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皇帝-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汾阴鼎!”刘德低声吐出这三个字。
    ps:唔,好像春哥显圣了,我貌似能满血复活了?
    等下应该还有一章吧
    嗯,托大家的福,基本上肩膀不是很疼了,再做两天理疗,自己锻炼锻炼就应该能康复了。
    恩这周我先自我调理一下,下周开始还债,一章章的还

第一百八十七节 郅都归心
    刘德的脑子此时无比清明。
    为今破局只在汾阴鼎,汾阴鼎出,他就有足够的借口和理由,回到安邑,进而剪除周阳由的兵权。
    但是,在那之前,必须先麻痹一下周阳由,让他以为,事情过去了,从而放松警惕,甚至懈怠。
    那要怎么才能让周阳由这样的老吏放松警惕?
    史书上所有的成功案例都告诉刘德一个事实: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秦王政为剪除吕不韦,先封其为仲父。
    刘德的皇祖父太宗孝文皇帝,为了剥夺周勃的军权,于是升其为丞相。
    那么,什么东西能让周阳由动心?
    答案就是升官进爵。
    “大行……”刘德默默的念着这个官职。
    大行又名典客,即使后来的大鸿胪,相当于后世的外交部部长一职,位列九卿,清贵无比,确实是个不错的诱饵。
    但怎么让周阳由相信?
    这时候刘德有种作茧自缚的感觉。
    先前,他先是把申屠给赶去了荥阳,结果导致周阳由有了造反的资本。
    然后又是把直不疑赶去了河西,没了这个唱红脸,这戏都不太好演了……
    “我还是太年轻,太自以为是了……”刘德心里哀叹一声,但假如他能事事都能预料和谋算到的话,刘德觉得这也太不真实了!
    “这个教训好!”刘德在心里道:“它提醒我永远不要以为自己是穿越者、重生者,就能掌控所有!”
    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哪一个不是在不断的失败教训中成长起来的呢?
    至于那些一帆风顺的,最后都会自食其果。
    一个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后世号称最像穿越者的王莽了。
    王莽前半生堪称穿越者的典范,各种装逼刷声望。天下归心,万民景从,以至于他能以几乎不流血的方式篡国。
    可惜,一旦当了皇帝,他的种种不足和缺陷就深深的出卖了他。
    短短十几年就搞到天下离心,众叛亲离的下场,甚至连匈奴人都鄙夷他了……
    “张县令。王县尉……”刘德收拢心神,站起来看着跪在地上的临猗县的县令与县尉,道:“暂时先委屈二位卿家几天……”
    “中郎将……”刘德吩咐道。
    “臣在!”郅都向前一步。
    “派人看好他们……”刘德命令道:“不可让张县令与王县尉离开卿的人的视线……”
    现在的关键。是不能让周阳由知道刘德的态度和对策,甚至连风声都不能让其知道。
    “诺!”郅都点点头领命。
    “王道!”刘德又命令道:“你马上持我令符,赶往荥阳,报告大将军。河东之事。请大将军收紧栏栅,派遣水军战船,沿雒阳一带巡查!”
    “汲黯!”刘德转头继续发布命令:“卿立刻回长安,报告父皇此间之事!”
    “诺!”汲黯躬身领命,表情严肃的叩首道:“臣定不辱使命!”
    然后,刘德才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父皇赐我虎符。我便可临机行事!郅卿,我命你严格封锁此事。不可外传,也不可让他人知道,所有随行扈从与军伍,全部保持原样,我们继续去汾阴!”
    “另外,你再遣人暗中潜入安邑,与我先前派在安邑的宁成接头,告知他,不要再去刺探周阳由的事情了,专心做好调查商贾之事!”
    “诺!”郅都亦叩首而拜,心中也颇有感怀。
    先前他一直以为刘德不过是个乳臭味干的小毛孩子,他就是保姆而已。
    但此刻,刘德临危不乱,一条条命令井然有序,成竹在胸,让他对刘德的态度立刻大为改观,且不说这些命令是否妥当,是否周详,但能在面临这种危机时,没有手忙脚乱,而是冷静下来思考应对措施,并且布置任务。
    单单就这一点而言,刘德的表现已经是满分了!
    自古以来,有几个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子能有这般表现?
    大部分遇到这样的事情,不是束手无策,就是慌慌张张的向他人寻求帮助,甚至控制不住恐慌,吓的尿裤子的也不是没有!
    “殿下真有大将之风,难怪朝中连丞相都看好了……”郅都心里想着,此时此刻,他才真正将刘德看成储君,一个值得效忠和辅佐的对象,想法一变,态度立刻改观。
    郅都跪下来问道:“敢问殿下,您现在是否已经有了对策了?若有了对策,请告之臣,臣虽不才,或能为殿下效力一二……”
    刘德一听,心里顿时宽慰了许多。
    一路上,郅都与他都下意识的保持距离,即不过分亲近,也不刻意疏远,态度很明显,那就是,想要他效忠和靠拢,成为天子再说!
    像现在这样主动询问和表示服从和顺从的态度,这还是头一次!
    于是,刘德笑道::“我年少德薄,似这样的事情,尚是第一次遇到,但以我之见,河东必须保持安定,河东不可乱,周阳由必须先稳住!”
    说完,刘德沉痛的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我身为太宗皇帝之孙乎?”
    “况且,若兵乱一起,河东必然民生凋敝,百姓何辜要受兵乱之险?毋为也!”
    然后,刘德就正色道:“然,周阳贼子,却也不可放纵,否则,这天下就要乱了,我汉家向来就不知道妥协二字为何物,周阳必杀,就是河东郡内攀附其的大小官吏,也统统要明正典刑,义正国法,非如此不足以威慑后来者!”
    这一番话,郅都听了后,马上就叩首道:“殿下圣明,所思所虑,皆以天下苍生,社稷为本,臣谨拜之!”
    对于郅都来说,单是刘德这番话,就足够让他发誓效忠了!
    何以如此?
    身为皇子,未来的储君,刘德本身就有着先天的优势。
    对于汉室的臣子来说,效忠天子和效忠太子就是天职。
    而刘德如今的表现沉稳有度,思维清楚,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对于大臣来说,这样的君主,就是值得效忠的对象。
    当然,郅都的第一效忠对象还是天子,其次才是刘德!
    这时候,本已经应该下山赶去荥阳的王道,又走了上来,他身后跟着一个熟悉的身影,王道走到刘德面前跪下来道:“殿下,丝公袁盎来了……”
    ps:嗯,我觉得,身为皇子还是未来的储君,主角不需要表现的多么牛逼,只要稍微表现的优秀一些,让人看到追随的希望,大把的人纳头就拜

第一百八十八节 可怕的关系网
    “丝公,您怎么来了河东了……”刘德立刻走上前迎接,满脸热情洋溢。
    袁盎来的太是时候了!
    刘德甚至都觉得,老天爷这是在帮自己了。
    “老臣来河东走亲访友,听说殿下也在,因此特地过来拜见殿下……”袁盎笑着躬身一礼。
    这倒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说法。
    当年,袁盎的父亲和兄长都先后在汾阴侯周昌和平阳侯曹参手下做过事情,有着香火情在。
    只是刘德觉得应该没有这么凑巧,偏偏他来了河东,袁盎也跟着来走亲访友了……
    不管袁盎到底是为什么出现在河东,刘德只知道,稳住周阳由的计划,已经有了最佳人选了。
    于是刘德也还礼道:“丝公来得正是时候,有一事,欲请丝公帮忙……”
    “殿下所说可是河东郡守周阳由之事?”袁盎抬头看着刘德,道:“臣也是为此事而来的,不知殿下心中可已有了计较?”
    刘德自然知道,袁盎这是在问他周阳由怎么处置?怎么定性?
    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政治上,一个案子或者某个人怎么处置,怎么定性,一个字的偏差就可能导致截然相反的结果。
    刘德看着袁盎,知道袁盎这是在考究他。
    刘德想了想,道:“大逆不道之贼子,还有什么计较不计较的?错非我忧心河东糜烂,安邑百姓流离失所。此刻,我已发虎符,调动荥阳大军。进剿安邑了!”
    袁盎点点头,这确实是老刘家的人的脾气。
    刘氏向来吃软不吃硬!
    而且特别爱记仇!
    当年高皇帝刘邦坐了天下,衣锦还乡,来到沛县与父老乡亲燕饮三日之久,许下种种政策福利,更将沛县划为他自己的封地,永久免粮免赋。但却对他生养他的丰县视而不睹,完全无视。
    为什么?
    因为当初高皇帝起兵之初,被丰县人雍齿带着丰县的百姓在背后捅了一刀。丰县的背叛,让其耿耿于怀,迁怒十数年。
    后来还是许多父老乡亲帮着求情,刘邦才勉勉强强的答应对丰县也一视同仁。
    “殿下仁德。臣代安邑百姓谢过殿下……”袁盎躬身一拜。他很清楚,刘家的人就爱吃这一套。然后,袁盎抬头问道:“殿下接下来有何打算?”
    “这正是我欲拜托丝公之事!”刘德躬身对拜,道:“请丝公为我走一趟安邑,一面宽周阳等贼子之心,一面暗中联络安邑忠臣义士,待我回转安邑,便擒拿周阳及其党羽。明正法典!”
    看着刘德镇定自如,成竹在胸的样子。袁盎心中欣慰不已,在刘德的身上,袁盎见到了当年先帝的一些影子:“殿下今年不过十六,已有如此表现和城府,十年之后,那又该如何呢?”袁盎心里想着,只是想想那个场景,他就觉得兴奋,汉室出了一个太宗孝文皇帝,就让国势鼎盛,至今受益,倘若十年之后,再来一个太宗孝文皇帝,那么,这天下恐怕就要四海升平,凤凰来仪了!
    而这正是他所追求的政治理想。
    于是袁盎拜道:“殿下,臣在来之前,已经与平阳侯、猗氏候等在河东的彻侯商议过来,诸位彻侯皆表示,愿为殿下效劳,铲除奸臣,安定河东,俱以传书各家在河东之军政子弟、扈从及亲族子弟……”
    说着袁盎就从怀中拿出一张帛书,呈递给刘德道:“这份名单是河东诸彻侯在军政任职的子弟、外族及扈从子侄,计有军司马三,屯长十七,队率二十一,盗贼都尉二,车尉三,县令两人,县尉七人,及游缴亭长之属百人,皆愿从殿下,平定逆贼,捕拿叛党,安定河东,效忠陛下,以宁宗庙!”
    刘德接过帛书一看,心中一直悬着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下。
    直到此刻,刘德已经确信,周阳由已经失去了造反的能力了。
    这帛书之上密密麻麻的人名,告诉刘德,基本上河东郡郡兵中一半以上的中层军官,三分之一以上的基层官员,都已经站在了他这一边。
    周阳由恐怕前脚扯旗,后脚就要被他的卫兵缴械、软禁了。
    当然,从另一个侧面,刘德也知道河东郡现在的一些状况了。
    看看名单上面这么多的官员、军官,从基层的队率到中坚的屯长、司马,负责治安的盗贼都尉,居然都跟河东的彻侯们有着种种关系,顺藤摸瓜下去,竟然都是亲戚或者家族先人曾跟随过这些彻侯。
    不止如此,地方民政系统更是被这些彻侯渗透成了筛子,十个基层的亭长、游缴有九个能跟他们扯上关系。
    这就像一张大网,将整个河东的军政体系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