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督师-第5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群臣,说实在的也并不都是在心中真的忠于他,也是各有心思,只不过自己一时腿脚慢了,没能冲出皇宫被困在这里。

    不过看着一列列精锐的侍卫亲军轰隆隆开上城头,占领四方,控制住了整个皇城,大家也就不敢乱说乱动罢了。

    这场政变就这样被皇太极弄成了夹生饭。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851章 各怀鬼胎

    这时候一瘸一拐的多择从大殿里走了出来,手中提着一个人站在甬道上,看着满地流淌的鲜血,竟然有些迟疑迷茫。

    多择是阿济格和巴布泰的同母兄弟,按照道理,他应该心向自己的亲兄弟,而不是这同父异母的皇太极,但多择是智慧和冷静的,他知道现在外敌当前,大金内忧外患摇摇欲坠,在这个时候,也只有雄才大略的皇太极能担起这副越来越沉重的担子,自己的两个亲哥哥无论是谁取代皇太极做皇帝,都会让父辈用无数鲜血生命打下来的这个江山轰然倒塌,因此,他当时果断的选择了站在皇太极的一边,救了皇太极一命。

    但混乱过去了,大殿里除了满地尸骸,就只剩下自己和被自己打昏了的侄子和度,心中就一片迷茫与恐慌。

    这次变乱突起,自己一点都没有准备,虽然自己救了皇太极一命,但自己毕竟和谋反的阿济格巴布泰是亲兄弟,皇太极能放过自己吗?

    这时候皇太极看到了多择,也看到了多择恍惚的神情,略一思考,立刻对远处的多择大声招呼:“豫通亲王赶紧到朕这里来,与朕商讨平叛事宜。”

    “豫通亲王?”所有的人都茫然四顾,什么时候出来一个豫通亲王?

    大金官职延续他们认祖宗的北宋大金前朝,最高爵位就是贝勒,没有王爵一说,同时不设立王爵也是因为后金还时不时的和大明商讨和义的事情,不设王爵就等于告诉大明君臣,我还是自愿低你一等,留点谈判回旋的余地,这时候突然皇太极封赏多择一个王爷,还是亲王,这的确大大出乎了文武大臣的意料之外,这说明什么?说明皇太极已经彻底的放弃了与大明和议的幻想,真正将自己放到了大明敌国的位置——大金的国策要变了。

    皇太极对着孤零零的多择再次大声呼唤:“豫通亲王多择,赶紧过来与朕共商大计。”

    这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感情就在刚刚,贝勒多择已经不是贝勒了,已经是亲王了。

    这个分封当时让多择一愣转而大喜,不是说自己从贝勒突然升王大喜,而是皇太极在向自己透漏一个信息,那就是,自己不但没被自己的亲兄弟牵连,反而成为了皇太极的心腹嫡系。于是立刻堆金山倒玉柱跪倒谢恩。

    皇太极忙道:“朕与你是兄弟,以后你上朝不必再跪。”这是殊荣,绝对的殊荣,可见现在皇太极对多择多么倚重。

    而就在这个时候,大殿里又跑出一人,直接冲到多择跟前挥起了手中的钢刀。

    站在城头上的众人一见,当时大惊惊呼,眼看着新鲜出炉的豫通亲王就要报销,结果那钢刀却没有砍到多择的身上,而是直接砍下了昏迷中和度的脑袋。

    就在大家惊愕之间,那人丢掉钢刀轰然跪倒,冲着城楼上的皇太极三拜九叩口称:“臣救驾来迟恳请恕罪。”

    大家站在城头仔细看去,却是大乱一起便没了身影的贝勒阿巴泰。

    看着手提和度人头的阿巴泰,皇太极真想一脚踹死这个偷奸取巧的家伙,但这时候是收拢人心而不是树敌的时候,只要他杀了阿济格的儿子和度,那他也没了后路,那就先将这个墙头草收拢到手中,至于以后,那是秋后算账的事情。

    于是皇太极立刻对着阿巴泰大声道:“多罗郡王忠心可嘉,赶紧随朕上城商讨平叛事宜。”

    对于皇太极突然的封赏,阿巴泰心中一阵失落,为什么他多择就是亲王,而我是郡王,这差着好几级呢,于是,跪在地上只是举着和度的人头却不谢恩。

    看到阿巴泰的表现,皇太极的心里就好像吃了无数苍蝇,恶心的都无以复加。

    你阿巴泰是什么东西,虽然是我哥哥,但刚刚在大殿上混战的时候,你在哪里?还不是躲起来静观其变,现在跑出来,说不得还不是因为你腿脚慢了,我关闭了宫门你出不去了,要是你出去了,要是明哲保身我都烧高香了,现在我为安定人心,才给你一个郡王,郡王是那么好升赏的吗,开国以来,劳苦功高的人海了去了,现在有封王的吗?没有,最高就是贝勒,再说了,就现在咱们屁大的地方我封一堆王爷,那成什么话?那我将来攻进中原还拿啥封赏?难道真的封无可封就只有杀了?

    做个墙头草,就要有墙头草的觉悟,结果墙头草还老心有不足,这就是最可恨了,于是,皇太极果断的道:“来人啊,将五贝勒扶到偏殿好生侍候着。”然后再也不看阿巴泰,对多择道:“豫通亲王,赶紧上城与朕共商国策。”

    阿巴泰当时就蒙圈了,这话怎么说的,怎么转眼刚刚升任郡王马上就又回到了贝勒,还有,怎么突然不让自己上城共商大事而要我去偏殿?去偏殿还不是软禁吗?

    还不等他想明白这期间过山车一般的转变,几个大汗禁军提着带血的钢刀就冲了过来,二话不说,直接架起阿巴泰奔向了偏殿,一把丢到地上,哐当一声关上了大门,然后几个侍卫亲军按住腰刀站在了门窗之外。阿巴泰被摔的七荤八素,努力的爬起来冲到门前,想要拉开,却听到外面一声冷哼,一个侍卫亲军似乎是对同伴也似乎是对自己说道:“大局混乱,兄弟们要加小心,有那犹豫观望的,直接杀了,这是皇上吩咐过的。”

    阿巴泰当时就颓然后退,老老实实的蹲在了墙角这个后悔啊:“投机,还是要拿捏火候啊,这下子,算是砸了脚面子啦。”

    多择没空去理倒霉的哥哥,这时候,自保表决心是第一,哪里还管得起别人的事情,得到皇太极的召唤,连忙站起来,跑步奔上城头,到达城头再次跪倒磕头,根本就不提刚刚皇太极恩典的进殿不跪。

    对于这个弟弟的恭顺皇太极表示了极大的赞赏,不说前题不跪,一把拉起来,直接问道:“巴布泰和阿济格已经逃回自己府邸,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话问的简直就是废话。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852章 内部纷争

    按照后金的规矩,王子贝勒分领八旗,这是正兵,但也是按照后金的规矩,是不限制这些亲王贝勒们蓄养包衣奴才的,不但不限制,而且还为了激发将领们的战斗欲望,只要你在战场上俘虏来,只要他们顺从你,那你就完全可以将他们收为奴才,而那些所谓的包衣奴才,是各个等级奴才里身份最尊贵的,尤其多年以来这些包衣奴才所生的子女,又被叫做家生子,与自己的主子荣辱与共,不能再有分别,比如说这次阿济格一旦事情失败,抄家灭门就包括那些家生子和包衣奴才。

    而经过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几十年习惯的养成,每一个贝勒贝子,乃至一个牛录额真或者战士的家里,都有几十几百乃至上千甚至上万的包衣奴才和家生子,这就是满清王朝从建国到最终被民国推翻,兄弟之间内斗不断的根本原因,那就是他们自己的势力过于庞大,庞大到已经威胁到了皇权的地位。

    但是反过来,也正是因为有这个包衣奴才和家生子的制度在,让登基的皇帝立刻提拔自己的包衣奴才和家生子站满朝堂,也变相的延续了满清政权三百年。

    多择领的是镶白旗,而镶白旗被皇太极派到新民与吕汉强的队伍对峙,现在多择是按照规矩,春天祭祖才回来的,结果皇太极以春围祭的名义,和其他兄弟们一样被留在了盛京到了今日,看来,皇上对自己等早就有了算计,只是这算计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就连他身边最亲信的人也没能被告知。

    不过现在说这个有的没的已经没有意义,现在他要的怎么明哲保身,他身边只有府邸里的包衣奴才,能有多少,可不像巴布泰和阿济格,早就存心,府邸和城外的庄园牧场里有上万包衣,这也就是多择不被皇太极忌惮的地方,现在多择家里的包衣奴才都被带到了战场上去,留在庄园和府里的不过是区区三五百。

    “阿其那(猪)塞思黑(狗)一直没有被外派出去征战,包衣奴才和家生子每户都有近万,而万岁您,除了正黄旗外,镶黄旗被派出去平乱各地,镶红旗和正蓝旗还正在恢复整顿,根本就没有一战之力,现在请皇上下旨,让全盛京忠于万岁的大臣,立刻召集他们府邸的奴才和家生子们聚集起来,一起对抗阿其那塞思黑。而将已经派出去的正黄旗招回来,拼死保护皇宫的安全。”

    这时候皇太极已经不再称呼阿济格和巴布泰本名,直接以猪狗呼唤,可见他恨他们到了什么程度。

    多择也算是个后金难得的将才,这一时立刻就判断出现在的情况,现在,必须抽调正黄旗的精锐,来保护皇宫不失,才能稳定盛京(沈阳)的局势,而不应该将正黄旗分散开来,去包围各个王爷的府邸,那样只能让精锐分散,一旦皇宫被围攻,就将出现全局动摇,而对于巴布泰和阿济格叛乱的包衣奴才和家生子,就应该动用忠于皇太极的大臣们的包衣奴才和家生子,让他们互相消耗,两败俱伤,这样的考虑,其实是多折在想,局势已经混乱到这种程度,谁也保不准谁是真的忠心耿耿,只有互相消耗,两败俱伤,自己和八哥才能在期间鱼翁得利,当他们打生打死的时候,紧紧握着自己手中的正黄旗精锐,才能真正起到作用,这个作用有两个,一个是趁你病要你命,一举平定叛乱,一个就是见势不好,保护着皇太极和自己,冲出盛京,到外面去和已经掌握在皇太极手中的镶黄旗,还有镶红正兰旗,以及自己的正白旗镶白旗会合,扳回局面。

    这次宫廷政变,皇太极本想着突然发动,以雷霆万钧的手段,彻底消除那些兄弟们对自己皇位的威胁,然后集中全部精力,去面对吕汉强对自己的进攻,这就是范文程常说的,攘外必先安内。

    这个计划已经在他心中盘桓了很久,但为了避免走漏风声,即便自己最宠信的庄妃,这个枕边人都没有透露一点,结果他绝对没想到,阿济格和巴布泰会在大殿之上,当场暴起发难,这彻底的打乱了他的思路,让他有些手足无措。

    这时候,对于自己这个弟弟的建议,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伸手拍拍自己这个弟弟的肩膀,“此次平叛成功,我将与你共坐天下。”

    听到皇太极这样的许诺,多择当时冷汗直冒,咕咚跪倒:“万岁慎言,万岁慎言,为臣者当守本份,这祖宗留下来的江山,便是您大皇帝一统,若万岁再说此话,臣弟便在这城楼上跳下去,以明心志。”

    被多择这么一番表现提醒,皇太极也感觉到刚才自己有点晕了,说话有点儿过了,于是岔开话题道“十五弟所言甚是,就按你说的办吧!”这句话就有点莫凌两可,但不管怎么样,让皇太极身边的文武大臣们松了一口气,大家自然而然的理解为,皇太极收回了原先与多择共治天下的许诺,多择也自然选择了前一种可能,不由得暗暗长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