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悍刀行-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昱这等出身于世家望族的熹平之春,眼界终究不会局限于战场,目光始终落在庙堂。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指点江山的视野和超脱世俗的眼界,老老实实的牧守一方最好了,免得在庙堂上见识浅薄的霍乱天下。
其实还有一句他与戏志才心照不宣的话没说,大将军何进必须死,不管大将军有多么的宠溺主公,只要主公登临天子之位,只手遮天门生故旧遍及军方的大将军,首当其冲当是第一个要剪除的朝廷勋贵。
这个恶人到底是由谁去做,程昱与戏志才同样是心照不宣。
刘辩轻轻点头,算是同意了程昱试探丁原的想法,面无表情道:“这几天找个机会让扎纸人或者黄鹂先生去一趟西凉。”
一句没头没尾的话,程昱心中大喜,主公这是真的把自己依为心腹了,脸上却没有展露一分。
程昱又往已经堆满兽金碳的红泥火炉添了一把火,红泥小火炉烧的有点旺了:“这件事臣早有腹案,一直在等主公的命令,不过这件事宜迟不宜早。”
“董卓坐镇西凉还有大用,现在杀了他为时过早,毕竟主公麾下的少年将校们还没真正成长为坐镇一方的大将,主公的义弟马超倒是个不错的人选,不过年龄还是年轻,威望不足以服众,再等个几年应该没多大问题了。”
“西凉的叛军北宫伯玉原名施昙达,曾是燕蓟军兵法成就最高的一位名将,有着中原阴山的美誉,这才半年的时间合伙一手创建大夏游骑的李文侯,拉起了一支数万人的兵马,还是步骑掺半的精锐。”
“面对雄兵甲天下的西凉军,居然还闯出了一个势如破竹的名头,着实是骇人听闻。”
“虽说西凉地方驻军比西凉边军差上一等,终究还是民风彪悍的西凉劲旅,北宫伯玉隐藏了这么多年,看来文韬武略一点都没落下。”
“经过连番大战,已经占领了金城、陇西、武都三郡,再加上与西域接壤的敦煌郡一直是听调不听宣,敦煌太守韩遂明面上没有叛乱,实际上已经和自立没什么两样了,西凉十郡只剩下六郡还在董卓手里。”
“不过臣怀疑这是李儒的阴谋,西凉十郡,金城、陇西、武都三郡与羌戎接壤,敦煌郡与西域相连。”
“三面环敌的西凉看似势力大减,实际上却是势力大增,因为现在的西凉军只需要应对北方匈奴就够了,羌戎和西域胡人自然有北宫伯玉李文侯和韩遂帮他们应对。”
“正因为这样董卓才该死,大将军过去把西凉二十万铁骑放心的交给董卓,主要原因便在于西凉三面环敌,自顾不暇,哪里有余力叛乱。”
“现在的董卓已是脱了缰的野马,完全可以把过去用来对抗羌戎和西域的名将悍卒抽出来,全线压向司隶,只要占据了八百里秦川和以长安为中心的渭河平川,西凉这个地盘也就可有可无了。”
“当然了这些只是臣的妄加揣度,只要大将军一日还在,不管是北方三大边陲的骁骑,还是南方边疆的黥字军,没有一兵一卒胆敢犯上作乱。”
刘辩对于指点江山的程昱,频频侧目,没想到一个董卓出西凉牵扯这么多牵连这么广,阴谋、阳谋、奇计、庙堂、军方、叛军。。。。。。。。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看来自己过去真是小觑古人了,他们脑子里装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程昱越说越有兴致,神采奕奕的接过了主公递过来的清茶,心满意足的润了润喉咙,意气扬扬的继续说道:“三大边军说完了,臣再说说这个关东各地。”
“河北冀州的黄巾贼基本上被少府刘虞扑灭的差不多了,恩,刘备也是功不可没,但是地方政治民生已经极其絮乱,老官吏被黄巾贼杀了以后,新官吏还没来的及任命,再加上小股黄巾贼屡禁不绝,饿殍遍地,民不聊生,到处都是卖儿卖女的贫苦庶民。”
“不过这对主公很是有利可图,西壁垒一战结束以后,不论是胜还是败了,主公立即率军赶往冀州,安插太子党的亲信或者提拔当地有意投靠太子党的世家望族为官,同时开仓放粮,一来可以收买河北乃至天下的民心,二来整个河北都将是主公的禁脔。”
“即使皇帝让二皇子做了新皇帝,主公坐拥盛产精兵的关西和河北两地,蜀中和荆州又保持观望的态度,二皇子也蹦跶不了多久。”
胸中沟壑锦绣只倒出一半的程昱,矢口不言了,今日说的已经够多了,过犹不及。
末了,程昱离开谯楼之前,突然笑了:“有点可笑的是,河北八百里秦川这些膏腴之地到处都是流民,反倒是位于前线的虎牢关百姓安居乐业。”
待到所有人都走后,刘辩拎着酒壶趴在谯楼后墙刻意开辟出的窗口,小口小口的喝着黄酷酒,静静观望。
满城灯火辉煌。
00381 秋来之声
间战、信战、夜战、势战、劳战。。。。。。。东征军与黄巾贼的名臣武将各种策略战术奇计层出不穷,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从开春过后历经温暖的春分清明谷雨,战到炎热的夏至小暑大暑。全本小说网;HTTPS://щWW。TAiUU.COm;
中平二年在双方紧绷的精神中不知不觉已经度过了大半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白露时节,一夜西风来,天下尽变凉。
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
立秋过后的第二个时节白露,是士大夫文人附庸风雅的好时节,秋高气爽,天气不冷不热,最适合雅集访庄,就连白露时节采摘的秋茶也沁入了秋分的秋高气爽。
身处陋室,轻嘬一口白露茶,仿佛站在山崖上登高望远。
刘辩不怎么爱喝士大夫文人推崇备至的白露茶,倒是对产自江东荆州的白露酒颇有兴趣,这不趁着西壁垒大战的战事不怎么吃紧,独自一人离开了虎牢关,前往了荆州南阳。
老君山。
一座兼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庐山之朦胧的名山大川,道家圣人老子曾在这里归隐坐忘,这处本就中鼎云涌的人间胜地一跃成为名声不下于泰山仙气尤胜三分的仙家福地。
山上的龙吟阁,既是一处坐落在老龙窝栈道上的观景亭,又是在这里传承数百年的江湖十大门派的名讳,更是士大夫文人们一生必去的雅集胜地之一。
清澈的溪水从山顶汩汩流淌,途经龙吟阁被山岩拘成大大小小十几条瀑布,声音或如山寺钟声,或如美人的欢声笑语,或如怀抱琵琶的低吟浅唱,交织在山涧山谷之间,谱写了一曲曲美妙的宫商角徵羽。
位于荆州最北的南阳郡,虽说与战乱不止的司隶豫州相交,但在刘表的治理下百姓依旧是安居乐业政通人和,乡野间也有面如菜色的流民,大多数是从司隶豫州各地逃亡过来的,本地乡民基本上穿得起衣物吃得上两餐。
这一切的还得归功于南阳郡的太守诸葛珪,整饬吏治、督导耕耘、审理案件。。。。。。。。面面俱到堪称一位治国瑚琏,只不过诸葛珪为人谦逊低调,出了荆州地界名声不显,还不如他在稷下学宫的幼子诸葛亮声名鹊起。
更不如长女诸葛孟雪次女诸葛若雪名扬四海,诸葛宗族并不是世代簪缨的官宦世家,宗族子弟大多以治学著称荆州,是一家家学渊源的书香门第,作为治国瑚琏的诸葛珪对于子女迥异于当世人,一视同仁,罕见的没有香火绵延重男轻女的思想。
捧在手心里的长女诸葛孟雪次女诸葛若雪从小便接受了较为严苛的四书六经琴棋书画诗酒茶一应俱全的培养,天资聪颖的二女也没辜负父亲的期望,学识渊博,精通制艺,女子要是可以举孝廉,以二女的才学一路做到州牧的位置,不在话下。
虽说当不了官,但诸葛孟雪诸葛若雪双双进入评点天下才女的胭脂副评,名次仅次于前三甲的蔡文姬黄月英三人,当是一个很好的力证。
说起胭脂副评还牵扯到一件影响文坛儒林以及江湖的大事,刚刚过去的中平元年对于刘辩来说除了死几千士卒,没什么太大的变化,胭脂评和胭脂副评却来了一次大换血。
不论是大汉第一将种子弟何咸豢养的宝音、桃夭、娉婷也好,为江东美周郎素手研磨红袖添香的豆蔻、破瓜、及笄、花信也罢,全部落选。
取而代之的是一批容貌、气质、才学等等高出何止一线的女仙子女公子。
文坛儒林庙堂江湖现在只是觉的胭脂两评真正名副其实了,却不知道中平元年胭脂两评的风云变幻,被后世点评为波澜壮阔大年展开的序幕。
过去迷了心窍的宝音、桃夭、豆蔻、及笄、花信这些美人,成了逢迎黄月英诸葛姊妹张春华这些女公子的鸡窝里称凤凰。
值得一提的是,娥姁君蔡文姬两人历经数次榜单变幻,不管外人是如何的沧海桑田,两人始终是位列榜首,一人占据胭脂评首位二十年,另一人高居胭脂副评首位三十年。
未来被誉为当代西施昭君的步练师、辛宪英、郭女王也好,还是心计权谋武功武艺有乃父之风的贾南风、吕玲绮、关凤,始终难于逾越横亘在胭脂两评顶端的两座大山。
老君山也被后世人品头论足为胭脂双评的龙兴之地。
老君山上江湖十大门派排名第三的龙吟阁,当代阁主正是诸葛亮的大姐诸葛孟雪,副阁主当仁不让的是二姐诸葛若雪。
前者凭借‘绛唇珠袖两寂寞’的剑舞成为大汉八绝以外的第九绝,剑绝,后者已经让了三子还在一百子之内轻松胜过了女国手及笄,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女国手。
传言当时棋绝山子道江东棋圣严武站在一旁观战,大盘结束后,两人皆是满头大汗,未曾到场参加那场盛会的文坛好友询问两人对于那场手谈的看法,两人闭口不言。
老君山上除了剑绝女国手以外,副评黄月英、糜夫人、马云禄以及张春华,胭脂评江东大小乔、燕闾坞的邹氏,联袂到场,齐聚了当今天下几乎一半的才女仙子,引得文坛儒林轰动不已。
人声鼎沸的山路上,一位披挂青铜甲胄背着一柄大的夸张斩马剑的少年公子,骑马前行,优哉游哉,与山道上满头大汗拿着绫罗腰扇不停扇风的士子文人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士大夫文人们对于那匹在山道上还能如履平地的雄壮战马,羡慕不已,这匹马前头还有一匹西凉象骢,是那位号称小草圣的王璨从某位与雒阳王氏有着极深渊源的西凉校尉手里重金买来的。
进入雒阳城后轰动了整个纨绔圈子,袁家的嫡出二子袁术扬言要用千金和十刀青檀熟宣换取那匹西凉象骢,痴迷书法的王璨忍着剥皮抽筋的痛苦,摇头拒绝了。
千金倒不算什么,王璨这类恃才傲物的文坛名士哪一个不是视金钱如粪土,倒是十刀青檀熟宣让他痛心疾首,一刀可是一百张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的青檀熟宣。
十刀整整一千张!
这等士大夫文人的心头物,一直都是有价无市,甭说是十刀青檀熟宣了,就是十张向来自诩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士大夫文人们都能争的头破血流。
前些年文坛两大领袖郑玄和何休为了一方雒阳澄泥砚,那凶狠程度比起武将战场厮杀不承多让。
俗话说鲜衣怒马,王璨忍着一刀一刀割肉的剧痛放弃了十刀青檀熟宣,正是为了今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