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永历四年-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国在前线指挥,胜算就要差上很多,一举收复广东,借此打开局面的成功率就要小上几分。

    “我听说,浙江的秀国公,前年也曾给殿下写过书信,力邀殿下合力进攻江西。”

    说话的文官乃是一个云南的读书人,入到李定国幕中比较早,而其他文官则基本上都是两蹶名王前后才进入幕中的,像彭宣飞这样衡阳大捷之后的就更是占了大多数。

    “还有这事?”

    那文官点了点,继而说道:“我记得,秀国公的信使好像是紧贴着衡阳大捷把信送到的。如果算算路程,好像他已经未卜先知了殿下会取胜一样。”

    “这怎么可能?”

    未卜先知,登时被众人嗤之以鼻,但是转念一想,就连洪承畴那样狡计百出的人物于去年的算计都没有成功,或许那位远在浙江的明军大帅真的有这种手段也说不定。

    “现在想想,当年进攻江西好像也不错。殿下两蹶名王,论用兵乃是天下首屈一指的;而那位秀国公也不弱,盘踞浙江多年,鞑子几次会剿都不能奈何。若是两强联手,一个江西还不是手到擒来的,而江西下游,那可就是南直隶了,复了高皇帝的龙兴之地,秦王还有什么理由让天子住在安龙千户所那个破地方。”

    “就是,就是,江南富庶,浙江也不差。一举收复,到时候殿下和秀国公,一个中山王,一个开平王,顺着高皇帝北伐暴元时的路线一路北上,必能将鞑子赶回关外去。”

    “秀国公祖上可是岐阳王的部将。”

    “岐阳王也不差,同样是咱们大明的开国名将,鞑子绝不是他们联手的对手的。”

    “……”

    广东累经战事,早已残破不堪,尤其是广东西部,明清两军在此拉锯多年,地方上实在不忍直视。而自从与孙可望闹崩了,后者便断了云贵对李定国所部的粮草支援,仅仅靠着半个广西实在捉襟见肘。

    相较之下,南直隶和浙江,乃是天下最为富庶的所在。有了钱粮,就能招募到兵员,再加上两位名将协手,怎么看也比进攻广东要强。

    几个文官叽叽喳喳的说了起来,指点江山,仿佛天下皆在手中,越说自然就越是兴奋。直到片刻之后,一个文官才意识到,这个计划已经被李定国否决了。

    “殿下应该不会看错的,进攻广东或许更加稳妥。”

    听到这话,彭宣飞想了想,犹自郑重的点了点头,说道:“广东北上就是江西,而且还能和福建的漳国公连成一片,到时候再收复江西和南直隶,顺势举兵北伐,就是中山王、岐阳王和东瓯王三王联手,胜算应该更大。”

    此言一出,众人登时便是一片附和之声,而在这些声音之中,彭宣飞所听到的皆是对李定国的无限信任知情。毕竟两蹶名王,迄今为止对战八旗军最佳战绩的拥有者,他们自然而然的坚信李定国一定能够在广东继续创造下一个军事奇迹。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十七章 大幕拉开(下)

    正当李定国幕中的这些文官们畅谈国事之时,平南王尚可喜麾下的参将由云龙已经出了广州赶往新会协防,而尚可喜更是准备再加派右翼总兵吴进忠赴援,以确保新会的安全。

    历史上,就是由云龙和吴进忠这两个食人魔协同新会守军扣下了库房中的粮食,以备援军之用。而他们则派遣士卒在城内大肆搜刮百姓,进而以新会百姓为食。

    两个惨剧的罪魁祸首距离新会越来越近了,时间距离新会之战正式爆发的六月二十九越来越近了,可李定国却还在病中。

    与此同时,西南明军主力,经过了一年的休整后,在岔路口之战中已经丧胆了的秦王孙可望也决定任命刘文秀出任大招讨,统领西南明军再度进攻湖广,为的便是一举拿下武汉,从而顺流而下,按照楸枰三局的大战略与如今驻扎于崇明岛的张名振、张煌言所部明军汇合。

    西南战场上,两支分道扬镳的西南明军都已经蓄势待发,为他们在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大反攻做着准备。而他们的对手,却换成了有着孔明在世之誉的范文程,而原本的对手洪承畴则在东南战场上做着最后的努力。

    永历八年五月初二,江西南昌府,鄱阳湖畔的赵家围,此间位于南昌府城和鄱阳湖之间,明时曾在此在设立河泊所和巡检司,乃是大军过境是总要经过的所在之一。

    自明清开始争夺江西以来,防御、进攻、反正、镇压,写满了兵祸连绵这四个字。尤其是清军镇压金声恒、王得仁反正,对南昌进行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超过二十万人被满清的征南大将军谭泰及其随行的清军屠戮,史称南昌之屠。而赵家围,虽然距离南昌也有三、四十里之遥,但却也没避过清军的屠刀。

    人口锐减,土地成片成片的荒芜,曾经明廷收取渔税的所在也无以为继,渐渐地就连这座大镇也都开始荒凉了起来。

    南昌之屠发生于永历三年正月,五年后的永历八年,东南经略洪承畴与江西巡抚蔡士英才开始大规模的招徕百姓、分地屯田,以便于收取军用,分担江南的财政压力。

    半年过去,躲藏在山林、湖泊中的百姓开始渐渐的返回,留了辫子,接受江西巡抚衙门的屯田令,为了生存和子孙后代的福祉奋力耕耘。

    荒弃的田土得到重新开垦,人丁也开始得到恢复,底层百姓多有称赞蔡士英的善政,但同时也在为收获之后担忧。不过,总有些明眼人能够看出,时隔五年之久,如此大力度的屯田垦荒,却更多是源于浙江明军的军事威胁,使得他们不得不做好万全准备,以恢复民生来分担江南的财政压力。

    田间翠绿的禾苗,这是农人的希望,也是巡抚蔡士英的政绩,而负责这东南四省军事的经略洪承畴,却早已赶到了广信府城。

    如今的广信府城,已经今非昔比,城池在这一年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固,再加上府城以北的棱堡和城南、城西的信江,可谓是固若金汤。然而,这却只能作为防御之用,洪承畴是经历过崇祯朝关外的战事的,深知外无比救之兵则内无必守之城的道理。此间守御再坚固,没有强兵在侧,明军只要进行围困就可以通过饥饿来达成他们的军事目的。

    城内的行辕,洪承畴此番调来的众将早已云集其间,同时抵达的还有他的南昌幕府。

    行辕的大堂,作为经略,洪承畴端坐其上,左右分别是顺治派给他的两个大内侍卫,正全身披挂着的护卫在侧。以下的座位上,则是遵循着文左武右的原则,左手是以江西布政使黄志遴为首的南昌幕府属官,而右面则是经标五镇、江西提标和九江镇标的众将。

    简单的寒暄了两句,洪承畴就开门见山的说道:“宁绍的事情,诸君都已经听说了吧?”

    借围剿大兰山之机,调集大军合围掉陈文的一到两个营,这是洪承畴的定下的计策,为的就是削弱陈文手中的实力,以备今年的战事。为此,他不仅对达素、田雄等参战武将多有严令,更是派出了大队的骑兵对玉山一线进行破袭,以分担压力。

    然而,半月前的那场战事的结局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陈文再度以劣势兵力击溃清军,就连达素率领的八旗军也完全不是对手,不仅没有达成战略目标,更是损失了浙江有限的机动部队,就连宁波和绍兴这两个府也丢了,以至于如今的东南官场已经传出了洪承畴已老的窃窃私语。

    此间洪承畴一经提起,众人尽皆愕然不语。直到片刻之后,为首的张勇才稍加宽慰了一二。只是洪承畴却仅仅是摇了摇头,便将后面的话说了下去。

    “达素此败,确是出乎了老夫的意料,但是如今攻陷了宁绍两府,陈文的大军必有不少陈兵钱塘江及宁绍两府。此消彼长之下,其腹地空虚,即便是仓促间移兵于此,也绝无可能与官兵相比。是故,老夫决议,永丰、玉山,同时发起进攻,逼陈文前来决战。”

    永丰县如今在九仙山义军的手中,洪承畴的探子回报,杨家兄弟虽有加固城防,但是受限于自身军事能力不足,城防并不坚固。只是这永丰位于玉山正南,广信府城正东,三者之间正是一个三角地带,若是大军进攻玉山之时,其部于后骚扰,威胁到粮道,终究不美。

    这个道理众将皆能理解,而且九仙山义军的实力不强,战力也很弱小,能够占据一处县城至今,无非是浙江明军带来的军事压力过大,否则哪容得下这等弱小势力在此生存。

    计划是此前就已经定下的,为首的几个高级武将都很清楚。洪承畴挨个扫过,经标中镇提督张勇、经标左镇提督胡茂祯、经标右镇提督李本深、经标前镇提督白广恩、经标后镇提督刘芳名、九江总兵杨捷和广信府总兵卜世龙,这一个个武将尽皆流露出了满怀信心的神色。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因为他们的战法已然不同,在校场上也曾与复制于浙江明军的长枪阵和鸳鸯阵较量过,一次次的胜利也使得他们的士气得以重新恢复。

    看到这里,洪承畴点了点头,便越过了他的姻亲,主管江西军前粮饷的黄志遴,向下面的幕僚问道:

    “鄱阳知县郝宗福。”

    “下官在。”

    “上月汝自江南押运而回的粮秣可已送至广信府库?”

    “回经略老大人的话,尽皆送抵。”

    “饶州府知府张道澄。”

    “下官在。”

    “上月汝督造的新一批粮船可已就位?”

    “回经略老大人的话,已然修造完毕,随时可已启程。”

    “兴安知县吴弘道。”

    “下官在。”

    “迄今为止,自江西全省收购之军需可以送抵广信府城?”

    “回经略老大人的话,已全部押送抵达。”

    “广信知府黄中通。”

    “下官在。”

    “……”

    一连问询了数个相关文官,大军出征所需的钱粮尽皆就位。这些东西,洪承畴其实早已知晓,甚至每一天都会随着数据的增减而在脑海中修正。此间在大庭广众之下,一个个问过,为的就是让麾下的众将能够彻底安下心来。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帐中皆是老于军务的宿将,对此自然明了。此间能够听到洪承畴的南昌幕府如数家珍一般,心中也兀自安下了许多。

    “钱粮尽已备齐,后续钱粮也将发运,按照计划,明日出兵。众将若是没有什么要问的了,就下去准备吧。”

    “末将等谨遵经略老大人号令。”

    大军众将和幕僚们退下,很快大帐就只剩下了洪承畴和黄志遴二人。

    “亨九,永丰那边我倒不担心,杨文不过是自守贼,即便不去管他,他也未必敢跳出来。但是陈文如今势头正盛,玉山县那里又是他麾下的大将坐镇,贸然进攻,万一未能成功,到时江西就危险了。”

    听到这话,洪承畴不由得叹了口气。

    “鸥眉,你知道,我是原计划入秋之后,再与那陈文决战的。奈何达素等人不听节制,贸然与陈文在四明山区野战,满洲八旗损失不小,朝中弹劾之声已然铺天盖地,即便是天子也颇有不悦,现在若不动手,只怕就再没机会为朝廷除此巨患了。”

    辽东旧臣和北党挑起的通浙案,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