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皇帝-第5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福的是,买卖做的太爽了!
    只要能稍微保证一下质量,生产的产品,无论是盐铁还是其他什么东西,完全不愁销路啊。
    至于烦恼——大家忽然发现,好像人手不够用了啊!
    关中的人口结构,长期以来,主要就是自耕农和地主阶级组成。
    偶尔有破产农民,马上就被少府安排进了上林苑给皇帝老子种田。
    多数商贾的雇工,基本都是自己的家奴啊佃户什么的。
    即使强如田氏这样的大贾,全族上下加起来,雇工人数也就千把个。
    靠这点人,显然是没办法满足扩大生产规模的任务。
    于是,大家眼珠子一转,马上就将主意打到了那些受灾百姓身上。
    在不经意间,资本懵懵懂懂的踏出了它觉醒的第一步——跟农业抢人口。

第六百七十七节 《新农书》完成
    大雨在肆虐了六天后,终于开始停歇了下来。
    太阳的光芒再次播撒大地。
    刘彻走出宣室殿的大门,看着从殿堂的屋檐上,倾斜而下,汇入未央宫发达的排洪泄洪管道中的雨水。
    刘彻的眉头有些拧,脸色不太好看。
    这场灾难,给汉室关中的农业生产生活沉重一击。
    持续六天的连绵大雨,仅仅在长安城里,就造成了沿河数十处居民区被洪水淹没的悲剧。
    更有十余人死亡。
    至于长安城外的辽阔关中平原,洪水造成的损失,就更是让人心悸。
    过去数日,地方官就已经报告了数十起因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造成的村寨损毁事件。
    郑国渠有十几处渠道被洪水和泥石流冲毁,需要重新修葺。
    但也不是没有好消息。
    在这场灾难中,不少官员,脱颖而出。
    政绩最突出的,莫过于汲黯的表兄弟上林苑的苑监司马安。
    这个在刘彻的前世,吊打了河东官僚系统的大牛,在发现了上林苑的各水系的水位暴涨后,立刻就率领上林苑的杂役和驻军,冒着大雨,不分昼夜的巡视河段,在危急时刻,他甚至带头带着士兵,抱着秸秆和木柴,跳入水里,堵住了决堤的缺口,使得整个上林苑在这次大雨中,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司马安的事迹,迅速被报到刘彻案前,因而被成为典型。立刻就从上林苑苑监,提拔为京辅都尉。
    司马安也因此成为了汉室六十年来。第一个非列侯非外戚出任京辅都尉的官员。
    但总的来说,这次的灾难。
    再一次的确立了刘彻君权天授的地位。
    上一次。江都的风灾,关中百姓并未有切身体会,所以,也就是个肤浅的印象。
    而这一次,刘彻成功的预警了关中的灾难,并提前做出了部署、动员,将损失降到了最低,挽救了数以万计家庭的生计。
    这立刻就将刘彻的地位,推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地步。
    现在。刘彻确信,从今以后,至少在关中,他将真正成为那个言出法随,口含天宪的天子。
    宫中上下,看向他的眼神,更是崇敬中带着敬畏和膜拜。
    自三皇五帝后,中国再次出现了一位能自证自己君权天授,受命于天的现世神。
    “朕即天下!”刘彻眉头舒展开来。双手撑开,大笑着道:“朕即国家!”
    周围侍从宦官,连忙跪下来,唯唯诺诺。不敢出声。
    这时,颜异从宣室殿外拾阶而上,见到正在装逼的天子。立刻就跪下来,拜道:“陛下万寿无疆!”
    至于先前皇帝的那两句装逼话。颜异只当自己完全没听进。
    道理很简单,有些话。只有皇帝能说,臣子哪怕是附和、拍马都是不行的。
    这就好比,当初刘邦在雍县视察,看着雍县的四位天帝,觉得很不妥当,一拍屁股立了黑帝。
    那么多大臣,谁敢拍马或者异议?
    “何事?”刘彻问道。
    “回禀陛下……尚书郎领《新农书》编辑事臣商容方才禀告微臣:赖陛下天威,群臣用力,臣容等今已编篡完成《新农书》全书,计十七卷,用文八十二万余字,绘图千一百三十七张,引例千八百二十五,遍访关中老农及郡国力田,八百二十四人……”颜异大喜报告着说道。
    刘彻闻言,脸上也是露出喜悦的神情。
    《新农书》这是他在当太子时就开始主抓的工程了。
    虽然登基以后,对这个事情的关注度不再向当太子时那样日日关注。
    但是,相关的政策扶持和资源倾斜,却从未落下半分纰漏。
    这从历任《新农书》总编就能看出来。
    颜异、汲黯先后都曾一度出任过《新农书》的总编。
    现任的《新农书》总编,虽然名头不如汲黯、颜异响亮,但在当初太子宫潜邸大臣中,也属于佼佼者。
    刘彻让其担任《新农书》总编,也是想要磨砺和培养对方。
    “即已成书,马上命进献至朕前,朕将亲览焉!”刘彻高兴的说道。
    四年编一书,在这个时代来说,简直是个奇迹啊!
    想当年,萧何山寨秦律,删减增订成为汉律,也花了三年多。
    后来刘安编辑《淮南子》二十余万字,花了将近七年。
    如今《新农书》四年而成,堪称神速!
    当然,这跟国家的全力支持分不开!
    《新农书》自立项以来,就受到了刘彻的全力支持,前后起码有三千多名官吏、学者加入编辑和录文工作,单单是财政拨款,刘彻前后就投入了将近千万钱。
    相当于每个字几十钱。
    这样的投入,堪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国家编书行为。
    一个时辰后,已经编辑整理完成的全套《新农书》被搬到了刘彻面前。
    因为《新农书》用的是白纸载录,所以很轻便,总计二十一卷的全文,也就装了一个小木箱子而已。
    这在过去,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刘彻花了三天时间,将这八十多万字啃完。
    总的来说,刘彻非常满意!
    这本《新农书》完全符合刘彻当初提出来的‘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编篡目的。
    上承战国农家许子等人的论述,下接战国以来农业技术变化和变迁,追述汉兴以来诸般新兴技术和器械的变革脉络。
    几乎可以堪称是当代农业百科全书。
    更关键的是,这本《新农书》第一次引入了插图。
    用了一千多副插图,详细介绍了诸般先进农具和先进沟渠技术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如水车、曲辕犁以及堆肥技术,更是事无巨细,图文并茂的记载于上,让人能一眼就看清楚。
    “此书可为天下农师!”刘彻放下《新农书》,感慨一声,就下令道:“其令,赐《新农书》主编臣商容等黄金百金,布帛十匹,赐爵为左庶长,迁臣商容为大农中丞,余者编臣,各论功行赏,命少府有司,即刻刻录《新农书》全文雕版,勘印千套,以赐郡国守尉主薄及两千石!”
    好东西,当然要跟大家一起分享了。
    更何况《新农书》这样的当代农业指导书籍。
    像秦始皇收六国图册、史书及技术书籍,然后藏到宫里面,不跟大家分享,这样的傻事,刘彻可不会做。
    更何况,马上就要迎来正月朔望朝。
    刘彻需要这样一个振奋人心,同时宣扬自己‘文治功绩’的筹码来说服百官和天下,告诉保守派们,朕依然是坚持以农为本,不会改变国策的,你们哪,把心放回肚子里面吧。
    至于主爵都尉衙门的成立,只是为了顺应时代变化的需要而成立的衙门。
    习惯就好了!

第六百七十八节 决定未来的朔望朝
    元德三年春正月初一。
    这一天,平明刚过,未央宫北阙的城楼下就已经热闹非凡。
    来自长安三公九卿衙门及各位特进元老,在京宗室贵戚与列侯勋臣,济济一堂,依照地位尊卑次序,排好队形,等待着宫门开启。
    而整个长安,无数人昨夜彻夜难眠,为今日的朝议而辗转反复。
    今天,是传统的朔望朝。
    但在过去六十年,从未有过任何一次朔望朝,比今次朔望朝,更加牵动天下舆论的关心。
    此刻,不单单是长安。
    在雒阳,在临淄,在邯郸,在南阳,在成都,不知道多少人,多少眼睛,多少势力,都在看着,在关注着这场注定了将要决定汉室未来经济政策走向的朔望朝朝会的最终结论。
    更何况,本次朔望朝,还将决定马上就要开学的武苑、甘棠、太学等诸多国家级中央教育机构的相关制度及政策方针。
    可谓是汉兴以来所未有的空前重要朝会。
    甚至,夸张一点来说,这次朔望朝,可能将决定未来汉室的国本、国策。
    “丞相,陛下欲兴主爵都尉以治商贾,加车船矿山之税,丞相是个什么意见?”有列侯悄悄的凑到周亚夫面前,不怀好意的打探消息和口风。
    天子要加商税,这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
    早在去年朝野就已经放风了,还多次传出要让关中各县的平贾擅权也参与朔望朝,朝野群贤。共议征税额度,只是因为某些原因。一直拖到今天。
    列侯们对这个事情,非常关心。
    但他们关心的重点。却不是车船矿税的加征,而是,平贾擅权的权柄可能得到的加强程度。
    在过去,平贾制度已然在市集和商场上,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列侯勋臣们依仗权势和地位,横行霸道,强买强卖的风潮。
    若平贾擅权的地位和权柄再次加强,并且得到天子背书。
    那么……
    很多列侯都已经决定,动用一定的资源。在自己封国附近,扶持和控制几个平贾擅权给自己谋福利。
    甚至,嫁几个女儿出去,拉拢拉拢这些可能要贵幸的阶级。
    周亚夫闻言,笑了笑,没有答话。
    车船矿税的加征,如今在最高层,已经是形成了共识,并且得到了军队一致支持。
    天子说的很有道理。
    不去加征那些家产几百万、几千万甚至数万万的豪商的税。难道去加田税?
    对列侯们的那点小心思,身为列侯阶级中的一员的周亚夫,哪里能不清楚?
    随着今上开始放风,要加强平贾擅权的权力和地位。朝野勋贵们,就已经开始提前行动了。
    对真正有权有势的人,想要操控某个地方的市集平贾人选。真是不要太简单了。
    过去,大家没去做。只是因为这样没有什么利益。
    平贾们,无非就是个跟官府打交道。商定官价,同时维持市场秩序的人选。
    但现在就不同了。
    平贾们极有可能进入权力金字塔,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
    这样一来,就算是只猪都知道要抓住这个未来的新兴力量阶级了。
    权力,你不去掌握,你的政敌就会去掌握。
    很显然,身为丞相,周亚夫已经决意,要掌握和控制住平贾们了。
    自然,周亚夫就不会跟其他人去分享这个事情。
    倒是其他列侯想的更远一些。
    “丞相,仆等听说,曲周、弓高两位有可能出任武苑山长,不知道,丞相觉得,这两位,谁的机会更大一些?”又有人悄悄的问着。
    对列侯们来说,他们在这次朔望朝上,真正关心的核心利益,可能就是马上要开学的武苑了。
    自三皇五帝以来,中国第一次出现了以中央政府组织和牵头成立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武将培训机构。
    武苑的成立和运行,自它的名字出现在这个世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