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昏君-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十七章 对日本是战是和

    路过应天府的时候,侍卫来报,参与贪污赈灾粮的应天府尹常学林已经伏法。不日,众人已经抵达京城。

    赵桓看着大宋的京城汴京,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不管怎么说,大宋的经济确实是很强大。尤其汴京,简直就是夜夜笙歌。自从取消宵禁,京城繁华地段到了半夜都依旧灯火通明。取消宵禁这倒要归功于蔡京的功劳。是蔡京当年向徽宗建议取消的,这也算为百姓做了一件好事,至少人们的夜生活丰富了许多。

    赵桓回到皇宫的时候正是清早,他并没有急着去后宫。而是直接去了文德殿,因为那里有紧急军务需要处理。李纲孟谷饶等人早已在文德殿等候了。

    “陛下,臣等叩见。。。”

    “行了,都起身吧。闲话少叙,朕是想听听你们几个的意见。赵吏倒是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竟然将日本天皇给抓了起来。不过这也给朕出了一个难题,这日本到底是打还是不打?”赵桓坐上龙椅,早有宫女递上的茶点。

    “陛下,臣以为应开战。同时大宋再派出联合船队,赶赴日本。与吏王爷回合后将日本国一举拿下。”李纲最先表明了态度。

    何栗同意李纲的意见:“臣同意。这次是日本先找茬,他们觊觎咱们龙船的货物,是以想据为己有。这次吏王爷将天皇生擒,正好以此为要挟出兵平了日本国,将小日本纳入大宋版图。咱们仿唐制,可以在日本设置都护府,对他们实行管辖。”

    说实话,这是赵桓最难以抉择的一件事。对日本是打还是不打,打下后如何管理,这些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日本平安时代相对落后,鸟仁天皇又昏庸无能,恐怕连赵佶都比不上。日本各地诸侯名义上承认这个天皇的位置,实则各个诸侯拥兵自重,并不十分服从天皇管辖。

    鸟仁登基以后,皇权加倍落寞。类似于汉末的状态,唯独不同的是日本子民对天皇洗脑式崇拜,这才没有引起兵变叛乱。但各地诸侯之间势力互相倾轧,也是征战不断。

    孟谷饶却持有反对意见:“陛下,臣不同意李纲和何栗大人的话。兵凶战危,出兵日本对大宋并无实质上的获利。而且咱们与日本还隔海相望,各种补给极为不便。就算勉强拿下日本,那里蛮荒落后,百姓不知天子之威,咱们还得派人去管辖。无端多了个累赘。”

    段小容和孟谷饶一个想法,身为户部尚书,主抓经济。他最清楚拿下日本的后果,于是也跟着道:“陛下,拿下日本,那里便是大宋国土。光是日本官员任命就是个问题,即使我们派出官员。然山高皇帝远,也容易造成称霸一方不服天子管辖。主要问题还是路途遥远,以大宋的能力,与日本贸易往来成本太高,主要是远海。日本有个天灾人祸,传到汴京怕也是数月甚至一年以后了。拿下日本臣以为是个烫手山芋。”

    赵桓点了点头,这也是他最担心的:“朕也是如此想,拿下日本管理是个难题。对咱大宋弊大于利,可是若放了那狗日的鸟仁天皇,朕却又咽不下这口气、也难以彰显咱大宋威严。这些跳梁小丑却不知咱大宋的厉害。”

    孟谷饶和段小容对望一眼,孟谷饶低头道:“陛下,老臣有一法,不知可行不可行。”

    赵桓知道孟谷饶不献计则已,一说便肯定经过深思熟虑:“说来听听。”

    孟谷饶继续道:“放弃日本,但要他们臣服。”

    赵桓没听明白:“什么意思,放了鸟仁?让他们臣服这个简单,只是怕他们只是表面上臣服,暗地里对咱大宋还是心怀不轨啊。”

    李纲好战,他喜欢一言不合就动手:“陛下,臣以为还是应该对日全面开战,拿下日本。至于攻下日本后如何治理,这个也简单。派大宋官员去日本任命,再派一个靠得住的臣子去管辖,这不就结了。”

    “李大人说得轻松,派谁去?那个穷乡僻壤,百姓缺乏教化,动不动再给朝廷惹麻烦。别忘了,蒙古可还在边关虎视眈眈。咱们将经历放在日本上,蒙古怎么办。这也不得不防啊、”段小容怒道。

    何栗这个火爆辣椒也跳出来道:“惹什么麻烦,他们不服从朝廷,便出兵镇压。谅它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还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看来这四个辅政大臣平日为此事不知道争论了多少次了,他们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理由。

    “好了!别吵了。”赵桓打断他们:“可别小看这个弹丸小国,小日本不容小觑。当然现在他们成不了气候,孟谷饶,你说说你的想法吧,如何让日本臣服。”

    “陛下,咱们可以开战。鸟仁天皇被擒,日本各地诸侯纷纷起兵,打着救君的旗号造反么。咱们就狠狠的打,打服为止,打的小日本毫无还手之力,让他们惧怕大宋的天威。然后再放回鸟仁,这样他们就会对大宋既畏又怕,让日本称臣纳贡,做大宋属国。或者干脆不准天皇称帝,只称臣。大宋不管理,还是让他们自己治理自己。”孟谷饶说出他的想法。

    赵桓点了点头:“这点朕也下想过,不让天皇称帝就算了。毕竟日本子民崇信天皇,就暂且保留天皇位置吧。但不允许日本屯兵,只允许保留地方少许治安武装。”

    众人闻言大喜,不允许日本养兵,不让他们有大规模军事化,一来日本可以省下劳动力,二来没有军队武装,不对对大宋造成威胁。

    可以保留地方治安武装力量,不过这样日本便成了待宰的羔羊。好在日本孤悬海外,这个时代还没有哪个国家愿意跨海去侵略日本。再者日本成了大宋属国,属于大宋罩着,也没有人愿意去惹大宋这只猛虎。

    “此计可行,陛下,还需早朝朝议么?”李刚问道。

    赵桓摇了摇头:“不用,就这么决定了。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日本不可能永远乖乖听话,不屯兵制。但至少保三年日本国内和平,十年不敢对大宋有异心。至于以后,若朕还活着,日本便掀不起风浪。朕若死了,便留给后代决定收不收日本吧。”

 第十八章 南宫娘娘有身孕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近代战争的例子,赵桓对日本不可能不妨。哪怕对日本百姓不公平,赵桓也不会看着日本做大,这种国家只能让他们在愚昧与落后中仰望大宋的繁华与鼎盛。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不敢对大宋生有异心。至于赵桓死后,就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绝对收回不收回日本吧。

    恩威并用,赵桓现在深谙帝王之道了:“四位爱卿,朕不在的时候你们辛苦了。大家都没有吃早饭吧,大家饿不饿?”

    李纲等人唯唯诺诺,不知该回答饿还是不饿。赵桓却一招手:“曹东升,告诉御膳房。给这四位大臣每人一碗莲子粥,吃完早饭咱们君臣一起去上早朝。”

    “臣等谢陛下恩典!”李纲等人谢恩,这是皇帝御赐的御膳,这也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和嘉奖。

    得不到的往往越是最好的,你不能每次都赐宴,偶尔赏他们一回,足以让他们感恩戴德了。

    赵桓上任后极力改正重文轻武的制度,宫外的英德碑上武将占了大多半。文臣若是想上英德碑是难上加难,这对于每个都想名垂千古的臣子来说是最大的荣耀了。

    英德碑,大宋忠臣良将的荣耀之处。赵桓还特意御史撰书,将对大宋的有功之臣写入史册。这一招很是奏效,很多臣子为了英德碑和青史留名,是真的做到了忠心不二两袖清风,大宋风气一时大为改观。

    尤其这段小容上任户部尚书以后,给赵桓上了很多实质性的建议。农明赋税是一减再减,严禁土地兼并。凡是查明的个人土地超过三千亩的,一律没收归朝廷所有。并且个人拥有土地超过一千亩的,朝廷加倍征收赋税。赵桓想将大宋改造成一个以商税为本的国家,当然这是个任重道远的事情。虽然大宋商业发达,毕竟这个时代还是以农业为本。

    若是查清隐瞒不报,或者用他人名字冒名顶替兼并土地的,处罚更是严格。朝廷鼓励开垦农田,凡是开垦的荒地都归个人所有,这极大地鼓舞了百姓的积极性,大宋的国库是日益充盈。

    赵桓乐得合不拢嘴,现在光是国库就有上亿的税收。群臣都没有想到越是减免农民赋税,朝廷收入反而增加了,对这个皇帝更是佩服不已。

    赵桓以为今天的早朝肯定吵开了锅,各地奏折雪片般云集。没想到的是今日早朝平平淡淡,并不因为赵桓长时间没来上朝而有什么改变。

    赵桓终于知道了当一个皇帝并非是单单靠你勤奋,隋炀帝杨广够勤奋,大明崇祯够勤奋,结果呢。只有善于发掘人才,知人善用方为为君之道。否则天下这么多事都由皇帝来处理,就算你有一百个身子也不够用。

    退朝后,赵桓浪到了皇后的仁明殿。皇子赵昕已经开始由太傅老师教书识字,赵桓对这个儿子是爱极了,有意立为接班人。只是年纪幼小,自己青春正盛,是以搁置。

    “柔儿!朕的柔儿!”唐婉儿带着公主赵柔儿也来到了仁明殿,赵桓一把抱住自己的女儿上去就是一顿乱亲。

    赵柔儿好像不太喜欢这个父皇,不住挣扎:“放开我,放开我!”

    赵桓哈哈大笑,从怀里掏出一件小木偶,那是他出宫时候在外面买的。赵柔儿立刻高兴了伸出小手:“父皇,我要,柔儿要。”

    “那你先亲父皇一下。”赵桓腆着脸伸过去。

    赵柔儿极不情愿的亲了一下,结果木偶笑着跑了。赵桓将赵昕抱在腿上:“昕儿,告诉父皇、先生都教你什么了?”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赵昕背起了诗。

    赵桓大喜:“哇,朕的昕儿会背诗啦!传旨,赏太傅!”

    嫔妃李思思、唐婉儿也都在皇后宫里,唯独南宫怜儿没来。赵桓素知怜儿与皇后关系不错,不知为何竟然没有来:“怜儿呢?”

    皇后微微一笑:“陛下,臣妾就知道你会这么问。怜儿妹妹有些不舒服,臣妾已经叫了御医去了。”

    赵桓眉头微微一皱,南宫怜儿自幼习武。除了在琅琊县生过一场瘟疫,身体一向不错。回宫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这会儿竟然病了:“朕去看看。”

    众人立刻不愿意了,皇后先道:“陛下不能如此偏心吧,陛下出宫后天天和怜儿妹妹在一起。怎么这一忽儿不见,便如此着急?”

    李思思也跟着道:“就是,陛下对怜儿妹妹太偏心。”

    唐婉儿笑着道:“陛下无须担心,怜儿姐姐刚才还在这有说有笑。应该没有什么大事,皇后娘娘已经拍了赛神医去了。”

    赵桓这才安心了些,别是琅琊县的瘟疫发作,那就凶险的紧了。转眼他又把这事忘到了脑后,他现在最关心的是自己的一对儿女:“你们姐妹几个在这聊着吧,朕带着昕儿和柔儿到后花园走走。”

    对于这对儿女,赵桓鲜有时间陪他们。皇帝确实很忙,嫔妃又多,陪子女的时间自然是少之又少。

    曹东升慌忙带着俩小太监还有四个宫女陪着,赵桓刚走出门口。赛华佗满头大汗的回来了。

    赵桓心中一慌,看赛华佗气喘吁吁的样子,显然是急奔而来的,莫不是南宫怜儿出了什么事:“赛华佗,怜儿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