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皇帝-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臣们顿时就哭着匍匐在地,道:“臣等俱在,请陛下下诏!”
    一旁的宦官,也立刻拿起笔墨,准备记录。
    “朕闻之……仲尼曰:斯民,三代之所以直道也!信哉!……其赐天下诸侯王以下民为父后爵一级,百姓户钱一百,归宫人夫人以下至少使,其令,太尉周亚夫为左相国,丞相张欧为右相国!令太子彻即位!”
    遗诏录完,天子刘启就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量,头一垂,闭上了眼睛。
    殿中,偏僻的角落里,一个史官,拿着笔,在一策竹简上,沾了沾墨水,写下了一句话:丁亥年二月甲子,帝崩于甘泉宫,遗诏,令太子即皇帝位,以太尉为左相,原丞相张欧为右相,诏赐天下诸侯王以下民为父后爵一级,百姓户钱一百,归宫中夫人以下……
    刘彻呆呆的跪在地上,冰冷的地板,在这个初春的二月,更外渗人。
    他呆呆的看着,听着,这一切。
    他有些手足无措。
    这就,要做皇帝了吗?
    他重重的低下头,朝着皇帝老爹的遗体,叩首,再叩首。
    然后,他就站起身来,面朝大臣们。
    早就准备好的宦官们,一拥而上,为他披上崭新的龙袍,戴上十二旒的天子冠。
    “请家上遵先帝遗诏,于灵前即位,袭号皇帝,上承宗庙,下安黎庶!”大臣们立刻就排好队,按照等级,对着刘彻三叩九拜。
    窦太后也道:“社稷为重,诸卿立刻护卫太子,前往宣室殿,传诏在京文武百官千石以上,至宣室殿,叩拜新君,正君臣名分!”
    这是极为重要的。
    早就周代,中国人的祖先就说过——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名正言顺,才是正义,才是道理。
    这时候,早就准备好的少府令岑迈,也立刻捧着两个玺印,呈递在刘彻面前,跪下来,道:“家上,此乃信玺与行玺!”
    又有一位宦官,在数个卫士的保护下,捧着一颗虎符,进献于前。
    而天子刘启的身旁,也有两个宦官,恭敬的对着天子遗体三叩九拜,然后,小心翼翼的取下一直挂在他身上的一颗玉玺,呈递刘彻面前:“家上,此乃传国玉玺,又为天子之玺!”
    说完也不管刘彻是否愿意,就将那颗用和氏璧雕琢而出的,代表着天子威权与权柄的玉玺,系到刘彻身上。
    ps:终于,主角要做皇帝了……
    其实,我本来计划是起码两百万字才会走到这一步的。
    但奈何,很多读者反映,太拖了,想让主角快点上位,没办法,天大地大,读者老爷最大。
    当然,老婆更大,老婆最近很不满我的更新速度,已经下了懿旨,明天起,日更不足一万,别上床……
    俺不得不奉旨……

第三百六十六节 新的时代(2)
    刘彻头戴天子十二旒,身穿天子绛袍,一步一步,在文武百官的瞩目下,登上宣室殿的御阶,朝着那至高无上的龙座走去。
    按照汉家制度,新君正式登基,一般是在皇帝死后一个月。
    但,登基只是一个仪式,一个宣告天下,这个国家换主子了。
    相当于小孩子的满月酒或者抓周仪式。
    实际上,在登基以前,新君就已经被百官参拜,奉为共主了。
    譬如,当年,高皇帝刘邦驾崩,当天晚上,惠帝刘盈就在百官的簇拥下,于未央宫即位。
    刘彻此刻也是如此。
    但他心里,却与惠帝当年一样,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
    “这满朝文武,究竟有几人,真正效忠于我?听命于我?”刘彻一步步的走上御阶,心里不由得打起鼓来。
    他走到龙座前,转过身子,一挥袖袍,坐在龙座上,透过眼帘前的十二道旒珠,看向文武百官。
    一个宦官,高声唱诺:“新君即位,百官参拜!”
    文武百官,于是在右相国张欧,车骑将军、中尉郅都的率领下,朝着刘彻这个新君,三叩九拜,齐声道:“臣等叩见陛下,陛下金安!”
    坐在龙座之上的刘彻抬头,挺胸,双目凝视前方。
    坐在这个天下至高的宝座上,刘彻感觉,身体里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力量。
    这一刻,他感觉,他仿佛就是一尊站在云间的神明。
    世间种种。万物苍生,天下宇宙。俱在他的掌握之间。
    这种感觉真是太爽了!
    “难怪,那么多人都想当皇帝!”刘彻心道。
    皇帝是什么?
    官方的解释是——受命于天。代天牧狩。
    简单的来说,这天下苍生,郡国臣民,他从此以后可以杀生予夺,随心所欲。
    在理论上,除了冥冥中的上帝,没有人比皇帝更大,除了虚无缥缈的上苍,没有任何意志与事务。能束缚皇帝。
    即使是君权被贵族限制的西方,尚且有国王喊出了‘朕即国家’。
    在中国,皇帝不仅仅是国家的象征,更是神权的象征。
    他是人,也是神!
    但刘彻知道,他距离成为他的皇祖父那样的在世圣人的距离,就如地球到月球一样,遥不可及。
    就是他的皇父——先帝的威权,也超越他起码半个地球!
    他现在。不过是个光杆司令,甚至是傀儡、木偶!
    然而,即使傀儡,即使是木偶。
    他也是皇帝!
    是皇帝。就会迫不及待的想要掌握权柄,想要获取更多的权力,想要将一切都掌握在手里。
    因此。他决定试探一下,看看着朝廷里。究竟有几个人,是真正效忠于他的。
    “嘴炮。人人会喊,但行动起来的,才是真臣子……”带着这样的念头,刘彻清了清嗓子,朗声对大臣们道:“朕永思孝道!先帝即位以来,内抚黎庶,外御夷狄,扫逆贼,田税三十取一,除肉刑,施恩德,上帝降以宝鼎嘉之,功莫大焉!”
    刘彻面不改色的看着朝臣们,一字一句的道:“朕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故圣人制礼乐各有由,闻歌,所以发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其令太常、少府、宗正、太仆与右相国、御史大夫,共定先帝庙宇之乐舞,以明修德,然后,著于竹帛,施予万世,永永无穷!”
    听了刘彻这位新君,坐到龙榻上后下达的第一个诏命,许多官员都是面面相觑。
    这刘氏的节操,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少啊!
    许多人在心里叹息着。
    这新天子的话,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他要给先帝立庙,上庙号!
    在谥法制度中,只有有庙号的天子,才能享有特别为其制定的乐舞!
    只是,商周以来,谥法制度极为严格。
    先帝在位不过四年,准确的来说是三年零几个月而已!怎么给他上庙号吗?
    许多人在心里腹诽着。
    此例要是开了,那以后,是不是是个皇帝都能有个庙号了?
    更多的人挠头搔首,但偏偏,没有人敢反对!
    新天子,以孝为本,尊先帝之功,给自己老爹捞个庙号,立个庙,谁反对,谁就是不忠不孝不义,直接可以拖出去弹jj弹到死了。
    刘彻看着一片寂静的群臣。
    心里微微也有些得意。
    给老爹立庙,争取死后待遇,这是他自以为选择的一妙棋。
    在汉室,谥法制度极为严格。
    最起码,现在是这样的!
    前世,皇帝老爹治理天下功绩卓然,却只能谥一个景字,庙号的话,连屁股都摸不到!
    就是历史上,小猪的世宗庙号,还是宣帝给上的。
    然而,宣帝以后,整个谥法体系就崩溃了。
    宣帝的中宗,自然没有疑问。
    但逗比一样的元成哀,居然也有庙号……
    搞的后来刘秀上台以后,也为这些个祖宗的脸皮之厚,感觉汗颜,毅然决然,坚决的废掉了这些家伙给自己贴的金。
    在这个谥法制度严格无比的时代,刘彻抛出这么一个命题,实则是迫于无奈,只能学习后世的明朝嘉靖皇帝的策略。
    嘉靖是作为藩王子弟被迎立为皇帝的。
    他上台后,立刻就搞了个大礼仪。
    真当嘉靖是个孝顺无比,以至于不顾宗法传统的皇帝了吗?
    嘿嘿……
    所谓大礼仪,在刘彻看来,其实就是个站队的问题。
    大臣们,你们是忠于朕,还是忠于别的什么?
    旗帜鲜明。立场明确的站队吧!
    这一招,从宗法礼仪传统下手。避免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将斗争局限在礼仪与宗法之中。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朝野瞎折腾,还能安全快速便捷的知道,谁是自己人,谁是反对派!
    还没人能挑错!
    总不能儿子给老爹捞身后哀荣,也属于错了吧?
    至于节操是什么?
    能吃吗?
    “谁是朕的敌人,谁又能成为朕的朋友?”刘彻看着大臣们,心里颇为好奇。
    他很清楚,再没有比他抛出来的那个问题,更能迅速明确的确定那些人可以拉拢。那些人应该打击,那些又该团结了。
    ……………………
    大臣们此刻,心里真的是纠结无比。
    新君抛出来的诏命,有问题吗?
    在制度上来说,问题大大的!
    但,能站出来指责,摆在台面上议论吗?
    谁他妈敢啊!
    也不看看,现在是谁在带着如狼似虎的士兵在这宣室殿里警戒?
    是那位先帝的鹰犬,前中郎将郅都。现在的中尉、车骑将军!
    更何况,新君的态度,在孝道一事,完全挑不出错。
    谁敢说儿子给老爹争取待遇有问题?
    谁敢说先帝配不上一个庙号的哀荣?
    真要有那么个笨蛋站出来就好了……无数人在心里想道。
    只要有个炮灰冲在前面。他们也就能尾随其后,各抒己见了。
    至于那个笨蛋会是个什么下场?
    谁会关心呢?
    然而,在场的官员。基本都是一千石以上的巨头,而且俱是实权的巨头。不是那种顶个博士什么的头衔,平时只要吆喝几声‘圣人、仲尼、周公’就能安安心心领俸禄的文学家。他们,可都是一刀一枪的爬到这个位置的!
    至于,彻侯勋臣什么的……
    许多大臣将视线看过去,希望这些国之干城,能在这个时候站出来,维护礼法尊严,谥法制度。
    可是……
    在这个关键时候,彻侯们一个两个的都好像在神游物外。
    二十多年来,一直统领彻侯勋臣的章武候窦广国一副老迈昏聩的模样,居然眯着眼睛,一副在打瞌睡的模样……
    长乐宫卫尉,南皮候窦广国倒是精神抖索。
    可他就顾着擦他的佩剑和配饰了,一副我只是来打酱油的模样……
    皇太后的兄长枳候薄戎奴,临襟正坐,满脸正气的站起来。
    无数人以为,救世主出场了。
    纷纷欢欣鼓舞,摩拳擦掌,就等着枳候发言,他们就立刻跟进,一定要维护这宗法秩序!
    可惜,枳候出列以后的第一句话,就把他们打落深渊。
    只听到这位已经沉寂二十年的君侯,慢悠悠的匍匐到地上,拜道:“陛下永思孝道,诏命大臣立乐、舞以明先帝之盛德,此臣愚所不能及也!臣谨以为:世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太宗孝文皇帝、先帝!当仿太宗孝文皇帝为先帝立庙,陛下宜当世世代代献祖宗之庙,郡国诸侯各为先帝立庙,诸侯王彻侯使者侍伺天子,岁献庙前,请著于竹帛,宣布天下!”
    喂喂!枳候!你的节操呢?
    士大夫的立场要不要讲了?
    贵族的荣誉还要不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