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皇帝-第5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积蓄甲兵,结交匪类,最关键的是,他们毫无保密意识。
    很多人都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论自己的谋反计划……
    别说列侯,诸侯王造反也是这样。
    譬如三年前吴楚叛乱。
    但在其叛乱前的一年,全天下就都知道了,吴楚要反。
    吴王刘濞和他的使者们。穿梭天下,联系同盟,几乎是公开的……
    于是。绣衣卫的探子甚至都不需要去调查,只要有心。蹲在这些家伙常出没的地方,带个耳朵。就能带回大量‘图谋不轨,阴谋叛乱’的证据。
    这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于是,在例行的常朝的前一天。
    刘彻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
    此人姓刘名礼,乃楚元王刘交的次子,受封为平陆候,也是前世被皇帝老爹封为楚王的男人。
    楚元王刘交,这是老刘家的一面旗帜。
    这个刘邦的异母从弟,跟他的哥哥们完全不同。
    刘交善于诗赋,文采横竖都溢。
    他师从荀子的弟子浮丘伯,封为楚王后,积极整理和收集《诗经》篇章,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儒家派系——楚诗派。
    刘交和他的儿子刘郢在位的二十七年里,受到这两位诸侯王资助的儒家学者,将中国的文化和典籍,向着四面八方传播。
    三越、西南夷,甚至中南半岛的不毛之地,长袖善舞的儒家学者,将他们的脚步遍及已知世界。
    他们就像后世十七、十八世纪,欧罗巴的传教牧师一样,勤勤恳恳,专注的将他们的理念传播到世界。
    现在三越国内,一半以上的亲汉派,是他们培养的。
    更重要的是,吴楚齐鲁地区,存在着大量的曾经受惠于楚元王父子的地主、贵族、富商。
    而且,汉室成立六十年,有三位宗正,出自楚元王一系(刘交自己,他儿子刘郢,现在的刘礼)。
    这就是为什么,楚国必须要用一个刘交的子嗣来传系的原因。
    作为现任宗正,监督诸侯王及其子弟以及列侯的九卿,刘礼来找刘彻,完全合理,也完全正常。
    “宗正来找朕,是因为执金吾的原因吗?”刘彻对刘礼这个长辈还是很尊重的,经过吴楚叛乱,淮南,赵王谋逆的事情后,老刘家现在迫切的需要的向天下人证明:刘氏是一个团结的大家族,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相亲相爱。
    所以,刘彻也没有揣着明白装糊涂,跟刘礼玩猜谜游戏。
    “圣明无过陛下,老臣此来,确实如此!”刘礼有些意外的低头道:“陛下即以当头棒喝,群臣已经知错了,还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施以恩泽雨露,安定人心!”刘礼在政坛上混了几十年,看过了无数的政变,见识过无数的血雨腥风,他非常清楚,该怎样把握分寸,同时刷好声望。
    就像三年前,吴楚叛乱,他的侄子刘戊的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跟着刘濞胡闹。
    刘礼第一时间就站出来发声,并且紧随其弟弟刘富上交自己的列侯印玺以及全部财产,在先帝面前磕头痛哭。
    正因为这个关键的选择,楚王一系,不至于断绝,而且,很快就能重新恢复。
    这次的风波,刘礼同样看的很清楚。
    天子震怒,那是一定的!
    刘氏天子,从来都不会在这样软绵绵,且无力的所谓串联下屈服、退让。
    他们就像一根弹簧,你越施加压力,反弹起来的杀伤力就越大。
    老刘家向来就是吃软不吃硬的!
    但事情发展到现在,刘礼知道,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了。
    天子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将所有涉事列侯全部一网打尽,这样做,风险太大,且得不偿失。
    而且,离开列侯们的支持和辅佐,天子也很难统治天下。
    因此,刘礼确信,他这次出现的时机是恰到好处的。
    而且也能给自己带来足够的利益。

第六百二十七节 温言在口(2)
    刘彻现在也确实需要这么一个台阶来下。
    一次性将五六十个列侯给废了。
    这样做要付出的代价太大。
    而且,很容易使得其他列侯们抱团反击。
    而一旦这些人抱团,其能量将是无比巨大的!
    在汉室历史上,正是这些家伙抱团,把诸吕的势力连根拔起,两个少帝被推进小巷子里用乱刀砍死。
    然后反过来说:少帝非孝惠子。
    把自己给洗得干干净净。
    然而,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
    作为皇帝,刘彻心知肚明。
    所以,汉室自太宗以来,就用了无数手段,分化和瓦解以及打击列侯集团的力量。
    过去,太宗输粟捐爵,乃至于历史上,老刘家不断挖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的根基,都有着这方面的考虑。
    但刘彻为了集中力量,开始加强军队的势力。
    这就使得列侯的势力,跟着膨胀起来。
    目前汉室七成以上的高级将领,是列侯或者与列侯们有亲密关系的人。
    几乎八成的野战军团,是由列侯们和他们的家臣在掌控。
    这股力量要是铁了心,要拉刘彻下台,也不是办不到。
    李世民玄武门政变,赵匡胤陈桥兵变,可都是冒着巨大的风险,且为舆论和民心所不容的!
    但,这个世界上,真理只在弓弩剑戟的杀伤范围之内。
    枪杆子里出政权。
    枪杆子里还出真理!
    就算史家公正不阿的在史册上写下‘赵盾弑其君’,那又如何?
    好在,列侯集团内部。长期以来就分裂成了无数个派系。
    有开国功臣派、孝惠功臣派、太宗功臣派和先帝功臣派和外戚宗室派。
    各个派系内部,又分出无数个小派系。
    这些大大小小的派系。有的已经沉寂许久,有的则是刚刚新生。朝气勃勃。
    彼此之间,有着巨大的分歧和矛盾。
    譬如周亚夫肯定就跟那些当年对他老爹落井下石的家伙没有好脸色。
    而高皇帝功臣派,则永远是高冷的蔑视着晚辈,孝惠功臣和太宗功臣。
    这使得历代刘氏天子,能很好的拉拢分化他们,使他们永远无法拧成一根绳子。
    最经典的案列,当属刘彻的祖父太宗孝文皇帝驱逐元老派系的骨干周勃了。
    所以,目前来说,刘彻还不用担心。一觉醒来发现长安城里已经打成了一锅粥。
    但列侯集团还是需要安抚的。
    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打完一巴掌,总得给颗甜枣不是?
    而甜枣早已准备就绪。
    只是,刘彻还打算拿这颗甜枣换一点东西。
    总不能跟跪台办一样,别人一哭,自己就马上跪下来添吧?
    所以,刘彻不紧不慢的站起来,拍拍手,从王道那里接过一张帛书。递给刘礼道:“正好宗正来了,朕拟了道诏书,宗正带回去,让诸位臣工都参详参详。明日朝会,将主要讨论此事!”
    刘礼虽然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但还是接过帛书。恭身拜道:“臣谨奉诏!”
    然后,他就坐下来。将帛书打开,看了起来。
    一看之下。刘礼大惊失色。
    “陛下深谋远虑,老臣深感钦佩,只是,此事恐怕很难……”
    “宗正放心,此事易尔,朕会将另一道诏书,与此诏书捆绑,此诏廷议不过,另外一诏就永远搁置!”刘彻淡然的笑道。
    后世的见识告诉刘彻,假如某个政策阻力太大,无法在议会(国会、长老会)上通过,那么,明智的政治家,常常会选择将另一个政策与之捆绑起来。
    要过全部过,不过一个也别过。
    虽然这样子干吃相有些难看。
    但对权贵、既得利益阶级,不需要讲究这些。
    “顺便告诉宗正一声吧,另外一诏,就是加恩令!”刘彻笑着说。
    刘礼却是浑身一震。
    加恩令三个字,就像磁铁一样,牢牢的吸引住了刘礼的全部注意力。
    这道诏书的存在,宫廷内外和朝野上下,都传说了许久了。
    只是,天子一直没有将之拿出来。
    这让列侯们真是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难受。
    但偏偏又不能表现的太过急切,以免让人以为自己是轻浮浪荡的纨绔子弟。
    如今,加恩令千呼万唤终于出现。
    但它却被天子跟另外一个命令捆绑了起来。
    刘礼不太清楚,列侯们究竟会怎样抉择。
    是要眼前的利益呢?
    还是长远的未来?
    刘礼感觉有些无法判断。
    刘彻却继续道:“至于执金吾那里,宗正回去告诉臣工们:下相高陵,谋反,罪在不赦,舞阳侯一案证据确凿,而广平侯有疾,亦乃事实,朕从来没有,也不会因言加罪他人,太宗皇帝‘除诽谤诏’,朕都记着呢!所以,忠臣孝子不需要担心!”
    虽然没有明着说,执金吾郅都不会扩大打击面。
    但意思却已经表达了出来了。
    至于信不信?
    反正刘彻自己是信了!
    刘礼此来,为的也是天子的这句答复。
    刘礼当然也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天子当面说出‘此事到此为止’的话。
    若是这样,这话反而不可信!
    譬如当年,太宗孝文皇帝当面宽慰张武‘这种小事情绝对不会伤害你我的君臣之谊’回头就把张武卖了,明确下诏赐其五百金以愧其心!
    若非当事人是张武,脸皮够厚,心够豁达,换了其他人,恐怕回家就会自杀。
    诸如此类的故事,在过去老刘家的历史上,简直不要太多!
    而这些事情,也让大臣们在面对刘家皇帝许诺和安抚的时候,极为小心,生怕自己一个不慎就成了彭越、张武这样的悲剧。
    “对了……”刘礼正准备告辞,却听刘彻又道:“宗正,故廷尉、故淮南相、江都相张季病危,宗正回去去跟太常商量一下,派人去江都和堵阳代表朕慰问和看完张季及其亲人,有什么要求,让使者回来报告给朕,朕将酌情考虑!”
    张季自然就是张释之了。
    因其是堵阳张氏的第三子,所以字季。
    表字季是汉代的老三专用表字。
    像刘彻的祖宗刘邦,也表字季。
    对于张释之的病危,刘彻其实是很内疚的。
    事实上,在一年前,张释之的身体其实已经大为好转了,他患的肝病经过淳于意的精心调理,已经起色不少。
    但刘彻将他推到江都王相的位置上,今年四月的江都风灾,更是让张释之足足忙了一个多月。
    肝病病人本来就需要很好的休息和调理。
    但张释之一工作起来,就没日没夜。
    风灾过后不久,他的病情就复发了,而且加倍的严重起来。
    对此,刘彻当然要给予补偿了。
    无论是故后哀荣还是子女的前途问题,刘彻都觉得自己有必要为他解决。
    ps:明天开始爆发每天保底一万字,持续到月底
    嗯,因为后天我又上安卓推了。

第六百二十八节 温言在口(3)
    “朕闻昔者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召公用政,天下安宁。诗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今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赖天地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
    然朕不敏,不能远德,是以使方外之国或不宁息。
    夫四荒之外不安其生,封畿之内勤劳不处,二者之咎,皆自于朕之德薄不能远达也。
    间者累年,旱蝗风水,侵略中国,多害农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