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皇帝-第9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洗洗就跳河吧!(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四十四节 义纵的惶恐
    梓岭,太阳渐渐西垂。
    站在梓岭的一个山丘上,眺望着这塞外风光。
    “山河如此壮丽,难怪当年秦赵两国,死都不肯放弃此地了……”义纵对着左右感慨道。
    梓岭,顾名思义,就是一条山岭。
    但,跟这草原上的其他山岭。
    这个山脉,生长着无数的巨大梓树。
    这些梓树张开树冠,遮天蔽日,在这草原上塑造了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哪怕是在这落叶都已经腐朽的冬日,这些梓树的存在,也让这冬日的山峦,变得影影绰绰。
    梓岭之名也因此而来。
    “仅仅是这些梓树,恐怕就价值过万万啊……”有将官感慨着道。
    中国的棺椁,一般都是以梓木为棺。
    而这梓岭的梓树,高大神俊,一看就是生长了至少百年以上的梓树。
    这种梓木,每一根都价值数十金。
    而这梓岭南北长约两百余里,起码有数万株梓树,砍伐下来,运回国内,扣除成本后,起码获利数万万!
    “想也别想!”义纵看了那个将官一眼,严肃的对身后的将官们说道:“陛下有令:九原草木山川,因其形胜,不可轻毁,有敢擅毁者,视为私伐御苑!”
    听到此话,其他人顿时就打消了心里的念头。
    纷纷笑了笑,不在说及此事。
    当今天子的命令,是无人敢违背,尤其是在这军队之中。
    违抗圣命,那跟自杀没有区别。
    不用其他人招呼,部下,甚至各自的亲兵就可以立刻‘为陛下诛杀贼子’。
    义纵却是向前走着,看着那条蜿蜒着从梓岭的山脉之中曲折攀爬,最终延伸向远方的白道。
    “翌日,可在此筑城,把控白道!”义纵说道:“倘若匈奴能在此筑城,控制白道,我军怕是没有这么简单就可以占据梓岭了!”
    其他诸人都是点点头。
    梓岭之战太轻松了!
    轻松得汉军上下都不敢相信!
    亏得义纵还曾经传书给郅都,请求郅都北上为他牵制匈奴主力,为他攻占梓岭和鸿鹄塞创造有利条件了。
    可哪成想,在汉军发起进攻前,这梓岭附近还有着十几个部族的匈奴人,转瞬就跑了个一干二净。
    而当汉军的胸甲刚刚完成披甲工作的时候,那把守梓岭的匈奴骑兵也瞬间跑的无影无踪。
    而梓岭附近和梓岭前方的匈奴部族和牧民,更是跟见了鬼一样,望风而逃。
    以至于汉军几乎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就占据了梓岭。
    更将梓岭附近的申屠泽也纳入掌握。
    控制住梓岭后,意味着义纵所部,在这草原上终于有一个温暖的避风港和牢固的后勤基地。
    除非匈奴的幕南右贤王率领其主力从东方而来,不然,这河间地的匈奴骑兵,根本不可能越过梓岭和申屠泽,从而威胁到汉军的补给线。
    至于幕南的右贤王骑兵要是敢来?
    那雁门关和狼猛塞的句注军一定很乐意再去一趟南池,帮右贤王照顾他的妻儿了。
    义纵此时,真是志得意满。
    梓岭不费吹飞之力就到手了。
    以匈奴人在梓岭的表现来看——鸿鹄塞之敌,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是梓岭是个陷阱,是个诱饵,是引诱汉军继续深入草原的圈套。
    但……
    假如真是这样,那义纵就要笑死了。
    梓岭落入汉军控制,等于汉家在这个草原上获得了一个稳固的立足点和基地!
    要知道,在战前,哪怕是朝堂庙算,也不敢预估汉军一日下梓岭这样的夸张之事。
    甚至于,朝堂上还做出过‘假如梓岭之敌难以清剿,那汉军主力就留下胡骑跟梓岭之敌捉迷藏’这样的预案。
    实在是这梓岭的山峦和森林,太好藏人了。
    那些高大的梓树构成的密林里,轻轻松松就可以藏上几千人!
    假如匈奴人真的有心跟汉家捉迷藏,那么,光是要找出这些老鼠,汉军就要花费起码一个月的时间!
    那里能像现在这般轻松写意?
    若真是如此,那义纵一定送一个一吨重的奖状给匈奴将主。
    太感谢了啊!
    但,匈奴人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义纵一时间也搞不懂!
    毕竟,那些匈奴人跑的太快,几乎是转瞬之间,汉军都还在准备着,琢磨着怎么拿下梓岭,应该怎么攻击和消灭梓岭之敌。
    他们就跑的一干二净了。
    以至于义纵都是过了一个时辰才反应过来。
    匈奴人跑了,自然抓不到俘虏,没有俘虏,义纵也就不知道这些家伙到底在想些什么?
    但这并不妨碍义纵立刻将汉军攻占梓岭的喜讯马上发回长安去邀功。
    这个时候,一个亲兵走到义纵身前,恭身道:“将军,卫将军回信来了!”
    说着他就将一个密封的竹筒交给义纵。
    义纵接过来,看了看,忽然一拍大腿,大叫一声:“糟糕!”
    他立刻对那个亲兵道:“马上飞鸽传书给卫将军,请卫将军暂缓渡河!”
    梓岭和其附近的匈奴人全跑了。
    他们甚至没发一箭,就跑的一干二净,甚至还留下了大量的穹庐和草料以及牲畜。
    这对义纵来说,当然是好消息。
    但是对郅都来说,却是灾难!
    郅都所要攻占的河阴,是高阙和梓岭之间的联系要道。
    换句话说,现在,无论是梓岭这些跑掉的匈奴骑兵和部族还是高阙那边枕戈待发,不清楚打着什么算盘的匈奴主力,都可能会选择围攻郅都所部。
    而郅都所部的兵力,不过一万五千余人!
    恐怕根本无法面对匈奴主力的轮番攻击!
    十四个万骑跟几十万的牧民,就算是车轮战,也能磨死郅都所部!
    而一旦郅都所部被围困,那么……
    义纵打了个冷战!
    他可不敢承受这样的后果。
    一万五千多人啊!
    还有一位执金吾兼任的卫将军!
    要是被匈奴人吃掉的话,就算他是外戚,他是天子心腹,也非死不可了!
    更别提,他之前还想让郅都所部北上……
    而郅都也回复了他可以考虑……
    万一郅都真北上了……
    那跟掉进狼窝里没有差别!
    “马上再以飞鸽传书上郡和太原,让上郡和太原,随时准备北上支援卫将军所部!”义纵赶紧命令。(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四十五节 呼揭东进
    上郡和太原当然还是有足够的兵力可以支援郅都所部的。
    实际上,只要有钱有粮,道路情况允许。
    自上代陇右这些地方,再调动十万军队,轻轻松松。
    汉家甚至有过计划,一旦战事不利,陷入僵持则对参战部队进行轮换,以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和锐气。
    当然,义纵也明白,短时间内,休想指望援军去解救可能陷入危局的郅都所部。
    所以,回到设在梓岭中段的白道路口的中军大帐后,义纵第一时间就翻出了地图。
    “我军现在在此处……”义纵摸着地图,找到了梓岭的位置。
    梓岭大约在云中塞外两百余里。
    与云中城之间隔了三条水系。
    分别是大黑河、白道中溪以及南河。
    此三河都是大河的支流,最终在申屠泽以南,汇入北河之中。
    而目前郅都所部,大约是在梓岭的正对面,秦赵九原故城的南侧,河阴的北侧。
    在原来的战略部署中,是郅都所部首先出塞,吸引梓岭之敌的注意力,从而为义纵所部进军梓岭,创造有利条件。
    然后,两军在北河会师,南北夹击高阙之敌。
    但现在,这出兵顺序一变,味道就全变了。
    梓岭之敌不堪一击,几乎主动放弃了梓岭的防御,向后收缩。
    汉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占领这个河间地最重要的屏障之一,取得了汉家在草原上的第一个立足点。
    立足于梓岭的汉军,进可以威胁北河、鸿鹄塞,甚至高阙,退也可以凭借梓岭天险,守住身后的数百里山河。
    但是,这却把郅都的部队卖了。
    通过地图,义纵很轻易就能发现,郅都所部,将会被匈奴人完全困在河阴一带,动弹不得。
    超过十四个万骑的匈奴骑兵,哪怕只是分出一半过去,也不是郅都所部可以抵挡的。
    毕竟,虽然说,兵不贵多,而在于精。
    然而,双拳难敌四手。


第一千零四十六节 战河阴之强敌(1)
    元德六年冬十月已巳日(初三)。
    棘南平原。
    郅都所部,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渡河的地点。
    这个河段,在这个平原的北端一角,与隆起的山脉相距很近。
    可能是因为河面较为宽阔,同时水流平缓的缘故。
    这一段河流因为寒冷的天气,彻底冰封起来了。
    厚厚的冰层,足可让骑兵通过。
    但重装备就不行了。
    所以,汉军不得不先派了一支骑兵渡河,在对岸建立起营地,然后,再搭设一条浮桥,使得各种重装备和重载器械的马车可以渡河。
    在这个过程里,河阴之敌,似乎完全无视了汉军的渡河之举。
    除了在早餐的时候,派来几支斥候远远的侦查了一番外,其他动作寥寥无几。
    但郅都却通过千里镜,发现了远方的草原深处的匈奴大纛。
    “一,二,三,四……”郅都放下千里镜,凝神着望着远方。
    仅仅是显露在眼前的匈奴大纛,就有四面之多!
    要知道,匈奴大纛,可不似汉军军旗。
    汉军之中大凡司马以上的单位,就有自己的旌旗。
    旌旗之上,除了绘有其所属军队的标志外,还有其主官的姓氏。
    像郅都这样,统帅着上百位司马的部曲的大军,旌旗常常多达数百面。
    这也是王师的象征!
    但匈奴人却非是如此。
    因为其布帛珍贵,而兽皮更加珍贵。
    一般来说,唯有部族才会拥有大纛!
    耳熟能详的,类似折兰部族的大雕大纛,白羊部族的羚羊大纛,右贤王的狼头大纛。
    当然以上这些大纛,现在都在汉家太庙,作为天子奉祀给列祖列宗的礼器。
    正因为匈奴的大纛,标志性极强。
    所以,现在,汉室建立了一个基本的匈奴大纛图册。
    一本图册之上,记录了大约二三十个匈奴部族的大纛模样。
    郅都手里,当然也有着一本这个图册。
    他翻开手里的那本图册,循着记忆,开始辨识起来。
    “白虎大纛!这是匈奴左大将的本部!”
    “苍鹰大纛!这是匈奴须卜氏本部!”
    “双头狼之纛!兰氏的本部!”
    一连三个大纛被辨识出来,郅都的心,猛的沉到底。
    光是这三个大纛,就告诉郅都,自己面对的是汉家最强大的敌人,匈奴的本部精锐!
    匈奴的本部精锐,无需多言!
    旁的不说,只要看,现在的匈奴帝国,全是靠了其本部四十万邑落支撑才得以维系,你就知道,这些家伙有多么厉害了!
    想想看,在匈奴本部的威慑下,连折兰、白羊、楼烦、休屠、浑邪这样的大部族,都要乖乖低头当奴才,就可知,这些家伙不是易与之辈。
    倘若拳头不够硬。
    这些大部族为何要臣服匈奴,给匈奴人当狗?
    只是……
    “这鹿头大纛,是那个部族?”郅都拿着千里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