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皇帝-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朝廷里给诸侯们说好话的大臣也不在少数……
    所以,先让刘德悄悄的搞一次考举,等出了成绩,看到成果,嗯嗯……虽然是天子,摘桃子这种事情,偶尔为之,似乎并不为过……
    “诺!”便宜老爹的要求正中刘德下怀。
    毕竟,再怎么有理论基础,再怎么经过深思熟虑,这科举到目前为止还是纸上谈兵,从来没进入过实际操作。
    天才知道在这些过程中会发生什么?
    后世的科举制度,从隋唐开始一直到明清才算成熟起来,有着种种制度与条例来规范和维护科举。
    但现在,什么都没有!
    一切都要靠实践!
    万一冒出一个什么大丑闻,像舞弊啊什么的,而考举又因为宣传的缘故,弄得格调太高。
    那要是摔下来,不死也得脱层皮了!
    那时候,刘荣、王娡姐妹怎么可能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就是刘嫖也可能见风使舵……
    政坛上,皇宫里尔虞我诈,背叛与欺骗,本来就很正常……
    ………………………………
    辞别便宜老爹,拿着老爹给的一千金跟一道‘便宜行事’的诏书,刘德心足意满的走出清凉殿。
    出了殿门,迎面走来一个宦官,那宦官见了刘德,笑着跪道:“奴婢见过殿下!”
    刘德一看,是熟人,便宜老爹身边的亲随章德,前次刘德抄写孝经时,还是这位通风报信,给了他些讯息,因此忙道:“章公快快请起!”说着就热情的扶起对方,亲切的问道:“一别多日,章公一切可还安好?”
    章德颇为感激的道:“有劳殿下挂记,奴婢一切还好!”
    这感激是非常真诚的。
    要知道,宦官在汉家的宫廷里那地位那叫一个卑微。
    先帝朝前后两个宠信的宦官赵同跟邓通就是很好的例子。
    赵同受宠时在宫廷里连皇后都要给面子,但是因为得罪了袁盎,被人家轻轻一句话直接打落尘埃,最后死于穷困。
    邓通就更悲剧了,本来为人也挺和善的,充分吸取了赵同的教训,从不跟大臣发生冲突。
    但是,就架不住祸从天降啊。
    无意中就得罪了当今的天子,结果,新君登基就宣布了邓通的死期到来。
    因而,作为天子亲随,自然有无数人贿赂章德,但是,那些人贿赂归贿赂,从没人正眼瞧过他,连看他的眼神都是鄙夷。
    像刘德这样‘真诚’对待他这个宦官的,章德还是第一次见到。
    不管是否演戏,最起码这态度就值得表扬。
    刘德亲切的道:“我先行一步,章公请自保重!”
    作为一个穿越者,刘德到底是看过历史书的,知道杨广是怎么上位的。
    那可是一个逆袭的经典案例啊。
    因此他知道便宜老爹身边哪怕是最卑微的一个人都要交好,这些人可能在便宜老爹面前没什么影响力,最多就是个能说话的人,但架不住三人成虎,只要便宜老爹听到的都是刘德的好话,那么他想不做太子都难!
    带着几个宦官,把一千金黄金抬回自己的殿里。
    看着这些黄金刘德叹了口气:“杯水车薪啊。”
    这一千金,大概也就能撑个两个月吧,两个月找不到财源,刘德就要发不出工资了。
    一个发不出工资的领导有多悲剧,刘德是知道的。
    明朝崇祯皇帝发不出李自成的工资,更将其裁员,然后就被武装上访了,后世天朝太祖被前代委员长恶意欠薪,结果天朝太祖武装讨薪,把委员长赶去了宝岛。
    刘德虽然还不至于会落到那个下场。
    但无疑没钱的领导是不会有人跟随的。
    纸或许能帮上点忙,但相对于要维持一个机构的运转和一个政治团体的发展,那就显得不够了。
    要知道,在此时,所谓明主不止要包食宿,还得包前途甚至包婚配。
    想维系一个政治团体,成本那就更高了。
    “先想想怎么弄钱吧……”刘德揉着太阳穴心想。
    便宜老爹那边是不要指望了,能给这一千金,已经是极限了。
    再者说,一个要靠皇帝老子拨款的皇子,哪来的什么出息!
    刘德确信,只要他能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维系一个政治团体,那么这太子之位,就算他不想当,也有的是人要把他架上去。
    像唐代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赵匡胤黄桥兵变,都是下面的人起了心思。
    只是这钱从哪来?
    “嗯,等张汤抓了辟阳侯,或许能得一笔意外之财!”刘德盘算着,辟阳侯食邑五千户,前代辟阳侯审食其更传言是吕后的面首,这财产自然是很多的。
    历来抄家都是致富的捷径。
    鹿鼎记的韦小宝靠的不就是抄鳌拜家发达的吗?
    虽然只是小说家言,但却未必不是现实的折射。
    只是那只能算横财而已,终究不如一个稳定的财源,能细水长流。
    想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刘德就必须找到一个属于他的稳定的财源。
    …………………………………………
    额好困啊,老婆在催我上床了
    so,我能打个欠条先欠一章吗?
    ps:可能上章没说清楚吧,有人误会了,我可没说过军功勋爵名宅田制度是军头的产生原因。
    天朝太祖不是说过吗,党内无党,千奇百怪。
    这山头谁能消灭。
    只不过,军功勋爵名宅田制度下制造的军头有些恐怖而已,打个比方,就像现在米帝的军工复合体和我大天朝的官商利益集团。
    都有自己的思想、意志、目标跟政治诉求。
    so,皇帝要是能放心看着这样的山头,那才奇怪了

第四十五节 铸币
    “去哪里找一个稳定的财源呢?”刘德踱着步,思考着。
    无疑这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
    概因自刘邦开始,汉室的国策就是无为而治,与民休息,但凡法律所不禁止的,民间随便怎么玩,官府都不会管。
    于是,工商业迅猛发展。
    大商贾不断涌现。
    这些人凭借着手里的财富,灵活的头脑和官府的纵容,几乎抢占了所有能赚钱的行业。
    他们开山凿石,冶炼铁矿,煮海做盐,行商天下。
    商人群体的强大,甚至连后来司马迁著史记都要单独给他们作传。
    无疑,兴盛的工商业,给刘德开辟财源带来了麻烦。
    基本上,现在所有暴利的行业都已被商人们勾结官员给瓜分了。
    刘德想要虎口夺食是有难度的。
    而且,就算横下一条心,跑去跟商人们抢生意,刘德也不觉得他能竞争得过哪些商人。
    因为资本是肮脏丑陋的。
    像是现在最赚钱的食盐跟铁器买卖。
    那些商人完全就没把他们雇佣的工人和奴仆当人看过,在许多的矿山跟盐池中,这些商人所雇佣的监工是用鞭子和屠刀强迫着工人劳动,而那些工人劳作一天,所得的却及其微薄,甚至黑心一点的商人,连报酬都不会给,只会管两餐。
    如此,他们的成本自然是大大下降。
    但刘德却不可能这么干?
    不仅不能虐待手下的工匠,甚至还得厚待,优待。
    这样一来,同样的东西,刘德的成本就比商人们高出无数倍了,可谓输在起跑线上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商人现在过的潇洒快活,却是不知,早已亲手为他们自己掘好了坟墓。
    前世,刘彻上台后,一刀刀全部都砍在了商人们的身体上。
    不经意间,刘德看到了一枚订在墙壁上的钱币。
    那是一枚八诛钱,乃是吕后时期所铸造,现在已经不怎么流通的钱币。
    刘德走过去,将那枚钱币拿在手里掂量了一下,忽然笑了:“和尚摸得,道长难道就摸不得?”
    他知道,他已经找到了一个稳定的财源。
    汉室的金融政策,现在还是很混乱的。
    当年刘邦登基做了天子,大汉朝廷开国后干的第一件事情是分封功臣,第二件事情就是改革钱币。
    但是,刘邦当年不过是秦国的一个亭长,文化并不高,起兵反秦后也一直是在马上与人交锋。
    所以,什么经济金融他是一概不懂的。
    只是作为一个当年的亭长,对于秦国的钱币的可恶情况,刘邦是知道的,秦国发行的钱币叫半两钱,长宽一寸两分,重十二铢。
    这种半两钱又重又大,兜里都放几个就有些沉重了,要是遇上大宗交易,通常都是用牛车拉钱,对民众使用极为不便。
    于是,马上天子刘邦大手一挥,一拍脑袋就做出了决定,改秦代半两钱十二铢为三铢,这样一来,钱币的大小与重量就下降了,老百姓应该会开心也很乐意使用了吧。
    可惜,刘邦做出的这个决定罔顾了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他将钱币的重量跟大小改了,却没改币值,重量只得秦钱四分之一的三铢钱,在币值上却依然没变,还是将它当半两钱来用。
    老百姓又不是傻子。
    怎么可能使用这种钱币?
    而且火上浇油的是,刘邦为了收买人心,竟然把铸币权开放,准许私人铸币。
    资本家是个东西?
    为了利润,资本家能出售绞死他们的绳索!
    于是民间大大小小的铸币作坊应运而起,为了赚钱,黑心的商人们在本来就已经很悲剧的新钱里掺杂铅、铁,搞的铸出来的钱币不仅仅轻的可怜,还薄的要命。
    所以,经济危机忽然来临。
    汉家的财政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以至于开国的那最初一段时间里,连刘邦都凑不齐六匹颜色一样的马来给他拉车,萧何曹参居然是坐着牛车上朝的……
    刘邦死后,吕后临朝称制。
    吕后对刘邦的金融政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
    首先就是铸造八铢钱,用以取代刘邦铸造的三铢钱。
    同时为免劣币驱逐良币,颁布了钱律和金布律规范金融市场,更禁止私人铸币,凡私自铸币者,一律处以死刑,甚至连窝藏、知情不报的人也要受到惩罚。
    这才稳定了金融经济。
    到吕后死时,汉家的府库已经变得充盈起来,国家的财政情况大为好转,甚至能有余钱训练新的军队,组建骑兵了。
    但是,诸侯大臣共灭诸吕,扶着刘德的祖父刘恒坐上天子之位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因为天子之位是诸侯大臣给的,一度刘恒都只是个傀儡,国家大政被周勃、陈平把持着。
    要改变这种情况,掌握真正的权柄。
    就必须要收买人心,给大臣诸侯们甜头。
    于是,废八铢钱,改四铢钱,废盗钱令,允许私人铸钱。
    这大汉金融重新回到了刘邦时期。
    只是这一次资本家和诸侯贵族们吸取了先前的惨痛教训,没有在钱币太过狠的掺杂铅跟铁,基本上铸造出来的钱币,看上去都是铜质的。
    既然诸侯王能铸钱,贵族能铸钱,甚至就连商人也能铸钱。
    那刘德自然也可以铸钱了!
    铸钱的利润有多高,不问自知。
    像是吴王刘濞的吴国,常备军队十万以上,坚兵利甲称雄南方,脚提东越,拳打南越,俨然是南方诸侯霸主。
    刘濞的吴国,并不是膏腴之地,否则也轮不到他去做吴王了。
    那他拿什么养他的那庞大的军队。
    答案就是铸币跟食盐。
    靠着这两个暴利行业,吴王刘濞不止养着十万大军,还养着无数的强盗土匪。
    只是这铸钱也是有讲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