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皇帝-第5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它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制度跟人员。
    它时刻准备着,为它的新主人效力。
    特别是,汉家有制度。无论有没有太子,太子舍人。依旧会保持编制跟人员。
    如此一来,所谓转输幕府。其实就是转输太子、宫。
    这跟转输少府其实差不多。
    但问题是,汉家迟早会有储君,天子迟早会立嗣。
    到时候……
    “这主爵都尉衙门,就能顺势成为两千石衙门了……”有人立刻就醒悟了过来。
    虽然太子家令也才比八百石,但既然是服务储君,地位拔高一些,非常正常。
    换句话说,一旦建储,主爵都尉就极有可能凭借储君,一跃成为汉家政坛的重要力量,甚至在未来,储君上台后,成为国家经济的决策中心。
    这可是个了不得的信息。
    让人不得不重视。
    毕竟,谁能想到,在先帝之时,还只是个跑腿的,被人戏称为‘扫除之臣’的尚书令,今上即位后,地位与权柄就不断拔高。如今,甚至已经被人称为‘出纳王命,奏复万机,宣达政命,虽不为九卿,实九卿也’。
    更因为日夜与天子相处,关系亲密,而具备了甚至让丞相都羡慕的特权。
    而刘彻则在宣布了主爵都尉的人选后,就继续下一个议题,他没有按照惯例,举行拜官仪式——区区八百石,丞相行文就可以了,不需要皇帝屈尊降贵拜官。
    “今岁,将继续向怀化郡及朝鲜移民,有司都报告一下,各自的准备情况,以及目前报名的移民吧!”刘彻说道。
    于是,少府、大农跟丞相府的有关负责人员,都纷纷出来,报告各自的工作进展情况。
    由于刘彻舍得花钱,所以,物资跟基本生活资料的问题不大。
    通过调拨、平买以及制造,目前,少府跟大农,就已经准备了足够三十万人一年所需的粮食、种子以及人手一套的农具,随时可以启运。
    但问题是,可能因为去年十万人的移民,耗尽了天下百姓的热情,今年,至今报名的移民人数,也只有五万人。
    这大大低于朝野的预期。
    但没办法,中国人自古如此,但凡只要还能在家乡活得下去,谁愿意背井离乡,去往数千里之外的陌生地方,更何况,当地还是过去的蛮荒之地?
    人离乡贱的观念,深入人心。
    许多人,都是宁肯在家乡当佃农,也不远去异乡做自耕农。
    刘彻听完丞相府官员报告的情况,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新得的疆域,包括朝鲜半岛和怀化的地盘在内,足足有两百多万平方公里,几乎占到了目前汉家国土的三分之一。
    但这么大的地盘,哪怕就算是加上濊人、真番人还有马韩这样的宗藩群体,总人口也就百来万。
    平均一公里一个人。
    这样的人口密度,后世毛子的西伯利亚,都可以说人多势众了。
    毫无疑问,如此广大的国土,需要足够多的人口,才能真正吃到嘴里,消化完毕。
    更别说目前当地,汉人与归附的异族之间的人口比例,在一比十之上。
    这样的比例,让刘彻觉得很不安全。
    起码,当地的汉人与异族之间,要一比一,才算比较安全,三比一,才能符合中国之土的概念,十比一,才能叫自古以来。
    要实现这个目标,同化异族是一方面,但,汉人的数量,也得稳步提升。
    可百姓不愿意,刘彻还能强制不成?
    这又不是对付豪强,可以不管他到底情不情愿,可以打着社稷祖宗的名义强行命令他必须迁徙。
    正苦恼之时,一位列侯出列拜道:“臣游昧死以奏陛下:臣闻,商君曰:治国刑多多而赏少,故王者刑九而赏一,今陛下即苦百姓不愿戍边,又以大德,不愿强令百姓,何不迁罪官民于新化?”
    随即又有一位列侯出列拜道:“臣客附议,臣闻,前者丞相诛吴楚之逆,先帝下淮南、赵王之狱,其罪官并罪民,十有数万,可迁新化、朝鲜,以为其罚也!”

第七百零二节 怪兽出笼
    刘彻闻言,却是以一种不敢相信的眼神,看着跪在殿中的这两位列侯。
    假如刘彻没记错的话。
    第一位跳出来的列侯姓王,他爷爷就是汉初名相,曾经担任丞相的王陵。
    没有错,他就是第三代安国候王游,正儿八经的黄老派,素来以爱惜羽毛著称。
    什么时候,黄老派也学会把商君的言论,挂在嘴边当口头禅了?
    至于另一位……
    “丁义的老子丁客啊……”刘彻在心里叹了口气。
    俗话说的好,有其父必有其子,反过来说,有其子必有其父。
    刘彻对丁客没有什么印象,但对他的儿子丁义,就只能说久仰大名了。
    历史上武帝朝的方士之祸,就是在丁义推荐的那个臭名昭著的大骗子栾大手中达到巅峰。
    可谓祸国殃民至极!
    而老丁家,向来无节操。
    打上一代乐成候开始,他们家就是出了名的爱占小便宜,把他们祖宗的脸都丢光了。
    想当年,初代乐成节候丁礼,可是手刃了龙且的猛人!
    以武力值计算,在汉初诸将里都能排前十了!
    而王游跟丁客两人的家族,更是汉室典型的冤家对头。
    两个家族的恩怨,从高帝时期,一直延绵至今。
    什么时候,敌对了几十年的世仇都能联手了?
    刘彻疑惑的看了看这两人。
    然而,随后,更多的列侯入场了。
    阳河、复阳、斥丘……十数位列侯。纷纷出列,言道:“请陛下迁天下罪官民以实边……”
    看到这里。假如刘彻还不明白的话,那他就太笨了。
    “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这台怪兽……”刘彻看着这些臣子。心里头一个声音响起来:“它复活了……”
    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一旦复活,那跟它一起回归人世间的必然还有耕战这个可怕的战争系统。
    而今天,这些列侯们口口声声说着商君,就是明证。
    在过去,没有任何一个列侯会把商君的名字挂在嘴边。
    不是因为大家都讨厌法家,不喜商君。
    实际上,对这帮有奶就是娘的家伙来说,黄老派、儒家、法家甚至墨家都一样。
    管它皇帝用什么政策呢!
    ‘永远拥有圣天子,谁是天子拥护谁’可不仅仅是一个刘舍在喊。
    他们过去从来不谈商君。也不说法家,只是因为,主流不喜欢法家,而且,他们的根本在封国的食邑。
    扯法家的话,很容易就被人指责倾向秦法,乃虎狼之吏,要被人喷死。
    但现在,随着诸子百家重新复兴。尤其是今上开始推崇法家。
    虽然秦依然是个坑,什么问题跟麻烦都能让它背。
    甚至就是汉室成立之后才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舆论界也依然能毫无压力的将问题栽给秦,反正。有问题,肯定是暴秦无道,致使苍生受苦至今。
    我大汉伟大光荣正确。
    但法家却慢慢将自己洗白了。
    法家的洗白方式很简单——暴秦无道。这是肯定的——但是,我法家是无辜的——都是赵高李斯奸佞害人——一切都是奸佞的错——当孝公昭王时。我辈法家士子何等正确?
    所以,治世必法而后仁啊!
    虽然看上去逻辑有问题。但勉勉强强能糊弄过去了。
    而且,近来法家也没闲着,他们开始跟儒家勾勾搭搭了起来。
    张恢跟胡毋生以及董仲舒,就进行了一次交换学生的活动。
    有了儒家帮忙摇旗呐喊,法家的黑历史,算是能有一个勉强的交代了。
    舆论界看在刘彻的面子上,也没有深究下去。
    而法家投桃报李,也帮儒家洗白了一些黑历史。
    譬如说,现在没有人会去谈当年鲁儒们对抗高皇帝的问题了,也没有人再去主动提起高皇帝在儒生帽子撒尿的这个梗了。
    目前,儒法合流,共同对抗黄老以及墨家崛起的挑战的迹象非常明显。
    最起码,法家在没撂倒黄老派,取而代之,儒家没干趴墨家之前,他们大抵会维持基本的和平还有表面的友好。
    而这样的改变,反应在舆论界就是,随着儒家这个大喷子不再喷法家,改喷墨家后,对商鞅、韩非子还有申不害的相关言论,再没有以前那样忌讳了。
    表章之上,也不再跟过去一样,只有诗书的语录。
    越来越多的臣子,开始看情况和形势,引用儒法黄老各位大贤的论述来佐证自己的立场。
    这样的变化,刘彻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察觉到了。
    但,当今天,列侯们开始引用商鞅的名言来上奏时。
    刘彻马上就察觉到了,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本来已经奄奄一息的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正在通过另外一个方式回归世间。
    证据就是作为统治者阶级的中坚,列侯阶级,开始出现了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鼓动皇帝,实施一种在过去绝对不会有人建议皇帝实施的政策——即强制迁徙犯罪的官民跟被划归为贼人眷属的百姓。
    在以前,谁敢这么提议,别人姑且不谈,列侯们肯定就跳起来大喊:此秦法也!
    但如今,列侯们自己主动的面不改色的大义凛然的提出这样的建议。
    为什么?
    “屯垦团、加恩令……”刘彻闭上了眼睛,他知道,他自己亲手放出了刘氏花了数十年才勉强关起来的野兽。
    但屯垦团与加恩令放到一起,产生的化学作用,立刻就反应到了政坛之上。
    得到了一片跟自己食邑户数对等甚至超过食邑户数土地的列侯们,为了开发自己的新封地,他们必然需要人口。
    但当地鸟不拉屎,人口密度其稀无比。
    根本找不到足够的人力来开发。
    若仅仅是这样,可能列侯们还会无所谓,当地冰天雪地,荒山野岭,也不是一年两年了。
    但屯垦团的出现,让列侯们有了对比。
    想想看,自己的封国,一片荒芜,而隔壁的屯垦团,则阡陌连野。
    任谁都会忍受不住这样的刺激。
    更关键的是,这些新开发的处女地,不断的传出各种奇迹和神话。
    有列侯,刚刚拿到新封地,派了儿子过去看,结果儿子写信回来:赶快派人来捡钱,这里山上都能捡到金子……
    更有人在新封地里发现一座座完整无缺的露天矿山。
    虽然,大多数列侯封地都没有这样的事情。
    但架不住别人家里有啊。
    大家的想法很朴素——既然别人家里有,我家也应该有,假如我家没有,那一定是我找的还不够仔细。
    于是,他们对人口的渴求,变得无比饥渴。
    只要能弄到人就好了。
    今天列侯们为了开发封国,可以鼓动刘彻强制迁徙犯罪官民跟叛贼眷属。
    明天,他们必然会为了获得奴隶跟奴工,而鼓动刘彻发动战争。
    “也不知,这是对是错……”刘彻叹了口气,但自己选的道路,就是跪着也要走到底!
    “可!”刘彻对着这些家伙吐出一个字:“制诏罢!”
    ps:  三更完毕求保底月票,求打赏,明天保底一万字

第七百零三节 淘金浪潮(1)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冰雪开始融化,群山与平原,慢慢的被绿色所覆盖。
    从新化城里,驶出一整队的骑兵。
    这些骑兵带着猎犬还有濊人驯养的猎鹰,显然,这是一队出城寻找猎物的骑兵。
    如今已经荣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