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皇帝-第8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丘可具一脸正义的反驳:“汝等小人行径,已然尽显无疑!”
    “岂不闻,高祖之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丘可具骄傲的抚着自己特意留着的微黄色长须,大义凛然的道:“无知小辈,华夷不辩,墨守成规,可谓小人矣!”
    “你……”那士子气的跳脚。
    高祖跟你这夷狄有什么关系?
    但他却也只能强行吞下这口气。
    因为,汉家公认和朝廷认可的刘氏渊源,是来自少昊氏的陶唐氏。
    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事孔家,范氏其后也。
    而刘氏天子,自太上皇自述,是源自刘累。
    这是不可辨驳和无可置疑的真理。
    谁敢质疑,谁就准备面对大汉帝国的铁拳吧!
    因此,现在,濊人是打着少昊青阳氏的旗号,拐弯抹角的跟天家扯上关系。
    而真番王跟韩王,也都纷纷附和。
    为的就是跟老刘家搭上关系。
    但这个夷狄,看样貌,既非濊人,也不是真番、韩国人。
    他居然也敢跟刘氏扯上关系?
    “吾就坐看尔自取灭亡吧!攀附高祖,此乃大罪!”那南越士子在心里想着。
    但很可惜,一直到丘可具登记完成,大鸿胪的官员们,也无动于衷,甚至,还有数人,陪同着丘可具离去。
    这让在场的许多人都目瞪口呆。
    “什么时候,刘氏又多了一个外藩,而且是受宠的外藩了?”许多人在心里想着:“前几日,沧海君之子来此登记,也没有这么大的阵仗啊!”
    ……………………………………
    丘可具却是高兴的很。
    终于来到长安!
    最重要的是,终于用自己的所学,喷的其他人俯首,这种感觉让他很爽,有一种‘我为夫子正名’的感觉。
    “那位安东都护府的备盗贼都尉,果真是大贤啊,指我一条明路,等我回去,一定好好感谢!”丘可具在心里琢磨着。
    本来,他是极为自卑和没有底气的。
    因为,他和他的部族,无论是肤色还是样貌,都与中国不同。
    但,好在,关键时刻有刀间啊!
    那位安东都护府备盗贼都尉,果然不愧他在安东境内的‘及时雨’称号。
    但凡有难题,找刀间,总能解决。
    濊人觉得自己的夷狄身份很尴尬,刀间就帮忙‘考证’出了他们是少昊青阳氏之后。
    真番、韩国也因此请他帮忙‘考证’出了自己也是少昊氏的后代。
    哪怕是他的鲜卑族和世仇乌恒,也能被此人考证。
    还能拿出世袭谱系。
    这就太强大了!
    根据刀间的考证,他的鲜卑族,确实是伏羲氏之后。
    所谓伏羲的纯正后代,有虞氏的子孙。
    所谓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
    刀间甚至给鲜卑人规划好了他们的迁徙路线和世袭变化。
    从伏羲…有虞…高阳…西虞…东胡…鲜卑。
    整个传世体系严密而完整,几乎都有史料可考。
    这让丘可具和鲜卑上下都大为满意。
    因为这个‘考证’不仅仅解决了他们的身份尴尬,洗脱了他们的夷狄身份。
    更完全抹掉了他们因为肤色、相貌不同带来的问题。
    隆准、眼窝深,须髯有颜色,这些都是有虞氏一脉的特征啊。
    没见到高皇帝都是隆准而龙颜,美髯须吗?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鲜卑族的祖上,可能还与高皇帝的陶唐氏先祖有着血缘关系呢!
    更重要的是,这个说法,被汉家天子和朝臣们所接受。
    “考举之后,吾就有了一个正式的身份了……”丘可具在心里想着:“吾等鲜卑之族,也可从夷狄,变成中国了,成为诸夏了!”
    考举之后,汉家天子应该会册封他一个身份。
    再加上从考举得到的加成都有了读书人了,鲜卑族,当然就不再是愚昧无知的落后部族,他可以作为鲜卑人的先师,将鲜卑部族带入文明。
    这也是真番、濊人和韩国贵族们如此青睐和推崇考举的地方没有读书人,就会被人歧视,认为是化外蛮夷,没有教化之族。
    有了读书人,就不一样了。
    而且,有了这个士子的身份,与安东都护府和朝廷打交道也更方便。
    ……………………………………
    “丘可具去注册了?”
    刘彻躺在御榻上微微一笑。
    那位鲜卑王,倒是蛮有意思的!
    至少,在刘彻看来是这样。
    虽然这货所学的《论语》完全就是自己闭门造车脑补出来的思想。
    其行为也很中二。
    但,他能想到在饶乐水玩井田制,还能开始筑城,这都说明,他是一个聪明人。
    一个聪明人,自然知道,做出什么样的抉择最为正确。
    鲜卑既下,乌恒的归附,就指日可待了。
    而且,现在的东北地区和整个远东地区,汉家的力量,都压倒性的超越了一切部族和王国。
    这自然而然的,就会开始民族融合。
    无论是主动的征服还是被动的大棒融合。
    在可见的未来,三五十年内,当地就要全境尽诸夏。
    未来,将不会存在乌恒、鲜卑了。
    “制诏,赐刀间为关内侯,以嘉其力!”刘彻对着王道吩咐一声:“告诉大鸿胪,对于刀间这样的优秀人才,要善于发现和提拔,不要吝啬,朕看,完全可以将其提拔到大鸿胪,来担任专责与夷狄交往的中丞!”
    “诺!”王道恭身领命。
    刘彻在王道走后,站起来,坐到案几前,看着堆满了案几上的那一份份请求入宫谒拜的奏疏。
    沧海君金信、真番王刘忠汉、韩王萁准、扶余王高唐还有鲜卑王丘可具的名字,都在其上。
    这些人都是随安东都护府都督薄世入京述职而来的。
    当然了,他们也只是路过一下长安,然后就要浩浩荡荡的前往鲁国的云阳山,祭祀少昊帝的帝陵。
    仅仅是保守估计,这次对少昊氏的祭祀,将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祭祀。
    列国贵族和百姓(加上汉室本身委派的官民和军队),可能多达上万人。
    整个祭祀活动,将会持续两个月。
    期间,濊人、真番和韩国,将会将他的历代先王的骨骸葬入云阳山附近,与先祖同在。
    当然,烧钱,也是烧的最多的。
    列国祭祖,加上汉室本身的奉献和祭品,仅仅是黄金制品,估计就多达数千金。其他祭祀和奉献的器皿,总价值更可能会超过数万万钱。
    这样的奢侈和铺张浪费,让刘彻有些不快。
    但,想了想,刘彻忍了下来。
    反正花的又不是他的钱。
    讲道理的话,其实这样盛大的仪式和典礼,还能刺激经济和消费呢!
    只是……
    “麻蛋,这些家伙怎么这么有钱?”刘彻在心里摇摇头。
    正感慨着狗大户们实在太壕的时候,一个尚书郎进来禀报:“陛下,丞相及大鸿胪求见!”
    “嗯?”刘彻闻言,起身道:“传!”(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九节 强大的借口
    ,。
    “陛下!”一见面,丞相周亚夫就面带喜色,满脸笑容的拜下来:“大喜啊,陛下!有来自大夏的消息了!”
    大鸿胪公孙昆邪,更是笑的连脸都有些抽搐了,他几乎是献功一样的说道:“幸蒙陛下洪福,祖宗庇佑,有大宛使者从西而至,并带来了大夏的消息……”
    “此乃此人的国书!”
    说着,公孙昆邪就向刘彻献上一份羊皮纸和一份帛书。
    羊皮纸上,写满了拉丁文字,让刘彻看得有些眼睛疼。
    但那个帛书上的内容,也让刘彻看得有些迷糊。
    这不过是一封求援的信而已。
    说的是,什么蛮子骑兵蹂躏其国,所以,来跟刘彻求援。
    什么大夏、大月氏,一起共抗匈奴!
    “匈奴人西进,打的大宛人受不了了?”刘彻将这国书翻来覆去,看了几遍,然后对周亚夫和公孙昆邪说道:“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匈奴人爱跟西域诸国怎么打,就怎么打,吾自巍然不动,只待时机!”
    现在看到匈奴西进,就傻兮兮的去打匈奴。
    匈奴肯定会回头。
    还是让他们走的更远一些,帮汉室清理掉更多敌人比较好。
    反正,既然,历史上张骞出使大月氏,大月氏说什么‘为了爱与和平,汉朝自己去打吧’。
    那现在匈奴西进,希腊人月氏人塞人一起去跟匈奴人刚一下正面吧。
    等到他们被匈奴人打的崩溃时,汉军再以解放者和王师的面貌出现,多么完美的结果!
    “陛下,大宛、月氏不足为重!”周亚夫却恭身道:“然这大夏,却是诸夏苗裔,陛下亲族,不可不重也!”
    “嗯?”刘彻眯起眼睛,有些不是很难理解。
    朕什么时候有个亲戚叫大夏了?
    况且,大夏难道不是游牧的塞人、希腊化的巴克特里亚王国以及其后的月氏人建立的贵霜王朝的称呼吗?
    跟老刘家可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啊!
    什么时候,大夏能成为亲戚了?
    周亚夫与公孙昆邪相视一眼,心说:完了,我们忘记当今年少即位,并没有接受先帝多久的教育。
    没有办法,周亚夫只好说道:“请陛下容臣等禀报!”
    “大鸿胪,请向陛下解释一下吧……”
    后者恭身一拜,道了声诺,然后对刘彻奏道:“陛下有所不知……”
    “昔者,舜躬耕于历山,渔于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也!”公孙昆邪严肃的奏道。
    刘彻却还是一脑雾水。
    这是常识啊!
    跟大夏有何关系?
    “舜,陛下之先祖,陶唐氏之先也!”公孙昆邪却继续解释着,而且态度越发的神圣,仿佛在太庙中一般,他匍匐着身子,用着缓慢而的语调,沉声说道:“《鹖冠子》曰:尧伐有唐,迁至于晋南,故高唐氏,号为有唐氏也!”
    “尧之唐候,夏侯也!”公孙昆邪长身而拜:“陶、唐皆夏也!”
    “陛下之先,大夏之社稷也!”
    听到这里,刘彻目瞪口呆。
    好吧,就算你说的有道理。
    但……
    西域之大夏,与中国之大夏,何止相隔几千里?
    明明就是两个世界好不好。
    后世的考古证明也发现了,汉书所载的大夏,经历了希腊化、塞人与月氏联合统治及贵霜王朝三个阶段。
    这三个不同的统治者,除了月氏人大概可能跟中国的先民有过接触,请问,其他人可曾与先王们有半点关系?
    yy小说也不是这么写的嘛!
    这完全就是瞎掰好不好?
    但公孙昆邪神圣的态度和周亚夫肃穆的表情,让刘彻知道,这里面肯定还有更多文章和内幕。
    或许存在他所不知道的秘密?
    但想想也不对啊,刘彻即位后,基本翻遍了石渠阁档案,没见到什么异常啊。
    周亚夫见到这个情况,不得已亲自出面,解释道:“穆天子西征,过西夏而观昆仑,赵之先氏,驾车也!”
    “彼时,大夏在河西也!”
    “恒公北伐,拘泰夏而涉流沙西虞,此管仲所记也,伏请陛下明察之!”周亚夫顿首而奏:“秦始皇帝勒石琅琊,其书曰: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陛下之先,范宣子有曰:在尧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