一倍。
    邵荣有个堂兄,就是给一位有名的大皮毛商贾做家仆,这些事情,邵荣是从堂兄嘴里听来的。
    本来,堂兄也极力的怂恿和鼓动邵荣也随他一起去给这位大商贾做家仆。
    堂兄甚至保证,只要邵荣答应,那么,他保证每年邵荣在扣除了吃穿用度外,至少还可以存四千钱!——这确实是了不得的优厚薪水。
    哪怕是云中郡的小康之家,一年到头也未必能存四千钱。
    至于邵荣家里,更是每年交完口赋、贱更钱后连一个铜子也剩不下来。
    邵荣的母亲,曾经想要买一块布料,给自己做件新衣裳。
    于是,每日起早贪黑,带着邵荣和他的兄弟姐妹,上山下河,割草砍柴,将赚来的钱,一个一个的存起来。
    足足忙活了三年,终究是怎么也攒不起那块布料的钱。
    最后,还是邵荣的父亲去年,给军队转输物资,立了功劳,朝廷赏赐了布料,这才让邵母终于一偿心愿。
    是以,此刻看到这些忙碌的商旅,再看着那些辛苦但却满是笑容的男人们,邵荣的脚步也有些放慢了。
    但,最终,他一咬牙,快步上前,跟着队伍。
    “唯能马上呈英豪者,方是当今之大丈夫!”邵荣攒紧了拳头,告诉自己:“无论是钱财,还是官职,如今都不如武夫之荣誉!”
    邵荣年纪虽然小,但见过的事情,却不少。
    他记得清清楚楚,去年的高阙会战之时,邻乡的王家的长子,跟随大军出征,在战场上斩下了三颗匈奴首级,其中有一颗是匈奴的骨都侯。
    整个十里八乡,都为这个英雄少年骄傲。
    县里的县令,甚至亲自登门报喜。
    斩首的捷报和官府的嘉奖告示,贴满了各乡的露布。
    这还不止,那王氏长子凯旋归来时,有郡城的官吏带着军队,敲锣打鼓,走街串户,举着那颗被其斩获的匈奴骨都侯首级游行、宣告。
    王家的家主,更是激动的据说三天三夜都没有合眼。
    等长子一回来,马上就开宗祀,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王氏出了勋贵呢!
    从那时候起,邵荣就知道了,什么叫做‘赳赳武夫,国之干臣!’。
    这就是啊!
    况且,那王家公子,可不仅仅只有荣誉。
    还有实打实的好处。
    因为他作战有功,奋勇杀敌,是以圣天子赏赐了他们家整整五匹挽马和三套耕具,光是赏赐的钱帛,据说就堆满了整一个箱子。
    除此之外,天子还赐了牌匾、刀剑。
    王家人将这牌匾与刀剑,马上就恭迎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