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皇帝-第5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曾经被实践过。
    倒霉蛋之一就是刘彻所说的那位河阳候。
    太宗孝文皇帝四年,河阳候陈信,因为‘坐不偿人责过六月’被依法一撸到底。
    什么叫做‘坐不偿人责过六月’?
    以后世的法律来说就是——违反合同的规定,拖欠他人借款本息长达六个月。
    这个事情,恐怕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民事合同纠纷。
    在这个案件中,西汉王朝充分的体现了后世公知们所说的‘契约精神’,且严格保护债权人利益。
    并且由皇帝亲自做出最严格的裁决——违反了契约,故意、恶意拖欠他人钱款的河阳候,这个食邑两千户的列侯,从此烟消云散,消失在汉室政坛上。
    而且类似的情况,不止是发生过一次。
    在历史上,小猪朝时,小猪的表哥,周阳候田彭祖,就‘坐当枳候宅而不与’被一撸到底。
    所谓‘坐当枳候宅而不与’,意思就是把宅邸当给别人,却又不给,耍无赖。
    堂堂外戚,万户列侯,尚且如此。
    其他人怎敢继续仪仗权势,胡作非为?
    所以,汉代历史上的许多奇怪的事情,就都有了解释。
    譬如,子钱家们居然敢明目张胆的放贷给列侯,还能十倍本息得偿。
    但可惜,儒家上台后,一切都变了。
    德主刑辅,春秋决狱,法律开始变得袒护有权有势的贵族官员。
    泥腿子们失去了公平与正义。
    以至于连后来有人哀叹:王侯贵戚豪富,尤多有之。假举骄奢,以作淫侈,高负千万,不肯偿责。小民守门号哭啼呼,曾无怵惕惭怍哀矜之意。(注)
    但一切都已经然并卵,律法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但在此时,汉律依然是那个刘邦下令,命令萧何在秦律和约法三章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法律。
    它虽然偏向贵族官宦,但却偏的不是太厉害,最起码,还坚持着战国以来最基本的立法精神,即:刑无等级,而法无疏漏。
    对于周礼和那个已经跟着奴隶制一起下地狱的‘礼有等差’思想坚决抵制。
    目前来看,抵制是成功的。
    法家和黄老学联手,将一切试图借尸还魂的企图阻挡在门外。
    这也是刘彻为什么对儒家不太欣赏的原因。
    儒家有其先进的一面,也有其腐朽落后的一面。
    其对周礼和周治的执着与顽固,在很多时候,其实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所以,刘彻目前正在积极的推动儒家变革和进化。
    目前来看,变革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最起码,思孟学派已经复兴。
    特别是今年的考举,刘彻故意将录取的儒家士子中的思孟学派的比例放大,甚至给好几十人开了绿灯。
    皇帝的意志代表了思想和学派的方向。
    所以,长安城里的思孟学派的论著和著作开始火了起来。
    窦太后听完刘彻的话,沉默不语。
    河阳候陈信的案子,在汉室,是耳熟能详的判例,但凡只要是涉及到民事纠纷上,这个例子就是绕不过去的铁例,也是老刘家用于威慑列侯外戚勋贵时的杀手锏。
    闹的太过分了,陈信的下场,就是你们的下场。
    窦太后心里知道,这次皇帝大概是动真火了。
    仔细想想,窦太后也能理解。
    几十个列侯抱团要跟皇帝掰腕子,这换了任何人做皇帝都是不能忍的啊!
    这次皇帝能忍住,没有大开杀戒,真的是只能说‘圣心仁慈’。
    ps:注:这段话出自东汉着名的社会批判家和思想家王符所作的《潜夫论笺》我看的是清代的校正注释版。 另外说一句,想了解两汉,这本书是绕不过去的。  很多问题,王符都分析的很详细,包括前因后果,为什么这样。 我看了起点很多写三国的书,说句实在话,要是穿越在三国前期,尤其是黄巾起义前,与其去搞什么诸葛亮养成,还不如去请这位王符帮忙,哪怕,只是得到他的着作《潜夫论笺》我觉得,也不下于一个诸葛亮了(对穿越者来说),很简单,这本书从方方面面分析了整个两汉的社会、经济、军事和律法制度,提出了很多严厉的批评,而这些批评直指当时社会弊政。  这就使得穿越者能了解和清楚自身所面对的世界。 这不下于随身百度了。  但此书在当时并不出名,作者是个隐士,到隋朝才被重视起来。

第六百二十四节 隔阂
    一时间,有些冷场。
    还好,如今东宫有两位女主人。
    薄太后及时的出来打圆场,道:“今日乃是家宴,母后、皇帝,何必去谈那些烦人的政事呢?皇帝快快自罚一杯,向母后道歉……”
    在刘彻登基之初的时候,薄太后其实只是顶了一个太后的头衔而已,东宫事务,几乎全部掌握在窦太后手里。
    薄太后只能当个泥塑雕像。
    但时过境迁,随着刘彻的权柄渐渐稳固。
    权力就不由自主的从窦太后手里,滑向了薄太后。
    东宫上下没有傻瓜,谁不知道,窦太后老朽而薄后正当壮年,且,故太皇太后离世并不久,薄氏在宫廷中有着广泛的人脉。
    幸好薄氏素来很安分,也爱好争权夺利,更不喜兴风作浪。
    所以,这东宫才能保持安宁。
    刘彻闻言,立刻就顺驴下坡,对着窦太后恭身道:“母后说的极是,是朕孟浪了,还望皇祖母莫要见怪……”
    窦太后本来也就是随便问问,闻言也就顺着这个台阶下台笑道:“皇帝坐下来罢,哀家也只是随口一问而已……”
    刘彻于是微微一笑,恭身再拜,然后坐下。
    只是……
    刘彻明白,今天之后,曾经看似牢不可破,坚固无比的刘窦执政联盟,已经出现了裂痕。
    原因?
    刘彻已经不再需要从窦太后哪里得到支持来巩固自己的皇位,也不再害怕东宫能动摇自己的地位。
    曾经权倾朝野,几可临朝称制的东宫太皇太后。现在,恐怕连南北两军的一个校尉也指使不动了。
    尤其是今年六月后。刘彻借口轮换,将长安城的驻军。几乎都给换了一遍。
    汉家的枪杆子,从此就被刘彻牢牢的握住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
    窦氏要是没感觉到什么,打死刘彻也是不信的。
    甚至,假如不惮以最大恶意来揣测的话,这次的列侯大串联的背后,也极有可能有窦氏的影子。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矛盾。
    历来,未央宫跟长乐宫之间的合作与对抗,就是一个不变的主题。
    但是……
    刘彻的眼睛扫了一眼窦家的那些贵族公子哥们。
    这些蠢货难道以为。他们永远保持今天这样的地位与富贵吗?
    ………………………………
    家宴之后,刘彻留在长乐宫,跟窦薄两位太后聊天。
    聊着聊着,窦太后就忽然道:“皇帝,自从先帝驾崩之后,楚赵两国国君长久未定,士民多有彷徨,这天下物议也有不少,只是哀家身体不太好。精力大不如前……要不……这事情就交给皇帝去决定,如何?”
    一时间,场面凝固了下来。
    刘彻抬起头看着一脸平静的窦太后,心里面无数个想法轮流闪过。
    在刘彻登基后。刘彻为了将刘阏封在江都,同时使江都国能保留故吴之时大部分的造船业和冶炼业,刘彻跟窦太后做了交易。
    将楚王和赵王的人选决定工作交给窦太后。以换取窦太后同意刘阏为江都王,并支持刘彻的大部分决定。
    过去两年。楚国跟赵国这两块肥肉,引起了无数人的觊觎。
    楚王还好。主要竞争者,都是楚元王的后代,主要是楚元王的两个儿子,平陆候刘礼跟红候刘富兄弟。
    毕竟,楚元王父子的功劳没有人能抹杀,楚国境内的百姓,也不会接受除了楚元王的血脉外的其他国君。
    但赵国的问题就麻烦了。
    赵,这个汉室历史上与齐楚吴并称的庞大封国,哪怕已经几经分裂和削弱,其辖区比之汉室开国之初那个‘常山以南,大河之间,太行以东’的庞大诸侯国,缩水了起码三倍。
    今天的赵国,依然在名义上拥有邯郸、魏郡、清河郡以及巨鹿郡,四个大郡。
    邯郸更是出了名的天下雄城,一等一的销金窟。
    虽然,假如再封赵王,刘彻肯定会把巨鹿跟清河这两个郡从赵国的版图剥离出来(实际上,刘遂入长安后,巨鹿与清河两郡,就已经事实独立了。
    即使如此,为了赵王之位,刘彻的兄弟们,依然把头都打破了。
    刘荣、刘胜、刘端、刘非、刘余,甚至就连刘阏,也对赵王的头衔垂涎三尺,恨不能将赵王的王冠戴在自己头上。
    这两年,刘彻就听说了,为了得到赵王的头衔。
    宫廷内外,刘彻的兄弟们,什么招数都用出来了。
    贿赂、收买、跪舔、哭闹,几乎能用的手段,亲爱的弟弟们,都毫无节操的用了出来。
    但,既然刘彻已经答应了将赵王和楚王的决定权交给窦太后,所以,刘彻也就没有太去关心这些兄弟们的竞争。
    反正,赵王是个坑,邯郸城更是坑中之坑。
    风水向来就不好,从张敖开始,各种幺蛾子就层出不穷,除了刘阏,谁爱去谁去,刘彻一概不关心。
    所以,窦太后这忽如其来的话,没有让刘彻飘飘然,反而,立刻就警觉了起来。
    刘彻几乎是下意识的想到了:这是窦太后在试探他。
    很显然,他要是傻乎乎的答应了下来,那么东宫就真有可能要跟他撕破脸皮了。
    别看现在刘彻大权在握,好似天下无敌。
    但在汉室特殊的两宫制的类二元制帝国制度下,东宫要是铁了心给皇帝脸色看,皇帝也要吃大亏!
    君不见,小猪的老妈子不就在窦太后死后,将小猪玩的欲仙欲死吗?
    以至于历史上,小猪晚年深深觉得,不能再让自己儿子再吃一次亏了,于是赐死了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
    所以,刘彻立刻就微笑着道:“皇祖母说笑了,朕年齿尚幼,此等大事,还是得由皇祖母您来拿主意……”一边说,刘彻就走到窦太后面前,跪坐下来,轻轻的给她捶打着肩膀,像过去一样孝顺:“况且,我汉家以孝治天下,这诸侯存废,存亡续断,本就该是皇祖母才能决定的事情!”
    窦太后一听,呵呵的笑了起来。
    很显然,刘彻的答复让她非常满意。
    她最害怕的,就是被人无视,失去权力。
    这对窦太后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第六百二十五节 大棒在手
    安抚完窦家,隔天,刘彻就将执金吾郅都找来。
    碍手碍脚的家伙已经让路,剩下的就是大开杀戒了!
    虽然,刘邦曾经与开国的功臣们共同盟誓:使河如带,泰山若历。国以永宁,爰及子孙。
    但事实上,这话也就骗骗小孩子。
    而且,经过六十年的繁衍生息和纸醉金迷。
    很多列侯,都已经在被安逸的生活养成了米虫。
    米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还不知道低调。
    而且,这些家伙里,还藏着许多脑子不清楚的家伙。
    在汉室历史上,这些脑子不清楚的家伙,常常干出很多蠢事。
    譬如说,鼎鼎大名的留候张良的嫡子张不疑,居然与人合谋谋杀楚国内史,还有舞阳侯樊哙的儿子,更是典型的坑爹——他居然跟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