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永历四年-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而杀入长江,一路南下便是长江,战略意义亦是重要非常。另外,江西由于鄱阳湖的存在,平原广布,对于陈文的以田土养壮士的军功授田制颇为有利,至少比浙东的那些山区要强上太多。

    但是,陈文如今的占领区最核心的便是金衢盆地,从北部的安华镇——虎鹿镇,到西南的衢州,这本就是一个条状地带,一旦被清军拦腰截断,势必首尾不能相顾。而南昌,位于鄱阳湖以西,陈文想要进攻那里,首先要杀入广信府,而后再由饶州府南部或是抚州府北部进入南昌府地界,由此才能实现对南昌的围攻。

    这样一来,战线过长,军需收集和运输实非易事,而且孤军深入也过于危险,一个行差踏错这几年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除非,李定国自西而来,他则自东向西与李定国在南昌会师,唯有如此,才能迅速攻陷南昌。可是李定国现在在哪,陈文却是一星半点儿的消息也无,是赣西的山区迁延了李定国的步伐,还是李定国根本就没有进军江西,这些他都是一无所知。唯一可以确认的,就是李定国如今肯定没有抵近南昌,甚至没有摆出威胁南昌的态势,否则刘光弼和杨捷早就放弃玉山县回防南昌了。

    求人不如求己,与其去幻想李定国能够如约与他会师南昌,不如先把自家应该去做的事情做好,权当是没有邀请李定国这码子事情对其更为稳妥。

    一旦想到这里,此前的焦虑和踌躇登时便一扫而空,陈文也重新恢复到平日里的状态,而洪承畴所带来的威压也开始逐渐下降。

    只是既然南昌不成,那么就只有北上杭州了。

    自金华进攻杭州,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杀入严州府,顺流而下,直抵杭州,而另一条则是北上绍兴府,再强渡钱塘江。

    若比之富饶,宁绍自然远胜遍地山区的严州,况且他麾下的这支大军的诞生地就在宁绍之间的大兰山,杀回老家的欲望对于很多追随他多年部将和老兵也是充满了诱惑力的。

    但是,眼下他即便能够顺利的攻陷绍兴府,向西强渡钱塘江的同时,浙江清军在宁波那边却还有一支由定海总兵标营、绍兴绿营和舟山绿营所组成的战兵超过八千的大军存在,而钱塘水师亦可勾连彼此,苏松的绿营亦可以乘船来援。分兵东进的结果就是削弱了围攻杭州的力度,可若不去管,背后也总要留下一部分战兵确保来后路的安全,怎么看都是千难万难的。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顺流而下进攻了严州府了,且不去思量战果能有多少,只要能够逼着洪承畴提前动手,也远比等这个狗汉奸把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再被动应对来得要强。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十四章 全明星

    借助于对历史的模糊认识,陈文窥伺到了一些必然会到来的威胁。军令下达,短短数日之间,大队的明军登上了战船,向着主帅剑锋所指的方向驶去。只不过,也正是就在这几天,洪承畴也等来了他想要等的消息。

    岔路口之战,明军由于统帅的无能遭逢了惨败,但是趁势夺取了宝庆府的清军也不好受,损兵折将远过于那场只死了一个亲王和一个一等伯以及随他们追击的骑兵的那场衡阳大捷。

    若换作是历史上的金人或是蒙古人,亦或是其他的野蛮人,这等损失还不足以让他们停下脚步,势必会竭尽全力的继续发起进攻。可是满清不同,真夷男丁不过四五万,此番出战的大军已经是他们能调出的最大规模的一支八旗劲旅了,其他的八旗军还要留守北京以及如西安、江宁、杭州等要地,用以震慑北方的蒙古盟旗以及北方和东南的绿营兵。岔路口之战如此规模的损兵折将,虽说确实是胜了,可是满清却伤了元气,反倒是与西南明军进入了相持的阶段,甚至还处于一定的劣势之中。

    历史上,满清为应对西南明军的威胁特地将洪承畴调去长沙出任西南五省经略,而此人利用他对局势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卓越的才具,通过组建庞大的长沙幕府和经略标营以及一系列的举措总算是勉力抗住了此后数年西南明军的攻势,为满清熬到了三王内讧的那一天。

    可是现在,由于陈文在东南战场上的势头,以及因此而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的郑成功这两支东南明军所产生的巨大威胁,清廷早在历史上的几个月前就已经任命了洪承畴为东南四省经略,而他的对手也从孙可望变成了陈文和郑成功。

    由于西南战场和东南战场在去年尽皆开始不利于清军,而西南的优先级也要高于东南,已经抽调了部分援军入赣的洪承畴出于大局观的全盘考量,自然也是需要等到急于戴罪立功的屯齐在接手了李定国放弃了的永州后的下一步战事的详情和结果后才能展开东南战场的下一阶段的重兵围剿。

    现如今,岔路口之战的消息已经传来,同时洪承畴也收到了另一个消息。于是乎,他便在得到消息的当天就出发,日夜兼程前往广信府。

    永历七年三月二十五,经过了数日的舟车劳顿,已有六十高龄的洪承畴终于在昨天晚上抵达广信府的临时行辕,而到了今天一早,提前派人快马前去通知的众将也已经尽数抵达,顾不上身体疲乏,洪承畴便立刻开始了这一次事关东南战局的军议。

    行辕的大帐中,东南四省经略洪承畴端坐于上,击鼓聚将后,众将先后抵达,在向洪承畴恭恭敬敬的的行过了礼才敢先后落座。

    大帐之内,除了坐在上首的洪承畴外,为首的便是江西巡抚蔡士英,其人是顺治朝颇为著名的文臣,在江西巡抚卸任后曾两度出任漕运总督,把持那条满清的命脉多年,极受信重,而他的儿子蔡毓荣则是平定三藩之乱的重要将领,其家族则更是汉军旗八大家族之一。

    蔡士英以下,首先便是李本深、刘光弼和杨名高这三个提督。

    李本深是江北四镇之一的兴平伯高杰的外甥,高杰死后,便是由此人以提督身份代掌高杰之军,降清后很快就被授予三等精尼奇哈番的爵位,在那时可是与江北四镇之中的刘泽清相等的。此番洪承畴出任东南经略,便向顺治要了此人以及麾下所部,以其为经略左镇提督。

    比起李本深的三等子爵,江西提督刘光弼和福建提督杨名高爵位虽低,但这二人其实都是在辽东就已经开始为满清作战的汉人武将,一个在汉军镶黄旗,而另一则是在汉军镶蓝旗,如今也都是坐镇一省的最高武将,比起陈文此前一度想要与其在四明山交手的浙江提督田雄那等要在几年后才被批准入旗的汉将对满清而言要值得信任得多。

    三个提督以下,便是江西九江总兵杨捷、江南徽州总兵胡茂祯、福建左路总兵王之纲和福建右路总兵马得功这四位总兵。

    江西九江总兵杨捷乃是江南江西总督马国柱在山西巡抚任时的爱将,其部五千大军,内有三千是来自宣化、大同的山西兵,战斗力颇为强悍,其人在后来乃是平息三藩之乱的重要武将之一,也曾多次击败郑经;江南徽州总兵胡来觐是高杰麾下的悍将,常以为先锋;而福建左、右陆的那两个总兵,王之纲是邵武之屠的元凶和镇压江西抗清义军的刽子手,而马得功则是当初和田雄一起在黄得功死后用弘光天子作为投名状降清的叛将。

    这些武将尽皆坐在大帐中靠前的位置,而他们带来的一些部将以及如广信府参将这样的地主和一支来自河南的兵马的主将则只能坐在更远的地方。

    不过,距离洪承畴最近的却并非是他们,也不是蔡士英,而是侍立于洪承畴身旁的两个负责指挥经略府亲兵的亲兵头子,一个叫作张大元,而另一个则叫作******。

    张大元是大内侍卫出身,站在洪承畴的左手,看上去颇为倨傲;而******虽说亦是大内侍卫由顺治派遣到洪承畴身边的,但是身世却复杂得多。

    ******早年是流寇出身,绰号活吕布,后来因好赌杀了其姐夫而辗转投入姜镶军中,随着姜镶降闯、降清、反正。在应对满清围剿期间常于乱军之中冲杀,勇猛无匹,满清八旗“莫有撄其锋者”,至姜镶事败,其人再度降清,英亲王阿济格爱其武勇将其纳入辛者库为奴,后来顺治亲政才被任命为御前一等侍卫。不过在此后,此人在三藩之乱中的鼠首两端却一度让顺治的儿子康熙颇为头疼。

    大帐之内,在座的大多是满清在东南的汉人武将之中的翘楚,但是在洪承畴面前却只敢坐下半个屁股,而级别最低的那几个武将则更是只能在马扎上沾了边儿。

    这是明朝文官压倒武将后逐渐形成的规矩,下跪、递手本什么的皆是常事,而这落座自然也有规矩。只不过,在座众将之中多有汉军旗人的存在,在八旗之中皆有各自的级别,按例说还是应该以满清内部的官爵来行礼。

    然而,在洪承畴这个在八年后致世时才获得世袭四世的三等阿达哈哈番面前,他们却并不敢有丝毫的放肆,不只是因为这个经略的官职,亦或是顺治的仰仗,更多的则还是对这位血腥镇压流寇和抗清义军,即便是在锦州面对皇太极时也并不露怯的老督师的深切敬畏。

    三通鼓过后,大帐中众将早已到齐,洪承畴扫视了一番,让帐中众人能够感受到他依旧满是锋芒的暮光后,便向众将说道:“此番,老夫唤诸君前来,为的便是一举这些年荡平作乱于浙江的逆贼的陈文!”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十五章 四省会剿

    去年,东南规模最大的两支明军分别在浙江和福建战场取得对当地清军的胜利,虽然在洪承畴的运筹之下,浙江明军的收获低于其造成的声势,而福建明军更是退回到了漳州无法继续向泉州施压。但是,这两支明军的威胁依旧存在,必须尽快将其解决。

    东南战局的突变源于陈文在浙西南的强大攻势,若是没有陈文的话,援闽浙军南下,郑成功根本不可能安下心围攻漳州,而漳州的守军也不可能因为看不到解围的希望而自行投降。

    这是洪承畴早已有之的看法,在陈锦死后也成为了满清朝廷的共识,对于洪承畴掷地有声的开场白,众将自然也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只是陈文在浙江抗清已近三年,其人首次领兵便能一战击溃提标左营副将李荣,那也是当年随着田雄在黄得功帐下效力的悍将,并非是什么庸才。而此后的日子里,浙闽总督陈锦身死,金华总兵马进宝被俘杀,衢州、处州和福建建宁府的三个副将以及前不久的督标营中军副将张国勋先后被俘,更出了抚标营被全歼和神塘源的那等数万人规模野战的惨败。满清在这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在浙江被陈文歼灭了两万多的战兵,而一向被依为泰山之靠的杭州驻防八旗则连续两次在安华镇被一座小小的堡垒堵得无法寸进……

    如此难缠的对手,自清军入关以来都算是罕见的,况且还作乱于东南要地,事关重大,决计是当先需要剿灭的对象。

    在座众人当中,刘光弼和王之纲曾经亲身参加过神塘源之战,而杨捷则先后两次前往江山县作为督标营的援兵,这三个人对于浙江明军强悍战斗力的了解程度远胜他人,自然不敢有所轻视。就连在座的其他人也有摄于陈文赫赫威名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