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皇帝-第1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办法,只能赶紧这个祸害送去长安,送给汉朝皇帝了。
    对且渠且雕难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大抵就是,自己在这个乌丸阏氏面前的形象还不错。
    乌丸阏氏对他也一直颇为恭敬。
    站在一个山峦上,望着一身白裘的乌丸阏氏,且渠且雕难忧心忡忡:也不知使团在长安怎么样了
    自从发动了叛乱后,且渠且雕难就明白,自己的处境有多么威胁。
    四面都是敌人,他只能先抱一个大腿。
    句犁湖那个混蛋不肯承认他的地位,他就只能去汉朝抱大腿。
    但问题是他在汉朝那边没几个筹码,相反,他的命根子,都在汉朝皇帝手里攥着。
    若没有了逍遥散,他的帝国和权势,立刻就要崩塌。
    这乌丸阏氏夏兰,是他手里现在在汉朝面前最大的一张牌了
    阏氏如此美丽,汉朝皇帝若得之,当会喜不自胜深深的望了一眼那个窈窕的身影,将内心的渴望和冲动深埋起来,且渠且雕难悠悠的想着,盘算着。

第一千四百二十七节 在大夏(1)
    第一千四百二十七节 在大夏1
    经过数日的艰苦跋涉,汉使团王朝一行,终于抵达了大夏王国的首都巴克特里bactra拉丁alexandria英文名。
    不过,王朝习惯的将之音译为蓝市城。
    蓝市城,是一座非常典型的希腊城邦。
    有着典型的希腊化城市结构,其外围,是大片大片的农庄。
    粗略估计,生活在这座城市周边的人,大约有个七八万的模样,其中,泰半是奴隶。
    城市中央,有着浩大的神庙群。
    神庙群里有希腊化的奥斯匹林诸神的神庙,也有着佛教寺庙和拜火教的祭台。
    这是希腊人在中亚被本地化的特征之一。
    一进入这座城市,乔科达摩立刻就焕发了活力,龙精虎猛起来。
    因为,在这里他遇到了许多与他一般的佛教僧侣。
    这些一听乔科达摩,居然从大海远渡,抵达了一个全新的强大帝国,还得到了那个帝国皇帝的许可时,纷纷露出了羡慕和崇拜的神色。
    这一时期的佛教,非常具有开拓性。
    主要是因为在印度,他们已经不敌印度教,被打的节节败退主要是崇信佛教的孔雀王朝衰落。
    是以,大量佛教徒向着四面八方开拓。
    巴克特里亚大月氏乃至于康居,都成为了他们传法的地方。
    也有人出海,将佛教传播到了东南亚的群岛之中。
    而对于那些能够舍生忘死不避艰险,万里传法的成功僧人,所有佛教徒都是非常推崇和尊敬的。
    这种人是真正的大德高僧。
    而此时的佛教僧侣,基本上,都是见多识广的知识分子没办法,印度那地方,能够念经的人,必然是贵族。
    是以,他们一听乔科达摩一介绍,立刻就将乔科达摩去的地方与传说的丝国联系了起来。
    这可是丝国啊
    强大富庶,无可匹敌的丝国
    早在数百年前,海上丝绸之路,就已经将来自中国的丝绸和工艺品带到了中亚和南亚。
    人们对这个遥远的国度,都有所传说。
    在传说中,这个丝国,可是丝绸的故乡,据说是黄金铸造的天堂之国。
    而在同时,使团的到来,也引起了巴克特里亚国王欧克拉提德斯二世的注意。
    甚至,让他激动难耐。
    欧克拉提德斯二世,是一个典型的马其顿贵族,他身材高大,较为壮实,而且生着祖先的深色眼瞳,但也有着雅利安人的特征,黑发褐目,鼻子微微高挺。
    就像亚历山大大帝与胜利王一样,他酷爱一切新奇的事物,并且有着雄心壮志。
    然而,很不幸的一个事实是在他的手里,伟大的巴克特里亚王国,已经日暮西山了。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巴克特里亚王国落到现在的这个地步。
    军功章上,有他一半的功劳。
    想当年,他父亲欧克拉提德斯一世在位时,号称欧克拉提德斯大帝
    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大帝。
    他曾经率领三百名勇士,在印度北部大败了六万印度军队,五个月内就让巴克特里亚王国统治了几乎整个印度北部。
    这是自当年,巴克提里亚内乱后,巴克提里亚王国的又一个强盛时期。
    不过,可惜,欧克拉提德斯一世太喜欢打仗了。
    他在位时期,几乎没有一年不打仗。
    而战争胜利抢回来的财富和奴隶,却都被他作为下次战争的经费。
    这无疑引发了众怒
    在大约八年前,当欧克提拉德斯一世再次从印度得胜归来时,他的儿子,也就是欧克提拉德斯二世手起刀落,将他从战车上砍翻,一代大帝被车轮碾成了碎末。
    欧克拉提德斯二世,杀了自己的父亲。
    却毫不掩饰自己的态度,他公然宣称:我所杀的人,已不是国王,更非我父,乃国家的敌人已非人父,而为社稷之敌雠。罗马历史学家朱斯丁的描述。
    他甚至任由自己父亲的尸体暴露在荒野之外。
    这很显然,捅了马蜂窝。
    他的兄弟们,立刻联合起来,起兵与他作战。
    欧克拉提德斯二世怼不过自己的兄弟们,就想到了借师助剿。
    于是,他遣使前往此时已经翻越葱岭,并且在阿姆河一带定居的大月氏人的部族里求援。
    月氏人被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的晕乎乎的。
    怎么可能拒绝
    月氏的各部立刻动员,有钱出钱,有人出人,短短半个月就集结起了一支两万人的骑兵,加入战场。
    然后,不费吹灰之力,月氏人在战场上,帮助欧克拉提德斯二世将他的兄弟们一个个杀死。
    并最终,将欧克拉提德斯二世拥戴为王。
    然而,月氏人显然不是活雷锋。
    既然你的王位都是月氏人帮忙才得到的。
    自然,欧克拉提德斯二世就要回报。
    从此强盛的巴克特里亚王国沦为了月氏人的附庸和奴隶。
    月氏贵族们,强行洗劫了巴克特里亚的财富人口,还强令巴克特里亚人派军队为他们作战,送女人给他们暖床。
    欧克拉提德斯二世的妻子,甚至被月氏的贵霜翕候丘迩靡所霸占,尽管头上绿草悠悠,甚至喜当爹了好几回,但却也只能忍着。
    至此,巴克提里亚王国,成为了月氏人的西域三十六国。
    靠着巴克特里亚的滋润,月氏人的力量和实力迅速恢复。
    尤其是最强的五个翕候,每一个都拥有了数万甚至十万以上的部众。
    不过,月氏人的好日子也没有过多久。
    匈奴人就追了过来。
    月氏人和巴克特里亚以及康居人组成联军,奋力抵抗,却还是被匈奴人的精锐骑兵冲的稀里哗啦。
    大月氏损失惨重,好不容易,才挨到了匈奴人撤军。
    等匈奴人一撤军,月氏人就变本加厉的开始剥削和吸取巴克特里亚王国的财富和人口。
    短短一年多时间,蓝市城和极东之亚历山大城就被月氏人敲诈和勒索了十余次。
    每一次,欧克拉提德斯二世都不得不满足月氏人的胃口。
    因为,假如不能满足他们,他们就会自动动手那太可怕
    而在这个时候,王朝一行的到来,成为了欧克拉提德斯二世的救星。
    原因很简单别人不知道丝国是谁他还能不知道
    在如今的中亚,有一个这样的传说。
    遥远的东方世界,有一个强大的龙之帝国,号称中国。
    它强大富饶,无敌,可怕的匈奴人就是被这个帝国的军队赶来中亚的。
    于是,在中亚诸国高层的脑子里,自然自动就形成了一个公式中国比匈奴大月氏加起来都要可怕。
    更妙的是,这样一个强大的帝国,因为距离太远不可能对包括巴克特里亚在内的诸国构成威胁。
    于是,无数人绞尽脑汁想要与之取得联系,抱上大腿。
    但奈何,匈奴人阻拦了一切企图前往东方的努力。
    而出海东渡的使团,也是有去无回。
    这才让各国渐渐的息了这个心思。
    但,现在,这个强大的帝国的使团,居然自己送上门来了
    欧克拉提德斯二世再蠢也知道,必须抱上这根金大腿。
    若能得到那个强大帝国的支持,那么,可能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甚至,很可能,大月氏人和匈奴人都不敢再侵犯伟大的巴克特里亚。
    这让欧克拉提德斯二世兴奋莫名,他立刻就下令:快去将丝国使团请到我的宫殿里,通知各位元老,全部来宫中与丝国使者见面
    没多久,巴克特里亚的贵族就带着卫兵找到了正被僧侣和市民团团围住的汉使团成员们。
    尊敬的丝国使者,巴克特里亚与印度的国王,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的子孙,高贵的欧克拉提德斯二世陛下有请
    要离刺荆轲说
    这一时期的大夏和月氏的资料相对较少,查了很多书,才弄了个大概~
    如有疏漏请见谅~

第一千四百二十八节 在大夏(2)
    蓝市城的夜晚很冷。
    气温几乎下降到了零下十度左右,呵气成冰。
    点着一盏油灯,王朝伏案开始记录这些天来的见闻以及从各种渠道得到的情报。
    大夏在大宛西沩水南,去长安万两千余里,其俗土著,有城屋之立,其王居蓝市城,各大小城邑皆立小长,许民自治其兵弱畏战
    在帛布之上,写着这些文字,王朝的眼中也是透露着欣喜之色。
    王朝出使,与历史上的张骞凿穿西域不同。
    张骞凿穿西域,为的是联络月氏,夹击匈奴,断匈奴右臂。
    而王朝出使,则是一个探头兵,是来查探这大夏月氏虚实的。
    王朝自己非常清楚这一点如今天下谁不知道天子的壮志
    是以,这一路上,王朝所过之诸国,他都会细心记录自己观察到的听到的看到的,乃至于猜测到的东西。
    在这大夏这十余日,王朝每日与大夏的王族贵族燕饮,出入蓝市城内外,察看此国的国情基层以及军队。
    基本上,将这个国家的底子摸清楚了。
    大夏是不是唐虞之国王朝搞不懂。
    但,这大夏是典型的弱国。
    其民软弱,任由其贵族驱使和鞭笞,而很少有人会反抗。
    其兵怯战连看守其王都城门的守城士兵以及王宫的禁卫军,都是懒懒散散,一副得过且过的模样。
    且军队里大都是老弱病残。
    甚至,连其禁卫军,也竟然不能齐备甲胄。
    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军队,别说是对付匈奴人了。
    恐怕,就连真番人都可以欺压一下。
    不过
    王朝知道,这是有原因的。
    他提笔继续写下去:臣闻之,盖大夏之衰微,有其因也其先王号欧木一世者在位时,稽号曰帝,北服身毒,西与安息争锋,南与康居纷争,称霸有年,后为其子欧木二世而弑
    写到这里,王朝胸中也是正义感十足。
    对中国人来说,弑君者,毫无疑问是要被人唾弃的。
    欧木二世,弑其父,为其国军民所不容,乃借月氏兵平其内乱,方得为王
    月氏既立欧木二世,乃臣其民畜,广其田宅,动辄取其金银
    臣在大夏闻之,盖在汉元德四年五年,匈奴皆西征之,先伐破大宛,得其人民牲畜,后取大夏月氏康居之人畜诸国皆败,畏匈奴曰:天王之鞭宙斯之鞭,乃遣使献黄金珠玉财帛美人工匠器皿无算,乞请匈奴退兵,方得安宁
    写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