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铁血强宋-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章 跨越千年

    (全本小说网,。)

    北宋徽宗宣和四年,白沟河古战场……

    “怎地过了白沟河连人影都不曾见一个,直娘贼的,俺们西军在这里死了成千上万的袍泽,竟是为了争夺这般所在,这大赵官家究竟是如何作想?”十数个身着大宋盔甲的兵士在泥泞的道路上蹒跚而行,其中一个虬髯大汉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抱怨。

    “严蛮子,休要在这里扰乱军心,这幽云之地,自古就是俺们汉家屏障,拿命去争难道不值当?军令一下,俺们厮杀汉唯有死命而已,此次哨探之后,俺们就可以由辅军转为正军,偏你唉声叹息,若再多说一句,二郎不训你,俺罗延庆也需饶不过你!”罗延庆瞪了一眼严蛮子,兜鍪毡帽戴得方正,红缨飘扬,一身盔甲发出铮铮响声,再看了看前面牵着马,双目无神的杨凌,心里不由得叹了口气……

    走在最前面的杨凌,年纪不过二十出头,乃是这十几人的头领,祖籍河南,家里排行老二,人称杨二郎,家中生活殷实,倒有一身武艺本事,年前因为辽人打草谷(辽**队南下掳掠民间粮草财物的方式,被辽人称作打草谷)惨遭屠村,家破人亡。正巧事发之时,杨凌带着罗延庆,严世臣等青壮汉子走了一趟商路,一行人回乡时,已然是死尸遍地的惨状,此仇,自是不共戴天,杨凌便带领逃脱一劫的年轻俊杰投军。

    此时的大辽被崛起的女真人在护步达岗之战打得大败亏输,精锐兵马丧尽,国祚将亡,大辽天祚帝仓皇而窜,弃万里江山于不顾,逃到了夹山(内蒙古境内),以图复国,而大宋见大辽已是日薄西山,宋徽宗赵佶便派童贯北伐,意图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杨凌及同乡恰恰赶上了大赵官家誓师北伐,便加入了北伐大军当中,却落得个辅军的勾当,即牵养战马,为正军卸带盔甲的辅助军士,好在若是战事胶着,辅军同样可以上战场。

    于是北伐二十万大军就在白沟河与大辽狠狠地见了一仗,大宋上下自是以为天朝大军一到,百姓无不箪食壶浆相迎,纵然有所小挫,也定然可以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大宋官家赵佶好大喜功,若是此番功成,声望定能直追太祖太宗。

    可这白沟河一仗打下来,让所有人都难以置信,大辽名将耶律大石和四军大王萧干统领数万辽兵,就致使宋军惨败,自雄州之南,莫州之北,塘泊之间及雄州之西保州、真定一带,死尸相枕籍,不可胜记。

    而杨凌所部辅军也被乱军冲散,杨凌更是被脱缰战马撞得昏迷不醒,所幸严世臣,罗延庆等几兄弟拼死裹挟才将杨凌救出了那人间地狱。而杨凌昏迷数日之后,总算是有惊无险醒转过来,可整日变得沉默寡言,仿佛魔怔了一般。

    面对自家兄弟担忧的神情,此时杨凌的思绪已经飘向了远方,他本是二十一世纪刚毕业的大学生,寻找工作却屡屡碰壁,后来他准备回到自己的家乡自主创业,但是他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回乡的飞机竟然发生了意外,结果就是机毁人亡,自己在一场空难事故之后竟然穿越了,地点是两国交界战线,身份是北伐大军无足轻重的一个小卒子。

    二十几人迈着沉重的步伐行走在这飞鸟难见的泥泞路当中,零零落落时常可见一具尸体,皆因在数月之前这里发生了一场旷世之战,此时的杨凌思绪开始回到现实。

    历史一向是他的强项,平日里没事都会翻阅,而北宋末世这几年则几乎是亿万中华儿女最为心痛的一页,从宣和四年开始,整个北宋王朝开始展现出其富裕丰亨背后脆弱的一面。

    赵宋官家耽于享乐,朝堂强文弱武,党争激烈,童贯前后一共两次北伐,企图趁辽人羸弱收复幽云十六州,结果寸功未立,反倒是葬送了大宋大半武功菁华,而历史的悲剧,便是自第一次北伐的白沟河之战伊始,而此时,自己正处于第一次北伐结束之际。

    也正是因为宋军的的战绩之惨才让女真人深深的意识到了南朝的软弱可欺,在辽人的主力几乎被女真完败侵吞之时,煌煌大宋竟然被辽国临时集结起来的数万残兵杀得流血漂橹,仓皇北顾,试问宋人又有什么本事占据那花花江山?偏俺们女真人久据苦寒之地?

    所以三年之后,女真彻底消化了亡国大辽的力量之后,便立即南下侵宋,始有靖康之耻……

    自古皆有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说法,而杨凌却一直认为“靖康之后无中国”更为准确,此时的杨凌正处于这个历史转折的关键点,尤为关键的这场巨变乃是亡国之祸,有多少人能置身事外?来都来了,姑且先活下去再说吧,老天爷,我感谢你全家……

    “直娘贼,前些年还没生出战事,俺们和杨凌哥哥走了一趟燕京,途径这里,还是一个热闹的村寨,俺还向那老张头讨了一壶酒和一只烧鸡,如今却是成了这般模样,连鸟毛都不见。”严世臣嘴里嘟囔了一句,生性憨直的他不免也生出了一些感慨。

    杨凌努力的回忆,模糊记得是有这么一回事儿,不过眼下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辽人将大宋上下北伐军将打得闻风丧胆,连白沟河也不敢擅越一步,只得派了他们这些地位最低下的辅军过河哨探,并且还是许下了功成之后成为正军的赏头。而自己所行的关键就在于,打探清楚辽人是否还在白沟河北面……“

    世臣,延庆,你二人各带数人,一人向东,一人往西,分别探出两里开外,其余人跟我向北走,届时不管有没有发现辽人踪迹便就在此地会和,路上……记得小心一些。”杨凌对着二人道,不管前世今生,这两人与自家最为亲近,自然是最为得力的兄弟,所以此事放心交予便是。

    “二郎,你伤势未愈,越往北越不安全,且不如就让某家应了往北哨探的差事,哥哥去东边便是了!”罗延庆目光之中有些担忧,若是放在从前,杨凌步下倒是能开得一石弓,虽然大宋正军之中的厮杀汉开得一石五六的大汉多的是,但是开得一石弓身手也算是不错的,自然是放心得多,但是自从上次大战劫后余生,罗延庆便感觉到了杨凌有些怪怪的,他只能将其归咎于伤势未愈的原因。

    杨凌感受到了罗延庆的忧虑,当下心里泛起了丝丝感动,“伤势……已然无妨了。”

    “此言当真?”

    “比珍珠还真……”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章 荒村

    (全本小说网,。)

    三人各自领着数名甲士向三个方向分散,杨凌则迈着沉重的步伐一路北行而去,一路所见尽是残垣断壁,可以看得出来,之前的这里定然是一个比较繁华的村落,但是天道无情,此处位处边关,和平之时固然是互市贸易的小康所在,可是边事骤起,随之而来的便是毁天灭地,王朝更替,时代兴亡,苦的总是寻常百姓家。

    杨凌的心情愈加沉重,乱世本该是称王争霸的绝好时机,况且他有着这个时代所有人都不具备的前瞻性,成就一番事业定然不在话下,但是很可惜,前世的他只是一个工作上屡屡碰壁的大学生,固然踌躇满志,但经历一些挫折之后整个人都有些消极,况且从二十一世纪穿越到北宋末世,可想而知这对一个人的冲击有多大。

    正因为如此,穿越以来的他并没有多大的雄心壮志,只求在这乱世之中全下一条性命,那便足够了。

    可是眼见满目萧条,尸横累累,饿殍遍地,他的心似乎抓住了什么,或许杨某人不该这么碌碌无为的活下去了,直娘贼的贼老天既然将我弄到这里,那我就要证明给它看,人定胜天……

    “二郎,这里有许多的尸体。”一道声音将杨凌从沉抑的思索中唤醒了出来,赶到部属所在,只见面前是一个巨大的尸坑,里面尸体不是战场当中征杀败亡的将士,而是普通百姓的着装,他们……都是本地的村民!

    临战之际,将帅为了激励士气,往往会纵容麾下士兵烧杀抢掠,甚至是屠城,很显然,这里的村民便是因此而惨遭杀害,成为了白沟河之战的陪葬!

    “辽狗真是丧心病狂!”

    “此次哨探之后,俺们成为正军,总有上战场厮杀的机会,届时某家就是拼了这条性命,也会拉几条辽狗陪葬!”

    “你们去四处搜查,看看还有没有新的发现!”杨凌沉重的喝了一声,他们并不是没有见过死人,他们在场的每个人都杀过人,但是面前的场景着实是令人心寒。

    “是!”

    随着众人渐渐散去,杨凌沉默良久,终于是叹息了一声,“生无所止,死有所息,诸位,安息吧……”

    此处村落已然是废弃了,杨凌正了正毡帽,手中提着一柄刀,在前面不远处有一道将要倾倒的断墙,或许是因为乱兵所致,战阵冲击之下地面也有些坍陷了。

    杨凌束了束腰带,此处的墙体已然经不起使力,且断面之处只到自己的腰身,若是得当,纵身一跃之下轻易之间便能爬上去,杨凌将刀拨到自己触手可及之处,随即双臂微微搭力,一跃之下便上了断墙,杨凌抬眼望去,断墙之上,竟然靠着另外一道墙。

    前一道墙犹如多米洛骨牌一般倒在断墙之上,两墙之间露出了微微一道夹缝,不注意之下,没有人会发现这夹缝之中竟然别有洞天。

    杨凌身下的刀,并不是所谓的仪仗刀具,毫无花哨之处,模样倒有些如斩马重剑,最适合战阵厮杀。

    不得不说,有宋以来的军械制作很是精良,大宋以北的幽云十六州可以放牧养马,可惜一直为辽人所据;宋初之时,西北部的河套也在其版图之内,是一处极好产马之地,很可惜北宋立国不久,西夏分疆裂土,大宋便失去了最后一处马源,西夏有源源不断的战马,隧有闻名天下的“铁鹞子”。

    没有马就没有骑兵,冷兵器时代,拥有骑兵就拥有了战事的主动权,进可撞阵厮杀,退可扬长而去,迟缓的步兵只有在屁股后面吃灰的份。

    正因为大宋骑兵稀缺,所以从开国伊始便在军事上处于弱势地位,彼时汉家民族的智慧是整个时代的巅峰,在机动性和进攻性上比不了游牧民族,无数年来,人们苦苦钻研出了一套以步破骑的方法。

    那就是结阵图以拒骑兵,阵法一道博大精深,若是操作得当,管叫你骑兵冲得进,出不来……

    可即便如此,也需要庞大的精锐步军维持阵图的运转,所以宋太祖建国便奠定下了冗兵之策,京师养禁军百万,可时过境迁,安逸百年后,这些禁军所剩战力十不存一。

    作为世界经济科技巅峰的大宋总不会让自己的国防犹如纸糊一般,所以北宋中后期,对兵甲制造便有了极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制式武器上,强大的神臂弓更是令胡虏忌惮三分,拓疆不足,守成有余矣!

    也正是因为如此,一般大辽哨探之人都是配有战马,有的还是一人双骑,大辽闻名天下的的便是这所谓的远拦子,而大宋战马稀缺,骑兵也太少了,所以一行北上哨探的人,除了给领头的杨凌配了一匹瘦马外,其余人都是徒步而来。

    不过杨凌随身的兵甲自是周身遮护周全,毕竟这个时候往北走是极为危险之事,若是这点兵血都要克扣,想必整个大宋也没有为赵宋官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