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朝假太监-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面前这个眼神中充满渴望的孙传庭,叶珣相信,历史对这个人的评价不会有错,这是个有热血、有抱负,而且同自己一样,是个大汉民族至高无上的坚定拥护者。

    心神激荡间,忽然涌起一股冲动,站起身,从腰间解下破虏宝刀,递向孙传庭,道:“此刀名破虏,一直是本公最心爱之物,你拿着它去尽情地施展你的才华吧!”

    孙传庭不由呆住了,在京城时间长了,有关叶珣的各种神奇经历早就传的漫天飞,甚至连这把无坚不摧的宝刀,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焦点,可以说,孙传庭做梦都没想到叶珣会把这把宝刀赐给他。

    情不自禁地伸双手接过宝刀,略待颤抖的嗓音道:“公公真的把它赐给下官?”

    “呵呵!你要再不接着,本公可真就后悔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本公看好你,不要让本公失望,再说这把刀跟着我也有点可惜,即名破虏,就应该让它饱饮鞑虏之血”

    孙传庭忽地单膝跪下,向叶珣施了个标准的军礼,恭声道:“下官必不负公公所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叶珣亲手将孙传庭扶起来,道:“没有时间了,你必须即刻轻车简从前往察汗浩特,本公随后就到,记得不论到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好自己,有人才有一切”

    孙传庭答应一声,先向叶珣施了一礼,然后转身再向杨嗣昌道别,随即目光坚定地大步而出。

    孙传庭都答应了,杨嗣昌自然不好再说什么,况且他也没想到叶珣会如此信任自己的手下,这也可以说是对文官,对他的一种肯定。

    “公公既然已经决定了,那朝廷这边也不能无动于衷,老夫这就召集内阁,商讨支援前线的各项事宜”

    一个好汉三个帮,杨嗣昌的话可说是正中叶珣下怀,点头道:“有杨大人在朝,本公终于可以安心的出征了”

    仿佛又是所有的事都要赶在了这一天似的,离开吏部衙门刚到军营门外,就看到等在外面的一个木铮手下小太监。

    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小太监应该已经来了有一会,也难怪,从宫里出来,叶珣就东一趟西一趟,这一圈跑下来,都已经中午了。

    看到叶珣,小太监忙跑过来请安,然后从怀中掏出一份奏报递给叶珣。

    叶珣赏了小太监几枚银币,接过奏报后直接打开。

    奏报的内容很简单,果然不出叶珣所料,朱由检最近总往太医院跑,还向太医院的一个御医请教了一些食物的属性等等。

    这小子是想找死啊!事涉自己的后代,叶珣岂能容他?

    心头火起,将奏报撰在手里,内力到处,顿时将奏报化做一团齑粉,然后张开手指任由其随风飘散。

    挥手让小太监回宫,转身走进军营,边走边琢磨着这件事的处理方式。

    历史上的朱由检在没登位之前,就十分痛恨魏忠贤,现在估计是把这种恨转移到自己身上了,只是宝珠何辜?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还是在同一座皇宫中,估计这小子是听到什么了,在拿自己没办法的情况下,这才想着对宝珠下手。

    直接弄死这小子肯定是不行的,既然这样,那就先按着历史的发展,先封他为王然后赶出宫去,待日后再处理他。

    军营中震天的喊杀训练声打断了叶珣的沉思,抬眼望向训练场,眼中划过一道狠厉之色。。。

    第二天宫中就突然传出旨意,册封朱由检为信王,并将福王原来在京中的住所赏赐给他做信王府,待年纪再长大些,再择地就藩。

    旨意下达的当天,朱由检就在大群太监宫女的侍候下搬出皇宫。

    尽管那位太妃拼命阻拦,但木铮根本就不惯着她,强行将朱由检塞进轿子,然后一路不停留,直接就送进了新鲜出炉的信王府。

    别看朱由检年岁不大,倒是非常镇定,即没反抗也不哭闹,好似早有准备了似的。

    消息传回到叶珣这里,叶珣的心又沉了几分,如果朱由检又哭又闹,说不准叶珣会放过他,因为他毕竟还是个孩子,但现在看来,这小子的心机怕不在朱由校之下。

    既然这样,那就怪不得我了。。。

 第393章 阅兵

    三月初十,一大早,整个京城就动了起来。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为了让百姓们看得更直观,叶珣命人在城墙下搭建了阶梯状的木板,站在上面可以看到整个阅兵场面。

    让京城百姓沸腾的还有蒙古铁骑即将入侵的消息。

    这种事根本就是瞒不住的,内阁已经向九边转达皇帝圣旨,各地严加戒备,士兵军官取消休假,各种军用物资也开始向边关起运。

    老将军王象乾虽然不能亲自上战场,却还是被袁应泰请到兵部,帮忙出谋划策调兵遣将。

    有消息说,大军检阅完毕,就将直接开赴战场,这条消息才是最让民众们关注的。

    大明早报也开足马力宣传士兵保家卫国,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好事,不但荣耀,回来之后还将享受最高待遇等等。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士兵们增加荣誉感和使命感,让他们知道从军是一件无上荣光的事,家人也将受到最优厚的待遇。

    事实上,此战还将以辽东军为主,京营将士最近训练效果虽然不错,但距离真正的战士,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的。

    城下有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派人维持秩序,城头上则是官员和各被邀请来观摩的使节团,城头最正中是给皇帝留出来的位置。

    尽管有军士维持秩序,可城下还是很快就人满为患,阶梯状的木板上更是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就差没人摞人了。

    悠扬的古乐声中,皇帝的仪仗终于出现在城头,城墙上的官员们跪倒磕头三呼万岁。

    城下百姓被挤的想弯腰都不行,就更别提跪倒磕头了,好在也没人追究他们。

    朱由校像个粽子似的,被包裹的严严实实,在玉撵上还是被太监们抬到龙椅上的。

    城上的官员见状不由暗自摇头,皇帝还是这般模样,还如何理政?

    之间叶珣探头在皇帝耳边也不知说些什么,然后就见朱由校不住地点头。

    叶珣随即做出领命的动作,然后转身来到城墙边,向旁边的侍卫做了个手势。

    一切都是演练好的,只见侍卫俯身将脚下的焰火点燃。

    “嗵!”

    “呜。。。”

    号炮声响过之后,远方苍凉的号角声也随之响起,很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中,一员顶盔挂甲的将领纵骑而来。

    到了城下后,在万众瞩目中向城上皇帝所在方向高声喊道:“启奏万岁,受阅大军集结完毕,是否开始,请陛下明示!”

    这大嗓门也不知叶珣是从那找来的,喊话声丝毫没受周遭嘈杂的声音打扰,仍清晰地传上城头。

    叶珣再次来到朱由校身旁,像是请示似的轻声说了句什么,随即再次点头返回。

    “开始!”

    叶珣这番做作,就是为了让所有人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秉承皇帝的旨意行事,这样虽然糊弄不了知情者,但起码可以让百姓们知道叶公公是绝对忠于皇帝地。

    听到叶珣的吩咐,将领抱拳施礼后,拨转马头绝尘而去。

    很快,原本停留在远处的大军动了起来,走在最前面的是步兵方阵。

    但见刀枪如林,铠甲耀眼,军队还没到近前,那种压制不住的杀气已冲天而起。

    就在这时,一个响亮的声音忽然在人们上空响起。

    “最先走来的是威震辽东的永字营,这支军队曾在铁岭,在叶公公的率领下,英勇顽强地抗击过女真军队,为保卫我大明国土,立下了汗马功劳。。。”

    人们寻着声音愕然望去,却见城墙上不知何时挂了许多筒状物,而声音就是从那里面传出来的。

    这当然又是叶珣的创举,他借鉴了后世阅兵方式,派专人用喇叭将每支军队的来历都说出来,这样不但能让百姓们了解军队来历,同时也更能激励士兵的荣誉感。

    果然,当第一支步兵方阵走过来的时候,百姓们已经抑制不住地爆发出叫好声。

    当步兵方阵走到城下皇帝所在的位置时,忽地在将领的命令下停住脚步,然后一齐向城头施礼,同时高喊:“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震寰宇,顿时就将百姓的声音盖了下去。

    “接下来这支军队手中所持的武器,是以叶公公名字命名的叶公铳,射程可达五百步,是原来军中所用火铳的三倍还多,极大地提高了我军的火器杀伤力。。。”

    随着解说的叙述,城墙上的安费古扬和李适等人不由相顾骇然,难怪辽东军这么厉害,却原来是火器已经发展这么厉害了。

    要知道原来明军火铳的射程是八十步到二百步,一轮射完就得变成烧火棍,因为骑兵冲杀速度太快,根本不会给你再次装弹的机会,而射程变成五百步则不一样了,在这个距离,火铳甚至可以发射两轮或是三轮。

    随着检阅大军一队队从城下经过,民众的情绪也越发高涨,朝廷有这么精锐的军队,那还用惧怕什么蒙古铁骑?

    “下面走过来的是我军新组建的重炮营,这些重炮可谓我军的大杀器,在之前的沈阳保卫战中,只一轮齐射,就击溃了女真十万大军,从而为收复辽东剿灭建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解说还在继续着,百姓们也都喊的声嘶力竭,却仍是没有一个肯离开的,叶珣的名字也同样被人叫个不停。

    安费古扬在见识了大明的各支兵种后,心中忧虑更甚,他甚至已经预感到,有叶珣在,他们今生都别想再杀回建州了。

    同样感到惊讶不已的则是渡边,虽然被叶珣羞辱,但任务还没完成,怎能轻易离开?而在见识了大明军队的军容后,这家伙甚至在想,怪不得叶珣如此强硬,原来明朝的军队这么厉害,前天去见叶珣的时候,是不是有失礼的地方?

    要说感触最深的当然还有李适,他已经在考虑,是不是该建议李倧砍下金自点的脑袋来向叶珣赔罪了,为了一个金自点得罪这样的强邻,实在是太不智了。

    对这些外人的震撼尚且如此,官员中那些原本对叶珣心怀不满的人,在见识了军队,听了独家解说之后,更是再兴不起与叶珣作对的念头,谁都不傻,都看出来了,这些接受检阅的大军,只忠于叶珣一个人,恐怕皇帝都不见得管用。

    想起皇帝,很多官员下意识地向皇帝所在的地方望去,却见龙椅上已经空无一人,却原来是皇帝不知什么时候竟然走了。

    检阅自己的军队,皇帝居然只待一会就走了,这是什么情况啊!。。。

 第394章 布置

    按照之前的计划,大军这边接受完检阅,一部分军队就将直接开赴战场。(全本小说网,https://。)

    大军以辽东军为主,六万辽东军,四万京营军队掺杂其中,这样整合出一支十万大军北上。

    这十万大军堪称这时代装备最精良的军队,虽不敢说天下无敌,但背靠坚城,后方又有强大的后勤保障,叶珣有理由相信一定能打败蒙古大军。

    现在唯一让叶珣担心的是蒙古大军分兵,大明的边境线实在太过漫长,又不知道蒙古大军具体会攻击那里,所以很多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