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强宋-第5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早一日能将赵家父子重新掌握在手中,杨凌也就能早一日安心,而且这次计划中与宗翰的会战,借重这父子之处,可不在少!(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七百一十五章 整军会猎(四)
(全本小说网,。)
数十名晋王黑云甲士,都换上了普通衣甲,甲胄之下都是敝旧袍服,簇拥着杨凌站在一座山丘之上,这山丘顶上设了一处小寨,望楼高耸,周遭数十里山川地势尽在眼中,而山下还有一处坚实军寨作为依托,一个指挥的步军在寨中据守。
这里几乎已经是顶在宜芳一线的最前面了,杨凌亲身而至此,多少人都苦谏不必如此,可杨凌都一笑以对,仍然我行我素,杨凌同样也着普通衣甲,不张旗号仪仗,尽力不引人注目,但是几十骑出现在高处,人人都是高头骏马。
如此阵仗,对面有敌的话,如何不知道来人定然是军中重将,前来瞻看军势?立马高处,天风浩荡,四下而顾,山川河流,尽入眼底,宜芳遣出的哨探小队在道中出没,拉出一道道的烟尘,一顶顶红色盔缨在烟尘中跳动。
而在身后,就是绵延的深沟高垒,军寨重重,还有数千民夫,还在热火朝天的赶工,大队车马,如一条细线一般不住从东面源源而来,将大量粮草辎重补充到宜芳战场中来,而在西面,也能看见有女真哨骑出没,他们的战斗意志似乎并不算太高,并没有向东压迫宋军遣出的哨探,更没有主动挑战。
但凡宋军迫近得过于近一些,他们还稍稍后退一点,宋军遣出的哨骑,也都是神策军和捧日军中的精锐,并没有得理不让人,向西探得过于深,一旦孤军深入,女真鞑子突然呼哨一声围上来,这就是平白给女真鞑子送礼去了。
双方就大致维持着一个骑兵威力警戒幕,一个两军之间大约十几里距离的缓冲带,各自往来巡逻警戒,偶尔才能听见互相骂几句村话,或者对射一两箭,比之宜芳城下此前那场血战,算是平和到了极处。
杨凌静静的看着眼前一切,在他身后靠得最近的,一是宗泽,现下他算是杨凌幕中最为得力的助手了,另外一个则是杨再兴,周泰战死,关胜战死,薛永战死,从尸堆里面找出来杨雄只剩了一口气,没有三两个月将养不回来。
杨雄身上也负创累累,虽然都不甚重,可失血不少,也有好几日从床上爬不起来,幸得杨雄身子健壮,多少补气血的汤药灌下去,十几日之后居然就能骑马了,他地位也更进了一步,杨凌将原来太原后路大营兵马,加上原来宜芳城中的军士民壮,部分太原城中河东驻泊禁军,合编为神策军前厢。
韩世忠后来调来的四个骑军指挥也尽数拨补其中,杨再兴就权发遣为神策军前厢副都指挥使!前厢都指挥使虽然给了杨雄,可现下杨雄重创不起,这个神策军新立之厢,杨再兴就是一言而决。
此次杨凌西巡南下,卢俊义并未曾跟来,而是在太原城中整练军马,要以他带来的神策军为基干,加入太原城中河东路驻泊禁军挑选出来的精锐,编出一支四五千正军规模的野战集团出来。
到时候加上捧日军主力,就是自宜芳出击的重兵集团,这支大军,自然是卢俊义统帅,而也可见杨再兴终于出人头地,从一个普通的骑军指挥使,一跃而成为杨凌麾下中高层军将一员!杨凌麾下年轻敢战军将的出头道路,的确是整个大宋军中最为宽广的。
也无怪杨凌麾下这些岁数都不算大的各层军将,凡战都拼命向前,杨凌和宗泽还未曾吭声,得到重用的杨再兴却精神亢奋得很,忍不住就道:“晋王,女真鞑子看来不想在这里和俺们硬打了!说不定就要掉头向西!西军这下不出力也得出力了,到时候女真鞑子和西军缠战,俺们自后而出,打女真鞑子个全军覆没,末将请为先锋,将宗翰擒过来献于晋王马前!”
宗泽和身边晋王直甲士都扫视了杨再兴一眼,并没开口,未免都觉得这个在宜芳城下立下大功的年轻军将骤然重用之后,有点忘形了。
一场会战进行过程,哪有他话语中这么轻易便宜的事情,西军和杨凌所部,分隔在两个战场上,就算西军能老实尊奉杨凌号令,这配合起来也是极难的事情,时间,空间,处处都是问题。
而且从宜芳打出去,女真鞑子就不会派遣兵马遮护他们东面后路?自杨凌以下,但凡是参与筹谋这场战事的,无不是凛凛惕惕,如履薄冰,而且诏令西军之事,要在接到御驾之后,才能发出。
与西军之间讨价还价,还不知道要往复进行多久,其间变数甚多,杨凌虽然下定了会战决心,但是这一场决战到底会什么时候打起来,而且结果到底如何,以宗泽见事之明,都觉得颇为混沌难料。
不过杨再兴这番话虽然说得口气过于大了一些,但是这番话也说得颇为有些眼力,宗泽随杨凌巡视前线,西军啊,现在就成了一个莫大的隐患,韩世忠所部已经逐次撤了下来,包抄不了神策军主力后路,且离太原府还有相当距离,宗翰就算是乡间村汉,也不见得会选择芦岭方向为突破口。
东进既然不能,继续南下也不是好选择,在两面受敌的情况下,还将战线继续延长,庸帅也不为之,唯一所能,就是掉过头来,先击破西军!
杨再兴这番话说完,自觉铿锵有力,也表明了自家战事上的眼光,不过发觉宗泽他们都没有吭声,杨再兴一下警醒,又强笑一下:“末将是粗人,想到什么便说什么,都是些胡说八道。运筹帷幄之事,不是末将这等人所能插嘴的。”
一直凝神向西而看的杨凌,这个时候终于转过头来,锐利的目光扫视杨再兴一眼,淡淡道:“你说得颇有些道理,怎么是胡说八道了?将来说不定是要统千军万马独当方面的,运筹帷幄之事就是你该做的!自轻自贱做什么?”
杨再兴脸色一下涨得通红,非是羞惭,而是激动!(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七百一十六章 整军会猎(五)
(全本小说网,。)
他此前和杨凌打交道还是太少,这个时候才算是真正亲身接触,现下恍然明白,晋王麾下,果然不是重文轻武!武臣在晋王麾下,才是真正得看重,得使用,得有出头!只要你有能力本事!
杨凌随口说了杨再兴一句,就又转回了头去,定定的看着西面群山,还有群山之间蜿蜒的道路,宗翰西进的可能性极大,到前线来看一遭便是明白了,可是纵然揣度明白了敌人动向,这场会战要打起来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女真大军到底什么时候动?
西军包括折家军会怎样应对?会不会自行其是?自己这里决战部署能不能及时完成?还有,河北那里能留出让自己从容与宗翰决战的时间么?
种种桩桩,都是问题,沉重的压在心头,宜芳敌锋虽然稍挫,可是风涛卷动,反而更急!就在胸中各种念头不住起伏之际,突然之间,杨凌就看见远处山上,突然也涌上一队人马,这队人马,同样未张旗号,同样就数十骑的阵仗。
可这数十骑,就如自己身边晋王亲卫甲士一般,体形雄壮,座下都是难得骏马,他们中间簇拥着一人,身形不甚高大,面目这么远也看不清楚,他同样在竭力向东而望,相隔至少七八里的距离,两座山丘高处,杨凌与那人都发现了彼此的存在。
那人定定朝着杨凌这里看了一阵,突然遥遥抬手一指,似乎在和杨凌打招呼一般,然后这数十骑就慢慢退下山去,杨凌身边宗泽等人,也发现了那几十骑动静,不少晋王直甲士都拔出兵刃,紧紧拱卫在杨凌身边。
虽然相隔如此距离,那几十骑对于杨凌此刻毫无威胁。但是都是从死人堆里面滚出来的晋王直甲士,却能清楚的感觉到那几十骑就有的俾睨之气,杨凌冷冷一笑,轻声自语:“宗翰。”
在这一刻,杨凌莫名的就知道这七八里外,突然一遇的那数十骑,簇拥着的人物到底是谁。完颜宗翰!他同样亲身东来,瞻看当面自己军势!
杨凌猛的拨马便走,在这一刻,自己无比肯定,宗翰大军绝对不会全力往西,而就是要在这太原城下,一堂堂正正之师,与自家军马决一死战,一如当年护步达岗时!
决战就决战罢,在燕地河北,女真东路军留给自己的时间,也再不多了!
夜色之中,黄河滚滚而过,黄河在这一段,是南北流向,西面就是鄜延军治所鄜延军城,而东面隔河相望的就是重要军寨,与鄜延军城夹峙黄河,遮护要隘,此处军寨规模甚大,地势虽然不算险要,但是寨墙高峻,一直到黄河岸边渡口都有军堡遮护,构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
渡口之上,尚泊着二十条渡船,连日以来,这些渡船不断的向军寨转运军资粮饷,补充兵力,如果是刘光世的鄜延军要渡河攻击女真在岚州军马,则此处军寨就是出发根基。
若是要守,也是遮护鄜延军不容有失的要点,所以这些时日,拘刷而来的船只,就在河上穿梭往来,到了夜里。在两岸就泊得到处都是。临近渡口的一处军堡之上,满桌都是酒水,各色熟食更是摆得满满当当,更有手下军士寻来的新鲜果子,一个个都在大吃大嚼,人人都是喝得有点醉醺醺的。
自从刘光世为副总管领鄜延军之后,这位名门之后在钱财享用上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鄜延军中各般好处,为他一扫而空,渡口关津,都为刘光世遣了心腹前来为他生财,不过近来随着大量军资粮饷补充向军寨,守卫渡口的领头多少有了点上下其手的机会。
捞着点好处就想到了跟自家一起苦熬的弟兄们,干脆就设了一桌,从天还未曾黑,就一直喝到了深夜,酒多了之后,一个个嘴上就没了把门的,提起这位掌鄜延军的刘将主,个个都是满腹怨气。
“直娘贼的老刘将主,还能给俺们留下一口吃食,这位小刘将主,却是细眼网捕鱼,什么都捞个干净!”
“现在河东打成一锅粥,据说小种相公下了严令,这位小刘将主才忙着整顿河防,可也没见着他亲身来河边走一遭!现在还在绥德每日置酒高会,听那些从延州押运军资而来的弟兄们说,每一餐都要耗费百十贯!”
“折家不是东西,让开通路让鞑子打晋王去,小刘将主又好到哪里去?还不是准备就在河西面看晋王的笑话,渡河东进,进个甚鸟!”
“这样将主看来是跟不得了,将来万一上阵,看哪个出力为他死战!”在没有杨凌的时空,刘光世号称中兴四大名将之一,但是最名不副实的,也就是这位贵盛将门出身的所谓名将,生性豪奢,贪婪无度就不必说了,但凡遇战,不败即逃,先将数万军马联合折家军渡河与宗翰西路军战,结果在太原之西给娄室数千骑打得大败亏输。
女真二次围开封,刘光世迟迟才率领三千歩骑应召勤王,磨磨蹭蹭走到半途,汴梁就已然陷落,刘光世一路收拢溃军,壮大实力,最后在济州得遇赵构,被病急乱投医的赵构任命为元帅府五路都提举,从此就开始了他所谓中兴名将之路。
这条路就是一连串的不战而逃,拒不奉诏,骄奢自大,但偏偏又因为治军不严,各处流寇乐于归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