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永历四年-第4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转瞬之间,城下的清军轰然大乱,登时便四散奔逃,而那些原本还在与登城的明军争夺这一小片区域的清军也瞬间就丧失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不是跪地请降,就是仓皇的转身向城下跑去。

    清军的士气如烈焰中的木制高塔一般,轰然倒塌,胡全才的预言成真,时隔数日,手榴弹再度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原本还在奋力指挥守军作战的杨捷目瞪口呆于此,随后拔出了佩剑,径直的抹在了脖子上——他是当年随谭泰前来镇压金声恒、王得仁反正才留在江西的,参与过五年前的那场导致了超过二十万人遇难的南昌之屠,与其等着被俘后像城下的张勇那般受那千刀万剐之苦,还不如自行了断来得痛快。

    掷弹兵登城、清军大乱、城守主将自杀,一系列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清军于广信府的守御登时便土崩瓦解。待到明军打开了东城门,大队的明军杀入,广信府城,这座江西的门户终于在四省会剿的一年后彻底向陈文敞开了大门。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十一章 血祭

    “李帅,快走吧,再不走就没机会了啊!”

    昨天明军的未尽全力的攻势,以及明军退兵后城内的情状,这些无不看在胡全才的眼中。然而洪承畴如今已经再没有太多精力展布,也只得如此。

    现如今,东城门已经崩溃,西城上的胡全才遥望着城中的溃兵已经开始向此间涌来,连忙拽了李本深一把,低声与他说来。毕竟,他一个文官,想要逃离还是难度极大的,眼下拉上个武将,有大队的亲兵、家丁以及锐卒同行,生还的几率也会更大一些。

    奈何,此时此刻的李本深却并没有立刻对他做出回应,只是目不转睛的望向城东。直到片刻之后,胡全才早已不耐烦了,他才叹了口气,似乎是为了守御城池,为了洪承畴尽了这最后的一把力,才打开了西城门,带上该带的扬长而去。

    ………………

    大军杀入,原本就已经大乱的清军彻底崩溃,不是跪地请降,就是向广信府城的其他三座城门跑去,妄图借此逃离这片死地。

    明军杀进府城之后,各部队按照预先制定好的计划杀向各处城墙、衙门、仓库和军营,更有军法官带领着大队的镇抚兵巡视全城,维持军纪。而那些在城内追杀清军的工作,反倒是交给了那些随明军一同扑城的俘虏们,这是他们获取返乡生机的最佳时刻,自然不会轻易错过。

    刚刚攻城战进入到最关键时刻,刘芳名迫不得已率领大队的骑兵冲击明军的侧翼,妄图为守军分担压力,但却很快就被吴登科配合李瑞鑫击溃。待到城门失陷,更是率领残部疾走西北方向,却并没有进入到坚固的棱堡——棱堡就那么大,里面已经有三千大军驻守了,人太多反倒是会把自己先饿死。

    大军鱼贯而入,随着各处要地的被明军控制,整个府城也算是改换了归属,剩下的不过是对城内清军残余的搜剿和针对逃出城的清军的追击了。

    “派人到棱堡外劝降,就问一遍,告诉卜世龙,本帅过期不候。”

    随着府城的陷落以及刘芳名的逃窜,棱堡变成了孤城一座,携大胜之威劝其投降,这是必然要做的。只不过,棱堡的守军却并不打算接受这份好意。

    “卑职问过了进攻北城墙的部队,他们听抓获的一些俘虏说,鞑子东南经略洪承畴和江西提督刘光弼以及其他的一些清军将佐已经逃进了棱堡……”

    府城和棱堡之间是有两道护墙以强化其防御能力的,城破之际他们就是这么逃出了府城,但是他们会不会利用棱堡作为跳板逃亡他处,却是个极大的问题。

    “传令下去,近卫和淳安二营无需入城,卡住棱堡的北面和东面;南塘营自府城西门出城,北上堵住鞑子西窜之路,卫队先行出发搜索,勿使洪贼逃窜。”

    “末将等遵命。”

    抛开这三个营,陈文手中还有六个营外加两千余尚未组编成战兵营的步兵,这支大军他却并不打算让他们在这里等着。

    如今满清在江西的机动兵力已经几近于一扫而空,剩下的除了袁州府那里的两千绿营外,每个府不过只有几百绿营兵,还要分驻各县、各汛。除此之外,能够对明军造成威胁的也不过只有江西抚标的三千人以及南赣抚标、镇标的一千五百绿营和五千绿营而已。江西环鄱阳湖的核心区域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不设防的区域了,自然要尽快将其拿下,以防生变。

    “李瑞鑫、楼继业。”

    “末将在!”

    广信府城东城门里,刚刚进入了府城,气还没有喘匀陈文就开始布置下一步的作战任务。对此,麾下的众将却是无不跃跃欲试,因为此前的多次军议,他们如今东南战场的形势已经颇为了解,自然也深知江西这枚桃子现在只差伸出手就可以摘取了。

    “你二人率铁骑营、飞熊营西进,给本帅拿下南昌。收复南昌后,李瑞鑫等待援兵,顺便清剿临近的几个府县。楼继业帅军北上,尽快收复九江府城、南湖嘴和对岸的湖口,将鄱阳湖这个口子给我扎紧了。”

    江西一省防务有三大要地,其一是省会南昌,其二是江西南部的南赣,其三就是扼守鄱阳湖口,且能够起到截断长江作用的九江。而九江,就在同为鄱阳湖西岸的南昌以北。

    “末将遵命。”

    二人拱手行礼,随即便退了回去,等待军议结束,好去和随军的参谋司协调粮草等方面的细节。

    “吴登科”

    “末将在!”

    “你率丽水营、义乌营休整一日后跟进,赶去南昌。”

    铁骑和飞熊二营的机动能力强,但是兵力却显得过于单薄,所以陈文让吴登科带着两个营跟进,到达南昌后就可以开始以这座省会为中心扫荡清军占领区。

    “末将遵命。”

    “张自盛、安有福。”

    “末将在!”

    “你二人休整两日后,率玉山营和神塘营进攻抚州府城,拿下之后,等待后续命令。”

    抚州府位于广信府以西、南昌东南方向,扼守此间,便可以为明军集结重兵的这两处要点提供最起码的遮蔽。

    张自盛是江西本土的地头蛇,此番能够杀回江西,众将中最为激动的自然是他不过。而安有福率领的神塘营则是浙江明军诸营中战斗力最为强悍的一个,有神塘营配合,玉山营自然也能够更好的完成既定的战略任务。

    “末将遵命。”

    手中光是战兵就有两万之巨,但是一口气将所有军队都撒出去,分散到各个府县以吞下整个江西,陈文却还没有那么胃口。尤其是如今广信府城北的棱堡尚在,而明军各营也或多或少的在这一连串战事中有所损伤的情况,先以广信府到南昌连成一条直线,扫荡江西环鄱阳湖的核心区域,而后再行南下更为稳妥。反正,满清在东南也没有什么能够驰援的大军了。

    “诸君,这个夏天,光复江西全省!”

    ………………

    明军的清剿工作以着最快的速度展开,由军法官或是镇抚兵协行,大队的明军进入到各坊,更有随军的幕僚写好了安民告示,张贴四处,进而将府城里的吏员、里正等人带来协助明军安民。

    府城里的清军,基本上都是北方抽调来的绿营精锐,在增强战斗力的同时,与本地人之间的矛盾也很大。偷鸡摸狗、强取豪夺、甚至是强抢民女,尤其是奉了洪承畴经略衙门命令进行的封锁、迁界的工作中,更是大肆屠戮本地百姓。

    此间兵民矛盾极深,原本清军势大,百姓们也无可奈何,只能苦苦忍受。如今明军已经杀入城中,自当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有着城中原本统治结构的底层吏员、里正以及全程百姓的极力配合,明军的清剿行动进行的速度很快,仅仅过去了一下午就将整个府城清理完毕。

    大批没有能够逃出城的清军被关进了明军的俘虏营,不过这些俘虏自然是不可能与那些协助明军攻城的俘虏相比。那些俘虏如今都在城外的大营之中,一手捧着装着白米饭的大碗,另一只手则一个劲儿的从食盆子里加菜,有菜有肉,管饱。就连那些受伤的俘虏也能够得到明军的医治,当然是要排在明军伤员之后的。

    这是他们为明军作战所应得的,不过那些新来的俘虏却根本享受不到这个待遇。

    清理的工作展开的同时,清查的工作也在进行。先是按照所属营头进行区分,将那些在此前的玉山大捷和这一次的广信府攻城战中有明显劣迹的挑出来,直接拉出去砍了脑袋。剩下的,则被关在营中的空地上喝风。为防他们趁夜有所异动,明军更是把他们的衣服都扒了,还让辅兵扎了围子,举火监视,感觉就像是对待牲口一般。

    “还是得跟着国公爷,就连老经略都不是他老人家的对手,俺看鞑子来也没戏。”

    作为在攻城战中有着上佳表现的俘虏之一,最初只是顺手将手榴弹扔下了城的甘肃降卒韦福顺正跟随着一个监军官,会同一批同样表现不错的俘虏来参观这些新俘虏的惨状。

    五月中旬的夜,还算不得有多凉,尤其是对这些北方抽调来的绿营兵来说,确实算不上什么。奈何今日明军攻城压力极大,他们本就连吃饭的机会都没有,被俘之后更是如此,现如今不光要挨饿,还要光着屁股喝风,实在难受得不行。更何况,韦福顺他们听那监军官提及,好像这样挨饿的日子这些倒霉蛋还要过上几天。

    “就是,就是。老经略当年杀人过的人比俺们见过的都多,见了国公爷也得吃瘪,还是国公爷厉害。”

    刚刚吃过了一顿饱饭,看着那些新来的俘虏挨饿受冻,这么一对比,幸福感登时就扶摇直上九万里。对于见到的明军,更是点头哈腰,唯恐惹了明军不快,失了此刻的优越待遇。

    “这位大,大帅,俺想跟着国公爷,跟着国公爷日后好杀回老家。”

    “大帅?”监军官转过头,问道:“你在叫我?”

    “正是。”

    韦福顺战战兢兢的回答过后,监军官摇了摇头:“我不是什么大帅,论职务,我是神塘营的监军官,不过是今天临时负责带你们转转,和你们聊聊天的。论阶级,我是致果副尉,说这个你们大概也挺不过,反正不是什么大帅。你们可以叫我黄监军。另外,我浙江王师之中,大帅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公。”

    “是,小人记下了,黄监军。”

    不光是这个俘虏,其他的俘虏对此也很有一些是跃跃欲试的,不过更多的却显得有些担忧。

    “我们浙江王师,讲的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你们在攻城战中的表现优异,已经超过了恕罪的线,所以罪名算是洗脱了。去留一事上,你们有此打算,我也会禀告大帅。担忧家人的,也可以回去,王师绝不留难。但是……”

    得此待遇,众人无不松了一口大气。浙江明军虽然取得了一场足以改写东南战局的大胜,但是比起满清如今的这般庞然大物,却还是显得很是弱小。况且这里毕竟是江西,而不是甘陕的老家,沦为异乡之鬼的恐惧也促使着一些俘虏对尽快回乡有着极大的诱惑。

    不过,当听到这句“但是”的时候,他们的心立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