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的光芒-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会帮你啊!外人那有自家人用的放心?”

    “但是他们无德无才便走马上任,不会混乱朝纲么?这些人,儿臣用的不放心,也不想用!”刘彻苦瓜脸道。

    驱散侍女仆从,这才把刘彻拉到一边,王娡忧心仲仲道:“太皇太后的触手伸太长了,母后这是为你着想,朝堂上少不了抗衡,单是窦家坐大的话,彻儿你将寸步难行!”

    “母后,这些你就不用担心了,皇祖母已经与儿臣定下约定,她不会再管朝政之事,而是安心享受天伦之乐!”

    “彻儿你没骗母后?”

    “君无戏言!”

    略微舒缓了心绪,似乎还是难以接受这么轻易就解决了,“怎么会?不应该啊!太皇太后怎么肯?”

    “兵权在握,皇祖母只能退让!”

    “你父皇真是大胆,竟放心让你手握兵权么?”王娡疑惑道。

    “母后,还有一事,儿臣……得向你……坦诚!”

    微合双眼,消化着方才听到让人吃惊的消息,王娡淡淡道:“说吧,哀家听着!”

    “太尉一职,儿臣已经交给窦婴了,这也是作为安抚太皇太后的条件!”

    “什么?你把三公的位置都让了一尊给窦家人?”睁开双眼,王娡吃惊道。

    “唉!儿臣这也是无奈之举,不过幸好窦婴识大体,他更加在乎国家大事,母后不用担心他会做那倾轧同僚之事!”

    木已成舟,

    王娡叹了口气道:“也只好这样了……”

 第一百五十一章都回来帮朕办事!

    “韩嫣,快跟上,出个宫还打扮,你以为你是小姑娘啊!”刘彻瞪了后面还在照镜子的韩嫣,加重语气催促道。

    “马上马上,脸上还有点灰,臣擦一擦就过来!”

    “……”

    头顶上多一个包的韩嫣怪叫着碰向伤处,痛苦一阵子,用头发遮住后,才委屈巴巴跟上了刘彻。

    这次出宫,刘彻去找的人是司马相如,这个拿了闲差,不用干活,整日吟赋作乐的小乐官。

    宫里面太单调了,如果能任命他作为协律都尉,为宫廷制些乐音,活跃一下歌舞再好不过的了。

    这同样也算是报答他为自己守口如瓶,将印刷术保存的辛苦,毕竟遮遮掩掩是痛苦的,不能与人谈及半分,还要遭受别人的揣测。

    谱曲同样谱的是民间曲,

    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

    刘彻比较喜欢看到,

    乐舞不再像是宫廷专属,

    而是天下人不甘寂寞,乐舞现农田一般。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论司马相如是否别有居心的接近卓文君,但他至少在妻子劝退娶妾下,做到了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将佳话,将凤求凰谱成了传世之经典爱情乐章!

    如果司马相如是虚附富豪的话,那么至少他有心,并且有才能,有相貌。类比于筹措资金建立事业,王侯将相门下作为门客,这不同样是一个道理吗?难道你能说众筹是个人贪财逐名的平台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是光明正大的!凭本事赚钱迎娶,有什么可指责的?

    若后世有污蔑的话,

    那只能说,这是有人嫉妒他!见不得别人美人在怀,还他么是凭本事娶回家的,见不得别人才华横溢,留下来的赋作,千年留芳!

    所谓的脏唐臭汉,不过是某些人的意淫而已,把贵胄奢靡的个例强加在天下人头上,他们见大唐大汉是华夏最辉煌的时代,便存心找荐,树大招风下,哗众取宠!孰不知,纵观古今中外,侯王贵胄不都是这个德行么?

    司马相如府中很清雅,这个在尚冠街角落里的院落,虽小却五脏俱全,几株梅花,几处闲亭,几个仆从,简简单单,干净利落。

    府里女主人在屋内做着女红类的活,这个曾与司马相如街头卖酒的卓文君,再次婚配后,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专心相夫教子,悠闲度日。

    得知皇帝来了,提笔呆立的司马相如终于落笔,一会儿功夫就写了半首赋,然后放下笔,就去迎接刘彻去了。

    皇帝亲临,

    哪里敢怠慢?

    司马相如有点发福了,脸庞不再清瘦,而是饱满了一些。

    欣赏着半首赋,刘彻抿嘴笑道:“司马相如你不打算写完么?朕倒想看看咱们的大才子是不是名副其实!”

    “哈哈,陛下还请给我点时辰,相如马上就把这首赋写完!”

    再次提笔,是为了续上方才断了的思路,所以司马相如花了更长一段时间去回想,片刻后,才终于动手圆那半首赋,笔锋流转,最后收尾。

    “好了,陛下!陛下?陛下你人呢?”司马相如一回头发现后面没人,急忙往四周看去。

    陛下丢了?

    不是吧!

    心中着急的司马相如傻眼了,这是什么情况?

    把作好的赋放在一边,正想呼唤刘彻,可未曾想,旁边梅树上爬下来一个人……

    “陛下,你怎么从树上下来的,臣还找你品赏这新得赋作呢!方才一下子功夫,人都没踪影了!可吓死臣了!”司马相如苦笑不已。

    担心朕干嘛?不就爬个树么,做了皇帝,人都变脆弱了不成?拍掉手上的灰,抖抖衣服,刘彻撇撇嘴道:“爬个树摘朵花而已,朕还会丢了不成?也就是见你这梅花树上花朵香气扑鼻,才起了心思上树而已。”

    “宫里面还缺梅花树么?陛下你说笑的吧!臣府里梅花不过是些杂乱渠道买来的,那里比得上御花园里正统的梅花品种?”司马相如纳闷了,陛下还喜欢不正统的花种?

    “百花齐放,各有各的奇妙,那些自癔正统的,不过是他人标准而已,在朕看来,不拘一格,胸怀天下群芳,才是值得被理解的!”

    “陛下说的也是,英雄起于微末,善于招贤纳士,才可保江山社稷,后继有人!”司马相如点头道。

    赋是好赋,虽然刘彻写不出来这样好文采的东西,但也能欣赏一番,条理清楚而又深蕴其秀,不失为名家之作,比不上子虚赋,也只是因为题材限制而已,并非笔力下降。

    放下一纸文墨,笑脸相视,刘彻这才说出来了他此行目的,“其实今日朕过来,是想任命你来着,这协律都尉一职你可愿做?”

    “臣愿意做!千等万等,无非就是想一展报负而已,如今这大好的机会,臣怎么可能轻易放弃?不瞒陛下您说,臣前几天还抱怨来着,小小的一个乐官之职实在难以让臣伸展手脚。”

    见刘彻愿意重用他,司马相如不再含蓄了,把心中所想都尽数吐露出来。

    微微一笑,刘彻很难得的叉了叉腰道:“那就这样说好了,要是有一天,你和朕说累的话,朕可要治你的罪,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微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既然任命了一个,那么周亚夫和郅都,也应该回来了,刘彻已经想好了,周亚夫可以任为大将军,同他弟弟周坚先一起执掌细柳营,而郅都还是做他的中尉,毕竟查案执法才是老本行。

    虽说两个人都能做将军,统兵打仗,可以决胜千里之外。但战端还不能起,国虽富,民却称不上强,饿殍遍地依旧困扰着汉朝,穷兵黩武的事情还是算了,没有将商业发展起来,刘彻怎么会做那暴君之行,劳民伤财呢?

    先将他们任命起来,让他们安心,这才是刘彻该做的。

    第二天,

    一个农夫从长安城郊褪去布衣,满面春风得意的接过任命诏书,穿上官服,直赴未央宫走马上任,所有认识他的官员,尽皆大惊失色,不敢靠近他半步,惶惶恐恐地走了。

    丞相卫绾与太尉窦婴同样一副见了鬼的模样,心中翻江倒海。

    他不是早就被杀了么?

    莫非是先皇设下了计谋?

    偷梁换柱保住了他的性命?

    而周府的周亚夫也同样一扫颓废,他等这一天等了很久……

    虽然年纪已大,但他一刻也不想休息,行伍之中他才能感觉到热血,呆在家中只会让他昏昏沉沉,如同丧钟在耳畔奏响,压抑而又沉闷。

    作为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大臣们再熟悉不过了,周亚夫上朝带给他们的惊讶,同样不小于郅都。

 第一百五十二章铸币改制

    货币本该是国家专有制造的,可西汉初年,却有这么一种情况,国家允许民间私自铸币,把铸币权给了有能力制作的人,这就捅了马蜂窝了,自此,诸侯国各行其是,币制一度陷入混乱!

    民间铸造的钱币被称为“荚钱”或“榆荚钱”,此钱按照规定应该重达三铢,但由于允许民间铸钱,钱铸的越轻对铸者就越有利,所以钱越铸越轻,有的甚至实际重量都不超过一铢。因为货币缺币少两,再加上汉初物资匮乏,商人便囤积居奇,致使物价暴涨。

    后来实在是因为货币允许私铸太乱了,景帝晚年时,收回了中央铸币权。

    但早成了习惯的事情,

    改起来会容易么?

    为了将铸币权牢牢的攥在手中,刘彻必须给出更大的努力。改革有关机构,或者说直接设立上林三官铸,提速币种的制作,设计出更精美更不易伪造的图样,让私铸者消耗比原币更大的成本,从而无利可图,只得罢手。

    这一年入冬时,也就是登基第一年末,刘彻下达出第一道有关币制的诏令: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机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

    这绕开了很多弯路,乍一看得力,但仔细一想又缺了点东西,卫绾在事后给出了他的疑问:“上林三官铸币工艺不足够高超,民间屡禁不止怎么办?郡国私铸钱币废销又那里做的到彻彻底底?而且运铜入上林三官,又是否需要担心百姓不肯给?”

    “卫丞相,其实你这三个问题,可以合归一处!”对于卫绾说的这些,刘彻很无奈,说得这么繁杂,其实就只要做到一点就行了!

    脑子里全部是乱糟糟的治国条令,怎么走捷径他想不明白,卫绾不解道:“怎么说呢?陛下可能为臣解惑?”

    “天下人逐的无非是那份利,若是无利可图,还要倒赔钱,谁愿意私铸钱币,连成本都换不回呢?”

    抚上胡须,依旧想不明白该如何施为,卫绾从兜里掏出一枚三铢钱道:“这小小的钱币,陛下打算怎么做花样?”

    “使之成色好,分量足,又难于磨成铜屑,双面刻上字样,达到使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便差不多!”刘彻又掏出五铢钱,回答道。

    这一番终是想法,其实刘彻也并无把握,只是走一步算一步而已,制新币毕竟不是那么简单的活。

    这时包桑想起自家祖先遗传的东西,也反应过来了,提议道:“臣曾听闻战国时刀币、环钱边缘会突起轮廓,用以保护币上的文字不致磨损,同时增加牢度。

    这一边缘突起轮廓的铸造法也早有流传,陛下不妨用此法,使五铢钱大小得体,轻重适中。”

    人们在无计可施时,便想从古人那里找到方法,对此刘彻本是不怎么认同,但现在一听,却听出了解决难题的方法,哈哈笑道:“包桑你说的正好帮朕找来了改进方案,妙术妙术,朕得好好赏你!”

    “包桑大人一语惊醒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