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皇帝-第1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纵然是想培养谋士和幕僚,人家也希望是小鲜肉,这样更容易培养成为下一代的近臣。
    况且,这张常屁股不干净,即使有人动心,却也不愿意用他。
    答案很简单三条腿蛤蟆或许不怎么好找,但两条腿的文人士大夫,却满大街都是。
    现在又不是战国之时,你读上几本书,就可以去什么平原君孟尝君府上混吃等死了。
    如今是煌煌大汉,时人赞之曰:维天之命,於乎不显的大汉帝国,是陟其高山,嶞山乔岳,允犹翕河。敷天之下,裒时之对,时汉之命的伟大时代。
    在如此的伟大时代之中,文人已经越来越不值钱了。
    雕版印刷业带来了知识普及速度的大爆炸。
    现如今,连中产之家,都可以让自己的孩子读书识字了。
    曾经被视为传家之绝密的许多著作,现在,只要有钱,满大街都是。满天下绽放的各种学苑,变着花样的收学生,儒家的一些学派,还玩出来了为了抢一个良才,不惜免其学费,还给他补贴的花样法家则提供了各种各样名目的实习机会。
    譬如说,某位巨头的学苑之中的优秀弟子,总能在三五年后,被师长安排到某个执法衙门或者法家官僚主政的地方官府,学习和旁观具体政务和案件的审理判决
    甚至连过去被视为屠龙术的兵书地理天文,也不再是某几个人才能掌握的专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士大夫知识分子们,情绪高涨,胸有万丈激情,一篇篇不朽诗赋,不断流出。
    人人皆以为,三代之治不远,而天下大同可期。
    颇有种历史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终结的味道。
    以至于在过去根本不可能用来评价王朝的维天之命,於乎不显这样称颂周公治理之下的周室颂词,也被人盖在了帝国身上。
    而在另一方面,知识分子的含金量,越来越贬值。
    最好的证据,就是考举。
    一年数千,甚至近万名考举士子,从考举制度中诞生。
    而每年的参考人数,也是逐年上升。
    根据少府和丞相府的预计,五年后,一次考举的参考人数很有可能会突破十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
    每五百人之中,就有一个过去概念里的知识分子士大夫。
    在这样的局面下,传统的士大夫家族惶惶不安,寻求转型,而新兴知识分子则一边仰望着张汲颜的传奇,幻想着自己也可以遇到这样的明主,另外一方面,却又在惶惶不安之中自卑,自怜自艾。
    至于类似张常这样,在过去或许算得上人才的旧官僚,但在今天,价值却在不断贬值。
    且贬值速度与考举的增长速度成正比。
    考举人数越多,含金量越低。
    士大夫们,已经迅速从过去的买方市场,变成了卖方市场。
    其处境,颇有些类似未来的大学僧。
    一开始,是天之骄子,随后,逐年贬值,最终,为了一个工作机会而不得不奔波于各个不同的公司之间
    一次公务员考试,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不能适应,就只能被淘汰。
    而显然,张常不愿意自己被淘汰。
    于是,他选择给夏义当幕僚。
    而夏义,作为匈奴单于,哪怕他是天子册封的单于。
    但是,却很少有高级知识分子愿意为他效劳。
    毕竟,大家不傻,给夏义当幕僚,其结果很可能会是自绝于仕途谁敢用一个给匈奴人当过幕僚和食客的官员
    扪心自问,大家都觉得,若自己是九卿,肯定不会乐意提拔和保举一个给匈奴人当过幕僚的人。
    但张常却不同。
    他只能选择这条道路突围。
    自然,他就只能尽心尽力的辅佐夏义。
    希望未来,可以在汉室之中,占据一席之地。
    因为张常很清楚,未来的朝廷肯定需要熟悉草原和塞外事务,善于处理和管理游牧部族以及夷狄诸国的官员。
    而事实也证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能有甜头。
    譬如,安东的大发展,也譬如张汲颜的发家之路。
    是以,张常立刻就建议夏义给长安上疏,请改龙城之名。
    而夏义,则也有此意。
    不过,他的想法显然与张常不同。
    张常是站在汉家官员的思维上考虑问题,而他夏义,则是天子的鹰犬。
    他很清楚,自己必须要比其他人想象中更乖巧,更恭顺,才能在天子面前博一个好印象。
    在考虑了一会后,夏义摇摇头,道:寡人既是陛下臣,岂能事事让陛下操劳勿为也不如先生为寡人想一个好城名,寡人再奏请陛下恩准
    张常闻言,也是点点头,反正,他的职责只是出主意,对得起夏义给的俸禄和赏赐就可以了。
    微微琢磨了一下,张常就拜道:单于既蒙圣天子之恩,主匈奴之事,且夫陛下乃欲以单于,教化诸部,不若单于奏请陛下,请改龙城曰:顺德
    这个名字好夏义闻言,立刻眼前一亮。
    顺德二字,在他眼里真是太妙了
    一则,这个顺字,表达了他的顺服和臣服,二则,当今天子年号元德。
    这拍马屁,当然得拍在大腿上了
    请先生为我草拟表章夏义立刻就道,对张常的印象更是拔高了一个等级,觉得可以提高对方的待遇和薪金了。
    诺张常闻言,恭拜道。
    就这样,将龙城更名为顺德的事情就定了下来,只等夏义表章抵达长安,天子恩准就可以正式更名了。
    张常想了想,又进言道:今单于奉陛下命,镇抚龙城,为汉归义单于,当遣使传召各部,来龙城朝拜单于,以正大义名分
    夏义闻言,当然是连连点头:合该如此合该如此
    他这个单于,虽然受封两年了,但至今是个光杆司令。
    在这龙城之中,也就那么几十个扈从幕僚以及天子赐给的卫队可以指挥。
    其他人,大抵是不会鸟他的。
    尤其是那忠勇军都尉韩孺,眼睛里就压根没怎么将他放在眼里,甚至可能多半还觉得他来这龙城是来捣乱和添堵的。
    自然要召集各部,树立威权,让长安和汉室上下好好看看,他这个单于还是很有用的
    至于幕南各部会不会鸟他
    夏义并不担心。
    谁不服从,就灭亡谁
    长安派他来龙城,可不仅仅是坐在这单于宫之中当个泥塑雕像的。
    更是要借他之手,臣服和收复幕南各部,对幕南实施有效控制的。
    而且,希望他这样去做的,不仅仅是一个天子。
    更有一个庞大的集团,一个恐怖的利益集团
    去给寡人请杨彭卓等诸位先生来此夏义随即下令。
    不久十几位大腹便便,衣冠奢华,气度不凡的男子就联袂来到了夏义身前。
    吾等见过单于众人对着夏义微微致意:未知单于唤我等有何吩咐
    今寡人受命天子,宣王化于塞外,正需诸君相助,还请诸君依约而行之夏义立刻迫不及待的请求道。
    这些人是他来这龙城的最大推力和最大后援。
    没有错,他这个单于是光杆司令。
    但问题是哪怕是个傀儡,他也是单于,也有着可以利用的价值。
    而在这个世界上,最擅长开发利用他人的价值的群体,自然毋庸置疑,乃是商贾了
    这十余人,都是汉室国内著名的豪商大贾的亲信心腹或者子侄。
    每一位背后站着的,都有可能是一个万万家訾的巨贾。
    他们在过去,长期与夏义交好,甚至源源不断的提供钱财,供给给夏义享乐。
    更利用他们的人脉和关系,为夏义在朝中营造天子好忠奴,国家好中仆的形象,使得夏义可以顺利来龙城就国。
    他们自然不是慈善家。
    付出这么多,当然是追求回报的。
    而这些人想要的东西,也很简单一个商品倾销地,一个皮毛资源供给地。
    如此而已。
    这些人闻言,相互对视一眼,随即就有人出列道:单于,二十万石粮食,十万石刍稾,五千石盐以及布帛一万匹,奶酪三千石已在云中等候,只等单于需要,即刻起运
    且,倘若单于还有需求,吾等还可以继续调集物资
    说话之间,这些人胸中的骄傲和豪迈,真是气吞万里如虎
    经过数十年发展后,汉室的商贾们,终于在今天,达到了一个过去的先辈们所无法企及的地步。
    一个巨贾,就已经拥有雇工数千,打手数百,家訾数千万乃至上万万的恐怖地步。
    如今,这数十家巨贾联合起来,竟然可以毫不犹豫的调集起数十万石的物资和粮草,而且看样子,只要有需求,且有利可图,他们还可以调集更多的资源
    这简直太恐怖了
    当年,楚汉争霸之时的宣曲任氏恐怕也没有这个能力调动如此多的物资
    但,这并不奇怪。
    如今天下,随着各种新技术的普及,粮食产量大增。
    虽然,很多地方,依然存在大量贫民,许多家庭甚至无法温饱。
    但金字塔上层的群体,却无疑拥有了比过去更强大的力量和财富。
    且,安东大开发和淘金潮以及对外战争的胜利,使得天下出现了一波中产阶级的井喷潮。
    家訾一万到十万的群体,在关中甚至占据了总人口的六成。
    而十万到百万之间的家庭,也有数千户之多。
    富裕起来的人民,需要更多的资源,也消费得起更多的资源。
    肉类奶制品皮毛鱼干,过去普通人民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如今他们都能买得起了。
    消费市场的繁荣,促使商人们行动起来,为他们的客户找到一个资源丰富物美价廉的原材料产地。
    毫无疑问,再没有比幕南更好的地方了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节 战斗力爆表的商贾(2)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节 战斗力爆表的商贾2
    对于汉室的商贾群体,特别是大商贾们来说。小说
    他们在元德四年,马邑之战后,就一直在期盼着今天。
    高阙之战后,他们就已经在鼓噪和推动汉室对幕南的征服和控制大业。
    这不仅仅是因为利益,更因为这关系着众人的身家性命
    燕蓟之战时,安东的十几位商贾就在杂家的倡议下,联手来了一次千里大转运这些大贾的船队,立刻在各自的码头卸货,然后运载着士兵武器和粮食,顶着风暴与恶劣的海况,源源不断,疾驰泉州。
    在两个月时间内,他们组织了超过五百艘次的大小船只,向泉州港输送了五千名士兵及其全部的武器装备,十五万石粮食,数十万套衣物以及数不清楚的药材。
    而在战后,他们继续向泉州运送战后重建所需要的物资和药品。
    为此,他们虽然付出了惨重代价二十五艘各种船舶在暴风和恶劣的海况之中沉没,甚至有商贾的家主,随船而亡。
    但是,没有人退缩,没有人害怕。
    就连那个刚刚丧父的商贾之子,也是闻丧之后,身披孝服,却继续指挥家中商船乘风破浪,向着泉州进发。
    直到战争胜利,他才回家为父建立灵堂和衣冠冢。
    此事,让商贾群体在天下人的面前加分不少。
    人们第一次想起来,商贾固然多败类。
    但却也有义商,也有君子
    古有弦高,舍家为国,也有子贡,虽是商贾,但却受人尊崇,更有陶朱公,为世人所赞。
    而随后,长安城重建,各地大贾,包括长安本地的豪商们纷纷慷慨解囊,也让人们对他们的印象更上一层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