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皇帝-第13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每想及此事,于单就愤怒不已,更恐惧不已。
    他只是个孩子,个十来岁的孩子,个还不曾学会如何骑马的单于。
    如何有能力来面对和处理这样的事情
    如今,这些人居然又跑来跟他说,想杀且渠且雕难
    开什么玩笑
    于单虽然年幼,但他清楚,在这个祁连山上,且渠且雕难就是王
    整个祁连山的所有卫队和武士,全部是忠于那个可怕的魔鬼的亲信
    想要深入这里,袭杀且渠且雕难,简直就是做梦
    除非
    “单于奴才回来了”个粗矮的男子掀开穹庐的帘子,他标志性的圆脸上,纵横交错的刀疤林立,条条短小的辫子披散在脑后,如同后世电影之中的铁血战士,他走到于单面前,单膝跪下,深深的将脑袋埋在这个瘦小的身躯前,流着眼泪,哭泣道:“这次,奴才定保护单于不被任何人伤害”
    其他贵族则纷纷向他致敬,拜道:“为您效忠,伟大的左大将您是单于的盾,您是匈奴的弓,愿天神永远眷顾您呼衍氏的雄鹰”
    于单更是震惊不已,下子就站了起来,快步扑向这个男人,哭道:“左大将左大将于单总算等到你来救我”
    此人正是军臣单于的绝对亲信,曾经在整个匈奴都可让人闻风丧胆的屠夫呼衍当屠
    自燕蓟之战后,随着句犁湖北撤的呼衍当屠在某日忽然带着他的军队消失在浚稽山的群山之间。
    有人说,这个呼衍氏的屠夫已经心灰意冷,前往北海隐居了。
    也有人说,句犁湖和狐鹿涉发动了政变,将他杀死在大漠之中。
    更有人说,他悄悄的带着自己的亲信,潜入了河西的群山,伪装成个普通的牧民,准备伺机解救于单。
    但现在,他却悄然出现在了祁连山之上,更纠集起了批贵族。
    “单于,请您放心,这次奴才定不会让您有任何损伤”望着于单,自己曾经主子托付给自己的少主,呼衍当屠也是百感交集。
    当初,燕蓟之战后,他满以为自己可以获得重用。
    但是
    他终究还是漏算了句犁湖的果敢和毒辣,在确立了单于之位后,这个单于就毫不犹豫的抛弃了他,三天之内他被连降三级
    从高高在上,执掌单于庭卫队的左大将,沦为了个小小的骨都侯。
    更让他心寒的是他的氏族,他的权力的源泉,呼延氏族也毫不犹豫的放弃了他。
    宣布他不是呼衍氏的种,是杂种
    若非还有着忠于他的骑兵,他恐怕就已经死在了北撤的路上。
    正是靠着那支数百人的忠诚骑兵,他才有机会逃离句犁湖的控制,遁入浚稽山之中。
    在浚稽山,他与那数百忠诚的骑兵渡过了个难捱的冬天,然后他就率部潜入河西,与曾经忠诚于他和军臣的部族联系。
    但他也不敢轻举妄动,直到现在,当且渠且雕难遣使朝觐汉朝,西匈奴内部分裂,守卫松懈之际,他趁机让人买通了几个祁连山上的且渠氏的贵族,才得以带部来到此处,来到于单面前。
    “大单于,奴才这次回来,就是要诛杀且渠且雕难那个逆贼,让大单于重登匈奴王座”呼衍当屠望着于单,无比认真的道。
    于他而言,他也只剩下了于单这么个选择了
    他也只能靠于单,才有复仇的机会了
    于单闻言,用力的点点头,他能依靠的,也就只有这个自己曾经最信任的人,他父亲的忠犬了。
    他也只能相信呼衍当屠的忠诚
    呼衍当屠挥手,抱起于单,转身看向其他贵族,道:“我等皆是军臣单于的忠臣老上大单于的奴才,如今贼子且渠且雕难,挟持单于,大逆不道,我等奴才当拼死杀贼,匡扶单于,重登大位,日后北伐姑衍山,南征高阙,复我匈奴盛世”
    “谨遵左大将之命”这些旧日军臣的部将纷纷拜道。
    对他们来说,他们也只剩下了这最后的条路。
    无论是且渠且雕难,还是其他人,都不会重用他们。
    呼衍当屠看着这些人,用力的点点头。
    虽然这些人的力量很少,能用之兵不过三五千。
    但是,已经足够了
    完全足够了
    呼衍当屠很清楚,现在且渠且雕难与折兰王等人之间的纷争已经激烈起来,且渠且雕难甚至连于单的监控都放松了,不得不全力去应付可能发生的政变,这才给了他可乘之机,能够潜入祁连山,见到于单。
    而见到于单,就是他成功的开始。
    接下来,只要静等且渠且雕难与折兰王等人厮杀,自己等坐收渔翁之利。
    至于取得西匈奴的控制权后,该怎么办
    呼衍当屠也已经有了预案。
    他看着于单,道:“伟大的撑犁孤涂,您是冒顿大单于的子嗣,大匈奴的唯宗种,想必您也知道,当年冒顿大单于崛起之前,曾经在东胡为质的故事”
    于单点了点头,这个事情,他自然非常清楚,这是孪鞮氏的骄傲和自豪
    当年,冒顿大单于在东胡为质,备受欺凌,但直隐忍不发,终于等到机会,返回匈奴,然后鸣镝射杀头曼单于,自立为单于,带领匈奴席卷世界
    “所以,撑犁孤涂,您现在也必须向冒顿大单于学习,等到杀死且渠且雕难,掌握大权,奴才想请大单于亲自前往汉朝长安”呼衍当屠缓缓的说道:“这是您和匈奴唯的机会”
    说起来,也是搞笑。
    汉匈本是死敌,但是,现在,冒顿单于和老上单于的孙子,却不得不去请求这个死敌的宽恕,并且祈祷这个死敌的心胸足够宽敞。
    不然,西匈奴的处境就是死路条
    在北匈奴与汉朝的夹击下,西匈奴小政权不可能存活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节 统治(1)
    九月,合黎山的气温持续下跌。
    少府制造的温度计显示,气温已然跌落到了负刻之下。
    室外寒风凛冽,呵气成冰。
    但屯驻于此的汉军将士却感觉到了温暖。
    来自家乡的温暖。
    车车从远方运来的补给物资来了,这些是少府和大农,根据汉军各部籍贯,特地从北地郡河南郡以及关中采购来的物资。
    有关中的酱料河南郡的肉干,还有北地郡特有的奶酪。
    来自家乡的味道,下子飘满了汉军营寨内外。
    吃着故乡父老们亲手制作的美味,将士们在这数千里外的异域,感受到了家的气息。
    大批的过冬棉衣与棉被的到来,更是让士兵们激动不已。
    厚重的棉衣,保暖性能非常强,温暖的棉被,更是足以让人在寒冬之中安然入睡。
    “各粮仓之中,有多少存粮”剧孟问着刚刚从外面归来的个参谋。
    “回禀将军,我军至今已经有了百五十万石粮食和十余万石草料储备”参谋官回答道:“足以供我军过冬之需了”
    剧孟听完,点点头,但内心之中,却是有些唏嘘。
    过去数月,自北地郡和榆林塞出发的汉军辎重部队,日夜兼程,不避险阻,千里迢迢的将车车粮食米面油盐以及肉干送来合黎山。
    为了能够准时高效和安全的输送军需物资。
    安北都护府都督东成候义纵亲自挂帅,担任了护粮将军。
    并且广泛的发动和动员了北地太原蒙国榆林都尉以及云中等地的官吏军民。
    长安的天子,更是不间断的关注和留意着相关事务的进展。
    尽管采取了如此重要的措施,更以义纵这样的名将亲自坐镇指挥各种物资的调配。
    但运粮来此的损耗还是大的让人胆战心惊。
    每运石物资至此,就要消耗石半的粮食
    光是自北地郡出塞,至此的距离就接近千里。
    路上要渡过大河,翻越姑臧山,穿行石羊河,过弱水。为了保障物资输送,北地郡和太原郡出动了数千名隧营士兵,在大河石羊河以及弱水之上,搭建了十几条大型浮桥。
    而从榆林塞而来的辎重,更是需要越过险恶的沙漠戈壁地区,在黄沙之中冒险前进。
    据说朝堂诸公都被如此严重的损耗所吓坏了。
    天子已经下令,由丞相牵头,商议组建个专门负责转运军需物资的衙门。
    其主官据说将列为九卿,至少也是五千石的重臣
    其名曰计军都督。
    如旧北平文侯张苍设置计吏般,用数学和制度来调配物资组织士民输送和保障军需供给。
    首任计军都督,据说很可能会由文官担任。
    但也不确定,因为朝堂争议很大。
    文武双方在这个事情上面,互不相让。
    接连三次廷议,都无法达成共识,很可能将交付来年的大朝议,由天下人共议。
    但无论如何,朝堂都已经认知到了未来,随着汉军越走越远,个统调配和负责组织军需物资补给和保障的衙门,必须成立
    另方面,远程运粮的巨大消耗,也促使了朝廷,决定在合黎山姑臧山,设置七个屯垦团。
    相关法令,已经在廷议上三读通过,并通过邸报,昭告天下。
    为了鼓励移民,前不久,廷尉与御史大夫联合修改了户律之中的相关条文,并增设了两条专门用于分户的法律。
    随着这个调整,秦代奠基的异子之科制度得到了全面增强。
    从此以后,所有家庭,包括刘氏皇族在内,所有年满二十三岁,达到始傅条件的男丁,都必须强制性的分户别立。
    地方官被授权,可以强制性的将那些逾期不分户的男子,送上屯垦团的马车,押送前往指定的地点屯垦。
    同时,针对赘婿群体,地方官被授权,可以进行更严格的管束。
    而分户的执行力度,更被列入考绩范围。
    可以想象,从此以后,为了乌纱帽和政绩,地方官们将掀起片片分户热潮。
    对此,剧孟是非常赞成的。
    帝国之基,在于户口。
    夫狭五口而治百田,更是普世公认的真理,社会与家庭的典范模式
    以夫妻为核心的小农家庭确保了中央集权的大统帝国的统治稳定,使得任何人或者势力都不足以挑战中央的威权。
    更确保了汉官威严和法律的威严。
    想到这里,剧孟就露出了微笑,他对着左右道:“走,我们去看看羌人们的营盘”
    在经过整个夏季和秋季的打击和追捕后,合黎山地区的羌人部族,基本上不是逃亡就是已经臣服于汉军。
    从西南夷来的僰莋义兵们,用他们的凶狠和狡诈,好好的给羌人部族上了课。
    短短数月之间,他们就摧毁了数十个羌人山寨,捕虏数万人。
    同时让数万羌人臣服汉室。
    那些被俘虏的可怜人,被押解着送回了内地。
    等待他们的,将是在作坊和矿山之中的无尽劳作。
    倒是这些臣服的羌人,得到了不少好处。
    他们在汉军的组织下,沿着河流与湖泊,开辟了无数土地,并种下了大量作物和蔬菜。
    这些作物在上个月被收获,堆满粮仓的大豆和各种秸秆,很快就让这些羌人欢喜的手舞足蹈。
    而汉家的兽医与农稷官们,教授给他们的知识和技术,在短时间内,就让他们感受到了好处。
    现在,几乎所有的臣服羌人,都已经安定了下来,并且顺服了汉家的统治。
    匈奴人和月氏人头疼了百年的羌人问题,在汉军的刀剑和怀柔政策之下得到了初步解决。
    这并不出剧孟的意外。
    孔子说:仓禀足而知礼仪。
    当世也有名言说:人富而仁义附焉。
    过去,衣食无着,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