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皇帝-第7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非也是如此。
    谁知道,他是不是故意在显露肌肉,好叫人以为他是个肌肉发达头脑简单的货色?
    反正,刘彻就记得,当初夺嫡时,这位虽然心急了点,毛躁了点,但却也有所表现才能。
    而刘氏素来出影帝。
    这不能不防!
    至于剩下的兄弟们,则都太小了。
    现在来说,不必考虑他们。
    在事实上来说,在排除了刘阏和刘端、刘荣后,剩下的这些兄弟,其实都是刘彻已经摆上了棋盘的棋子。
    只是可惜……
    “又被刘荣逃过一劫了……”
    若按照原计划,这刘荣,十之会成为被刘彻利用完就扔掉的棋子。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
    天下人不太可能接受或者说想看到,刘氏再死一个诸侯王,尤其是嫡系的先帝血脉,国之长子。
    真要出现那样的事情。
    刘彻好不容易维系和经营出来的形象就要毁于一旦了。
    “朕也没有那么多闲工夫与东宫再勾心斗角了……”刘彻将目光投向北方。
    根据绣衣卫匈奴司最近策反的几个匈奴贵族传来的报告。
    匈奴主力已经越过了伊列水,朝着中亚挺进了。
    那是一支庞大的远征军。
    单于庭本部倾巢而出,总计有十一个万骑西进。
    除此之外,还有西域三十六国的仆从军。
    总计兵力达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十五万骑。
    其威势让整个草原侧目,让整个世界哗然。
    十五万匈奴铁骑,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汉室举全国之力能够抗衡和击败外,几乎不存在能抵抗的力量了。
    横亘在匈奴铁骑面前的大宛国,刘彻估计,他们撑不过今年夏天!
    历史上,李广利统帅数万骑,万里远征大宛,也不过花了一年时间,就让大宛人杀其王,献其头。
    如今,匈奴西征,可比历史上的汉骑远征要容易许多。
    最起码,后勤补给就不是问题。
    而大宛一下,中亚的门户就对匈奴人敞开了。
    匈奴人向西,进入中亚腹地,征服康居、塞人,将匈奴国土延伸到阿姆河的时间,已经迫在眉睫了。
    一场空前规模的战争,近在眼前了。
    刘彻相信,月氏人或者说贵霜王朝,必然不会坐视匈奴大军西征。
    中亚的希腊城邦们跟印度的希腊征服者们,也必然会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匈奴西征。
    但,不管是希腊人还是月氏人。
    他们加起来,也打不过匈奴人一只手。
    一旦匈奴征服中亚,并且稳固自己的势力范围和统治。
    那对汉室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所以,内政问题和隐忧,必须尽快解决,哪怕做出一定妥协和让步。
    只要东宫方面不再出来干涉政务,刘彻就可以腾出手来,积极稳妥的对匈奴下手了。

第九百一十五节 哭庙
    刘彻看着自己的兄弟们,缓缓的开口道:“自父皇驾崩,至今已有四年,诸手足封王就国,也有将近五年了!”
    “古人说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今已五载为王,作一国之君,为一脉之先!”
    “朕今日就待父皇,考较尔等!”
    “唯!”兄弟们纷纷拜道:“请陛下考较之……”
    至于父皇?
    皇帝哥哥当然可以提了。+頂點小說,www。
    但他们却不行。
    因为从法理上来说,他们都是分支了。
    刘彻却是微微一笑,淡淡的道:“自赵逆遂之后,邯郸社稷无主至今,天下纷纷扰扰,士民多有不安,诸兄弟皆为一国之君,受命于先帝,作一地之主!”
    刘彻眨眨眼睛,问道:“以诸王之见,当今天下,谁可为邯郸主?”
    “或者,干脆以邯郸为郡?”
    毫无疑问,这是二桃杀三士之谋。
    而且是阳谋。
    刘彻就是故意要裸的在诸兄弟之间挑明了:你们谁想当赵王?
    这个问题一出,兄弟们立刻就全部都呼吸急促了起来。
    哪怕是年纪最小的刘彭祖和刘胜,也都感觉有些面红耳赤。
    赵国!
    当今天下最重要的诸侯王国之一。
    自汉兴以来,就吸引了无数诸侯王,如飞蛾扑火一般,前仆后继。
    至今,死在赵王之位上的诸侯王已有五人之多(算上诸吕的赵王)。
    实在是因为赵国太富,而且赵地美人太多!
    赵地的美人美到什么地步?
    自汉以来,历代天子,除了当今外,几乎人人都曾经宠溺过一位来自赵国的贵妃。
    而历代赵王中,甚至有着刘友这样为了妃子,而甘愿去跟吕后刚正面,最终被活活饿死的痴情男。
    男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就是为了权势和女人吗?
    而赵国,两者都有。
    因而,刘彻话音刚落,常山王刘非就挺身而出,自信满满的拜道:“陛下,臣弟请受命,愿为赵王,为陛下之剑!”
    刘非昂起头来说道:“臣弟,年十九,已是身高八尺,力能连挽三弓,举千斤之鼎!”
    “能策马百里而不卷,能帅师千里而伐国!”
    “臣弟闻,民间有谚语曰: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今陛下胸怀大志,布德四海!请命臣弟为赵王,监燕赵兵而北向,逐匈奴于远方!”
    刘非说的倒是慷慨激昂。
    也符合他一贯的形象。
    在曾经的历史上,这位武帝朝的江都王,就不止一次上书,请求哪怕只是当个将军,也要上阵杀敌。
    结果自然是被无视。
    但刘彻却很欣赏刘非的这个表态。
    对任何一个皇帝来说,他的诸侯王们,尤其是兄弟诸侯王,都是一个老大难。
    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
    不到万不得已,没有皇帝愿意下手去对付自己的兄弟。
    所以,在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是把诸侯王们当成猪在养。
    皇帝对自己的兄弟们的要求是越蠢越好。
    但那是限于王朝收缩期和衰落期。
    不用看其他人,就看看周武和周成的兄弟手足们吧。
    当宗周之时,周的疆土,有大半是诸姬诸侯们开拓的。
    南方的吴越,北方的燕晋。
    宗周姬氏子弟,用着一代代人的努力与辛勤开拓,终于底定了今天的中国版图。
    刘彻想要打造一个世界帝国,同样需要诸刘诸侯们,为他开疆拓土,做殖民先锋。
    窝里横,从来不算什么本事。
    对外开疆拓土,才是大丈夫所为。
    别跟刘彻说什么北有大漠,东有大海,南有丛林,西有高山。
    宗周建立的时候,南方一片原始丛林,北方基本是戎狄的天下。
    甚至就在宗周的老巢镐京附近,也有着昆、狄等族的威胁。
    那时候,开拓天下,其实一点都不比现在简单。
    甚至,比现在向四方扩张要难上许多!
    但宗周的诸姬和天子以及诸侯们,却靠着一点一点的努力,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春秋之上,记载了无数次的宗周天子和诸侯们的对外战争。
    甚至,还有天子死在御驾亲征的路上。
    至于诸侯们,战死沙场的列国诸侯,不知凡几。
    以史为鉴,方知兴衰。
    扬长避短,取用于当世,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当然,刘彻并不能确认这刘非是真想当一个锐意开拓的刘氏诸侯王,为子孙后代奉献自己的青春。
    所以,刘彻就笑着道:“常山王有这个锐意开拓之心,朕甚嘉之……不过……”
    刘彻话锋一转,说道:“赵国如今再非前线了,赵国也再非战区!”
    这确是事实!
    马邑之战标志着汉家从战略防守,走向了战略进攻。
    匈奴人但凡有脑子,就不可能再大举入侵了。
    因为,马邑之战告诉匈奴人,深入汉地,随时可能被包饺子。
    这样,燕赵就从前线变成了后方。
    刘非闻言,微微一愣,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刘彻却是拍拍对方的肩膀,说道:“常山王若真有报国之心,开拓之志,朕在将来,便以王为蒙王!”
    “蒙王?”刘非傻傻的问道。
    “嗯!”刘彻拉着刘非的手,道:“以旧秦之九原郡、河套及阴山一带,立为蒙国,以王王之,坐镇河套之上,威逼河西,进取草原!”
    刘非听了,眼前一亮,忙不迭的点头,欢喜的拜道:“臣弟愿为蒙王!”
    “萌王……”刘彻在心里也乐了。
    在河套及河西地区的关键位置,放上一个诸侯王,至关重要。
    一个刘氏宗室坐镇于此,就可以保证河套和河西地区,永为汉土。
    为了保住自己的封国和社稷,诸侯王们会不惜一切代价的。
    而且,一个刘氏诸侯王,尤其是皇帝的弟弟亲自坐镇当地,可以有效的对当地进行开发。
    诸侯王们开发自己的国土,可比官僚用心多了。
    譬如朝鲜君刘明,在朝鲜干的就是官僚们好。
    朝鲜被纳入中国版图不到三年,现在,朝鲜王国就已经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尽为华夏衣冠。
    过去的夷狄之礼,落后的部落制度,统统荡然无存。
    今天的朝鲜王国,变成了三郡二十五县的中国诸侯国。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官僚治理地方,会磨洋工,更会出现得过且过,不敢下手的官僚毛病。
    对官僚来说,保住乌纱帽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他们不敢对当地的原有的土著和部落下死手,就怕激化了局面,出了问题,上面追究。
    所以为了维稳,他们必然对当地的宗族和土著妥协。
    但诸侯王不同。
    分封给他们的土地,在他们眼里就是自己的了。
    自己的地盘上,居然还有人敢反抗,敢作死?
    别的先不说,灭了再谈其他的!
    而且,他也有这个底气和背景来做这些事情。
    像刘明在朝鲜为君三年,前后杀了三千多人。
    基本都是企图对抗他的‘仁慈统治’和‘王化’的旧贵族和旧部族。
    刘明模式的成功,给了刘彻继续推行相关模式的信心。
    放一个刘氏宗室到未来的河套与河西走廊之间,统治广大的阴山地区,成为了刘彻既定的国策。
    如今刘非愿意去做这个萌王,哦,蒙王,也算了了刘彻心头的一个问题。
    但刘非却更高兴。
    对他来说,打仗的兴趣,高于一切。
    只要有仗打,诸侯王都可以不当!
    “寡人回国之后,马上就要准备未来移封之事!”刘非搓着手在心里想着。
    他当然不可能单枪匹马一个人过去称王。
    而刘明之国朝鲜,也给他做了个很好的榜样。
    “钱粮与人才,都要开始储备了……”刘非在心里想着:“寡人要节衣缩食,励精图治,争取更多的人才和百姓归附!”
    刘明去朝鲜,带了足足五万大军外加移民数万,除此之外,还带去了无数的资源和粮食。
    正是这些,保证了这位朝鲜君能始终掌握朝鲜局面,让任何企图反抗其所带来的‘王化’的旧贵族成为了杯具。
    而他若将来移封到河套,自然需要比刘明更多的军队和人口追随。
    但刘明有个好爹,他却只能靠自己。
    假如还跟以前一样整天不问国政,只想着打猎和游戏的话,注定不会有多少人追随。
    于是,刘彻彻底的改变了一个原本要混吃等死的诸侯王的命运轨迹。
    而刘非的这番表态,同时也意味着他放弃了对赵国社稷的争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