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永历四年-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闲暇再去“骚扰”他的宝贝妹妹。

    抛开这些遐思,上午主持了忠烈祠的祭祀工作,陈文看着越来越多的牌位心理很不自在,但是他也知道,今天的牺牲,总好过未来三百年的黑暗要强。

    离开了忠烈祠,陈文便回到了侯府继续工作。按照计划,今天下午要面见几个回来述职或是赶在年前赴任的军官,其中便有今年的战事中为大军看守后路的安华镇棱堡的指挥官游击将军林忠孝。

    由于占领区的急速扩大,原本的金华镇已经演变为金华、衢州和处州三镇,陈文已经得到了提督直浙赣三省军务的名义,于是他便直接将这三个镇的总兵官任命了出去。

    按照发布的任命,由原金华镇团练总兵尹钺升任金华镇总兵,由原金华镇团练总兵南塘营指挥李瑞鑫出任衢州镇总兵官,由原金华镇团练总兵义乌营指挥吴登科出任处州镇总兵。

    这三个镇是眼下浙江明军占领区最大的军区单位。金华是这支大军的老巢,军中将士绝大多数的军功田土都在这里,由始终负责北线防务的尹钺负责想来能够得心应手;衢州是陈文下一步的用兵方向,由一向以武勇著称的李瑞鑫负责可以更好的发挥他攻击的本能;而处州,虽然一力收复处州的是陈国宝,但陈文还是把这个镇的总兵职务给了吴登科,由他去负责那里的防务。

    如此处理,并非是论资排辈,也不是信任程度的问题,因为陈国宝有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接替尹钺的职务主持北线防务。

    北线防务的重点在于安华镇到郑家坞镇的那条狭长地带,其中的防御核心思想便是以安华镇棱堡卡在要道,用堡垒上的火炮来控制河面和道路,使清军无法顺利通过,而侧后的那支部队更是要起到牵制作用。

    今年的战事之中,清军的兵力雄厚,而且还是杭州的精锐尽出,尹钺负责的牵制工作极其困难,但是依仗着棱堡的坚固,明军依旧是将清军堵在了那里,有效的支援了衢州的连番大战。

    扩军之后,陈文打算以那半个东阳营为主干扩建为一个新的战兵营,以加强牵制的能力,而这个营的指挥就由升任为团练总兵的陈国宝担任。

    而北线的另一个功臣,安华镇棱堡的指挥官林忠孝在下半年的战事中负伤,按照伤患部位和级别的评定按道理是不能再作为武将的了,毕竟他的右手的两个手指被炸膛的火炮碎片削了下去,无法持剑指挥作战,也无法在关键时刻擂鼓助威振奋士气,更不要说是补充战阵了。

    但是陈文对这个军官很是欣赏,能够在负伤的情况下继续按照棱堡守卫操典的规定指挥部下将趁势攀上城头的清军赶了下去,保住了这座至关重要的堡垒,一句尽职尽责已经不能形容了,所以陈文打算听听他的想法,再作调整。

    “末将一切听从大帅安排。”

    落座之后,陈文先是询问了下伤情,聊了聊天之后才问到了他的想法,而最后则是得到了这个答案。

    “林游击,按照军中制度,你的伤已经不足以再担任指挥官的职务了。不瞒你说,本帅对你在安华镇棱堡的工作很是欣赏,所以不打算让你退出现役,到下面的卫所去作卫所官,而是想让你继续在军中任职。你有什么想法,尽可直言,无须多虑。”

    由于曾在他身边担任过镇抚兵,陈文对于这个军官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事实上此人并不适合担任战兵营的指挥官,因为他的机变不够。

    “回大帅的话,末将没有想过这些,但是末将也知道自己确实不适合作为独当一面的军官,不是因为这次的负伤,而是在这一年作为棱堡指挥官的经历给末将的感觉就是这样。末将在安华镇棱堡的表现其实很差,几次鞑子攻城,其实末将都有机会给鞑子更大的伤亡,但是这些都是末将在战后才意识到的,而在战斗中末将则只知道中规中矩的按照操典进行守卫。”

    林忠祥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堆,总的来说和陈文对他的性格的了解很是符合,但也正是这些话语,陈文却发现这个武将还有一个他此前没有发现的优点,那就是懂得反思,也有一些总结的能力。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懂得反思,就有了不会在一条错的路上走到死的可能,这是一项很好的品质,而且林忠孝似乎也已经有意识的想要走向合适他的道路上面。

    陈文想了想,继而说道:“林游击,你无须妄自菲薄,你在安华镇棱堡的表现已经非常出色了,因为我给你的命令就是守住棱堡,你完成的很出色。至于更多的给予鞑子杀伤,这只是额外的东西,无须太过在意。”

    陈文很清楚,他和他麾下的那些中高级军官都不是如李定国那样用兵如有神助的名将,他之所以能够在浙江抗清运动即将覆灭的大背景下完成了这场逆袭,将一手覆灭了浙江明军各部的陈锦逼死,除了对于历史的了解外,更大的原因便是他重新踏上了中国本土军事近代化的道路,将自戚继光开始却并没有得以走下去那条道路继续走下去。

    正因为没有如李定国那样的天纵之才的存在,军中的军官们绝大多数也都是底层小人物出身,所以陈文对部下也从未有过要求额外的东西,只需要能够做到尽职尽责,按照他的命令行事,而大局方面由他和他的那个即便零件粗糙到了还不能严丝合缝的地步却已经可以勉强运转开来的安远侯府参谋司来统筹就够了。

    眼下作战的区域还比较小,一些硬性的规定还可以奏效,但是日后军队的规模和作战的范围更大了,对于部将的能力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讲武学堂、即将在各战兵营组建起来的参谋队、以及最为重要的军事近代化,有了这些,陈文相信他的那些平凡的部将即便是面对封建军队意义上的名将也能有一战之力,因为近代军队这支猛兽的蛮力实在太过惊人,就像人类的大力士也无法与开动起来的重型机械比马力一样。

    关于林忠孝,这个部将确实不适合作为指挥官,也不适合作为参谋军官。陈文思来想去,在监军官和军法官之间衡量了许久,才下达了让林忠孝转隶军法司的命令,也算是回归到老本行。而这位前安华镇棱堡的指挥官的下一个任务,就是到浙江讲武学堂里面去恶补军法条例。

    前后完成了几个军官的述职,有即将担任营监军官的监军、也有即将出任驻军指挥官的军官,直到快要吃晚饭的时候陈文才把今天的召见处理完成,伸了伸懒腰,陈文无不恶趣味的想到,或许这时间大抵都是周敬亭那厮是早就计算好了的。

    一旦这样想了想,陈文突然发现他好像没有刚刚那么疲惫了,就仿佛是以前工作量大时心底里吐槽老板吸血鬼、资本家那般。

    休息了片刻,吃着简单的晚饭陈文便开始了审阅文件的工作,权当是佐餐的小菜。待他吃过了大半,却突然看到了一份特殊报告,促使着他派人将写下报告的那个军官召来详谈。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十章 选择(上)

    年关已近,但是浙江讲武学堂里的教员和军官学生们却已经没有休息的时间。步兵军官还好,眼下学习的知识里,绝大多数都是他们在军中见识过的,即便是中级军官由于日后在战场上需要其他兵种配合,需要了解的那些非步兵的知识事实上他们在军中日久,或多或少也都有些了解,更多的将是在年后前往城外的新兵大营去进行。

    相较之下,骑兵军官除了简单的识字、数算以外,其他的训练本就不在这里,而水营、炮兵和工兵虽然也有不少是这样的,但是比例却要低上很多,其中这些兵种的军官就都要学习如何使用一些工具或是土办法在战场上测距。

    炮兵需要测距才能将更好的轰击敌军、水营不只是战舰上的火炮,他们也要根据对手的速度来计算什么时候展开什么样的攻击比较合适,而工兵,则更是需要计算好土木工程的规模、攻城器械的大小等方面,这无不需要用到测距这一基本技能。

    原本军中并非没有之类的学问,但却也都是靠经验来估算的,毕竟军中军官、士卒基本上都是文盲,不能指望他们使用更为科学的办法来计算。

    原本陈文打算结合眼下军中使用的一些方法,辅以一些能够用上的知识来提升军官们的能力,但是随着于世忠那个前明军炮兵军官带着一套炮兵专用测距工具前来投军,倒也省了陈文不少的功夫。

    这个时代的炮兵专用的测量工具中望远镜以军工司的水平始终无法复制出来,即便是有了那个在英国当过磨镜片学徒的英国佬查尔斯,但是时间尚短,明军自行生产的望远镜却还是没有生产出第一个。不过其他工具根据明军的那些门红夷炮进行的复制和改造,以及一些明军中使用的土办法得到普及之后,确实也有效的提升了炮兵的射击精准度,至少在养成速度的上面明军已经远超过了还在用经验来测距瞄准的清军。

    定装药包、颗粒化火药以及专业的测距瞄准技术,这是明军炮兵的平均水平能够在急速扩军的过程中依旧保持极好的标准的原因。

    加入这支明军已有一年了,于世忠和他儿子却是聚少离多,于世忠这一年来几乎都是在老营训练炮兵,从炮长、炮手到装填手,除了那些车夫和大盾牌兵不用他训练以外,都是要在他手上通过才能入营的;而他的儿子于佑明则是在陈文的亲兵队做事,不是在前线,就是在侯府。若非前不久陈文冒出了让那些少年亲兵们到讲武学堂学习军事知识以便入后充当军官的念头,他们父子也不可能像如今这样每天都能坐在一起好好吃上一顿晚饭。

    “佑明啊,今天你们那的教官都教什么了?”

    由于曾在亲兵队呆过,于佑明并没有像他父亲那样去学炮兵,也没有继承备倭卫所军官的祖业到水营里去做事,而是在讲武学堂里学了骑兵,因为骑在战马上与清军搏命的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就像是上瘾一样时时诱使着他——就算鞑子真的骑射无双,我们汉家儿郎也绝不输人!

    吃着饭,于世忠很自然的问着他的儿子,就像是后世的那些吃饭时询问着自家孩子今天老师教了什么,学得怎么样之类的父亲一样。而于佑明亦是大口的扒着碗里的饭食,听到问询才连忙咽了下去。

    “今天教官开始传授看图和看地形,据说这是很大的学问,需要教授很长时间呢。”

    说罢,于佑明将他父亲刚刚给他夹到碗里的那块肥肉咬了一大口,紧接着便继续扒着米饭,看样子骑兵的训练确实是很消耗体力。

    于世忠虽然没干过骑兵,但是久在军中却也知道,这骑兵并非只是骑马砍杀那么简单,个中的学问甚至一点儿也不比炮兵要少。

    武人家族出身,就不要想着日后能够老死在床上。这个道理于世忠很早就明白,因为家族的富贵就是来自祖上的浴血奋战,他们自然也不能丢了祖先的脸不是。只是儿子日渐长大,迟早也要踏上疆场,与鞑子搏命,他的脑海里却再度浮现起了另一个念头。

    “要不要订下门亲事,日后也好传宗接代,把咱老于家的香火传下去。”

    这个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