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督师-第6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谦益就满意的点头,这就算是首肯了这个学生,尤其看他的样子,对功名官位如此热切,那就更加好摆弄了,这样的人,我喜欢。
高宏图打断了这师徒相得的好境况,问冒襄:“辟疆,若是如此操作也不是不成,只是这事情要谁去做呢?”
这时候门外一阵整齐的呐喊:‘这个我们来做。’
当时暗室的几个人就很尴尬,这还是暗室吗?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928章 难得还有明白人
今天是群臣休沐的日子,是一个月里唯一一天法定的假日,大家都不上朝,能不起个早多睡会懒觉。
而这天气也晴好,鸟语花香,御书房院子里的老槐树上开始有稠密的喳喳鸟叫,几个小太监就围着大树四面奔跑驱赶,可是这鸟也有意思,似乎贪图这里的书卷之气,竟然不去,还呼朋引伴的赶来加入合唱,一时间原本清净的御书房小院更加热闹。
崇祯的面色有些灰黑,看来这是昨天晚上没睡好造成的,但精神却愉悦的很,这时候正站在御书房的窗前,吹着和煦的微微南风,看着小太监围着大树手忙脚乱,看到高兴处,就微笑开口:“算啦,算啦,那些小家伙都长着翅膀的,你在地上怎么能驱赶走它们,就让这些鸟儿在这里叫着吧,听着也开心喜庆。”
小太监们一听,就纷纷住手,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嘻嘻的傻笑,现在的皇帝可比原先好说话多了,这样也好伺候多了。
带着愉悦的心情,崇祯回到书案后,本想按照习惯批阅奏折,结果却看到书案上干干净净的,就什么都没有,当时还一时不习惯,后来就自私的一笑,自己嘀咕:“我就是一个操心的命啊,这一轻松下来,还就闲的慌。”
然后看看自己带回来的关于吕汉强申请增兵的折子,仔细的端详着,似乎还想再看看,然后好下定决心。
昨天老师傅和卢象升联袂来见,关键的就是这个折子的内容,当时自己请教了老师傅孙承宗,孙承宗就再次给自己上了一堂很好,很有长远眼光的课,这让崇祯触动很大,回到寝宫,躺在龙床之上,翻来覆去思量权衡,直到半夜。
现在对满清必须如吕汉强说的那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是沽名学霸王,直白了说就是对满清要痛打落水狗,绝对不能再让满清有一点起伏的机会,大明经受不起满清的再次崛起了。
“等明日大朝就将这个折子批了,真是期待吕伴读能尽快恢复辽东,歼灭满清,还大明海晏河清,让大明真正中兴,让朕不输列位先帝啊。”
主意定了,也就不去想他,然后就伸手去抓报纸,大明新闻还是一些让人欢欣鼓舞的报道,当然也有些针砭时弊,报道某地某官员受贿索贿坑害百姓的事情,崇祯就习惯性的拿起笔,在这个上面画了一个圈,等一会就会有小太监拿出去交给司礼监,然后司礼监批示一下,再交给内阁,最终由内阁发给有司调查,若是情况属实,那这个荣幸上了报纸的官员就倒霉了。
这样的事情结果不多,大家毕竟同朝为官,官官相护那是难免的,不过这也的确起到了监督的作用,让原先那些肆无忌惮的官员收敛了不少。
看完了大明新闻,习惯性再次抓东林学报,东林学报主要是看看那些大儒文章,在里面寻找一些新奇的对圣人的解释。还要看看东林学报怎么慫对大明新闻,看两报代表不同人群互掐,有时候看这个都成了崇祯的一个娱乐消遣了。
结果这一抓,却抓了个空,因为在桌面上就空空如也,没有东林学报的报纸,这让崇祯不由得一愣,想想是不是风把报纸吹到桌子底下去啦?探头往下看的时候,地上纤尘不染,别说报纸,连个尘土星都没有。
这事情可就怪了,每日必到的东林学报怎么没到?不至于亏本倒闭了吧,这不可能啊,东林学报虽然没有大明新闻这个皇家报纸赚钱,但在这文艺匮乏的年代,读者也众,再加上大部分天下士子们的追捧,赚钱还是不错的。
放下这有的没的,崇祯就冲着身边的小太监问道:“今日的东林学报怎么没见?难道谁给弄丢了吗?”
小太监就有点茫然,这报纸的送达都有专人负责,还要经过内廷司礼监,这个的确不归他管,于是赶紧跪下回答:“启禀万岁爷,今日奴婢来交接的时候,负责送报纸的师兄就交给奴婢这一份,想必是他们给遗漏了吧。”
崇祯就轻轻敲打了一下桌子,微微不满的道:‘真是一群没有用的东西,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然后对还跪在眼前的小太监道:“还愣着做什么?还不给我取去?”
这个小太监磕了一个头,然后赶紧起身往外走,刚到门口,香妃帘子突然打起,王承恩和曹化淳一前一后联袂进来,面色沉闷脚步沉重。小太监一见,赶紧靠边躬身让路,可这一躬身,就看到曹化淳的手中拿着的,正是厚厚的一沓东林学报报纸,这个小太监就替专门负责传递报纸的师兄长舒了一口气,感情这报纸根本就没到他的手,而是扣在了司礼监那,他算是逃过了一顿责罚。
但小太监机灵,立刻知道这报纸上绝对有什么重大事情,就悄悄的退出去,还给站在树荫底下的其他师兄弟们使了一个眼色,大家都是冰雪聪明,立刻领会的悄悄的退的远了,规规矩矩的站成一排,眼观鼻鼻问心不说不动。
这里刚刚站定,就听到御书房里猛的传来一声崇祯的咆哮:“这是诬陷,这是对忠良的构陷。”然后就听到一阵东西砸到地上破碎的声音传来。
小太监小宫女们就一个个吓得面色惨白噤若寒蝉,皇上已经很久很久没发这么大的脾气了,这下大家要倒霉了。
就这样好久之后,突然御书房的房门轰然被踹开,皇上拿着一份报纸脸色阴沉的,和天上出现的狂风暴雨一样,出门时候也没用力过猛,哗啦一声,将那个名贵的香妃竹帘撕扯的粉碎。
走到院中的时候,突然对这些噤若寒蝉的小太监小宫女们怒吼:“都是死人吗?你们没听到这鸟叫的多么烦人吗?”
小太监小宫女们立刻抄起竿子,扑向那院中的大树,但还是怎么赶也赶不走。
“一个个都是废物,将这棵树给我砍了。”然后再也不理众人,直接大步的回了后宫。
王承恩和曹化淳这时候也跟了出来,看到真的有小太监去找斧头,曹化淳就对他们摆摆手:“算了算了,把里面的东西收拾一下。”然后就和王承恩一起追着崇祯的脚步去了。
小太监和小宫女们就如蒙大赦的,恭送两个人急匆匆的走去,然后开始手忙脚乱的打扫起来。
结果这一夜,崇祯寝宫里的灯火彻夜不息,窗棂上,崇祯踱来踱去的身影一直映到天明。
兄弟为又开了本新书,请老兄弟们帮忙看看,捧捧场哈,这里先谢谢了,最后留言一下,为一定回复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929章 倒吕
东林学报石破天惊的爆了个猛料,由冒辟疆亲自操刀的文章绝对算经典精彩,一经刊登,立刻就好像在民间天下点燃了巨大的炸药包,不,应该用点燃了火药库来形容才能形象。
这次东林玩的抄袭的套路很娴熟,那就是吕汉强得心应手的舆论炒作,这下子,用他的矛戳了他的盾,还就直接让吕汉强一党措手不及了。
其实东林学报上一刊登关于吕汉强实力分析,以及即将出现危害的文章之后,大明新闻的黄唯一第一时间组织人手开始反驳,但毕竟晚了一天,结果就被东林学报抢了舆论主动权,而舆论这东西,就是谁抢了先,谁便被群众先入为主,后面的即便如何辟谣,如何辩解,都有越描越黑的趋势。
而这次东林学报爆料出来的东西也的确是事实,只不过原先一部分人没有想到,还有一部分人不愿意想到罢了,既然是事实,辩驳上就显得苍白无力,这才有了天下舆情汹汹的后果。
这时候其他没有什么影响的小报,也立刻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大做文章,更是有的没的胡说八道推波助澜,在这次大舆论里大赚特赚。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项是天之翘楚的南北国子监监生,也在有心人的鼓动之下,先是在国子监内大声议论,继而走向长街展开了“示威游行”,南监(南京)占领太庙,北监直接扣阙午门,发誓为国锄奸,要求皇帝罢免吕汉强,以包藏祸心罪下狱,穷究不臣。而且在有心人的鼓动下,不但开始彻底要求倒吕,而且还提出,卢象升是吕汉强结义大哥,洪承畴是二弟,这样一来,便是包藏祸心的三人帮,是要为窃国做铺垫,所以,要求皇帝撤掉卢象升,收取洪承畴兵权,解散军机处。更幼稚的提出,既然边军对吕汉强感恩戴德,也是吕汉强的后援,现在北方已经没有了敌人,那干脆一并解散了五十万边军,以绝后患。
更有那脑洞大开的,直接指出,当初卢象升运作军机处,对当时还在南方的云贵巡抚给与全力的支持,也是在为祸乱埋下伏笔,这次奢安之乱如此快的平复,那是准备腾出军力,窥视江南。
得,这下子事态就彻底的扩大了。
这帮空谈监生也不长点脑子想一想,卢象升掌握军机处,等于掌控全国军事,洪承畴手握十万虎狼,你真要是贸贸然将这三人一起拿下,那就是逼着这三人造反,再裁撤五十万边军,我的天啊,有识之士当时就感觉到事情的可怕了,不说吕汉强回军,洪承畴造反,就是一个边军哗变,这帮手无缚鸡之力,只会空谈的士子估计也就人家百人,就能将他们彻底歼灭。
这人啊,做什么事情一参入情绪,就不考虑全局,不权衡利弊了,这时候,整个事情已经变了味道了。
于是原本各级官员还时不时的出来好言相劝,结果这么一扩大株连,当时部院大臣彻底的被吓到了,没有一个再敢出面的了,原因到不是怕这帮监生东林上位搞株连,他们还没那个能力,也就放放嘴炮罢了,他们其实更担心的是,这些放嘴炮过瘾的家伙现在已经惹怒了全体军队系统,而万一吕汉强真的发了虎威,来个清君侧,翻转局面那不过是分分钟事情,到那时候吕汉强闹气株连,那可就是霹雳雷霆,大家谁也讨不了好。
于是,所有明智一点的官员立刻各个称病,闭门不出,整个京城的观礼有三分之二的得了流感,集体病倒,这也看出,这事情到底谁还在背后鼓动了。
崇祯态度不明,看看闹到中午,皇宫里竟然抬出吃食酒水供给,这更加助长了监生气焰,由扣阙请愿转而发展成请求皇帝接见,立刻决断,但崇祯但态度暧昧,不哼不哈,于是,大家就这么僵持起来,最终请愿变成连续三日绝食抗争,好在这时候还是春天,天气不是很炎热,要不就要闹出人命来了。
这下事情彻底的闹大了,开始的时候国子监祭酒亲自出面调停,结果不被监生理睬,而且还鼓动教授等一起为国抗争,后来皇宫里派出了几个内学监(明朝在宫内有专门教导太监学习的部门)几个诗书大家出来安抚,却被国子监监生追打。
这时候,朝堂东林倒是没有做什么,只是默默的做壁上观,至于底下做了什么,反正所有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