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皇帝-第1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现在终于开始悔恨了。
    “有罪啊!”他想大声的喊出来,但他的声带根本发不出声音,只能咿咿呀呀的嚷嚷着。
    最终,他整个身体耷拉下来,眼中光泽淡去,停止了呼吸。
    一个刽子手提着长刀,走到他的尸骸前,翻动了一下,然后大声说道:“罪人薛泽已然气绝身亡!”
    “弃市!”廷尉赵禹肃穆的说道。
    “诺!”
    …………………………………………
    连续五日,长安人民都目睹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处决。
    这次处决的烈度,仅次于当年诸侯大臣共诛诸吕后,清算吕氏党羽的烈度。
    几乎每天都有着列侯、贵族、官员被集体处决。
    尸体一度堆满了刑场,惹来无数苍蝇。
    百姓们犹如过了一场盛大的节日,每天都在庆贺,都在欢呼。
    但对于皇帝来说,却已经到了收拾烂摊子的时候了。
    这一次,刘彻玩了个开心,但却也留下了无数的问题。
    首先就是,这次内史基本瘫痪了。
    整个长安城的集市、闾里,到现在都还是执金吾和中郎将在接手。
    换句话说,其实现在,长安实现的是军管。
    军人控制基层这种事情,短时间还可以,长时间肯定不行。
    所以呢,怎么解决长安的官僚缺口是个大问题。
    那些千石、两千石级别的官员,倒是好解决。
    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想上进的官员。
    从燕蓟一直到南越,想来长安镀金的官员,可以从萧关一直排到函谷关。
    所以,丞相府也没费什么力气,就将一个多达百人的备选名单放到了刘彻面前。
    但问题是,基层官员,特别是经验丰富的事务官,真的难找。
    特别是,当这个数字多达上千的时候,就很令人头疼了。
    刘彻只能从关中各县,特别是茂陵、华阴等地抽调大量基层官员。
    甚至,不惜从墨家控制的墨苑地区抽调官员来填补空缺。
    然后,在今年考举之后,分配一大批新嫩去填补这些人的空缺。
    换句话说,今年考举的扩大已经是事实了。
    而在另一方面,刘彻已经下令,废黜了内史衙门。
    换句话说,从现在开始,汉室九卿之中的内史,已经成为了过去。
    取而代之的是尚书令,成为了新九卿。
    汲黯由是成为了汉室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九卿——二十七岁就成为九卿,就问你怕不怕!
    这也是对黄老派的补偿。
    毕竟,砍掉了人家的一条大腿,怎么着也得发瓶营养快线吧!
    内史衙门废黜以后,曾经辅佐天子,治理整个大关中,管理一切的最强官僚系统,自然宣告瓦解。
    由之而来的是全新的三个衙门: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皆是两千石,地位等同郡守,享有朝臣待遇。
    其中,京兆尹地位最高,最重要,享有直接入秉未央宫的特权。
    其管辖区域为包括茂陵、鸿固原等以长安为核心的大京畿地区。
    辖区人口超过两百万,为汉室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自然,首任京兆尹得选一个既能干又有着足够威望,同时有着足够手腕的大臣。
    刘彻想来想去,最终决定调回安东都护府都督薄世回朝,用外戚来弹压长安。
    薄世在安东干的不赖,政绩斐然,人所共睹,他回来担任京兆尹没有任何问题。
    最重要的是,薄世归来后,就可以在朝中形成一个新的平衡。
    既薄氏外戚与义氏外戚的平衡。
    而继任的安东都护府都督,刘彻思来想去,觉得还是用自己信得过的人最好。
    选来选去,刘彻最终选择了宋子侯许九。
    于是,许九人在家中坐,不曾想,天降大礼包,砸的他晕晕乎乎的,几乎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没办法,他这个宋子侯的食邑数量,甚至还比不上许多封君。
    区区五百户,在这个长安城连个浪花都翻不起来。
    而安东都护府,却是一个顶格的大机构。
    都护府都督秩比中两千石,紫绶银印,论逼格比拟王侯,论权柄远迈郡守,甚至比九卿的地位可能还要稍高一些。
    而安东都护府,更是如今天下公认的热点和焦点。
    下辖护濊军这支顶格的野战军,装备了胸甲、陌刀等一切汉军先进装备。
    且境内还有着丰富的资源,繁多的领土,时人称之谓:都护府都督,受命天子,出纳王命,坐镇一方,代天守土、牧民,实诸侯王之姿也!
    以许九的地位、位格乃至于逼格,正常情况下,自然是永远没机会坐到那都护府都督的宝座上。
    但既然是刘彻开口了,这就不同了。
    无视规则、地位,直接提拔一个大臣,这是皇帝的特权。
    但许九闻讯,却是战战兢兢。
    他深知,都护府都督这个位置,有多么的烫手。
    旁的不说,他在军队和朝中,都没有什么根基,也没有什么地位。
    只是靠了天子信任和宠幸,才得以入朝参政,一直以来靠着机灵和小打小闹,混出了点成绩。
    骤然被放到安东都护府的都督位置上,别说其他人,就是他自己也是心里打鼓啊!
    旁的不说,安东都护府是大汉帝国情况最复杂的地区。
    其辖内,南有朝鲜君刘明,此君虽然只是封君,但却实为诸侯王。
    更重要的是,他的背后是梁王刘武、东宫太皇太后!
    以前薄世在安东,刘明自然不敢跳,也跳不起来。
    薄世背后也有着太后,且深得天子信任,便是刘明也只能老老实实做人。
    而自己呢?
    压得住那个朝鲜君吗?
    万一出了问题,怎么办?
    更何况,除了朝鲜君,安东境内还有着陈须陈嬌兄弟这对混世魔王。
    不用去看这两兄弟过去的光辉名声,只看他们在安东这些年做的事情,就可以知道这两兄弟是什么人了?
    陈须在安东,把鲜卑、乌恒、扶余、丁零人跟猪狗一样的驱使,隐隐就是一个太上皇。
    陈嬌更威武,他的捕鲸船队,遍布元海,麾下的水手、工人数以千计,舰船以百计。
    他脚下的尸骨,更是无法统计。
    从前薄世在的时候,这两货自然是被表兄一只手就可以吊起来打。
    打了还得认错!
    长兄为父嘛,打你是为了你好!
    但自己又凭什么去管教这两个混世魔王?
    只要一想起这个,许九就一个头两个大。

第一千四百六十六节 人事调整(2)
    许九要就任安东都护府都督的消息一传开。
    整个贵族圈都如同发生了地震。
    “这宋子侯……”无数人面面相觑:“除了会拍马,他还会做什么?”
    很显然,在多数人眼里,这许九显然对天子py了。
    一时间物议非非,朝野内外,市井之中,无数段子漫天飞舞。
    没有人敢非议天子的决策,更不敢质疑天子决定的英明。
    所以,火力点全部集中在许九个人的道德操守、行为和过去做过的事情上。
    这些段子真假莫辨,模棱两可,但却将许九的整个人,甚至他爹许不疑都给黑了个底朝天。
    总之,就是一句话——许九当都督,怕是要糟!
    转瞬之间,许九就被人架在了火炉上。
    身下烈焰炙烤,许九只感觉皮开肉裂,难受至极,但偏偏发作不得。
    但,在未央宫之中,刘彻却笑的前仆后仰。
    “许不三……”
    “真是个好名字!”
    此番,众多黑许九的段子里,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且人尽皆知的莫过于‘许不三’这个绰号了。
    这是不知道是谁创造的一个段子里的结论,将许九黑的连刘彻都深以为然。
    因为,许九做事,不会数三啊!
    而且,人家还真不是瞎说,有理有据,有图有真相!
    当初,许九游学天下,到西南夷之中,与僰君结识,共同将僰奴这一伟大产业引入长安。
    但许九总共就做了两次交易,就再也不去僰国了。
    他宁肯将大好的买卖,拱手让给其他人做。
    这不是智障是什么?
    然后,他在先帝时期,结束游学回归家乡宋子县。
    在当地开始修桥,但总共就修了两座桥梁,第三座却打死也不肯修了。
    当初,宋子侯在巨鹿郡,认识了楚人伍被,两人打赌,看看谁读的书更多?
    连续两年,两人都是不分胜负。
    但到了第三年,伍被在巨鹿郡却再也找不到许九的踪影了。
    ………………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着许多,但所有事情的结局,都必然是没有三次的。
    所以,段子手质疑,宋子侯许九大约是天生脑子有坑,不会数三。
    进而引申出许九算术成绩很渣,连三都不会数!
    毫无疑问,这个段子非常成功。
    不管,它的逻辑有多崩,但却脍炙人口,人尽皆知。
    现在,就连长安城的三岁小孩子都已经知道了有个宋子侯许九,天生不会数三,人称‘许不三’。
    而做到这一点后,这个段子手自然成功了。
    他将许九的形象固定为了一个不会数三的智障加神经病。
    虽然,只要稍微仔细一思考,就知道,这完全是生搬硬套,但广大人民群众,大多数都懒得去思考为什么?
    看热闹和跟风无疑才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事情。
    “马克吐温若是在此,恐怕,少不得写一篇《任命都督》来讽刺一二了……”刘彻笑完,在心里想着,但决心却是丝毫未变。
    许九去安东,这是目前最佳的选择。
    不然,换一个法家、儒家、黄老派的支持者去安东任职,他们不把安东给翻过来才怪!
    刘彻也并不需要许九能在安东干出什么成绩。
    薄规许随就已经是阿弥陀佛!
    倒是,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安东都护府之事吸引的同时,刘彻悄悄的将整个京兆尹衙门的权责、系统和组织确立了下来。
    全新的京兆尹衙门,将下辖七个部门。
    主管民政的长安令、负责维持工商秩序,同时监督长安九市正常秩序的市坊司、主管消防、治安的备盗贼都尉、专责收税的税曹令吏、负责长安卫生的城管司、专门负责农稷事务的农稷令以及主要负责包括茂陵在内的广大京畿地区事务的都邮令吏。
    换句话说,刘彻是打算在京兆尹这个新的官僚系统上实验专业化和职业化官僚系统的道路。
    就算走错了,也没有关系。
    完全可以随时调整。
    当然,京兆尹的权责,还不止如此。
    毕竟,若只是如此简单,那薄世回来,就不是来平衡力量的,而是来受气的。
    所谓: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所以,京兆尹还将同时兼任监军使,都督南北两军、羽林卫、虎贲卫等长安驻军,其实就是个政委的活计。
    这个安排,在刘彻看来非常不错,为将来薄世进位九卿铺平了道路。
    同时,顺便在军队之中,增加了一股新力量。
    而在另一方面,这两日,刘彻已经同时任命了第一任的左冯翊和右扶风。
    主爵都尉左都尉主父偃,被任命为左冯翊,山林苑苑监司马安调任右扶风。
    南阳郡郡尉宁成调任河内,担任郡守。
    龙首渠大使严熊调任南阳郡,担任郡尉。
    而公孙弘则如愿以偿,终于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