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战国赵为王-第4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说十倍了,两倍都不可能。

    赵丹含笑开口道:“偃儿,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赵偃小脸上满是纠结,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赵丹又笑道:“偃儿,汝可知如今天下共有多少人口,赵国又有多少人口吗?”

    赵偃一脸懵逼,还是他哥哥赵恒道:“回父王,如今赵国应当有一百二十万户,大约六百到七百万的人口。”

    赵丹点头道:“没错,寡人如今之土地数倍于昔日周天子,人口亦数倍于昔日之周天子。那么恒儿寡人想要问问汝,寡人要是征发一百万人来修建一座宫殿,这可能吗?”

    赵恒犹豫了一下,缓缓的摇了摇头。

    六七百万人就想要征调一百万人服劳役?这在任何一个王朝和时代都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赵丹笑道:“既然如此,那么周天子鼎盛时期人口不过两百万,周朝之大远胜商朝,所以商纣王时期人口虽不知具体数目,但是绝对不可能超过周天子治下的人口。就算商纣王是一百五十万好了,这一百五十万人里抽调出一百万人来服劳役,汝觉得这可能吗?”

    这一次赵恒和赵偃一起摇头,这种送分题不用多说了。

    赵丹点了点头,道:“所以汝等现在应该明白了,甚么鹿台高百丈用百万人修建,其实都是无稽之谈罢了。”

    说着赵丹忍不住捏了捏自己二儿子的小脸,道:“父王再问问汝啊,汝知道关于鹿台的这番话是谁说出来的吗?”

    被赵丹一连串反问搞得十分无语的小赵偃精神一振,响亮的说道:“是太公吕尚说的!”

    赵丹又问道:“汝可知太公吕尚是谁?”

    赵偃答道:“太公吕尚乃是周朝开国大功臣,有典故曰‘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赵丹笑道:“很好,记得很不错。好了,且随寡人一同进去吧。”

    一行人朝着鹿台走去。

    和赵丹的龙台宫出自周朝礼法制度不同,这个鹿台宫乃是商朝时所见,风格自然和龙台大不相同。

    比如说,这个鹿台宫的周围都建有宫墙和宫门,单单自己就是一座独立的小宫城,并不像赵国的龙台、凤台等等诸多公台都位于一个大宫城之中。

    而走入鹿台宫之中,迎面而来的也并不是像龙台那般巨大的一个广场,相反则是一个很大的池子。

    这个池子的规模大约和后世的一个足球场一般大小,里面并没有任何的植物,就是非常清澈的池水。

    赵丹伸手一指面前的这个池子,对着身边的老婆孩子们笑道:“谁知道这池子是为何名?”

    这一次换成了公主赵伊叫了起来:“父王,这是游泳池!”

    游泳池这个词汇,当然是赵伊跟着自家老爹学会的。

    赵丹笑道:“这当然是个游泳池,寡人问的是这个游泳池的名字。”

    又是一旁的长子赵恒道:“父王,这莫非就是所谓的‘酒池’?”

 第七百二十二章 酒池肉林,谎言的力量(第四更)

    赵丹看了自己的大儿子一眼,眼中闪过了一道欣慰的神色,道:“恒儿说的正是,这便是商纣王的酒池了。”

    “啊?”赵偃和赵伊一听就愣住了,两张小脸顿时就是两脸懵逼。

    过了好一会赵伊才叫了起来:“父王骗人,这池子分明就是清水,不是酒池!”

    赵丹哈哈大笑,轻轻的捏了一下自家女儿的小脸,又指着酒池旁边的那一排排木架子道:“汝等知那是何物?”

    仍旧是赵恒道:“父王,这莫非就是肉林?”

    赵丹含笑点头。

    但一旁的赵伊和赵偃更加的不开心了,立刻又叫了起来:“父王,这根本就是假的酒池肉林!”

    赵丹笑眯眯的说道:“那么汝等和父王说说,真的酒池肉林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赵偃道:“真的酒池应当是一个大大的,被无数美酒装满的池子!”

    赵伊也道:“肉林应当是一片大树林,里面每一棵树都挂着很多煮熟的肉,让商纣王的走狗和妃子们在荒淫之际随意取用!”

    很显然,两位公子公主平日里上课还是颇为用心的。

    赵丹再一次的放声大笑。

    足足过了片刻之后,赵丹才收拢了笑声,笑眯眯的对着自己的二儿子问道:“偃儿,父王问问汝啊,这酒要是都倒在这么大的池子里,人来人往的不知道多少人的脚印和泥土洒进去,那得有多脏啊,难道商纣王就不怕喝了闹肚子得病吗?而且酒这种东西本就是窖藏才会醇香,又岂有露天放置的道理?”

    “这……”赵偃和赵伊瞪大了眼睛,不知道说什么好。

    赵丹继续道:“再说这个肉林吧,汝等都知道肉弄出来的时候应当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而且挂在树枝上又凉又没有调味料,这样的肉谁吃得下去?更何况树林之中必定不缺蚊虫,难道商纣王竟然很喜欢吃蚊虫叮咬过的、挂在树上的凉肉不成?”

    “……”赵偃和赵伊继续两脸懵逼。

    赵丹最后才收回了目光,将手指向了面前的游泳池和木桩子,正色道:“所谓的酒池,其实便是商纣王避暑所用的游泳池子。所谓的肉林,其实只不过是商纣王用来露天饮宴群臣烹饪食物的众多木架子。这就是真相,无可辩驳的真相。”

    赵丹说完了这番话之后特意看了一下自己的几个孩子,发现只有自己的长子赵恒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其他的一张张脸上全是懵逼的表情。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赵丹的这些孩子都还小,以年纪而论只有一个赵恒是超过十六岁的,思维方式最成熟、也最靠近成年人。

    于是赵丹便道:“恒儿,汝可有什么感想?”

    赵恒道:“父王,儿臣的确有些想法。”

    赵丹含笑道:“汝且说来给父王听听。”

    赵恒想了想说道:“父王的意思,莫非是说纣王的酒池肉林乃是荒谬之言,其实是有人在抹黑纣王?”

    赵丹脸上的笑意更浓,道:“那么汝觉得是谁在抹黑纣王?”

    赵恒犹豫了半晌,才道:“既然这鹿台和酒池肉林的传说都是太公所言,那么想必……”

    赵丹点头,笑道:“没错,真正想要抹黑纣王的,正是周朝的开国者们!”

    赵丹此言一出,几个还小的孩子也没什么,倒是他身边的王后和太子同时变色。

    一直沉默不言的王后韩婉忍不住道:“大王,此事还是慎言为好。”

    赵丹明白王后的意思,毕竟说起来现在周王朝还没有彻底灭亡,赵国也是周朝的诸侯之一呢。

    赵丹摆了摆手,对着王后道:“王后不必多虑,寡人所言自然有寡人的用意。”

    顿了一顿之后,赵丹又将头转向了赵恒这一群孩子们,继续说道:“恒儿、偃儿、伊儿,寡人今天之所以带汝等前来,并且告诉汝等这些故事,就是想要让汝等明白一个道理——有些时候,人们口口声声之中说的那些人,其实未必就是那些人真实的模样。”

    “鹿台并没有一百丈那么高,征发的人口也不可能有一百万那么多,酒池也不是一个用酒浇出来的池子,肉林更不是一片到处挂着肉食的林子。”

    “可问题在于,这种荒谬至极、只需要仔细一想就能够戳穿的言论,为何在过去的几百上千年之中一直被吾等奉为圭臬呢?”

    赵恒忍不住道:“父王既然知道这都是谎言,为何不拨乱反正?”

    赵丹哈哈一笑,道:“原因很简单,因为说出这些言论的人,正是开创了周王朝的那些伟人啊!伟人之言,又岂能有人不信呢?父王虽然身为一代霸主,但是眼下在天下人心目之中的地位却还比不得这些伟人啊!”

    赵恒年轻的脸庞上布满了纠结,道:“那些伟人一个个都是绝顶聪明之人,为何要编造出如此拙劣的谎言呢?”

    赵丹语重心长的说道:“恒儿,汝能够想到这一点,寡人很欣慰。是的,伟人们为何要编造这样的谎言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需要这样的谎言去收拢人心。”

    “吾等周朝的开国者,其实真的是什么顺应天命之人吗?不是的。他们只是一群抓住了机会造反成功的关中蛮子罢了。但是为了让天下诸侯臣服,让天下子民臣服,让整个天下归心,所以他们才编造出了这样的谎言。”

    “简单的说,‘周武王野心勃勃造反成功’和‘商纣王荒淫无道,周武王替天行道伐之’这两个说法相比起来,究竟哪一个更容易获得民心呢?这个答案寡人不用说,汝也应当知道了,对吧?”

    “民心是一种很重要的东西,有了民心才能够有正义,才能够被史官认为是‘顺应天意’的一方。而人民又是非常非常容易欺骗的,只需要几个拙劣的、甚至都经不起仔细推敲的谎言,然后再用千百年的时间去重复它,人们最终就会不假思索的相信了。”

    赵丹缓缓的伸出了手,拍了拍自己大儿子的肩膀,道:“这,就是寡人想要告诉汝的道理。”

    事实上,赵丹自己就知道一个被后来的朝代用拙劣的谎言狂黑的汉人朝代。

    这个汉人朝代的开国皇帝被后来的蛮子们黑成了鞋拔子脸,他的后代要么是欺师灭祖的混蛋,要么是沉迷修道的二货,要么是只知道重用太监沉迷美色的蠢货,要么是重用奸臣只知道修道的家伙,然后还有甚么木匠皇帝啊等等……

    这些谎言重复了很多很多很多次,然后就真的有很多很多很多家伙信了。

    一个朝代出了这么多的昏君竟然还能够坚持二百七十六年才被推翻,简直就是一件无以伦比的奇迹了。

    这,就是谎言的力量。

    在任何一个时代从来都不缺少的,就是那些只会人云亦云的家伙啊。

    “好了。”赵丹收回了手,对着一旁的韩婉说道:“王后这几天都不是很开心,想必是因为韩国的事情吧?寡人已经命人把华阳君冯亭召来了,明日寡人便接见他。”

    韩婉楞了一下,随后那张原本有些愁眉不展的美丽脸庞之上立刻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对着赵丹深深的福了一福:“小童在此谢过大王。”

 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见冯亭(第一更)

    第二天,赵丹就见到了冯亭。

    考虑到沙丘宫和邯郸之间的单程距离至少也得一天的路程,所以赵丹怀疑这位韩国相邦根本就是一路尾随着自己前来的……

    “外臣冯亭,见过大王!”冯亭不敢怠慢,恭恭敬敬的朝着赵丹行礼。

    赵丹注视着面前的冯亭,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华阳君,许久不见了。”

    在五年前长平之战的时候,当时还是上党郡郡守的冯亭就率领着上党郡军民投奔了赵国,成为了秦赵之间长平大战的导火索。

    在投奔了赵国之后,冯亭就被赵丹封为华阳君,并且重归上党配合赵军作战。

    直到长平之战后,赵丹将冯亭重新派回了韩国之中,出任了韩国相邦的职位。

    所以说起来赵丹和冯亭之间还曾经有过一段君臣关系,因此赵丹说出这句好久不见,倒也并不是完全的客套之言。

    冯亭恭恭敬敬的对着赵丹说道:“数年不见,大王如今已经成为了天下霸主,实在是令臣满心敬服。”

    赵丹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