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皇帝-第4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刘长当初自称天下第一猛将的依据。
    刘长出了名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他灭了南海国后,压根没想过怎么善后,就急匆匆的率军回国装逼去了。
    结果,胜利果实被闽越人吃了……
    闽越因此实力大增,经过这二三十年的发展,如今的闽越国,不仅仅彻底压制住了东海国,需要汉朝这边拉偏架才保住东海。
    甚至,就连赵佗的南越国,闽越人也敢去碰上一碰。
    闽越与南越在过去二十年,打了至少四五架,有输有赢。
    而在历史上,小猪灭南越,虽然也打了将近半年,但总的来说,非常顺利。
    但随后的灭闽越之战,却是波折四起。
    阵损了校尉以上军官,七人之多,阵亡长史一人,长沙国郡兵几乎被打残,一位大农一位宗室列侯将军,因怯懦不前按律被斩。
    普通士卒死伤者,数以万计。
    闽越的难缠与悍勇可见一般,就连小猪,也在灭亡了闽越后。害怕闽越贵族再次反叛,劳师远征。干脆将全部越人迁至江淮一带,放弃了整个福建。
    若想用军事手段解决闽越。刘彻感觉,至少需要动员不亚于历史上小猪派遣的大军,至少十万人,才能有把握。
    而且,南越未定,汉军若进攻,南越军队,肯定会在屁股后面搞小动作。
    历史上的小猪,灭亡南越的过程中。就有一支八千人的闽越军队,打着‘协助王师、讨伐逆贼’的旗号在侧翼居心叵测。
    要不是当时的南越国内带路党太多,汉军长驱直入,几乎没有受到太多抵抗就已经兵临番禹城下,战局到底如何,实在难说。
    想着这些事情,刘彻就越发的感觉到了情报的重要性。
    对南越与闽越,汉室迫切的需要了解他们的一切。
    包括其国中政治、军事、民生、文化。
    于是,刘彻把司马谈找来。问道:“太史令,现任的闽越王是谁?”
    这个问题倒是难不倒司马谈,他只是微微想了想,就答道:“回禀陛下。现任闽越国君,乃是太宗孝文皇帝后元三年所立之王偃……”
    “骆偃啊……”刘彻不置可否:“这位闽越王今年寿几?”
    “回禀陛下,闽越王偃。乃其先王无诸四子,生于吕后之时。如今大抵四十有余……”
    刘彻点点头,踱了两步后问道:“按照惯例。藩王当遣质子,质于长安,偃子何在?”
    汉室对三越的控制,算得上是很严密的。
    但先前历代天子,对闽越都不是很重视。
    要重视了才奇怪!
    当年淮南厉王刘长只是派遣了他手下的将军,带了几千人,就灭了南海国,让闽越和东海哆哆嗦嗦。
    朝野之中,对闽越无比轻视。
    认为其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国,根本不需要太过关注。
    大家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了那个前朝余孽,暴秦体制下出来的强人赵佗的南越国。
    而且赵佗也确实是个合格的mt,又是称王,又是称帝,还玩过黄屋左纛,想不吸引人的眼球都难啊!
    但作为穿越者和重生者,刘彻却觉得,这百越的破局之路,当在闽越。
    闽越臣服了,南越国就必然臣服。
    反之,南越臣服了,闽越可就未必服气。
    况且,南越已经基本汉化,几与中国无二,等于是颗成熟的桃子,只等赵佗咽气,刘彻就可以考虑吃了。
    但闽越不同。
    它与汉室隔着一个东瓯,其国内到底有多少人心慕汉室,向往汉室,根本不知。
    而且,闽越跟南越一样野心勃勃,一直想当越人的共主。
    刘濞在的时候,吴国的军队,还能压制闽越的野心。
    如今,南方的强藩吴楚已经没有了。
    剩下一个阉割版的江都国与楚国,闽越人未必会怕。
    这从最近两年,闽越人越来越活跃,东瓯人天天大喊:汉朝爸爸快救我,就能看出来。
    所以,刘彻就将目光转向了闽越质于长安的那个世子身上。
    最佳的带路党是什么人?
    答案当然是太子党!
    只要闽越的未来统治者臣服了,其国自然也会臣服。
    “回禀陛下,闽越王世子曰:郢,先帝时来朝,先帝赐其豪宅,安置于长安城尚冠里之中,请了长陵人许观为其老师,授业、开讲,陛下今岁大朝仪时,郢曾代闽越王献朝贡礼……”司马谈答道。
    “哦……”刘彻想了想,似乎大概或许可能有些印象。
    但当时,三越使臣相互揭发对方的黑材料和黑历史,刘彻也没太注意那闽越王世子与东海王世子,现在想想,还真是失误!
    欲灭其国,先灭其史。
    欲征服一国,先征服其上层。
    后世,卡大佐跟苏联,就是很好的例子!
    “那个许观有谁知道?”刘彻忽然问道。
    一个被先帝聘为一国世子老师的人,这可是一个很关键的人物啊!
    他的政治立场,决定了刘彻下一步战略(忽悠)。
    但是,这一次,司马谈终于答不出来了。
    刘彻再看向王道。
    王道也低头,一脸茫然。
    刘彻于是又将目光投向汲黯,汲黯立刻就跪下来,拜道:“陛下,臣从未听闻过,长安城中有名士,叫许观的……”
    刘彻终于色变!
    司马谈不知道,这情有可原。
    王道不清楚,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绣衣卫那么多耳目,怎么可能没听说过一个颇为有名的名士?
    而汲黯也不知道,这就说明,这里面的文章太大了!
    你想想看,在后世的天朝帝都,某个依附天朝的小国总统的儿子在帝都留学,但国安、公安、总政和总参都不知道这个人的老师是什么来路。
    这样正常吗?
    刘彻此刻只感觉毛骨悚然。
    对于统治者,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背着他偷偷干了一件损害他利益的事情!
    “去查!”刘彻暴怒的道:“把绣衣卫全部派出去,查查这个许观!他不是长陵人吗?去内史衙门,命令长陵令立刻翻查长陵户籍,明天早上之前,朕要知道,这个许观的所有资料,他今年多大,所学的是什么,他父母兄弟子侄妻儿朋友,再传令大鸿胪,朕要看到那个许观与闽越王世子的起居录和所有言行档案!”
    直觉告诉刘彻,这个许观的问题,很大!!

第五百二十九节 擦屁股
    事实证明,官僚集团,只要有领导强力施压,那么,其办事效率,将是世界上最高效的。
    根本不用等到第二天。
    当天晚上的日暮之时,长陵人许观的全部资料,就已经摆上了刘彻的案头。
    内史、绣衣卫和少府,几乎把这个家伙祖宗十八代都给挖了出来。
    刘彻只是粗略的翻阅了一下这个家伙的资料,就下令:“传令给内史,立刻缉捕许观!”
    因为,内史衙门报告:长陵县,根本就没有一个叫许观的名人!
    “告诉尚书台,立刻封存兰台所有档案,马上派尚书去翻阅太宗孝文皇帝后元年后,所有有关举荐的奏疏与往来公文,找出所有与许观有关的文档!”
    “诺!”几个侍从立刻领命而去。
    “陛下是担心……”王道在旁边悄悄的问道。
    刘彻点点头,没有说话。
    内史下面的长陵县,压根没有一个叫许观的名人的档案。
    而石渠阁中却有一个叫许观的人的名字。
    而且这个人还经过了大鸿胪和少府的双重考验,成为了汉室监管和教育夷狄质子的人选。
    什么样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如此荒谬的事情。
    答案是什么,已经不言而喻了。
    汉室的户籍制度,抄袭的是秦朝。
    核心内容就是四个字——编户齐民。
    什么叫编户齐民?
    通俗的说,就是官府以家庭为单位,对治下民众进行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了户主、家庭成员的姓名、年纪、相貌、政治背景、资产(包括动产以及不动产)。(注1)
    以此为根据。对百姓征税、摊派徭役。
    当然,民间有黑户(即不在官府户籍薄中的人口)。还有商人(他们属于另外一个阶级,被登记在市籍上。受市籍官员管理)。
    但是,在许观这个人身上,不可能出现他自称是长陵人,却不在长陵户籍薄上的情况。
    原因很简单。
    汉室统治者对官员或者地方名流有着标准。
    想当官,或者想成为官员候选、三老什么的,有一条铁律,摆在所有人面前,即汉律规定,赀算十算以上的人或者这样家庭的成员。才有资格成为官员候选、三老备选。
    当然,你要是名气大到了惊动皇帝,天子特旨简拔,就不在此列。
    很显然,这个许观不是司马季主,更不是贾谊。
    他的名气近乎无人知道。
    那他就必须满足赀算十算,即家产达到或者超过十万钱的标准。
    不然,制度的力量,就会将他挡在官僚集团的门外。
    但他现在却不在长陵的户籍本上。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此人的身份是伪造的!
    在汉室,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伪造身份呢?
    刘彻就不由得想起了季布与季心兄弟的故事。
    因为这两兄弟一前一后都干过隐姓埋名,亡匿大户人家的事情。
    季布隐姓埋名,是因为他被刘邦通缉。季心隐姓埋名,是因为他杀人犯法。
    但与季布季心相比,这个许观干的更加彻底。
    他居然瞒过了整个汉室的官僚系统。堂而皇之的成为了这个集团的一员!
    秦始皇要泉下有知,恐怕已经在坟墓里打滚。商鞅要是知道了,估计要爬起来骂娘了!
    要知道。当年,季布尚且只能偷偷摸摸躲在朱家的庄园里,季心更惨,只能靠着藏在袁盎的马车的货箱里,逃离长安。
    什么时候,号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汉室户籍制度,变成了一个筛子!
    内史、少府、大鸿胪,弱智的能被人当猴子耍了?
    这所有的异常,向刘彻揭示一个连他都有些吃不准的可能。
    一个时辰后,派去兰台翻阅和检索档案的侍从们回来了。
    他们向刘彻报告了他们的结果。
    托秦帝国的福,汉室的档案制度非常完善。
    就以官员的宫籍制度为例,出入宫闱的官员,都有着竹符、铜符为信物,其上记录了该官员的姓名、职务、相貌,每次出入宫闱,都要备案记录。
    像许观这样的被少府和大鸿胪礼聘,还经过先帝首肯的人,岂能没留下什么档案和手尾?
    听完结果,刘彻挥了挥手,道:“今天你们没有去过兰台,告诉汲黯,销毁兰台档案!”
    “诺!”
    侍从们领命而去。
    刘彻却是闭上了眼睛,摇了摇头。
    他走出殿门,望向长安城的某个方向,心中真是不知道怎么形容那个滋味。
    “皇帝老爹啊,想不到,我也有给你擦屁股的时候……”刘彻在心中叹了口气。
    兰台档案显示的结果,已经很清楚了。
    这个叫许观的人,是由北宫伯子举荐,经由郎中令周仁批准,进入的少府名单,时间是在太宗孝文皇帝后元六年夏四月。
    周仁,是先帝的心腹。
    而北宫伯子就更了不得了!
    这位孝文皇帝时的大宦官,地位等同于现在刘彻身边的王道。
    更重要的是,北宫伯子,一直以来,都是先帝的支持者。
    而太宗孝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