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的光芒-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公主根本不去看刘清脸上的难堪,只顾自说自话道,“想当初啊,若非本宫向皇帝引荐,卫子夫焉有今日?可你瞧瞧,她都干了些什么?不知道报恩就算了,还不给本宫留一点情面,真是忘恩负义……”

    “姑母!”

    阳石公主打断了长公主的话,“姑母有话尽可以对母后去说,当着下人的面说这些,像什么样子?又成何体统?”

    “哼!你还有脸说下人,真是令本宫哑然失笑,你以为本宫不知道么,早听说你经常出入于骠骑将军府,并马于咸阳原头,你敢当着下人之面说么?

    本宫的卫伉是没有什么功劳,可他也是大将之后呀!霍去病呢?又怎么样?功劳大,风险也大,他那个不怕死的劲,小心战场上刀枪无情,哼!”

    长公主踩着府役的背重新坐回车驾,对府令和翡翠喊道:“咱们回府!”

    可她的人马却没有丝毫动静,因为她的肆无忌惮激起了阳石公主身边宫娥们的愤懑,一个个毫不留情,直接持刀肃立,并且拦住了公主的车驾。

    “闪开……”

    长公主提高了声音,“你等这是干什么?要造反么?”

    那些披着软甲的姑娘们,似乎并没有听见长公主的呵斥,眼睛齐刷刷地只盯着阳石公主。

    长公主心里有几分惊慌,问道:“清儿!你要干什么?本宫今天要是有个闪失,陛下饶不了你。”

    阳石公主向宫娥们使了使眼色,大家都收势插刀入鞘。

    然后对自己的护卫队伍喊道:“让开!让姑母先行……”

    之后,阳石公主凝神远望,在马屁股上狠狠抽了一鞭子,追上长公主的车驾,隔着窗,她高声说道:“姑母!为人要宽厚些,还有,母后真心与你相处,你想想姑父的话,好自为之吧。”

    但是,当长公主的车驾走远的时候,阳石公主却已经泪水盈眶:“表兄!珍重……”

    阳关尽头,已经不见将军的身影,只留下马嘶的余音,在经久不息地回荡……

 第四百七十八章 避实就虚

    茫茫草原之上,日光逐渐失去踪影,漆黑夜幕下,是一颗颗不肯卧塌安睡的心,一直到后半夜,可西才两腮挂着泪水,在赵信的怀中缓缓进入了梦乡。

    事实就是这样,虽然回味着夫妻之间说话的全部内容,慢慢品味,赵信却总是理不出一个头绪,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是如她所说,自己是个匈奴人就不该心有太多顾虑,还是远离战火不再涉足战事。

    直到穹庐外的岗哨进行交接之后,他才真正意识到,他和可西已和这个国家生死依偎在一起了,回头路早在回归匈奴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所以说,没有匈奴国的存在,他们注定只能一起做汉朝的刀下鬼。

    不过依他看,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说服伊稚斜避开汉军的锋芒,先把保存实力放在第一位。

    天刚刚放亮一些,草原才揭开灰色的面纱,此时还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这时候赵信轻手轻脚地出了穹庐,就直奔单于庭来了。

    伊稚斜也不是个贪睡的人,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早起的习惯,此刻他刚刚洗漱完毕,正在穹庐外练习刀法,远远地看见赵信疾马奔来,心知是与昨天的军事会议有关,赵信是带着心事来的。

    “自次王,你今日这么早来,不知是所为何事?”

    伊稚斜屏气、收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不回头地道。

    “卑臣昨晚想了许久,觉得一群人说话不太冷静,有些话面对面比较好,所以臣选择与单于单独说。”

    “好!进去说话。”

    伊稚斜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吸了一口气,说着先自进了穹庐。

    “臣谢过单于!”

    赵信跟着伊稚斜掀开门帘,入目过去,看见女奴们正忙着帮单于整理穹庐,把热腾腾的奶茶倒进银碗,放了一些油炸的牛羊肉和果子在旁边。

    几碗奶茶入腹,伊稚斜便问道:“自次王是对战事有了新的想法?”

    赵信不答反问:“单于呢?您认为此战该如何应对呢?”

    “嗯!寡人不是在问你么?”

    “说打仗容易,可这打仗……毕竟不是喝奶茶。”赵信比喻道。

    “这还用你说么?”伊稚斜不耐烦了,撇撇嘴道。

    赵信抬起头看了一眼单于,又接着问道:“单于啊,您可知道近年来我军与汉军作战为什么连连失利么?”

    伊稚斜摇了摇头。

    赵信于是便把考虑了很长时间的想法陈说在单于面前:“依卑臣之见,我们不是输在兵力悬殊上,而是输在眼光短浅之上,这很要命。

    众所周知,匈奴自立国以来已有数百年,却没有一部兵书,也不研习汉人的兵法,固步自封,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孰不知汉人人口之多,比之我匈奴,多好几十倍,出的人才更是数不胜数。

    自刘彻登基以来,一再窥探我军战法,取我匈奴之长补其短处,不但我军铸刀的秘密被他们偷去,而且连坐骑,也全然换成匈奴的马匹。

    而我军至今不思悔改,仍然用那老眼光去看待他们,动辄饮马渭水,灭尽汉人,这不是闳大不经,无据妄说么?

    还有大家都喜欢偏安一隅,许多年前,漠南的王爷们断言汉军过不了祁连山,结果让他们给打了个措手不及。”

    伊稚斜的银碗喝空了,但他却不知觉,已经忘记了续茶,因为赵信的话仿佛穿透心灵,字字敲在他的痛处。

    他迷离着双眼问道:“那……依自次王来看,这仗还能打么?”

    “现在已不是考虑打不打的问题的时候了,细作来报,汉军大兴战端,竟然是以卫青为统帅,霍去病出定襄,还有那李广为前将军,公孙贺为左将军,赵食其为右将军,猛将如云锋芒毕露,已于近日越过长城,向北而来了。

    而我国内决战呼声甚高,单于你若是弃战,无异于不战而降,后果更加严重。”

    伊稚斜觉察到赵信有些看法,已是顺着他的思路惊道:“这么……那依自次王说来,这仗必败无疑了?”

    “从战术上看,汉军此次出兵总结了数次交战的取胜之道,他们彼此之间首尾呼应,左右一体,显然是欲以十倍之数进击我军。

    敌我力量太过悬殊,不能正面对战,所以决战谈不上,硬碰更非上策,眼下以自保最为重要。”

    赵信拿过一个大碗,代表汉军,又拿过来一个小碗,表示为匈奴军。

    先将大碗从下往上移,

    然后将小碗往左移。

    “这是什么?就是避实就虚,声东击西是么……”

    “寡人现在明白了,你是说汉军欲图寡人而不肯罢兵,我们就来个将计就计对吧。

    这倒是个不错的建议,寡人这就传令下去,对外放话说,寡人欲在东线迎击汉军,而暗中则把军队调往西线。”

    “如果我估计没错,此次汉军在东线出击的必是霍去病。

    其人虽然勇猛,却实在过于年轻,若闻单于在东线,势必长驱直入,我军不必太过拘束,可在迂回中相机歼敌,等他明白过来,我军早已反攻过来,一定会打他个出其不意。

    在此之前,单于要将我军的辎重粮草悉数北撤,只留给汉军一片空荡荡的沙漠,看它如何北进。”

    “哎呀,看来自次王在长安是没有白待呀!”

    伊稚斜快人快语,但很快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因为他已觉察赵信的脸红了。

    穹庐外开始沸腾起来了。

    一轮金色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照着积雪覆盖的狼居胥山,照着冰层融化的余吾河水,隐约可以听见冰块碎裂的声音和涛声,在草原上回旋——这是匈奴人朝拜太阳神的时刻。

    这个时候,无论是贵族还是百姓都比往日更加显得虔诚、严肃,有的人脸上笼罩着难以掩饰的悲怆。

    伊稚斜走到祭坛的金人旁边,他端起马奶酒,用指尖蘸了洒向天空:“臣民们,又要打仗了。

    汉军即将进攻漠北,男人们立即到指定的地点去集合,老人和女人携带车辆辎重北撤,让我们祈祷神圣的太阳神保佑匈奴人吧,一鼓作气,把汉军赶出大漠!”

 第四百七十九章 武钢车

    从祭拜的人群之中,突然就传出来一阵悲哀的哭声,接着便蔓延开来。

    尚未开战,先闻哭声,一种不祥的预感迅速覆盖了伊稚斜单于的心田。

    烦燥的心升腾而起,一声大吼咆哮而过,“是谁在那里号丧呢?”

    伊稚斜把愤怒的目光投向人群,立即就有士卒从人群中穿行而过,架起一个年轻人,摔到伊稚斜面前。

    年轻人浑身发抖,瘫软在地上,连声祈求饶命。

    伊稚斜没有丝毫的怜悯和犹豫,面色寒如坚冰,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就朝着带队的百夫长大吼一声:“拉下去,用他的血祭祀太阳神。”

    “慢着,别杀他!他罪不至死啊!”戈在一旁急了,大声喝道。

    “不至死?这事你管不着,他不懂规矩,你没教好,你也有错!他必死无疑!”

    伊稚斜冷冷道。

    士卒闻言,脚步再迈,拖着年轻人向祭坛走去。

    戈一个翻身过去,想要阻止,可是双拳难敌四手,武功再高也怕人多,又不是武侠剧,一拳一大片?不存在的。

    更何况她赤手空拳,还不想伤到其他人,下手不会太重。

    她就这么亲眼看着刽子手手起刀落,那青年的头颅就飞到雪地上去了。

    呆站当场……

    士卒带着一丝狂热,捧着血淋淋的人头,放上祭坛。

    伊稚斜再次地率领臣民跪倒在太阳神面前,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掠过跪在地上的臣民们,大声喊道:“臣民们!你们看见了么,别心存侥幸心理,这就是未战怯阵者的下场!”

    在赵信的眼前,恍惚间满是飞落雪地的人头,一个接着一个。

    而站在这血色边缘的是一头凶狠的公狼,它桀骜不驯,朝天长鸣的声音传到狼居胥山,又被弹了回来,无休止地循环,在层层山峦间荡起经久不息的回声,激起群狼的厮吼。

    ……

    卫青从定襄越过长城,长驱千里之远,终于在三月初遭遇了匈奴军。

    当晚,这支队伍就在大漠上宿营,刚刚才布置好中军大帐,李晔就领着细作前来禀报,说匈奴阵营里旌旗飘扬,营帐林立,营寨内也是喊杀阵阵。

    显然,

    他们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卫青十分惊奇匈奴人情报的准确和迅速,他有了浓浓的警戒心,低头思考了一会儿,对李晔道:“匈奴军虽然屡屡受挫,但它毕竟是一支长期奔驰在大漠的劲旅,万万不可小视,要把每一战都当成最后一战,你立即去通知各路司马,要他们以武钢车布置连环营寨,完了之后要立即回来,本将还有要事与你相商。”

    这武钢车是什么东西呢,这是一种外壳上包裹着一层铁皮的战车,一般沿营寨四周布置,每车四卒,成圆形结构,浑然一体,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四面警惕敌人的偷袭,只要一环开战,则可连环策应,不过它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虽然十分坚固,却是惧怕火攻。

    在李晔即将离去之时,卫青又是反复叮嘱,令手下将士需要时时防备匈奴人火攻,做是一切,然后才转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