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永历四年-第6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些日子他们就听说了,母老虎过门,刘成府里侍妾就被沉了井。虽说这满女入门,汉女就得去死是常事,但是一个亲爹战死、部将星散的落架凤凰都敢对刘成这个正得势的红奴才如此,那个刘总统和皇上是同靴兄弟的传闻,弄不好还真是真的。

    当然,刘总统顶子的颜色可能不太好看,可是对手下人却从来是厚道非常的。只要是听话,刘成总有办法让他们得到额外的生发,现在武卫右军的五镇人马里面,绝少有说刘成不好的,甚至更有不少像他这样的反倒是觉得刘成比那些满洲主子更加合他们心思的。

    “总统的那份,末将已经叫人准备妥当了,一会儿就送到大帐,请总统鉴赏。”

    “嗯。”

    对于武将的态度,刘成很是满意。于他而言,这就是军心归附,现在还仅仅是在天津卫的乡下这样的穷地方,等日后打败了陈文,到了南方少不得学一学那马进宝的手段,钱财还不是哗哗的往头上砸的?

    等到了那时候,只怕就算是清廷想要截了他们的财路,这些尝惯了甜头的家伙们也未必不敢对清廷调转枪头。尤其是平日里还要被那些满洲人和蒙古人分走大半的缴获,矛盾的爆发便是迟早的事情了。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就是这个道理!

    “缴获分给将士们作为酬劳的,叫将士们妥善存放,不要再闹出那等偷鸡摸狗的龌龊事,本总统看得闹心。至于俘获的女子,尔等留下的也不可入营。乱了军法,到时候本总统也不好向皇上说情。”

    “末将遵命,请总统放心,末将一定安排妥当,不让总统为难。”

    缴获大半是要上交和分润的,汉军旗的武将都是当初跟着满蒙八旗抢多了的,这方面都是有见识的,做不出那小门小户扣扣索索的事情。几次下来,刘成早已放心,吩咐了李之芳妥善安排好上缴和分润的事情,他便继续巡视各镇的训练情况。

    出去劫掠,是刘成的一种奖励机制,想要获得机会,就要听话,而听话的标准,就现在而言便是训练的成绩。这一点,便是穆里玛也是无话可说的,因为新军的训练成效直接关乎着族群的存亡,一些汉人地主受损,总好过新军训练效果不足以应对江浙明军吧。

    想到这里,尤其是最近的顺风顺水,刘成的嘴角不由得浮现出了些许笑意。然则南方的大山依旧压在他的心头,心中忧虑,这份欣喜也没能让他的心情转好太多。而且随着入夜时分的一骑快马入营,南方那座名为陈文的大山更是登时便将他压得喘不过气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二十二章 御前会议

    接到圣旨,刘成便向本军的协统穆里玛和幕僚长李之芳交托了军务,连夜赶回京城,参加乾清宫的御前会议。

    从济尔哈朗战败的那天起,刘成就清楚的认识到,每过去一天,距离陈文北伐就要近上一天。这个认识,不光是刘成有,清廷的亲贵高官们都很清楚,所以他们在得到了刘成的倡议后便有志一同的攻略朝鲜、组编新军、兴办天津机械制造总局。

    一应举措做下来,清廷收获了对吴三桂反正的迅速镇压,着实的续了一波命,但是南方的威胁日渐增大,尤其是细作和走私商人传来的消息,情况始终让他们不容乐观。

    这几年,陈文先后吞并了刘清泰、耿继茂、郝尚久、尚可喜、范文程以及孙可望在湖广南部的大片地盘,占领区扩大了一倍以上。

    实力提升,从地图上最是明显,而且最可怕的还是,去年陈文在苏州打击江南士绅的手段,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动辄价值几千万两白银的货物,短短的大半个月的时间而已,说用来就用来,直接把江南士绅的肚皮撑爆了。刘成很清楚的记得,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从顺治到几个旗主王爷,再到那些八旗权贵和朝中重臣,哪一个不是惊得半晌没缓过劲儿来。

    南方的敌人越来越强大,清廷能够寄希望的无非是新军一途,所有的资源都要倾注其上,为的就是等陈文北伐时好利用北方的地形和新军的战斗力来给江浙明军来一把团灭,唯有消灭了江浙明军的北伐主力,他们才会再度拥有并吞江南的可能,一切才能迎刃而解。

    心思满满的都是江浙明军北伐的身影,刘成快马加鞭,更是不分昼夜的赶回京城,唯恐会耽误一分一毫的时间。

    京城与天津卫小站之间相隔三百余里,刘成只用了三天不到的时间就匆匆的赶了回来,速度之快,就连顺治也是为之一惊,继而便赞赏起了刘成忠心为国的情操起来。

    “皇上过誉了,没有大清,没有皇上,就没有奴才的今天。奴才敢不尽心竭力,以报皇上的知遇之恩。”

    刘成伏在乾清宫的地上,说着这些表忠心的话语,顺治坐在龙椅上,对此很是满意。刘成如今是以额驸的身份领新军一部的亲贵重臣,尤其是其人更是江浙明军那边叛降过来的,清廷针对南方的一切决断都要,也必须征求其人的意见才能放心,否则胜算总要降低太多。

    如今刘成比预期的提前赶回,顺治也连忙召集了御前会议。很快,朝中各旗的旗主王爷、权贵重臣竞相抵达,顺治给各旗的旗主王爷备了座位,同时也给刘成这个额驸留了个座位,登时也是人人侧目。

    “各位王爷在爱卿赶来之前已经得到了通报了,爱卿看过这份奏报,朕这里还有最新的报告,正好拿出来议上一议。”

    报告的内容有二,其一便是陈文有望被册封监国,这个消息传开,也被清廷潜伏在南京的探子获知,辗转传递出来;而其二则是江浙明军向扬州和淮安这两处集结基地和前进基地的粮草囤积量增加,淮河南北的探马出击频率增加。

    这两个事情,其意味着什么,几乎是不问自明——现在就连清廷也是知道,明王朝已经去日无多了,陈文既然接受了监国的桂冠,但却没有急着称帝,显然是要拿满清的尸身作为登上至尊位的垫脚石,北伐恐怕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准备阶段了,留给他们的时间也不多了。

    拖着疲乏的身子进殿,直到这封奏折到手,刘成只觉得是登时便精神百倍,疲倦随之消逝不见。细细的看过了这份奏折,刘成也明白了这其中的意思,随即便恭恭敬敬的将奏折还给了在旁等待的吴良辅,继而向顺治和在场的亲贵们说起了他的看法。

    刘成的看法与他们此前商议的没什么两样,甚至可以说是更细致一些,因为比起他们,刘成对于江浙明军的动员机制更为了解,陈文对于这些东西绝少有隐瞒的习惯,此人几乎都是明目张胆的准备妥当,从来不畏惧于对手的人数更多也要与其展开会战,从战术上的胜利来实现战略上的扭转。

    “……从四明山殿后战,甚至可以说是从陈逆为王逆策划第一次四明湖之战的时候,他便对主力会战有着特殊的兴趣。历次作战,陈逆绝少有避免主力会战的时候,常常是直接带着军队扑上去与对手决一雌雄。”

    “以前在天台山上,陈逆与奴才以及其他军官讲课的时候提到过。越是弱小就越是会选择游击战,避免主力会战,妄图靠着积少成多的方法来实现实力的强化;相对的,越是强大的一方就越是倾向于主力会战,一战定胜负,才能够尽可能大的实现对胜利果实的消化。而陈逆虽然历来都是兵力较少的一方,但是他坚信他训练出来的军队更加强大,所以他才会如此选择。其人狂妄是真,但才具也是时所罕有的。”

    能力之外的才叫狂妄,能力之内的则是艺高人胆大,刘成的分析,给足了清廷的亲贵们面子,因为这些家伙的亲朋友好多有是陈文的手下败将,甚至其中更有不少人直接就被陈文阵斩于江浙大地。

    刘成说罢,一众的亲贵重臣若有所思。待到片刻之后,顺治才将新的奏折拿出来,着兵部汉尚书朱之锡当堂诵读与众人。

    “……现已确认,浙匪牛首山大营参训的乃是两支新近组建的贼兵,一曰老年近卫师,一曰青年近卫师。两部于九月初一已启程出发,目标江北……”

    “老年近卫师?这是个什么东西,别是浙匪找了一群老头儿来打仗的吧。”

    富绶的笑话一点儿也不好笑,这位迄今为止也不过是参与了灭国朝鲜和平叛吴三桂两战,且表现平平的王爷能够亲领一支新军,全然是满清人才凋零已极与富绶的旗主王爷身份两厢皆在所致,并非是此人真的有多么强的能力。

    笑话说完,大殿中默然无语,弄得富绶很是下不来台。眼见于此,顺治只得开口言道,就着这个话题把话引下去,总好过彻底的冷场。

    “朕以为,这老年近卫师,十有八九是浙匪老兵组成的。”

    “皇上所言甚是,当是浙匪中的积年老匪组编而成,旗帜上都用了蟠龙,定是那浙匪陈逆的杀手锏。”

    富绶平日里便与他们这些平定吴三桂叛乱的主帅副帅们不和,但皇上主子说话了,奴才总不能不给这个面子。此间屯齐把话茬接了过来,随即便看向依旧若有所思的刘成,等待着这位“专家”来给大伙儿答疑解惑。

    “额驸?”

    “奴才在。”

    “你以为如何?”

    刘成的思索是顺治看在眼里的,此间问及,后者也只得起身回道:“奴才以为,皇上所言甚是,必是那浙匪麾下的老卒组成。奴才记得,当年浙匪陈逆就有一支直属部队,后来扩编为近卫营,如今的近卫师当是同样的道理。”

    有了旧事在前,一切就显得合情合理,众人也是心悦诚服。只是他们并不知道,也不能理解,陈文其实是一百多年后的一位欧陆战神的粉丝,只不过他的这两支部队是同时组建的,无法按照组建时间来区分先后,再加上组建的目的、追求的效果都截然不同,所以才会取了这么一个怪里怪气的名字出来。

    刘成对此稍加解释,便不再提及,转而向顺治言道:“奴才以为,这两支军队的名号确是可以作为区分,但也须得注意其编制、武器、战法这些方面。陈逆既然专门安排了一个守卫森严到了根本没办法渗透进去的训练大营,那么这两支军队必然将会是他的杀手锏!”

    此言既出,在座众人登时便将目光投诸到了朱之锡的身上。朱之锡刚刚被富绶打断,如今目光汇聚,他也连忙接着念了下去。

    “……老年近卫师为骑兵编制,武器以马刀、骑枪为主,其他因距离过远,未能尽数得悉,后续继续跟进。青年近卫师主要为步兵编制,兼有少量骑兵,步兵俱为火铳手,无有长矛手存在。另,青年近卫师携带之火铳,无有火绳,甚为奇怪。”

    有了这个说辞,在座众人也就确定了下来——骑兵乃是这个时代的战争之王,如满清军中,虽说战马数量很多,军中也多以下马步战、上马追击为主,但是骑兵俱是军中骄子。别的不说,那些巴牙喇兵从来都是以骑兵为主要战斗方式的。

    既然老年近卫师是骑兵编制,那么老兵组编也就没什么好争论的了。江浙没有适合的养马地,骑兵当然是由老兵组成,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只是说到青年近卫师的奇怪之处,却并不似前者那般了然了。

    “没有长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