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皇帝-第7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他却不敢这么做。
    假如他重用那些降臣,就必然会引起四大氏族和其他人的不满。
    当年右贤王为什么该死?
    因为他重用那些汉朝降人,而这些降人挤压了匈奴贵族的地位和特权。
    这直接导致了许多的贵族和实力派大为不满。
    军臣才能得以依靠这些人的帮助,将当时威望和实力远在他之上的亲叔叔送进地狱中。
    若他学习右贤王,那岂非是会跟右贤王一样,得罪这些人?
    军臣一时间陷入了无比的纠结之中!
    ps:  等下还有!
    另外说明一下哈。
    南池是今天的黄旗海。
    金山是今天的阿泰尔山。
    呼揭人大抵驻扎在阿泰尔山南麓,哈萨克斯坦山段附近
    另外有个事情通报一下,我打算,自己印刷个几十套本书,赠送给各位读者老爷们,但我不清楚,这样做是否违规,所以,我打算明天咨询一下编辑,若是可以,那么,我将会先赠送给全订的读者和盟主。
    嗯,我个人能力有限,最多印个几十套吧,尽量精美,用好纸张,回馈大家!(当然是免费的)
    所以,假如啊,编辑说ok那么,我就会开始在书评区征集所有盟主和全订读者的联系方式。
    然后呢,可能印刷会慢一点,大概需要一个多月,因为我要排版,要修正错别字
    当然,其他读者也不要伤心……
    因为我会额外留出大约三十套左右的名额,进行抽奖
    嗯,我想来想去,这大抵是我现在唯一能对大家做的最好的回馈了
    本来想发红包的,奈何不会发
    先这样吧我继续去码字

第八百三十五节 军臣的想法
    然而,军臣现在已经来不及纠结这个问题了。
    对匈奴帝国来说,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救出包围圈内的被围军队。
    一次性损失数万军队,包括一个本部万骑。
    这对匈奴而言,是前所未有的灾难!
    倘若无法救出包围内的军队,军臣都不知道该怎么向其他部族解释!
    这种级别的灾难,在草原上,自古以来,就唯有鲜血才能抹消!
    “呼揭王!”军臣将思维回转到现实中,看向呼揭王和他的骄兵悍将们,说道:“本单于命令你们,马上南下,与休屠和昆邪部族的军队,包围东胡王卢它之的部族!”
    军臣用着无比严厉和冷酷的口吻说道:“将东胡王和他的部族,全部杀光!”
    “除了女人和婴儿之外,鸡犬不留!”
    军臣当然知道,东胡王卢它之未必就真的是帮汉朝的。
    但如今的局势,需要流血。
    而且是很多很多的鲜血!
    军臣必须告诉他的贵族和臣子们——不是本单于不给力,奈何我们中出了叛徒!
    一切都是东胡王这个吃里扒外,跟汉朝不清不楚的贼子搞的鬼!
    是他告的密!
    是他将大匈奴的无敌铁骑,带到了汉军的陷阱中!
    他出卖了大匈奴!
    让大匈奴损失惨重!
    甚至还可以捏造,东胡王卢它之是如何处心积虑的陷害折兰、楼烦、白羊和右贤王的事情。
    譬如说,正是卢它之在折兰王的骑兵的草料里。下毒,才导致折兰部族战败灭亡。
    总而言之。一切都是非战之罪。
    也跟他军臣无关!
    都是卢它之这个丧心病狂的家伙搞出来的事情!
    不管别人信不信,军臣反正会信。
    匈奴上下的贵族。也会相信。
    并且将这个故事告诉给下面的骑兵和奴隶——不是大匈奴不给力,而是有叛徒出卖啊!
    叛徒出卖我军的机密还给我军下套下毒。
    我军损失惨重,全怨东胡王。
    而那个时候,卢它之跟他的部族,已经全部死光光。
    死人,不会说话,也不会抗议。
    这样,哪怕发生最可怕的事情——南侵主力全灭,单于庭也能有个背锅侠。起码,不至于太被动!
    但,这还不够!
    一个东胡王,不过几千部众,显然,不够资格和能耐,就将这个锅背起来。
    军臣,现在还需要一个更加够分量和有能耐的背锅侠来背这个责任。
    “若尹稚斜死在汉朝,他倒是合适……”军臣在心里思考着。
    尹稚斜要是死了。他当然是最好的背锅侠。
    可以将狂妄自大,轻敌妄进,昏庸无能等等罪名,使劲往他身上载!
    甚至于……
    还可以说。本次南侵,是尹稚斜假传圣旨,私自伪造单于庭的命令。致使折兰、楼烦和白羊遭殃!
    这样,他这个单于的责任。就会洗的干干净净。
    最起码,表面上。他是一点责任也没有了。
    都是尹稚斜跟东胡王的错!
    但,倘若尹稚斜没死。
    突围出来了……
    那就不能让他背锅了。
    军臣知道,自己可以将很多罪名栽倒一个死人头上,但却很难诬陷一个活着逃出汉军包围圈的右贤王。
    也无法诬陷!
    因为,到那个时候,出于宣传需要,尹稚斜会被塑造成一个身陷重围,但依旧奋力抗争的英雄。
    那这个锅谁来接?
    折兰王被俘,看上去是个不错的背锅侠。
    然而,让他背锅,别说是军臣了,就是下面的奴隶也不会相信的。
    况且,将本方最强的部族的首领,说成是一个愚蠢无能昏庸的家伙。
    这只能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所以……
    军臣的视线,在休屠王的身上稍微停顿,看得对方心里发毛。
    若尹稚斜突围成功。
    “就只能让你去死了!”军臣在心里想着。
    到那个时候,休屠王就会成为那个与东胡王狼狈为奸,为了利益,出卖匈奴的贼子!
    而且,这样做还可以一石二鸟。
    既可以借此打击那些跟尹稚斜关系太过密切的部族,警告他们,也能震慑幕南的部族,让他们不敢跟汉朝靠的太近!
    这样想着,军臣就又道:“休屠王,你马上派人去汉朝的云中郡,递交本单于的国书,给汉朝的皇帝!”
    如今,尹稚斜被围在马邑。
    从时间上看,他的部族和军队,应该已经弹尽粮绝,准备突围了。
    军臣明白,自己率领单于庭主力南下,其实就是来接应可能突围的匈奴军队,同时震慑住汉朝的其他军队,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但,倘若尹稚斜全军覆没在马邑。
    那么……
    “本单于必须将俘虏们要回来!”军臣在心里想着。
    只有将被俘的军队弄回来,他才能知道,马邑城外和武州塞外,到底发生了什么?
    汉朝那个莫名其妙冒出来的骠骑将军和他的军队,到底用了什么花招,居然能在正面击败无敌的折兰骑兵!
    若弄不清楚这个事情,匈奴将来还会吃亏!
    而且,这也关系,马邑之战,最终到底怎么收场的问题。
    讲道理的话,匈奴军队自己找死,跑到马邑去,被汉军在野外全歼。
    这属于活该!
    但,游牧民族从来都不讲道理!
    更何况,便是农耕国家,文明国家也是如此!
    道理是什么?
    两千年后是五大流氓手里捏着的三大真理和可爱的小蘑菇们。
    在那之前,是在大炮射程范围内。
    而在如今,真理,掌握在弓箭射程范围之内和骑兵的数量之上。
    对匈奴骑兵的数量优势,军臣还是很有自信的!
    倘若汉朝皇帝不给他这个面子,等于不跟他讲道理。
    那他就不得不带着道理,将整个汉朝的北方长城,搅个鸡犬不宁。
    哪怕是彼此陈兵在长城脚下,相互消耗!
    汉朝的长城再坚固,防御再好,几千里的防线,总能有疏漏和突破口。
    拼着自己损失惨重,军臣也会让汉朝知道,自己是不好惹的!
    军臣就不信了。
    他的骑兵消耗大,但汉朝军队对峙的消耗,就很小了吗?
    几十万军队,上百万的民夫。
    要是从冬天对峙到夏天,保证汉朝北方发生饥荒,大量的农田荒芜。
    ps:  先欠2000,明天补上,不能熬夜,熬夜会让我第二天萎靡
    嗯,求点月票

第八百三十六节 军臣的悔意与恨意
    散会后,军臣的心情很难平复。
    他满脑子都是各种纠结的情绪,他看向南方,在遥远的千里之外,巍峨的长城,如同一道铁闸,牢牢的守住了世界的分界线。
    想拿下长城防线,匈奴人付出的代价,一次比一次高。
    五年前,右贤王入侵,好歹还逼近了汉朝的核心地带,吓得汉人不得不举国动员。
    五年后的今天,与当年右贤王南侵兵力相当的匈奴军队,却被汉朝人包围在了马邑城下。
    甚至折损了折兰部族。
    而匈奴骑兵的马蹄,却连长城上的灰尘都没够到!
    长此以往,再过五年,汉军岂非是能出塞,直逼匈奴的核心,与匈奴骑兵在广袤的草原上竞技?
    军臣的内心,对此忧心忡忡。
    然而明知如此,军臣却发现,自己似乎对此毫无办法。
    甚至于,他不能将单于庭的主力,放在南方,跟汉朝对峙,以保证草原的安全。
    这既是经济原因,也是政治原因。
    在经济上,匈奴帝国承担不了十几万主力骑兵,长期驻屯在幕南带来的沉重负担。
    在政治上,军臣也没办法更改自己既定的战略。
    那等于自己抽自己嘴巴,等于告诉其他人——单于犯错了。
    而犯错的单于,活不长!
    在这个世界上,莫说是一国君主了,就是普通人,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公开承认和检讨错误的人,也没有几个。
    而在政坛上,犯错之后。死不承认,摆出一副死猪开水烫的架势,哪怕头撞南墙,也绝不会回头的个人或者利益集团,从古自今,层出不穷。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如此。
    军臣不会是第一个,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汉朝皇帝……”军臣在心里喃喃念叨起来。
    他明白,且清楚,现在,这个世界的霸权,已经在向汉朝转移了。
    马邑之战,以最清楚的事实,告知了每一个人——汉朝已经获得了在汉匈关系中的主动权。
    匈奴虽然依然在骑兵的数量上占据优势。
    但,匈奴帝国只用几万骑兵甚至一个部族的骑兵。就耀武扬威的在长城边境肆虐,甚至侵夺汉朝边民的生命和财产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从今以后,汉朝不再需要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的防备从北方来的骑兵。
    他们今天能在马邑城下围歼超过四万的匈奴精锐,明天,同样能在云中或者上谷,围歼相同甚至更多数量的匈奴军队。
    他们甚至可以将战火。烧到草原上。
    汉匈两国的攻守之势,已经转变。
    汉朝获得了战略进攻权!
    就像过去的匈奴骑兵一样。沿着漫长的长城防线,汉朝的骑兵,随时随地,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塞,来塞上草原,引弓之民的国家旅游、打猎、观光。
    更可怕的是。匈奴没有长城,所以,连预警的时间和机会也没有。
    汉朝骑兵一出塞,通常就可能捅穿某一路的匈奴部族。
    不止是农耕文明害怕被游牧民族的骑兵侵略和打击。
    游牧民族,在强盛的中原帝国面前。其实更加脆弱!
    在百五十年前,中原的燕赵军队,横扫着整个大草原。
    赵将李牧,燕将秦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