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的光芒-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骞心头一喜,忙与李广拱手相别,然后他解下了腰间的宝剑,放在剑架之上,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着装,就跟着包桑走进了大殿。

    可是一进门,他就发现卫青等人都还没有离开,心中就明白了八九分。

    陛下让自己参加这样的议事,胸中对汉匈战争必是有更加宏大的思路,但是有一凑是这些人,来开城公布的。

    而且当他的目光与刘彻热烈的眼神相撞时,那一路上的愧疚和郁闷一时全都涌上心头,难以自持。

    当初从蜀道通身毒的建议是自己提出的,而今自己再次前往后续事宜,却前功尽弃、两手空空地回京,他真不知道见了刘彻该如何陈述。

    “臣有负圣命,罪该万死,臣本奉诏命前往蜀郡,寻找大汉与身毒之间的通道,到达滇池后,我们遇见滇王,这滇王是老滇王的儿子,新上任的,他竟一改老滇王的主张,不知滇国与汉孰大。

    及至闻我大汉地大物博,文明昌盛,便欣然派遣熟识路径之人引汉使至昆明,孰料昆明之地无君长,他们好大的狗胆,居然是杀了汉使,最终臣也没有办法再连接与身毒之间的商道。

    陛下六百里加急宣臣回京,不过臣放心不下,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陛下领一领罪。”

    宣室殿十分寂静,不过立马就被刘彻洪亮的声音打破了:“平身!爱卿一路风尘,辛劳之至,朕甚悯矣,就不提这些伤心事了,与新任滇王接洽之事,朕会再派人前往,不用你费心了。

    你记住,人心善变,此事非爱卿不能,乃时不济也!而且朕宣爱卿回京,不为别的,是因为朝廷要启动第二次漠南大战。”

    不过嘴上这么说,但心里面听到大汉的权威遭遇羌人的挑战时,刘彻的眼睛是眯成一条轻蔑的线的,他一直都很相信,只有靠兵戈才能把大汉的文明传播到每一个蛮荒的角落。

    弱国无外交!

    呵,那些试图阻止大汉文明的酋长们,只是负隅抵抗罢了,充其量只是得到了一个苟延残喘的机会。

    用不了多久,等到腾出手来,他将会用刀和箭将那一方混乱而没有秩序的土地变成大汉的一个郡,让他们尝尝猖狂的代价。

    不过眼下,他最关心的还是张骞对漠南战役第二阶段的看法。

    刘彻站起来,在大臣们的面前踱着步子,滔滔不绝地阐释自己的布局和思路,霸王之兵,在伐大国,小国待伐,则本意是其众不得聚,故朕以为,朝野应该改变一线作战思想,要分路出击,使敌各部不能相顾。”

    “陛下圣明!”

    赵周作为丞相,在这样的场合总是最先响应刘彻的号召。

    “元朔五年,臣曾听随大将军出兵朔方的将士们说起以往的经历,正是在于出其不意,使敌措手不及。”

    “哈哈哈,丞相所言甚是,依臣观之,匈奴在西线失利,必欲东线报复。

    据边城战报,近来匈奴左屠耆王所部肆意妄为,在雁门、北地两郡杀掠百姓,很显然,他们是有意的,试图吸引我军东移。”

    卫青也赞同道。

    “嗯,二卿所言,正是朕之所虑,因此这么说了吧,朕还决定由李广与张骞率部出雁门,击东线之敌。

    刘彻的目光又转向张骞,又接着说道:“兵法又云:‘军行有险阻、葭苇、林木、翳荟,必谨复索之,此伏奸之所也,爱卿对匈奴山水熟稔在胸,向来是不会藏拙的,可否就我军今后如何进攻直陈于朕呢?”

    刘彻的一番坦荡和宽容,彻底卸掉了张骞心头的压力,不得不说,刘彻的话很有作用,他这时候走向匈奴全图的脚步也轻松多了。

    现在就这么听着卫青详细介绍霍去病一路过关斩将、驰骋千里的故事,张骞似乎再一次回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整个的心神都跟着霍去病的足迹去了,倘若有机会的话,他肯定是会抓住这个机会的,驰骋沙场,可以圆了他以前未曾想过实现的梦想。

    当卫青的手指向居泽时,张骞心中就清晰地出现了一幅汉军的行军路线,略微沉吟之后,他开口了。

    “陛下,各位大人请看,在我军的沉重打击下,匈奴未来必然采取北退策略,这是一定的。

    据臣在匈奴多年经验,匈奴人北退一般沿三条路线:一条是越过休屠泽沿河水北上。

    另外一条是过支山,沿石羊河北去,最后一条是沿弱水,走居泽北归,就此撤退。”

    “大人高见!”

    卫青田为张骞的话而兴奋起来,说话的声调就这么高了许多,“我军今后的进军方向应该是:呼邪将军大可以率军从北地南部过河水北进,翻越兰山,涉过茫茫大漠,进至居泽地区。

    转而由北向南,沿弱水而进,与霍去病大军会合,接下来就轻松多了,而后他们可以继续西进,经过小月氏国,再转向东南进击,进至大连草原与乌山之间的弱水上游一带……”

    “且慢!让朕来想象一下,这样的话,而后不久,我军突然出现在浑邪王和休屠王的背后,将匈奴北撤之道堵死,这样就可以瓮中捉鳖,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使漠南地区的匈奴军完全处于孤立无援之境,暴露在汉军面前,予取予夺,最后一举而灭之!”

    刘彻的手紧紧地压在那一大片土地上,浊重的呼吸掀起丝绢的一角。

    “陛下圣明!”

    “陛下,臣还有一计,只要使出来,当可使敌不战自乱,进而我军则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刘彻眼睛一亮道:“张爱卿说的可是昆邪尔图?哈哈哈!朕怎么把这一招给忘了,若是浑邪王投鼠忌器,必不敢与我军决战。”

 第四百四十五章 劝降浑邪王(三更)

    “倘若他率部来降,咱们大汉收复漠南之地则指日可待啊!岂不是美哉?”

    “爱卿所言,正合朕意!等到议事结束,朕便会命回京的汲黯即刻前往典属国府传朕旨意。

    怎么说呢,就让汲黯表明立场,让典属国照做,以那上宾之礼待昆邪尔图,同时促其劝降浑邪王,就等着成功那么一天,哈哈哈!就算不成功,今日亦是朕最感快慰的一天。”

    朝廷里的风平浪静,霍去病的一封封喜报,让他很是快慰,说到这里,刘彻从内心发出爽朗的笑声。

    “臣还有话说。”

    赵周忙道。

    刘彻在这样心境下是愿意听任何话的,他点了点头,笑道:“这半晌也没有听到爱卿的声音,嗯,你有何高见,快快说来。”

    “虽说现在战事仍在进行,但有一件事情必须从现在就开始考虑,漠南置郡,需选择善守土御敌者为太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还是早做准备的好,请陛下明察,下达定数。”

    “这个朕已想到了。”

    刘彻很感念赵周总是比别人先看一步,这样的人虽多倨傲,骨子里有着一种老顽固的性子,却总能在紧要关头凭着经验,呈奉良策。

    “现在过去也不会有什么危险,爱卿不妨西出陇西,一则劳军,二则考察漠南山川地利,为置郡筹谋,丞相你看如何呢。”

    他都一大把年纪了,哪能有那种闲情逸致,当然是拒绝啦。

    “这……承蒙陛下垂爱,臣亦铭感肺腑,只是一则臣早已不在任上,劳军赏赐事宜,要说起来,理应由主爵都尉府承担的。

    二则是桑弘羊大人近来提醒臣,去年关中大旱,京畿屡有饥民聚众滋事,臣作为丞相,除暴安良责无旁贷,应该负责处理这件事,这件事,事关民情,也等不了啊。

    臣恳请陛下,由现任主爵都尉朱臣前往漠南劳军,老臣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刘彻捻着胡须,沉吟了一下道:“这个朱臣,处事倒是谨慎,只是朕觉得他书生气太重了些,办事不大牢靠,嗯,不知丞相以为如何?”

    赵周道:“额……陛下所言不无道理,实际上,只是近来朝野风传,这个朱大人不念旧情,似乎刚休了糟糠之妻……”

    “丞相……此时说这件事情干什么?还是别谈这些妇人之见了。”

    汲黯拦住了赵周的话头,“此非朱臣见异思迁,实因早年其妻嫌贫爱富,弃他而去,他也是流落京师,当年蒙严助举荐,才有幸得沐圣恩,其实真要说起来,他也是个苦命人呐。

    据臣了解,事情不是那样的,前年他回故里省亲,其妻见他发达了,跪于门首,欲续前缘,他当然不肯,怒其趋炎附势,遂命随从捧水一钵,泼于地上,意为覆水难收矣,这都是那女人散布谣言,诽谤之辞啊。”

    “好!朕就准奏了,命朱臣西出漠南劳军,辑录当地匈奴遗民之情,最迟年底以前,要在漠南再置一置郡。”

    这时候卫青说话了:“陛下!臣……有话要说……”

    刘彻笑着摆了摆手道:“爱卿的意思朕明白,可……可朕更清楚,如此大的战事,朕身边不能没有爱卿的参赞谋划,你还是呆在这儿吧。”

    卫青收回了期待的目光,比起在前方冲锋陷阵,坐镇朝中远不如取匈奴首级过瘾,这种时候他也是手痒了,战场才是他的归属。

    但是刘彻的信赖让他不好再说什么,此刻他的心境杂陈了多种滋味,毕竟担当重任的是自己的亲外甥,你还能强亲外甥的饭碗不成?只能是由他去了。

    但为将者,历经百战,所以对一个用边关冷月浇铸铁甲、用塞外胡霜砥砺剑刃、用累累战功赢得将士尊敬的将军来说,不能直接与强敌对于阵前,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落寞。

    ……

    昆邪尔图一睁开惺忪的睡眼,觉着阳光十分灿烂,这阳光刺得他的眼睛都有些迷离了。

    一直等到过了好一会儿以后,他才看清了窗外的景色。

    一朵牡丹花在艳阳下摇曳着绰约的风姿,远远看去,她那花瓣上的露珠映射着太阳的光泽,虽然这是短暂的耀眼,但它们任君采摘,风光迷人,依旧是为这个世界留下了自己的风采,留下了一寸的记忆。

    木槿花从浓密的树叶中伸出羞怯的脸庞,调皮而又浪漫地展开笑颜,送给这个世界第一缕温柔。

    而从地下冒出的嫩笋,在短短的两个多月间,长得和老竹一样高了,翡翠色的枝叶,在晨风之中,慢慢升起调子,吟唱着五月的惬意,把气氛都烘托起来了。

    沿着竹林旁边的小径往前看,那儿是驿馆的第一道门。

    此刻,正有几位婀娜的侍女端着面盆和早膳,婷婷袅袅,如晨风轻盈般地上楼来了,步履轻轻。

    睹物思人,

    昆邪尔图的眼睛模糊了。

    此刻,他不能够回去,但他的父王也许正在和霍去病的大军厮杀。

    而让他更不解的是,他本来是以俘虏的身份被押解到长安的,现在却享受到国宾的待遇,每日在这驿馆中锦衣美食,令人很是疑惑。

    他很惶恐,这是不是传说中上路前的一个环节呢?汉朝究竟是什么用意?难道自己还有什么利用价值吗?

    要杀就杀,还要当做贵宾看待,大汉的皇帝究竟想干什么呢?

    听说大汉的皇帝年龄并不大,还远不到四十岁,不过他与匈奴的单于是一样么?

    译令在前,侍女们在后,此时已经沿着楼梯缓缓地进了门。

    昆邪尔图压下心中的念头,赶忙摆出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