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督师-第5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象升就冲着孙承宗拱手:“老师傅,你不也没歇着呢吗。”

    内阁和军机处分权制衡,这在两个衙门里难免形成一种隔阂,在大明,现在孙承宗的内阁成为东林的阵地,除了孙承宗秉承君子不党的原则外,内阁的次辅以下,几乎都还是东林党人,尤其崇祯为了搞平衡,还特意将南京的几个东林的干将直接调来内阁,在提拔了史可法之后,又将南京户部尚书高宏图,还有南京的姜曰广都调来京师,充实内阁。

    史可法和高宏图姜曰广,可是东南东林领袖,被称为南都三贤相,在东南声明甚隆,虽然他们读书都有点读的迂腐了,但在辩才理论上,那绝对不是肯于干实事的孤臣党所能比拟的,有了这三个人入了朝堂内阁之后,原先被孤臣党内阁压的抬不起头的东林再次又抬头复兴的希望。

    而这时候呢,军机处却也出了状况,那就是整个军机处,除了孤臣党,就是偏向和同情孤臣党的官员,这样,军机处就成了孤臣党的大本营,

    若不是孙承宗秉承持重,说不定大明的党争将再次掀起,而一旦掀起,没了吕汉强在的孤臣党,还真就说不定是个什么结果。

    刚刚门前的那个执事虽然对卢象升这个领班大臣,现在已经算是大明第三人的卢象升执礼甚恭,但其实也有拦住的意思在,但好在孙承宗和卢象升都是一心为国的人,在政见上虽然有时候有尖锐的冲突,但在私底下的私交却非常好,孙承宗待卢象升如子侄,卢象升视孙承宗如师长,着多少恢复了一些当初大宋时候的君子之风。更何况孙承宗在没当这个内阁首辅的时候,还在军机处干过,深知军机处成立的必要和巨大的作用,因此在上层上,大家有时候因为政见争吵,但在私底下大家还都保持着和睦。

    其实,这才是吕汉强想看到的,分权吗,那就不能一家独大,要不还怎么叫分权?

    其实这样的状况也是崇祯想看到的,制衡吗,要不一家独领风骚,那还叫什么制衡,那还是叫尾大不掉。

    只可惜在崇祯眼里大明的这驾马车,还应该有第三匹马,那就是内廷,可惜,内廷实在是有点没底气,用的人也不行,于是崇祯都开始思考,是不是换下平庸的王承恩,用上更有能力的曹化淳。

    给孙承宗施礼完毕,卢象升就坐在了孙承宗指的椅子上,然后长叹一声:“孙师傅,本来没事,结果又出了事,没办法,我想请您和我一起面见圣上,要不我这里还真有点说不过。”

    最后爆更一张,兄弟们洗洗睡吧,明天继续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921章 引导(还有一章)

    “是什么事情?”看到卢象升面色凝重,孙承宗也不由得郑重起来,于是问道。

    卢象升就打了声嗨声,然后将胳肢窝里的奏折拿出来,递到了孙承宗的面前:“吕汉强吕督师请求补足这次战役损失的两万,然后再增兵五万。”

    孙承宗闻听不由得呆住了,吕汉强要求补足两万在情在理,可增兵五万却出乎了孙承宗的意料。

    其实这事情按照职权划分,这是归军机处管辖,不归内阁管,但卢象升能问自己,一来是两人私交好,二来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其实最主要的是这事情的确很严重,卢象升真的不想独断专行,为以后事情落下把柄,于是孙承宗就默默的看着眼前平摊开来的奏折,久久不语。

    吕汉强再次增兵,这事情的确太过严重了。

    沉思半天,卢象升小心的问道:“孙师傅久在辽东任辽东经略,下官没有辽东经验,您看这事情可行不可行?”

    孙承宗就皱眉半天,然后字斟句琢的回答:“按照吕汉强的军力,与满清皇太极对阵,说实话,他手头这点兵力的确不能胜任,即便勉为其难取得胜利,但依照我现在的估计,取胜皇太极,完成收复辽东大业,最起码也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但这里还必须没有什么变数,比如蒙古的林丹汗不要出现反复,比如朝堂之内没有什么大的掣肘,但若是增兵五万,经过吕汉强装备,复辽的大业最迟也就三年,绝对是没有悬念的完成。”

    这是孙承宗秉公之言,也是多年坐镇辽东经略所得最公允的见地。

    卢象升就探出身子望向孙承宗,然后小心的试探的问道:“那么说,这次吕汉强要求,我们是可以答应的了。”

    孙承宗就扭头看向卢象升却久久不语,面色上满是痛苦。

    卢象升就在心中哀叹一声,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还能说什么呢?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就是现在的吕汉强的状况。

    两个人就一起沉思不语,好久之后,孙承宗打了一个唉声,然后站起来,在书案上寻了个紧要的折子拿起来,对卢象升道:“走吧,我们一起面圣去。”

    虽然分权,但皇权依旧,若是一个弱弱的皇帝也就罢了,但偏偏这个皇帝及其爱权,也非常勤政,这才是现在大明的悲哀,整天说处处掣肘,其实最大的掣肘,最大妨碍大明正常运转的,反倒是这个皇上。

    什么事情都不能一蹶而就啊。

    卢象升就感激的拿起那个请兵奏折也跟了出来,这是孙承宗准备给自己与崇祯奏对的时候,万一出现冷场什么的状况,他好给自己解个圆场啊。

    结果两人刚刚出了内阁房间,却在隔壁走出一个人来,执事一见立刻上前见礼:“下官参见钱学士。”

    是的,这个人就是现在东阁学士,大理寺卿钱谦益。

    钱谦益在上次被吕汉强挤兑的挂冠出走,虽然羞愤难当,却在天下博得了一个清名,这是吕汉强绝对没想到的。

    大明也是怪了,这文臣就是与众不同,文臣以跟皇帝对着干为荣,只要你越跟皇帝对着干,那你的声望就越高,挨了皇帝打屁股,那是一种荣耀,立刻就会名满天下,天下士子趋之若鹜。

    想当初一个历史上有名的文臣写了一片文章大骂神宗,都连他老娘都捎带上了,结果神宗只能用气的发抖的手死死的捏着这个奏折,然后小声的劝解自己:“这家伙是在用这种办法来逼迫我打他的板子,好博得他青史留名,我偏不如他愿。”

    结果钱谦益虽然没有被打板子,但他不畏权贵(吕汉强)坚决与小人(吕汉强)宁可挂冠出走的事情,立刻在士子里成为美谈,于是钱谦益回乡的时候那是送者如云,回南京之后更是宾客盈门,声望一时无两。

    钱谦益的官瘾是很大的,这次获得如此高的声望,其实在后面自己也没少下功夫,就等着再次被朝廷起复。

    结果时间不长,机会就来了。

    这次机会不是钱谦益等人争取来的,要是究根问底的话,还是吕汉强给他们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吕汉强鼓捣出来的那个军机处,还有他强势的孤臣党。

    在北方,东林党是以温体仁和周廷儒代表的,最辉煌的时候还是崇祯初年,东林党一度把持朝政,成为一言堂,推出了各种各样的莫名其妙的国策,将励精图治雄心壮志的崇祯皇帝彻底架空,那时候崇祯感觉到自己已经大权旁落,于是才出现扶持吕汉强孤臣党的手段,来搞一种平衡,这种平衡说穿了也没有什么奥秘,那就是一个足球项目,如果就一个队,那就不需要裁判也没人把裁判当个神马,但要是两个队对抗呢?裁判就非常重要了,两个队就都要看裁判的眼色行事了,这时候,裁判就再次高高在上呼风唤雨了,这才能有后世中国足球黑哨啊,受贿啊等等事件的出现。

    而经过吕汉强被扶持孤城党之后,大明朝的确又出现了崇祯最愿意看到的两个竞技队伍,结果这个孤臣当的战斗水平却大大的出乎了崇祯的意料,那就是他们的战斗力太强,尤其是这个足球队的队长,简直就是包打天下,这时候就出现一个非常要命的状况,就好比想当初辽宁队对全国其他足球队一样,踢赢了是人家的实力问题,踢输了那绝对是裁判黑哨受贿的问题,结果这个裁判就在这种尴尬的状况下,又成了一种摆设,而每场比赛的看台上,也就全成了孤臣党的观众,其他的人,连一个球迷都没有,你说这场比赛还怎么玩儿?

    于是,崇祯帝为了让大明朝的足球联队,继续掌控在自己这个裁判手中,就开始有意的,打压孤臣党足球队,开始扶持东林足球队,希望在这个大明国朝的足球联赛里,有一个实力相当或相对抗竞技的足球赛,这样一来,裁判再次变得重要,竞技再次变得有趣,双方的观众才能再次拉平,这样才能浑水摸鱼,在中间捞到好处,这就是潜规则。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922章 暗潮涌动

    这次崇祯重整内阁,首先换掉了连自己队员都猛踹的东林足球队队长周廷儒,换上了德高望重的孙承宗当了内阁首辅,做了队长,又调南京高宏图授予文渊阁大学士,姜曰广授予文华殿大学士,共同入阁,成为中锋,想着在南方已经名声鹊起,受到无数适龄大家支持的钱谦益,还有他是吕汉强绝对铁杆死敌的作用,崇祯也将他起复,直接给了一个东阁大学士的头衔,也让他入了内阁,成为后卫,原本奄奄一息的东林足球队,在来了三个主力外援之后,再次起死回生,能够和孤臣党继续抗衡,这时候崇祯才算轻松的松了一口气,继续坐在高高的看台之上,做一个被两队都崇敬的裁判。

    钱谦益今天没有去喝花酒,而是难得的留下来多做了点政务,结果就听到了隔壁孙承宗和卢象升的谈话,将事情大概听了个明白。

    钱谦益这辈子最恨的就是吕汉强了,听到这个天大的消息,不由得便想到了如何整治吕汉强,以报当年被吕汉强挤兑出朝堂的大恨,于是等两人走了,就站在屋檐下的黑暗里,轻轻的撸着胡须,眯着眼睛看向远去的两个人的背影却没说什么,想了一下之后,冲那执事轻轻点头之后,大步走到皇城外,上了自己的轿子。跟班的常随恭敬的问道:“老爷,我们直接回家,还是您去小园喝一杯?”

    小园离着南城不远,那是一座雅致的庭院式酒庄,自从高宏图和姜曰广调入北京内阁之后,那里便成了东林的聚会之地,每日傍晚,东林党人就三五成群的来到这里,闲谈诗词歌赋,激扬文字指点天下江山,姜曰广也成了这里当然的魁首之一。

    但今天姜曰广却沉思了一下,然后轻声对常随道:“去高学士府上。”于是这顶小轿就悄无声息的隐没在越来越浓的黑暗里。

    孙承宗和卢象升一前一后,直接奔皇宫请求觐见,现在的皇宫规矩不是很严格,也没有到落钥的时辰,两个人默默无语的走到皇宫门口的时候,禁卫看到是孙承宗和卢象升这两位皇上最信重的重臣求见,立刻命人传给皇宫门内的传事太监,然后客气的请二位先等一等。

    就在等待的时候,总是不说话的孙承宗突然小声的道:“吕汉强请求增兵的折子,这事情归兵部管,按照责权分工,我内阁不应该插嘴也不能插嘴,这一点我们不能给后人留下一个坏的先例,”

    卢象升就感激的冲孙承宗点点头。

    孙承宗再次沉吟了一下,还是不得不说道:“老夫也在辽东经略任上任职多年,虽然一直尸位素餐碌碌无为,却也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