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永历四年-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步兵没有骑兵、炮兵、工兵和附属部队,一共有不到一千六百人;各县的驻军中,除去东阳县六百余人、安华镇棱堡四百余人、永康县两百余人、金华府城两百余人以外,其他各县都是一个哨的步兵配上或多或少的炮组和探马,加在一起也有两千人。

    这些军队加在一起已经突破了万人的规模,如果再算上各府、县官府、卫所的人员,即便是只算是每个月的折色,就得有二十几万两银子,而这还没去计算本色,以及那些五花八门的军需消耗、原材料消耗和军用设施的建设、维持费用。

    有道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现如今,大炮即便是不响,花费的银子就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而扩大占领区之后,也需要新建战兵营、驻军以及各种军用设施,陈文先前靠着马进宝的宦囊和在金华府的抄家行动,即便衢州的秋税和元气大伤的商税不去减免也是绝对不够的。

    此番,陈文确实是从陈锦的私库中获取了大量的资财,也算是把即将到来的大窟窿堵上了不少,但这却无疑是在饮鸩止渴,是以透支未来的商税为代价的。这种事情陈文并非没有做过,可若是说善后、征虏两项借款是他自觉自愿喝下去的话,那衢州这一次却是那个已经死了的陈锦强行喂给他的。

    古有诸葛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有浙闽总督陈锦,即便是死了也要给对手留下一个烂摊子。一时间,陈文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衢州的善后大借款还是会继续执行,而那些无主的固定产陈文也打算进行发卖,只有这样才能以商业来带动,尽快的恢复衢州府城的元气。

    商业的恢复和民生的治愈都还需要时间,不过陈文不打算为此停下脚步,眼下已经拿下了衢州府城,同时也打通了进攻衢州西部三县的通路,以及保障了南下处州的后路安全。或许,回师给金砺来上一闷棍也是个不错的想法。

    只可惜军事行动已经持续了半年,士卒已经开始惦记家中的妻儿老小以及田土家业,求战之欲已经开始消退,暂且还是应该以扩大浙西南的占领区,强化自身的实力为要。

    西进衢州西部三县,可以通过开化、常山和江山打通徽州、广信府和建宁府的商路,对打破清军的包围圈有着重大意义。同时还可以借此威胁到周边的省份,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而南下处州,既可以扩大占领区,还可以由此进入沿海的温州,获得出海口的同时对台州方面形成半包围。而那个府虽然田土较少,税赋收入不多,但是胜在民风彪悍。只可惜处州的山民不似金华兵那般容易编练,大概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入伍成军。除此之外,处州的松阳担也是东南沿海贸易连接钱塘江水系的重要运输方式。

    闽北到浙北贸易的货物经过瓯江进入处州再由松阳的挑夫挑运出山,到达衢州府的西安门码头,再由水路沿钱塘江南下至杭州。全程经福宁州,温州,处州的青田、丽水、松阳、遂昌,衢州的龙游、西安,金华的兰溪,严州的建德、桐庐,最后达到杭州。而另一条自武夷山进入徽州贸易的贸易路线,则是经过商队由南平出发入龙泉,经云和、松阳、遂昌、龙游、西安、淳安,最后到达徽州。

    处州虽然穷困,但却在闽北到浙北、皖南的商贸活动中处于一个中转站的作用,而松阳担更是可以理解为这个时代的一种物流方式。如果能够插手其中,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的话,这个府可以挖掘出的能量远比想象中的要多得多。

    相比之下,根据这几天的汇总,江南江西总督马国柱抽调了位于皖南的部分绿营进驻开化县,调动江西提督标营残部外加完好的后营一同进驻常山县,而江山县则还是由督标营副将张国勋负责留守。除此之外,据传闻,江西九江总兵也抽调了大部已经进入广信府,作为这三县清军的后盾。

    对于陈文而言,清军在东南的兵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而他又非如郑成功那般以海岛作为大本营,凭借水师的优势来隔绝清军。他身处于浙江内陆,清军一败再败却始终可以凭借着兵力的优势来将他的控制区包围起来,迫使其分兵驻守各地,分薄了手中原本就极其有限的力量。

    此前的那场血战的伤亡确实不少,与长期处于军事行动的状态一同降低了士卒的求战之心,作战时的士气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清军有一支规模不小的机动兵力存在于侧后,分兵三县肯定不行,如果猛攻一县,以着其他各部的清军接到的命令,十有八九会坐视不理,由那支九江的清军负责牵制作战。既然如此,那就只有集中大军先攻一县,把九江的清军引出来。只要能够一举将其击溃的话,各县的清军就不过是瓮中之鳖了。

    当然,为保万全,陈文还是打算派出一支规模稍小却足以达成目的的部队去执行另一项任务——去试探一下据说已经到了一日三惊的程度的处州府到底还有没有坚守下去的能力!

    ………………

    休整数日后,陈文再度动员全军出征。

    南塘营和镇直属营,以及那两个分到右翼战场的步兵局这不到四千人的大军所组成的主力部队,由陈文亲自率领,进攻毗邻处州府和建宁府的江山县。

    同样的道理,那半个东阳营当时面对的是那几个府的地方绿营,损伤甚至比起南塘营还要小,陈文决定由暂时负责指挥这支部队的陈国宝率领其兵进处州府。

    相较之下,剩下的义乌营和另外两个由安有福指挥的步兵局当时直面王之纲和张国勋的兵锋,尤其是那支复制鸳鸯阵的督标营凭借着兵力优势确实造成了不小的杀伤。于是乎,陈文决定抽调部分比较完整的步兵队返回金华府,协助尹钺和林忠孝防守北线,其他军队则由吴登科指挥留守衢州府城,防备清军的攻击。

    根据己方和敌军的情况,陈文兵分四路,两支进攻,一支防守,而另一支则是回援。防守和回援的自不必说,关键还是在于那两支继续发起进攻,扩大占领区的部队。

    江山县的清军乃是张国勋的督标营以及部分王之纲的部下,算是这三个县清军中最强的一支。兵力大概有三到五千之间,其中三分之一应该是强征不过一个月的新兵,到了战场上大概也就只能承担辅兵的作用。而剩下的主力,在那一战中损伤也必然不少,尤其是建制肯定遭到了破坏,战斗力应该会远低于一个月前。

    野战的话,这支清军在战兵的数量上已经没有了优势,就算那支九江来的清军与其合流,最多不过是复制一个月前的那场大战。而到了那时,没了督标营和那近千的骑队,清军想赢实在是太难了。

    可如果进攻别的县,这两支清军与那个九江总兵合兵一处的话,势必将会对刚刚收复不久的衢州府城造成威胁。陈文麾下的这几支军队在那一战中损伤都比较小,足以自保。所以由陈文决定直接进攻那里,引那个九江总兵出现,来个围城打援;若是他不来的话,那就直接把江山县拿下来,铲除掉那支有胆量第一个吃螃蟹的督标营!

    处州地域广阔,自府城所在的丽水以下,共有松阳、景宁、缙云、青田、遂昌、庆元、宣平、云和、龙泉十县之地。现如今缙云县已在明军的控制之中,府城所在的丽水县则就在缙云县以南。

    陈文的计划是由陈国宝大张旗鼓的南下,不必强攻,只要把虎皮拉起来,看看清军是否如这些日子探马打探的那般即可,而陈国宝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临近衢州的遂昌县。

    回援的部队先期启程,随后那两支继续发起进攻的分遣队便向着各自的目标出发。遥望着出征的大军,从参谋部里抽调出来全权负责掘进爆破衢州的赵迁两眼已经快能喷出火来了。

    和上次在龙游县一样,他负责工兵爆破部队成功的将掘进的隧道挖到了城下。相比之下,这一次的难度更高,那可是需要先期把护城河的河水排走才能挖掘隧道到城下的大工程,而他和那些由他亲手带出来的老部下们在数千清军苦力和辅兵的帮助下完美的解决掉了这个难题,为接下来的放崩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挖到城下之后,赵迁亲自去过三条隧道的尽头,发现其中有两个的附近似乎都有大批的清军走动。感觉到了危险,他便提前命令那三条隧道将装满了火药的棺材放进去,连好了引线,筑起一道墙形成爆破需要的空间。只待着命令下达就可以将上面的城墙轰上天,大军也可以直接杀入城了。

    掘进的速度远超清军的正常水平,火药更是使用的据说威力更大的颗粒化火药,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同样的斤两在威力上会存在不小的差别,但威力经过当场的实验后确实是提升了不少。

    掘进速度的加快在事后确实从清军俘虏中的负责军官那里得到了证实,陈文也为此表扬过他们,但是总督府里的那场刺杀却使得工兵们的破城首功再度不翼而飞。

    当然,这还不算什么。

    最无奈的是,他们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排走的护城河水要重新引回来,将衢州的城防重新巩固起来。而为防清军利用那三条隧道,他们在引回护城河水之前还得带着苦力把隧道重新填实。

    这特么还是工兵干的活儿吗?找一群土里刨食儿的不一样嘛,这样下去,怎么对得起他名字里的那个迁字,拆迁的迁字!

    出征的大军已经走远,郁闷的赵迁只得继续指使着下面的人把即将重新填回去的隧道填实在了。这一次已经这样了,眼下他也只能盼望,盼望着下次攻城时别再出这等意外状况了,总得把一切步骤全部完成才能算是真正的爆破。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十二章 辐射(上)

    初冬,天台山的山坳中,一支小股的明军被优势兵力的清军堵死在了里面,前来解围的大队明军已被击溃,为首的那个副将也被枭首示众。可是即便如此,山坳中的明军却已经没有因此而上丧胆。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保护着一位明廷的高官,更重要的是,这支军队虽然成军不过一年,但却有着极强的凝聚力,以及一些他根本无法理解的事情。

    山坳的入口处,压阵的狼筅与狼筅之间的挥、击、挑、刺,密集的枝杈干扰着每一个人的视线和行动;长牌手压低着身形以护卫阵型的前排,应对对方长枪手的突刺;灵活的藤牌手持着腰刀和藤牌寻找着对手的每一丝的行差踏错,就像狼一样,只要发现了便立刻扑上去,用藤牌震开对手的兵刃、抵住对手的身体,用腰刀无情的砍杀;而长枪手呐喊着突刺的同时,阵中的镗钯手则在奋力的保护着身边的队友……

    持着旗枪的队长在居中指挥,看似怯懦的火兵则时刻准备着为队友提供备用的武器,以及在他们无法再战的情况下冲上去补充队列。无论是因为负伤,还是因为阵亡。

    双方所使用的鸳鸯阵几乎完全一致,在那片山坳之中,双方以着极其笨拙的方式互相砍杀,就像是是两只刺猬贴身挤着着对方。直到遍体鳞伤、筋疲力尽的那一刻,靠着人数更为占优,携带的弓箭手数量也更为惊人,灰蓝色的浊流才缓缓冲进山坳,将火红色的岩浆彻底熄灭。

    战场上,明军保护的高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