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昏君-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二抬起头,满脸泪痕:“陛下,求陛下给李县令做主啊!”

    “求陛下给李大人做主!”一众百姓齐刷刷的跪在地上,早已泣不成声。

    赵桓大惊:“到底怎么回事?”

    高二擦了擦眼泪:“琅琊县赈灾粮迟迟未至,眼看百姓就要饿死了。李县令无奈,先是带着灾民逼着琅琊县大户人家交出了粮食,然后给那些大户打了欠条。后来实在过不下去了,李县令就带着我们去抢了海州粮仓。海州知州韩铁心想给灾民定一个造反的罪名,李县令为了不连累大伙儿,将罪责一个人担待了下来。最后就。就。。。”

    赵桓惊问道:“就怎么了?”

    高二叹了口气:“李县令不肯受辱,饮刀自刎了!”

    赵桓是又惊又怒,他调转马头便走。

    南宫怜儿大惊:“陛下,你去哪儿?”

    赵桓愤怒的道:“朕要去海州活剐了韩铁心!”

    曹东升和令狐云龙抢到跟前拦住马车:“陛下冷静啊。”

    曹东升也跟着道:“陛下,海州之案绝非韩铁心一人所能为。定然与运粮使刘豫脱不了干系,不如等查明这几人贪赃枉法之实,在定他们的罪不迟。”

    “朕不管!朕要将他们都杀了!都杀了!”赵桓出离了愤怒。

    眼见赵桓暴怒,众人不敢再劝,只好看着南宫怜儿。现在也唯有她能劝住赵桓。

    南宫怜儿柔声道:“陛下,您看看这些琅琊县百姓。咱们应该先安置好他们,不能让朝廷再对不起这里的百姓了。”

    赵桓下的马来,他看着这些衣衫破碎人不人鬼不鬼的灾民,他们除了一身骨头架子似乎没有半两肉,更像是一群行尸走肉的僵尸。

    有些侥幸活下来的儿童都一个个的大着肚子,赵桓知道那是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的腹水,看起来肚子大了。因为饥饿儿童蛋白质摄入不足,肝脏合成白蛋白的原料就不足,这样血浆中白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就下降,于是产生腹水,肚子就鼓起来了。他们的肚子里其实都是液体。

    赵桓眼泪再也止不住哗哗的流了下来,他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嚎啕大哭:“朕,对不起你们!对不起琅琊县的百姓啊!”

    皇帝给百姓下跪,这是任何一个朝代都不曾发生的事。赵桓做了,而且即使跪下,他的内疚之情还是丝毫不减。

    赵桓想不通,对待官员治理,反腐上也用了一些手段。尤其是虎衙司的成立,在京城确实也受到了非常好的成效。

    可虎衙司毕竟是凌驾于律法之上的非法组织,有利更有弊,而且虎衙司也仅限于京城,无法对全国实行这种恐怖统治,否则会引起政局不稳。而御龙卫权力有限,只能起到有限的监督措施。

    他自以为还算圣明,可为什么这些贪官污吏就是杀不胜杀,禁不胜禁。实际上任何一个朝代都会有贪官,哪怕你制度在完善也会有人铤而走险。

    “陛下!”众人惊慌失措,纷纷跪地拼命磕头。

    皇家颜面必须顾及,南宫怜儿与令狐云龙大惊抢上将赵桓扶起。此事若是传出去,这皇家的权威是荡然无存了。

    可赵桓看着这如地狱一般的世界已经顾及不了这么多了,他心里只有深深的内疚和自责。是自己用人不察才造就今天的局面,上一次就应该将这个韩铁心拿下。

    “曹东升!”赵桓抽抽噎噎的道:“在这县衙门口下一个朕的谢罪诏,终朕其一生,琅琊县不再缴纳任何赋税!”

    只要赵桓活着,琅琊县就用不纳税。人们都惊呆了,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用不纳税对一个地方意味着什么,大家心知肚明。

    “万岁!”有人跪地喊了一声。

    然后几十人一起喊:“万岁!”

    第三声“万岁!”的时候是整整一群,包括哪些押送粮食的侍卫都是发自肺腑的呐喊,他们知道这个皇帝是好皇帝,可毁在了官员手里。

    赵桓总算恢复了几分理智:“回县衙,布置赈灾!”

    琅琊县的赈灾流程完本复制了邳州,逐一登记在册,然后发放赈灾粮。作物种子由朝廷免费发放。

    或许是老天爷也被感动了,第二天,持续大旱几年的琅琊县迎来了一场大暴雨。这场大雨足足下了三天三夜,旱灾终于解除了。

    ps:祝高考的学子每人都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

    今天只有两更了,我要准备新书大纲。放心,这本书没有百万字是不会完结。本人要双开,新书暂定大秦。

 第七十一章 瘟疫横行帝妃病

    吴革等人到达海州的时候,海州知州韩铁心带着府衙的人慌忙出来迎接。

    “吴将军,下官久闻吴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啊!”刚见面韩铁心就拍起了马屁。

    吴革微微一笑:“不知韩大人听过本将军什么名声?”

    “哎呀,吴将军身为陛下身边的红人。又率领禁卫军征大金,据说还救过陛下的性命。这些可都被传为了佳话啊,将来也是要载入史册的。”

    不得不说这个韩铁心很会拍马屁,吴革只好笑着道:“韩大人过奖了,想这韩大人德保一方平安。据说更是海州赋税不曾减少,听说朝廷任命也已经下来了,韩大人要调到徐州任徐州知州了。更是可喜可贺啊!”

    没想到韩铁心脸上变色,只见他叹了口气:“吴将军那,本来下官是准备调往徐州的。这不,枢密院的调令都来了。可赶上这海州大旱,百姓苦不堪言。朝廷只好让本官继续留任,唉,说出来都是眼泪啊。”

    “韩大人,本将军奉皇命前来赈灾。咱们就别绕弯子了。朝廷拨下来的四万石赈灾粮,到了海州没有?”吴革直奔主题。

    韩铁心神色尴尬:“这,这个。。。”

    吴革直勾勾的看着他:“韩大人直说无妨!”

    韩铁心摆出一个请的手势:“还请吴将军府内说话!”

    吴革点了点头,带着侍卫来到了海州府衙。只见厅内坐着几个人,却是运粮使刘豫。不由得心中暗暗有气,这刘豫好大的架子。竟然不出来迎接,而是坐在这府内大大咧咧的饮茶。

    只听刘豫站起来道:“吴将军,本官有礼了。恕本官不能出门迎接。”

    吴革这才看清,刘豫脚上绑着绷带,于是惊问道:“刘大人,你这是?”

    刘豫苦着个脸:“吴将军那,我们的运粮队在沂水遇到山贼的伏击。粮食都被山贼给抢了。”

    韩铁心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刘大人为了保护粮食,左腿被山贼砍了一刀,这才无法出门迎接吴将军啊。”

    吴革冷笑道:“刘大人,你丢了赈灾粮,那也是死罪。这沂水地面上哪里来的山贼?再者说,那个山贼这么大的势力竟然连四万石赈灾粮的护卫队都能劫走!”

    韩铁心一甩袖子:“唉,吴将军你先听刘大人把话说完嘛。”

    只听刘豫接着道:“本官就是丢了性命,也得万保粮食无缺。这股山贼甚是彪悍,为安全起见。本官只好先带了两万石粮食来到了这海州,这也是前日才到这海州。剩下的两万石粮食大概会半个月以后就能到达。”

    吴革点了点头:“刘大人真是神速啊,本将军从京城重新组织的几千石粮食比你晚走了足足快两个月,你竟然只比我早来了两天。救灾如救火的道理,刘大人不懂吗?”

    刘豫一拍桌子:“你!本官说了,我们在沂水遇到了山贼,这才来的迟了。”

    吴革不再理他,他转头对韩铁心问道:“韩大人,既然赈灾粮已到了海州。你可将灾民登记造册,开始发放?”

    韩铁心笑着道:“吴将军莫急,府衙正在逐一登记。”

    吴革忍住气:“不知道这登记还需要多久?”

    “这个,”韩铁心想了想:“怎么也得一个月吧。”

    “一个月!”吴革冷冷地看着他:“不知道这一个月,海州将会饿死多少灾民?你是做什么登记,还需要一个月时间?为什么不能先将灾民集中安置,一边登记一边发放?还有,本将军进城之时便发现,你为何又不在城内设置粥棚赈济灾民?”

    韩铁心哑口无言:“这个,这。。。”他看着刘豫。

    只见刘豫又坐下来道:“吴将军,本官是陛下亲赐的运粮使。海州赈灾事宜由本官来处理,至于你说的灾民集中安置,本官会考虑的!”

    “好!”吴革一抱拳:“本将军也是陛下亲派的运粮使。这次本将军也是带来了四千石粮食,明日本将军就在城内设粥棚!”

    刘豫摸起桌子上的茶杯阴阳怪气的道:“吴将军好大的威风,朝廷下来的粮食是要逐一登记,然后发放到灾民手中的。吴将军私设粥棚,不记名不造册,就不怕这些米粥被哄抢么?”

    “这就不劳刘大人操心了!告辞!”吴革冷哼一声,拂袖出门。

    韩铁心心中惊慌:“刘大人,这吴革可是不好对付。他想开粥棚,到时候灾民云集,他在把这里的情况报给陛下,咱们怕?”

    刘豫放下茶杯:“怕什么!这里山高皇帝远,陛下还能长着翅膀飞到海州来不成。只要咱们稳住阵脚,就不怕他。”

    “可吴革若是道粮库查看赈灾粮怎么办?四万石粮食,咱们哪有那么多!”韩铁心着急的问道。

    刘豫想了一下:“我已飞鸽传书给王爷,就让广元粮铺火速将两万石粮食先运到海州。只要粮库里的粮食满了,吴革就拿咱们没有办法。至于如何赈灾,粮食怎么分配,那他一个小小的御前统制就管不了咱们了!”

    韩铁心翘着大拇指:“高!刘大人实在是高!”

    。。。

    琅琊县灾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赵桓带来的这些粮食还是不够灾民们度到明年的,只有等着海州那四万石粮食了。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治疗这瘟疫,赵桓第一次发现这瘟疫比灾荒还要可怕。有的一家十几口一齐得瘟疫,无一幸免。

    赛华佗又不在身边,赵桓他们又不懂医术。瘟疫来势汹汹,每天琅琊县都会死上几十人。而随行的侍卫很多人也是染了病。

    最让赵桓担心的是南宫怜儿和曹东升,二人竟然也都有了疫情症状。若不找到治疗良方,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我没事。”南宫怜儿脸色苍白,她已经躺在了床上。曹东升比她稍微强一点,但也倒下了。

    赵桓摸了摸她的额头,触手滚烫。再看她手臂上已经长满了红色的疹子,赵桓虽然不怎么懂医学,但也知道这种疾病在现代可以用抗生素治疗,但在这里就凶险的多。

    “怜儿,没事,朕在这儿呢。你安心养着,朕会找最好的郎中来给你治病!”赵桓安慰她。

    为避免南宫怜儿担心,赵桓到了门外才让令狐云龙去找郎中。

    令狐云龙找来了琅琊县最好的郎中,郎中给南宫怜儿诊完脉,悄悄退到了外面。

    赵桓焦急的问道:“怎么样了?”

    郎中摇了摇头:“陛下,曹内侍的症状还有治愈的希望。娘娘怕是。。。”

    赵桓只感觉到天旋地转,若不是旁边令狐云龙扶着,怕早已晕了过去。

    ps:推一本朋友的书,仙侠的《蜀山世界笑傲行》。作者以前历史类,上过三江,文笔犀利。

 第七十二章 自制青霉素治病

    赵桓强自镇定,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