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秦帝子婴-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将军,你这是怎么了?”子婴赶忙上前关切的问道。

    “不当事,先前同鞠武老儿比斗,伤到了筋骨。”王翦缓缓的说道:“真是老了,不中用了!”

    “老将军无事便好,您要是都不中用,让我等小儿更是何以自比!”子婴说笑道,王翦无事子婴便放下心来。

    “不知大将军召我等前来有何示下?”

    “吾之伤,虽无大碍然而伤筋动骨数月难以上马御敌。然战事紧急不可一日无帅,故望长安君代吾掌军。”王翦说罢,将调军虎符从怀中取出递给子婴。

    军中诸将除王翦外,李信声望不足,司马尚终究是外将,余者更是不堪重托,唯有子婴不但有破赵之功,而且贵为长安君身份尊崇。

    子婴明白军情紧急,此时正是乘胜追击的大好时机。没有推脱便从王翦手中接过调军虎符坚定地说道:“大将军尽管安心养伤,子婴必不负将军所托!”

    蓟城以西虽然国土宽广,然而并无坚城天险可守。而且丧失大部主力的燕王喜和太子丹此时已成惊弓之鸟,往往秦军兵锋一至便弃城而逃。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燕王喜和太子丹基本上没能睡一个安稳觉。

    子婴派司马尚和李信各帅一万骑兵,转战千里,往往是二人率领残军刚入城不多久司马尚和李信的兵马便追击了过来。

    直到燕王喜逃到辽东地(今辽东半岛附近)依托辽水天险这才堪堪稳住局面。

    燕王一跑,辽水以西燕国大大小小的城池自然是无心抵抗,没费多大气力变被子婴尽收囊中。

    而此时秦王的诏令也来到了前线。原来王翦在攻破蓟城之后在捷报之中便以病为由乞老归养。

    秦王在王命之中同意了王翦的请求,并对其多有褒奖。蓟城已下攻燕已经不需要如此多的兵马,故而秦王命子婴将兵五万继续攻燕,其余军队回国修整。

    受限于船只数量,王翦离开之后,子婴命令司马尚和李信多次以小股骑兵渡过辽水,袭扰辽东城池。

    骑兵来区迅速,往往燕军尚未集结反击,秦军便已经返回了辽水西岸。

    子婴此举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哪怕是退守辽东,燕王喜依然苦不堪扰。

    为图自保,燕王喜一面在辽东之地,大力征发兵员准备负隅顽抗,一面派遣使节绕道塞外,前往代国求援。

    如此紧急之刻,也就相邻的代国能够在短时间内救援燕国。

    然而代国此时的情况并不比燕国好太多,代郡本就是苦寒之地人少地微,这几年又天灾不断。

    公子嘉据代立国之后,虽然苦苦经营,然而此时代国满打满算不过有兵两万余人,而且军备也不是很充足。

    这点人马去救援燕国,根本是去给秦军送军功而已,万一惹恼了秦军回师攻代,那他赵嘉便没地哭了。

    有心无力的赵嘉只得给燕王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回信,从各个角度方面大力盛赞燕国为抗秦大业作出的贡献,然后话锋一转言道无奈小弟国小力微,实在是爱莫能助啊!

    当然在回信的最后,也给燕王喜提了一个小小的建议:“秦所以急攻燕者,以怨太子丹故也。王能杀丹以谢于秦,秦怒必解,燕之社稷,幸得血食。”

 第125章 韩魏生变

    燕王喜收到书信之后,并没有太多的失望,国事多自私,代国为求自保拒不出兵这其实没有出乎他的预料,求援也只不过是想尝试一下罢了。

    毕竟此刻的燕国就像一个溺水的人,哪怕是一根救命稻草都想尝试一下,如果什么都不做继续下去,那么被秦军攻灭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至于代王嘉最后的提议,也未尝不是一个办法,燕王喜唯一所疑虑的不过是牺牲自己的太子,到底能不能换来秦军的退兵。

    而此时子婴一封书信的到来则促成了燕王喜最后的决定。

    信是被从一杆射杀燕军将士的箭杆上发现的,信中历数了太子丹的六大罪状。

    其一不忠:至书归降在先,举兵抗秦在后此不忠也。

    其二不孝:天阉之人,蒙蔽君父此不孝也。

    其三不耻:以宫人之色娱人,罔顾于礼此不耻也。

    其四不仁:性情暴戾,动辄则咎此不仁也。

    其五不智:燕之节侠,迫而自戮此不智也。

    其六不义:假意逢迎,诱使荆轲刺秦此不义也。

    如此不忠、不孝、不耻、不仁、不智、不义之人,当人人得而诛之。

    在子婴心中,此时的燕国唯一可以正眼相看的便只有一个太子丹了,只要将太子丹除去,燕国必亡。

    虽然子婴全篇未提及,退兵一事,然而在病急乱投医的的燕王喜眼中,说不得奉上太子丹的首级便可以换取秦国的退兵。

    毕竟秦军此番出征的缘由亦是因太子丹之故。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子婴提到的太子丹乃是天阉之人。一个王朝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传承,如果太子丹真是天阉之人,那么这个太子也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自己又不是仅有一个儿子。

    太子丹的一众姬妾也都随从而来,燕王喜没费多大功夫便验证了子婴信中所言,至此燕王喜也坚定了放弃太子的决心。

    燕国精锐多为太子丹所属,燕王虽已有废黜之意,然不敢贸然行之。

    当晚燕王喜以议事为名,召太子丹饮宴。席间多有以国相托之意,在燕王喜的默许下众文武亦是频频敬酒,太子丹自是喝的伶仃大醉。

    正当太子丹酒酣之际,燕王喜一个示意,只见他身侧的两名力士,借着嘈杂纷乱的丝竹之音,悄悄地行到了太子丹的身后。

    猛地将一条牛筋制成的绳索套在了太子丹的脖颈之上,两人一换身位,将绳索交叉奋力的向两侧将绳索拉紧。

    一时间太子丹脸庞立时憋得通红,瞪大了眼珠望向燕王喜的方向,想要说些什么,一开口却导致绳索勒得更紧,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只得是无力地将手指了指高坐于上的燕王,不一会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太子丹原本就是这场宴会的焦点,突如其来的变故也让殿上众臣有些惶恐。

    然而看燕王喜平平淡淡的态度,老于世故的臣僚们心中也就明白了,十有八九这恐怕是燕王的安排。

    诛杀太子丹之后,燕王喜命人割下太子丹首级,函送子婴军中,并为书谢罪,表示愿意比照秦国郡县岁岁纳税。

    然而燕王喜这一次的计划落空了,子婴收到太子丹的头颅之后并没有撤军回返,反而一次次的派军渡过辽河袭扰辽东城池。

    由于没有了太子丹的指挥,燕军更是不堪,在被秦国骑兵吃掉几波部队后,燕国军队更是只敢死守,不敢轻易出城。

    同时子婴命人打造的的第一批船只也开始下水,秦军大部渡过辽水安营扎寨,准备对辽东发起最后的进攻。

    在冬季之前攻下辽东这便是子婴的计划。

    …………

    “君上,外面天冷您还是回屋里吧!”雪姬轻轻的将一件狐裘,披到子婴身上劝慰道。

    雪落无涯,鹅毛般的大雪已经连续下了三天,粗一估量积雪至少厚达二尺五寸。

    与大雪相伴,北地的气温也随之骤降,还在深秋温度便已经和寒冬无异。

    秦军多是关中子弟,根本没有经历过如此的寒冬洗礼,而此时也没有棉花羽绒等保暖之物,仅靠将士们自带的一些御寒衣物,根本挡不住如此凌冽的风雪。

    “天不假时!”望着天空仍然在飘落的的雪花,子婴无奈的感慨道,按正常的天气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才会进入冬季,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自己有足够的把握能够荡平辽东,然而这一场提前到来的大雪,却将自己所有的计划全部打乱。

    论起对严寒的适应力,秦军远没有从小在当地长大的燕军强。一旦燕军趁着严寒突袭,冻得伸展不开的秦军,能够发挥出三四分战斗力都算强的。

    熟知中外历史的子婴自然明白,如此时节绝对不是自己逞强的时候,如果一意孤行强令秦军进攻那么这五万秦军很有肯能饮恨辽东。

    不熟悉的暂且不提,西方史上战无不克的拿破仑便是把自己的精锐部队,交代在了俄国凌冽的寒冬之中。

    无奈之下,子婴只得将渡过辽河的秦军,全部撤回。在留下足够的御寒物资之后,派少量的军队驻扎辽河一线,防备燕军。

    而秦军大部全部退守蓟城,准备来年春年花开之季再行灭燕。

    同时将燕国此时的战局一五一十的向咸阳上禀。

    秦王政二十一年的冬季分外的寒冷,就连土生土长的燕人在大自然的天威之下也没有一丁点的动作,老老实实的猫在城池里。

    转眼间便来到了秦王政二十二年。

    一封紧急军报,被火速送到了秦王赵政手中。

    “新郑有民聚众而反,杀守吏,开府库。旧韩之地纷纷响应,不过旬日反贼已连绵十数城之多,拢兵数万向南进发。”

    新郑以南,便是软禁韩王安的郢陈方向,造反之人的意图很是明显,希望能够救出韩王安,以为旗号恢复韩国。

    而与此同时,魏国重兵屯与西部边境,防范秦国。显然韩国故都的变故与魏国脱不了干系。

    三晋仅余魏国一家,如果不是太子丹玩了一出刺秦的把戏,恐怕秦国的大军下一个目标会是魏国而不是边远的燕国。

    韩都之变,恐怕也是魏国为求自保而撺掇的。

 第126章 攻魏

    面对危局,秦王赵政派人急招国尉尉缭入宫商议。

    尉缭虽然是魏国人,然而确是赵政最为信任的人之一。传闻尉缭善相面,初仕秦国第一次看到赵政的相貌时曾言道,秦王相貌刚烈而阴鸷。

    此面相者有求于人之时极为礼贤下士,一旦被人冒犯则极为残暴,如果真的让秦王得到天下,那么天下众生都将成为他的奴仆,此人不可辅之。

    并在此后多次逃离赵政为他安排的居所,然而却一次次被赵政派人追回。

    然而赵政不但没有处置尉缭,反而认为尉缭有经世之才,授予他国尉重职,而且给尉缭提供与自己相同规格的服饰和膳食。

    虽然尉缭早就明白,赵政此举只不过是因为自己能为其统一大业出谋划策罢了,然而依然被赵政的一系列举措所感动,答应出仕秦国。

    这些年来,秦国在军事方面大大小小的决策,都少不了尉缭的身影,这也从侧面证实了赵政的识人之明。

    尉缭听罢军报,略一沉思,坚定地说道:“韩魏之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平息,迟则生变!”

    见尉缭说的如此严重,赵政一时也有些不理解:“国尉何出此言?”

    “韩魏之地处于中原腹地,自古为四战之地,群狼环饲。大王欲王天下,必以之为前导。

    久拖不定,一旦齐楚出兵,十年烽火尽为虚妄。”尉缭平静的分析道。

    赵政一听,也当即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一旦秦国没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一帮由旧韩贵族的引发的暴乱镇压下去,必然会给占领区的遗民们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要知道秦国虽然攻灭韩赵,并占领了楚魏燕等国大量的土地,然而由于时间尚短,在当地旧贵族势力的影响下,秦国并不仍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